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老年痴呆系指在老年期的各种痴呆综合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及混合性痴呆.VD是老年痴呆的重要原因之一[1],其临床症状主要有认知功能减退和非认知功能损害(精神症状)两大类.其中非认知症状包括抑郁、精神病性症状、行为紊乱、昼夜节律紊乱等,国际老年精神病协会称之为痴呆行为和心理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BPSD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发生率很高[2],但BPSD如何影响老年痴呆病情的发生、发展,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近两年来我院高血压病史>10年且具有情感淡漠或漠不关心及具有睡眠/夜间行为或睡眠昼夜颠倒的病例,分析其行为和心理症状与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的关系,以便控制高血压这一VD危险因素,预防老年痴呆的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2.
认知功能(cognition)是大脑高级皮层功能的重要内容,是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大脑功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认知功能也会减退.认知功能的损害是痴呆早期的临床特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痴呆患病率增高.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率很高,随着对老年痴呆的进一步认识,高血压作为血管性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的关系日益引起重视.近年来的资料表明,老年人高血压对认知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以及人格改变等症状。老年痴呆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认为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高血压是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对预防痴呆的进一步加重极为重要^[1]。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人痴呆的重要原因之一^[2]。本文通过对高血压合并VD患者动态血压的分析,总结出此类患者血压特点,为选择降压治疗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5,13(12):753-754
戴伦(安徽省滁州市全椒人民医院,安徽 滁州 239500) 痴呆已成为世纪性灾难,据统计,在我国≥65岁人群中,发病率达5%,其中血管性痴呆2倍于阿尔茨海默病.高血压为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Framingham研究发现对象入选时的血压高低与随访结束时的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其他很多研究也显示血压与痴呆之间有明确量效关系.高血压可以通过促脑血管硬化,减少脑血供而引起或加重痴呆;更能通过引起卒中而造成血管性痴呆.循证医学中,SYST-EUR证实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病人降压治疗2年,可明显减少卒中的发生,并使痴呆减少55%.PROGRESSS则证明对已有卒中的病人降压治疗可减少再发脑中风,并使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减少19%~45%.但有人认为SBP下降过低可使认知功能恶化,因此降压应适度.  相似文献   

5.
张芬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1154-1155
随着社会老龄化,各类老年病频发,其并发症所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痴呆的重要因素[1],高血压是导致痴呆的危险因素,所以现今将类似血管因素的原发病及时干预是降低认知障碍、老年痴呆等并发症的有效干预措施.既往有研究证明维生素、同型半胱氨酸是影响老年认知障碍的因素[2].本研究旨在为分析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轻度认知障碍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9月至2011年7月我院高血压合并脑卒中的老年患者60例,其中25例患有轻度认知障碍.入院均经过详细病史的询问及体格检查,并接受脑CT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6.
由于高龄人数增加,痴呆老人相应增多。由于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知过去认为无治疗价值的某些痴呆是由可治疗的病因所引起,因此,老年痴呆状态的临床问题又重新受到重视。概念痴呆迄今仍无明确的定义,一般是指人的智能因大脑器质性病变或持续性代谢性损害而引起的包括感知、记忆能力、抽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高血压与认知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钰聪  汤哲 《高血压杂志》2005,13(7):399-402
认知功能(cognition)是大脑高级皮层功能的重要内容,是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大脑功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认知功能也会减退。认知功能的损害是痴呆早期的临床特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痴呆患病率增高。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率很高,随着对老年痴呆的进一步认识,高血压作为血管性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的关系日益引起重视。近年来的资料表明,老年人高血压对认知功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快,老年痴呆( Alzheimer's dementia,AD)患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痴呆中晚期治疗效果不佳,早期识别智能衰退已成为研究焦点,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年社会.因老年痴呆认知功能持续恶化,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积极研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影响因素为预防痴呆寻找可干预的治疗因素,进行一级预防,不仅可能为老年期痴呆的防治提供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且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巨大压力.本文综述MCI的影响因素,有望为老年痴呆的一级预防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65岁以上老人中明显痴呆者约占2%~5%,而85岁以上的老人中几乎一半患有不同程度的老年痴呆。因此抗痴呆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已引起世界各国医药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对老年人神经生理、生化、药理等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药物的开发和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0.
社区老年痴呆病人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老年痴呆病人发病率不断增加,目前大多数老年痴呆病人在家庭治养,社区护士应教会家属或家庭护理人员认识痴呆症状,理解老年痴呆病人的痛苦,针对每个个案情况提出护理计划,对老年痴呆的康复、治疗和防止疾病进展是十分必要的。据专家论证,老年痴呆病人的大脑比正常人小而轻,呈现弥漫性脑萎缩。其发病原因多与家族遗传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