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修正创伤评分(revised trauma score,RTS)在多发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收治的时间,将56例多发伤患者设为对照组,58例多发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院前及院内急救护理,观察组根据RTS情况实施院前及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结论基于RTS评分为基础的一体化急救措施,可使护士既可在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病情判断,并根据病情提供连续的无缝隙护理,缩短患者有效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尤秀琳 《妇幼护理》2023,3(21):5205-5206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在创伤患者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 2021 年 5 月到 2022 年 4 月收治的 60 例急诊创伤患者,依循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0 例。对照组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期间实施常规性护理, 观察组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期间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急救时间、急救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休克缓解、 病情评估、辅助检查、急诊会诊、术前准备、有效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救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 组(86.6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创伤患者的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中应用预见性护 理,可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急救效果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结合思维导图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接收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结合思维导图。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预检评估时间、医生接诊时间、急诊抢救时间、病情控制时间、手术室转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cTnI、MYO、CK-MB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cTnI、MYO、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重症监护病房(ICU)入住率低于对照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结合思维导图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可提高急救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程序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6月~2014年6月实施出诊指导-现场急救-转运急救-院内急救一体化急救护理程序的1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选择由家属护送入院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救治时间为(0.87±0.19)h,对照组为(1.26±0.35)h;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程序可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抢救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医院多发伤患者9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组间基本资料匹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ICU时血乳酸值和血红蛋白值、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就诊到达时间、评估时间、急诊抢救室救治时间、核血备血时间、到达手术室或重症监护室时间、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就诊到达时间、评估时间、急诊抢救室救治时间、核血备血时间、到达手术室或重症监护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ICU时观察组乳酸值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值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提高了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效果和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1日~2017年3月31日收治的186例急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以2014年10月1日开展院前院内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时间作为分界点,将2012年3月1日~2014年9月30日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模式救治;将2014年10月1日~2017年3月31日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院前院内一体化创伤急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急诊救治时间、48 h内抢救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采用WHOQOL-100中文版量表)。结果:实验组就诊到达时间、评估时间、转送时间、接诊时间、急诊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48 h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现肺部感染、脑疝、偏袒后遗症、深静脉血栓、消化道出血的概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WHOQOL-100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院后一体化急救模式应用于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中,可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院前-院内无缝隙急救护理对于急诊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进行院前-院内无缝隙急救护理140例急诊多发伤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采用常规创伤救治原则护理的11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救治成功率、救治相关指标,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救治成功率为75.71%,高于对照组的6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院内救治时间、院前救治时间、现场救治至到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3%,低于对照组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多发伤患者采用院前-院内无缝隙急救护理的效果较好,可提升救治成功率,缩短救治时间,使不良事件的发生减少。  相似文献   

8.
王如月 《妇幼护理》2023,3(14):3397-3400
目的 探讨院前联合院内急救护理对小儿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期间本院接收的 106 例小儿 ACOP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3 例。对照 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采用院前联合院内急救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及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和 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HbCO 饱和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住院时间 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小儿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者,用院前联合院内急救护理,能 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级预警模式在急危重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衔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便抽样法抽取某依托型急救中心2017年1-6月出诊的院前患者2728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模式进行急危重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交接;2017年7-12月的2802例为观察组,实施分级预警模式衔接急危重患者院前与院内急救。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急救反应时间、病情分级一致率及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院内急救反应时间及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病情分级一致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级预警模式可量化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分级,启动相应级别的院内急救调配预案,引入信息化技术衔接急救过程,从而缩短院前急危重患者院内急救反应时间,保障院前与院内急救交接期间的医疗安全,实现院前与院内无缝隙急救衔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杭州院前转送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院前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各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院前反应时间、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0.96±4.62) min、(33.14±3.48) min、(75.34±13.66) min及(9.60±2.27) d,并发症发生率8.8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治中,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四步式连续动态评估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5月颅脑外伤患者75例设为对照组,给予颅脑外伤常规急救护理。选择2017年6~10月颅脑外伤患者75例设为观察组,给予四步连续性动态评估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呼救至获得专业治疗时间、医院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预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四步式连续动态评估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开展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可显著提高该类急救病例的急救效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急救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转运时间、急救前评估时间、昏迷时间及住院时间、院前院内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降低临床病死率,缩短转运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创伤患者急诊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9年8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急诊接收的136例创伤急诊患者按护理方法分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前68例创伤急诊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68例创伤急诊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救治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院前院内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创伤患者急诊治疗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8):1306-1307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院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中毒症状恢复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毒症状(N样症状、CNS症状、M样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实施前院内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救治效果,缩短中毒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诊科车祸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科接收的100例车祸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急诊科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残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应用于急诊科车祸外伤患者,可明显降低伤残率,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对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96例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院内急救模式救治,观察组采用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救治。比较两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科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患者对急救模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时间、急诊科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受伤至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4.17%(2/48)较对照组16.67%(8/48)低(P0.05);观察组对急救模式满意度93.75%(45/48)较对照组79.17%(38/48)高(P0.05)。结论:采用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模式救治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可明显缩短院前、院内急救时间,减少意外事件发生,还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急救模式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配合泼尼松及多索茶碱静脉滴注治疗重度急性过敏性哮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重度急性过敏性哮喘60例,根据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措施配合泼尼松及多索茶碱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配合泼尼松及多索茶碱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急救效果、生命体征、痛苦程度及并发症、急救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88%(31/32)]与对照组[92.86%(26/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15 min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经皮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痛苦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满意度调查量表中心理疏导能力、操作技术娴熟度、医护配合协调度、急救效果及处理紧急情况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配合泼尼松及多索茶碱静脉滴注治疗可提高重症急性过敏性哮喘急救效果,迅速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轻其痛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急诊急救患者6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3例和对照组31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危机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短(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可有效缩短外伤急诊急救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与护患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3年2月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观察组,采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进行救护;选择2010年1月-2011年5月10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救护,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转送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后,观察组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和急诊科救治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治愈率提高,患者病死率下降;患者护理满意度升高;转送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两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应用,有效缩短了急救时间,提高了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在急诊车祸致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我院门急诊收治的90例车祸致颅脑损伤患者,将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将2022年4月-2023年3月收治的患者45例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危机管理。比较两组急救操作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急救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病情明确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以及急诊至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急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车祸致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危机管理联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可提高救治效率,缩短急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急救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