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郭丽君  贡浩凌  高燕  王辉  徐蓓 《护理研究》2014,(35):4389-4391
[目的]完善临床输血护理流程,加强临床输血安全管理。[方法]成立输血安全护理管理团队,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列出输血护理流程的各个步骤,以及各步骤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并计算失效模式的危机值(RPN),查找目前输血护理流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影响安全输血的高危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应用于临床输血过程中。比较实施FMEA前后RPN值及病人安全输血效果。[结果]实施FMEA后取血、输血时间不合格率明显下降,护士输血查对实践考核合格率较实施前提高,影响安全输血高危因素的RPN值明显下降。[结论]FMEA模式应用于临床输血护理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护士评估风险意识与能力,前瞻性地发现流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病人输血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消毒供应中心骨科外来器械清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7~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FMEA理论对骨科外来器械清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失效模式进行风险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数值(RPN),对高RPN值的失效模式分析其影响成因,同时优化重塑清洗流程,制定改进措施,观察比较FMEA管理前后各高风险失效模式的RPN值变化及器械清洗合格率。结果器械清洗不彻底、手工刷洗不到位、未按清洗流程操作、器械丢失或损坏是骨科外来器械清洗过程中的高风险失效模式。实施FMEA管理后,各高风险失效模式的RPN得分均低于管理前,管理后器械清洗合格率高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在骨科外来器械清洗过程中应用FMEA进行管理,并采取相应措施干预,能提高骨科外来器械的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3.
郭丽君  贡浩凌  高燕  王辉  徐蓓 《护理研究》2014,(12):4389-4391
[目的]完善临床输血护理流程,加强临床输血安全管理。[方法]成立输血安全护理管理团队,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列出输血护理流程的各个步骤,以及各步骤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并计算失效模式的危机值(RPN),查找目前输血护理流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影响安全输血的高危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应用于临床输血过程中。比较实施FMEA 前后 RPN 值及病人安全输血效果。[结果]实施 FMEA 后取血、输血时间不合格率明显下降,护士输血查对实践考核合格率较实施前提高,影响安全输血高危因素的 RPN 值明显下降。[结论]FMEA 模式应用于临床输血护理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护士评估风险意识与能力,前瞻性地发现流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病人输血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4.
刘树静 《全科护理》2020,18(22):2847-2850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的护理模式对降低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6例PICC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8例(2017年1月—2017年12月)及观察组48例(2018年1月—2018年12月),对照组行PICC常规性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FMEA模式对PICC早产儿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失效模式危急值(RPN)评分、PICC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状况评估、用物准备不完善、消毒不规范、置管困难、固定不妥善、置管后日常照护等方面RPN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血流感染、静脉炎、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MEA护理模式能有效发现早产儿PICC置管期间相关风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早产儿PICC置管并发症,提高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预防髋关节置换(THA)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1~12月在我院行THA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按骨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FMEA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果:实施FMEA后6个高危因子的RPN值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两组患者对预防下肢DVT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住院时间、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未发生下肢DVT,对照组发生3例下肢DVT。结论:应用FMEA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能够准确的把握相应流程中的重点工作,防范于未然,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麻醉复苏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麻醉复苏室进行复苏观察的6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实施FMEA管理前的3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7年6月实施FMEA管理的3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观察组主要对麻醉复苏室护理风险的潜在因素进行有效评估,观察两组(FMEA管理实施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FMEA管理后,病人麻醉复苏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管理前,且病人对护理管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运用在麻醉复苏室风险管理中的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病人复苏期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1月—2017年12月选取儿科门诊急诊输液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7年6月)及观察组(2017年7月—2017年12月)各150例,对照组留置针过程中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留置针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FMEA模式实施管理,对患儿留置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以及相关原因进行分析,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比较两组患儿留置针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意外拔针、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药物外渗等RPN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针期间患儿意外拔针、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药物外渗等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针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结论]FMEA模式能有效提高患儿留置针使用安全性,减少相关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保证临床输血护理流程每个环节的安全实施,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临床输血护理流程优化改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1日~3月1日之间临床2250例输血患者为对照组,2016年6月1日~8月1日之间临床2310例输血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以HIS系统为载体的输血护理流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FMEA分析当前信息化输血流程中存在的隐患和不足,对其进行了流程优化再造和应用,并完善输血护理流程质量控制体系。对比两组临床输血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的差异及影响失效模式的危险因素风险系数(RPN)。结果应用FMEA分析优化后信息化输血护理流程,临床护理输血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下降了60.7%;观察组影响失效模式的危险因素RPN值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应用FMEA分析可有效优化输血护理流程,降低临床输血护理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输血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理论在危重症孕产妇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8月我院FMEA理论实施前收治的113例危重症孕产妇作为对照组;2016年9月~2017年2月我院FMEA理论实施后收治的危重症孕产妇113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孕产妇事先风险指数(RPN)、抢救成功率、抢救失败原因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孕产妇总RPN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症孕产妇护理中应用FMEA理论可发现潜在风险,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抢救成功率与孕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门诊临时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2014年12月实施FMEA分析改进后收治的1 821例病人作为观察组,2014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1 741例病人作为对照组。成立项目小组,应用FMEA确定门诊输液室与护理有关的流程,计算风险危急值,选择风险危急值高的前三项失效项目制定改进措施,评估改进效果。[结果]药物配制错误、病人核对错误、医嘱未双人核对,医嘱核对错误是风险危急值前三位的失效模式;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风险危急值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EA应用于门诊输液管理中,能够提升门诊护理工作质量,提高门诊输液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FMEA模式在预防神经外科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6月使用肠内营养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操作治疗方案;将2018年7月—12月使用肠内营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FMEA模式工具对其进行临床护理流程分析,确立主题,组建团队,制定优化操作流程,分析失效模式发生的原因,实施改进措施。比较两组失效模式的RPN值和与肠内营养相关的腹泻发生率。结果实施FMEA模式后,观察组4个失效模式RP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EA模式的实施可以降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提高肠内营养护理质量,帮助维护肠黏膜的屏障作用,稳定肠道菌群生存环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探讨本院手术室护士骨科髋关节置换术的实践能力,并分析存在问题。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1例骨科髋关节置换术配合情况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3例骨科髋关节置换术的配合情况设为观察组,组成FMEA团队,针对骨科关节置换术的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失效模式的前瞻性原因分析和操作流程分析、评估,计算出风险指数(RPN)值,并且先处理高分子风险指数,制定出改进方案并付诸执行。分析改进前后RPN值、物品准备率、手术配合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医生满意度,比较实施FMEA前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3个高危因子的RPN值和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物品准备率、手术配合技能、理论考核、医生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EA方法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士骨科髋关节置换术的实践能力,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预见性,提升手术医生满意度,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肠内营养输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1日~6月30日接受胃肠肿瘤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的1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输注流程;将2018年7月1日~9月30日接受胃肠肿瘤术后行肠内营养支持的1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基于FMEA模式的肠内营养输注流程。比较两组肠内营养输注中的风险因子危机值(RPN)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输注中RPN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P 0. 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FMEA重视操作流程实施前的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肠内营养输注安全,规避了护理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预防术中低体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6月—2015年12月8166例手术病人设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管理;将2016年1月—2016年6月9 018例手术病人设为观察组,应用HFMEA对术中体温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评估、筛查高失效风险环节,选择其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数值(RPN)的5个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方案。[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下降(P0.01),观察组实施HFMEA管理模式后RPN值明显下降。[结论]将HFMEA应用与预防术中低体温管理,可以准确把握防范低体温的重点管理环节,防患于未然,有效降低手术病人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HFMEA)在术中输血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HFMEA分析并列出静脉输血流程中的潜在失效模式,计算每个失效模式的危机值(RPN),筛查出RPN125分的失效模式,对其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然后制定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对2017年6月—2018年6月实施HFMEA后的临床输血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并作为观察组,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实施HFMEA前的临床输血护理质量检查作为对照组。比较实施HFMEA前后高危失效模式的RPN值,以及2组护理差错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HFMEA后高危失效模式的RPN值均较实施前低(RPN因人为因素数值不同);观察组护理差错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1.36%,观察组0.42%)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运用HFMEA进行手术室输血安全管理,可减少护理差错,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法(FMEA)在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8年6月30日收治的922例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产科护理;将2018年7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934例孕妇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FMEA产科常见护理不良事件的失效模式。评估并计算各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数值(RPN),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高危因素,制定相应改进措施。结果:研究组病理性妊娠专科护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护理各项操作技能和药品及物品管理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96%)低于对照组(17.25%)(P0.01);研究组总满意度(95.5%)高于对照组(79.72%)(P0.01)。结论:在产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中采用FMEA模式,可预防并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医疗安全,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结合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临床风险管理提供基础。[方法]运用FMEA法对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流程进行改进,针对高风险因素,使用根因分析法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比较风险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流程改进后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由16.3%降低至2.08%(P0.05),病人住院天数由(11.88±5.84)d降至(9.67±4.63)d(P0.05);优先风险系数(RPN)显示,FMEA结合RCA实施后居于前5位失效模式的RPN值均低150分,干预前后RPN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EA结合RCA在妇科盆腔手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的管理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脑卒中跌倒防范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7月—2017年12月应用FMEA分析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脑卒中病人跌倒发生原因,并找出潜在失效模式,探讨改进流程,制定改进措施,并与FMEA未实施前脑卒中病人跌倒情况进行比较。[结果]FMEA管理实施后病人预防跌倒设施不全、健康教育依从性差、防跌倒措施未落实、健康教育未实施、评估分值与实际不符等风险因子危急值(RPN)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脑卒中病人跌倒预防知识知晓率、跌倒预防依从率、治疗满意率均高于实施前(P0.05),而跌倒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FMEA能有效降低脑卒中住院病人跌倒RNP分值及跌倒发生率,确保脑卒中病人住院安全性,提高病人治疗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模式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肺部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之前32例神经外科住院昏迷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将2018年3~9月32例神经外科住院昏迷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FMEA风险管理流程。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RPN值及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昏迷天数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FMEA模式可降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昏迷时间。  相似文献   

20.
汪丽  殷文闻 《当代护士》2018,(8):130-132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改进护理工作制度与流程,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方法选择本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12月气管插管患者229例作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气管插管患者219例作为观察组;应用FMEA模式对对照组发生的拔管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4项主要潜在失效模式,制定改进方案并追踪整改效果,对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发生率及风险优先值(RPN)进行比较。结果实施FMEA后,4项主要潜在失效模式RPN值明显下降,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3.93%下降至0.9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54,P0.05)。结论将FMEA应用于气管插管风险管理,前瞻性地查找出气管插管护理流程上的不足,制定并采取防范措施,能有效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