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向评价模式在提高血液内科护理带教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在我院血液内科进行实习的60名护生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5月—2016年3月在我院血液内科进行实习的58名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护生采取传统护理带教方法,观察组护生采用双向评价模式进行护理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得分及护生对带教老师临床带教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向评价模式有利于提高血液内科护生实习积极性,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虹  徐李娟 《全科护理》2013,(25):2388-2389
[目的]探讨多种教学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名手术室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带教,观察组采用入科教育、集体示教、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法、一对一岗位带教、小组讨论等多种模式进行临床带教。比较两组护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及考核优秀率。[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及考核优秀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应用多种教学模式可使护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手术室基础理论技能,提高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科实习的48名护生为对照组,2016年3月—2016年12月在我科实习的50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出科考核成绩及调查观察组护生对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估反馈。[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与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认为微课教学可有效提高护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出科的理论与操作成绩及对带教老师的评价。[结论]微课结合案例教学法可提高教学水平,增加护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课教学在手术室规培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90名在西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室规培护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人)和对照组(42人),分别采用微课教学和传统教学法带教。两组均在带教3个月后进行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分析规培护生学习成绩变化、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以及不同教学方式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理论、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微课教学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38,P0.005);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课教学不仅有利于调动学习兴趣,增强认可度,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对手术室护生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手术室90名本科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45人,观察组4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运用临床路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带教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手术室带教目标、带教计划、教学内容设置、带教老师水平、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提高(P0.05);观察组基本工作职责及流程掌握情况、常见手术病人护理要点掌握情况、常见手术配合熟练度、风险意识、职业防护意识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临床路径带教法可提高手术室护生的带教质量和护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情景式模拟教学联合微信群在急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实习的42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6月—2017年5月实习的42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情景式模拟教学联合微信群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在出科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及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对带教方式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情景式模拟教学联合微信平台用于急诊实习护生的带教方式明显优于常规的带教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带教模式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为2014年—2015年在骨科实习的56名护生,采用小组责任制的临床带教模式,对照组为2013年—2014年骨科实习的54名护生,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对两组护生的出科护理考核成绩及病人对护生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护理考核成绩及病人对护生的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小组负责制临床带教模式,可提高护生基础及专科知识水平和技能及病人对实习护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双导师制在手术室护生带教中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至2011年手术室实习及轮转的183名护理人员,单盲机械抽样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113人和对照组70人.对照组带教模式采用一般“带教”或“跟班”方式,观察组采用双导师制进行实习带教.比较2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生安全缺陷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风险防护、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综合素质的优秀率为62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1.4%.手术医生对观察组护生的满意度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结论 双导师带教可显著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使其良好的适应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需要,增加手术医生对其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学生区病房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130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开展学生区病房的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专科理论知识和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导师对护生的评价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满意度和护生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学生区病房带教模式,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格式化目标带教结合视频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40名护生按进入消毒供应中心实习时间分组,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12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12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带教模式教学,观察组采取格式化目标带教结合视频模式教学。对比两组带教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理论、技能考核成绩及教学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式化目标带教结合视频模式能提高护生实习效率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陆爱娇  蒋黎 《全科护理》2016,(6):639-641
[目的]探讨多媒体教学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口腔医院82名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名。对照组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实习效果,包括出科理论知识考试、专科操作考核、带教老师与手术医生满意度评价,护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出科理论知识考试、专科操作考核、带教老师与手术医生满意度评价各项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评价除课堂注意力与学习效率没有差异外(P0.05),其他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媒体教学结合模拟教学法能使考生更形象、更快地掌握专科理论和操作技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对一全程带教在手术室实习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2月来我院手术室实习的45名护生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对实习生实施护理教学;将2015年3~8月来我院手术室实习的45名护生作为试验组,采用一对一全程带教模式对护理实习生实施护理教学。实习期结束后,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护理技能考核结果。结果:试验组实习生的手术室护理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手术室护理安全缺陷、手术室护理风险评估考核成绩均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对一全程带教模式能够有效增强手术室护理实习生对护理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的掌握,提高护理实习生的风险意识,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口腔肿瘤病房带教中贯彻优质护理理念的应用效果与优势。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科室实习的82例护生纳入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将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本科室实习的82名护生作为观察组,以优质护理理念为指导进行临床带教;比较两组护生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沟通技能的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生对带教模式、带教老师和学习效果的认可程度。结果观察组的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以及沟通技巧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科室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95.12%)高于对照组(7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带教模式、学习效果的认可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口腔肿瘤病房护理带教中,可显著增强护生对带教模式及自我学习效果的认可度,优化实习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杨彦芳  滕艳娟  钟丽  周丹  杨显红 《全科护理》2016,(16):1707-1708
[目的]探讨便携式临床路径教学手册在肝胆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3月在肝胆外科实习的37名护生作为观察组,运用便携式临床路径教学手册进行带教,将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肝胆外科的39名实习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前的考核结果和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知识技能、操作技能、健康教育能力、病情汇报能力考核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临床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便携式临床路径教学手册实现了对临床护理教学全程持续的控制和管理,可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工作坊模式在ICU护生带教中的效果。方法按实习楼层不同将93名护生分为对照组43人和观察组50人。临床带教实习时,床边带教采用一对一带教;专科理论和技能示教阶段,对照组按传统的PPT理论授课、床边示教技能操作,观察组采用工作坊模式示教。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操作考核成绩、专科理论和技能示教教学反馈(除授课对临床应用指导)好评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工作坊模式能提高ICU护生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评价程序教学法在血液净化护理临床带教中运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来本院血液净化科室实习的60名护生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30名护生采用程序教学法模式带教作为观察组,另外30名护生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为对照组。采用自制患者对护生满意度调查问卷与护生对临床带教方法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以及护生实习前后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的方法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实习前两组理论知识、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平均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后,观察组理论知识、技能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考核平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临床带教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对观察组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教学法在血液净化护理带教中的运用是以护生为中心,护生能得到及时的反馈,真正体现了"以护生为本",有利于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和谐护生与患者的关系;带教老师对护生整个带教过程的学习状态能够清楚掌握,更利于加强管理和教育,因材施教,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护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生静脉输液临床带教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12月66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集中讲解示范的带教模式;2012年3月~2013年10月62名护生作为观察组,按照理论过关-模拟练习-实战操作的步骤,实行一对一分阶段带教。比较两组护生对静脉输液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穿刺成功率及患者对护生静脉输液操作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理论水平、穿刺成功率及患者对护生静脉输液操作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操作更加规范熟练,沟通技巧、无菌观念和爱伤观念等明显增强。结论一对一分阶段带教,有利于提高护生静脉输液操作的学习效果,增强护生的自信心及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提高儿科护理带教质量及护生满意度的带教方法。[方法]将儿科实习护生110人按照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56人)和观察组(5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根据护生的基本情况、特点及护生的需求安排带教,比较实习结束后两组护生理论成绩、护理技能操作成绩和对儿科护理带教满意度。[结果]实习结束后观察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护理技能操作成绩及对儿科护理带教的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需带教满足了护生的需求,可激发护生的求知欲,提高护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儿科护理带教质量及护生对儿科护理带教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手术室护理带教方法多已陈旧,本文旨在探究新型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月在本院手术室实习的实习护生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实习护生采用常规带教,观察组实习护生在常规带教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对比2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护生实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习护生成绩(P 0. 05),观察组实习护生实习效果的各项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教学中,临床护理路径式带教模式可提升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和素质,改善教学质量,从而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90后"临床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的特点,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设立一对一的全程带教老师,评价带教效果。方法在PDCA循环中,将2015年来院实习的90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观察组每名护生设立一名全程带教老师,并由该全程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相应的管理。而对照组实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带教,按实习大纲要求完成各科室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对比分析两组的教学成效与护生的满意度,评价全程带教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生综合能力得分和护生的带教老师满意度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90后"临床实习生的特点,设立全程带教老师,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成效,并且能提高护生的满意度,对护生树立职业信念,端正职业态度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