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病例 患者 ,男 ,48岁 ,因突发头晕、胸闷、憋气半小时于 2 0 0 3年 6月 1 3日 1 5 :2 0急诊入院。患者既往心慌胸闷反复发作 3 0余年 ,在多家医院诊断为“预激综合征(B型 ) ,室上性心动过速 (顺传型 )” ,开始每年发作 1~ 2次 ,以后发作次数逐年增加 ,最近发作频繁 ,持续时间数分钟到数天不等 ,发病初期可以自动转复或用心律平、胺碘酮后转复 ,最近药物转复不理想 ,且心电图提示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于 1个月前拟“预激综合征、室上性心动过速、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于省某医院行射频消融术 ,术后心电图为窦…  相似文献   

2.
于婧辉 《吉林医学》2004,25(6):83-83
1病历摘要患者女,55岁,15年前突发心悸、气短,经心电图证实为预激综合征、室上性心动过速,体检及心脏彩超发现该患者合并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此后室上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持续时间延长,心率最高可达220/min。近年来出现心悸气短,双下肢水肿,口唇紫绀,且在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症状更加显著。注射心律平可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查体:口唇中度紫绀,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肝大肋下2.5cm,双下肢水肿。心电图:各导联均可见“Δ波”,Ⅱ、Ⅲ、αvF导联呈qR型,V1呈现rS型,V2呈Rs型,V3呈R型,提示为后间隔旁道。心脏彩超:左房增大50mm…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9岁,间断发作心悸6年,再发12 h入院.患者12 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感到心悸,呈持续性,伴胸闷,无晕厥,无呼吸困难、胸痛,数小时后自行中止,1 h后再次发作,如此反复发作共4次,无好转,门诊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给予心律平35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10 ml静脉注射后出现窦性静止4.28 s,交界性逸搏心律,随后室上性心动过速再次发作,于2004年10月2日22:15 min收入院.  相似文献   

4.
静脉注射异搏定致晕厥发作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 患者男性,30岁,1990年3月4日入院。患者6年前曾患急性结核性渗出性心包炎,经抗结核治疗半年左右而痊愈,但从此以后反复出现阵发性心动过速。每次发作均无明显诱因,心率快达200次/min以上,发作时胸闷气短、多汗,曾到内蒙医学院附属医院检查确诊为WPW综合征“A”型并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发作时曾静脉注射西地兰、利多卡因及口服慢心律,乙胺碘呋酮等药,效果均不明显,特别是注射西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室速 (IVT)是指发生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室速 ,其发生率占室速的 1 0 %左右 ,根据心电图(ECG)QRS形态又可分为左室IVT和右室IVT ,易被误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或心房扑动 (2∶1 ) ,应注意鉴别。本病可通过药物或射频消融治疗 ,预后良好。1 临床表现1 1  IVT多见于年轻患者 ,多数有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史。1 2  常规心脏物理检查 ,ECG、X线心脏像和超声心动图均正常 ,次极量运动ECG阴性 ,核素检查和左室及冠状动脉造影均无明确心脏病证据。1 3  心动过速发作时常有心悸、气短、胸闷、头晕等。心室…  相似文献   

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出现于有或无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常呈阵发性发作,发作时因心排血量下降可伴有胸闷、头晕等症状,或原有器质性心脏病加重而危及生命.因此及时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例1,女,22岁,发作性心悸伴胸闷1年,于2008年5月2日入院发作一般半小时左右自行缓解,无黑朦,晕厥。呈突发突止,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可终止。体表心电图示:未发作时,窦性心律,无异常。发作时:宽QRS波心动过速(QRS间期186 ms)(图1),心率达180次/min。据发作时体表心电图考虑:(1)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左束支阻滞;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9岁,间断发作心悸6年,再发12h入院。患者12h前无明显诱因突然感到心悸,呈持续性,伴胸闷,无晕厥,无呼吸困难、胸痛,数小时后自行中止,1h后再次发作,如此反复发作共4次,无好转,门诊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给予心律平35mg加5%葡萄糖注射液10ml静脉注射后出现窦性静止4.28s,交界性逸搏心律,随后室上性心动过速再次发作,于2004年10月2日22:15min收入院。体检:体温36.5℃,呼吸20次/min,心率180次/min,血压0/0mmHg。神清,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  相似文献   

9.
Tirtyeightcasesofsupraventriculartachrcardiatreatmentwithiproveratril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临床上经常遇到的心律失常,其发作与终止大多突然,发作时心率一般在160~220次·min-1,每次发作可持续数秒、数分、数小时,甚至数天。作者于1997年~1998年收治38例经反复机械刺激、应用洋地黄制剂等治疗均难以制止发作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配合应用异搏定后发作得以控制。1临床资料1.1一巨资料本组38例均为本院急诊国观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男11例,女对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32岁,患者均有空上住心动过速病史,主要临床表…  相似文献   

10.
例1,35岁,住院号19936。因发作心悸、胸闷、气促3小时住院。患者有心动过速史8年,每次均因劳累或情绪激动而诱发,持续数分钟至4~5小时不等。严重时伴血压下降。心电图显示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逆向性)。先后应用利多卡因100毫克及普鲁卡因酰胺100毫克静注,未能控制发作。迅速插入食道电极至38cm处,脉宽10cm,输出电压25V,发放程序控制刺激脉冲S_1—S_2,S_1—S_1为500ms,起始S_1—S_2为  相似文献   

11.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较为常见 ,发作时病人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甚至晕厥 ,有的甚至危及生命。控制发作药物很多 ,但同时发现药物副作用亦不少 ,且往往不能快速终止发作。笔者 1997年 8月至 2 0 0 1年 4月静注维拉帕米治疗 8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 ,与同期用西地兰治疗 6 6例室上性心动过速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静注维拉帕米治疗组 88例 ,其中男 5 6例 ,女 32例 ,年龄 17~ 76岁 ,发作时间 1d至 6年 ,持续发作时间数分钟至 2 h,所有病例均有胸闷、心悸现象 ,其中 4例出现黑目蒙、晕厥。检查发现 70例为无明…  相似文献   

12.
患男,68岁,因阵发性心慌胸闷10年,加重2d入院。10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发作性心慌,胸闷。心电图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每次持续数分至1~2h不等。口服异搏定有效。2d前受凉后又出现上述症状,在外院静推“西地兰”,口服“胺碘酮”等治疗2d无效入院。  相似文献   

1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呈阵发性,持续时间数秒至数周,症状严重程度相差悬殊,若发作持久,可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持续数周、数月的室上速并伴有快速心室率者,可以引起心动过速介导的心肌病,需尽快复律。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46岁,因反复阵发性心悸、头晕18年,于1997年11月5日入院。患者1980年起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晕、乏力,呈突然发作,骤然终止,每次发作持续1~2h,每年发作1~2次,近1年来发作比以前频繁,约每月发作1次。经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要求住院治疗。体格检查:心肺无异常,ECG及X线胸片正常。于1997年11月7日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在插管至心房时即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SVT),频率171次/min,P′在QRS之前,、、aVF导联负向,aVR正向,AV140ms相似文献   

15.
无休止性交界性折返心动过速 (Perma nentJunctionalRepciprocatingTachycartia ;PJRT)是一种临床少见型心律失常 ,患者多为儿童或青年 ,多数病例对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 ,可因长期心动过速而出现心动过速心肌病 ,我们遇到一例 ,报道如下。患者男性 ,2 7岁 ,于 2 0 0 1年始反复出现心悸、胸闷 ,休息不能缓解 ,多次诊治 ,心电图均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 ,曾分别静脉注射“心律平、西地兰”恢复窦律 ,此次于今年 5月 1 8日再次出现上述症状而入我科 ,心电图仍提示室上性心动过速 ,分别予“心…  相似文献   

16.
预激综合征常合并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约占室上性心动过速的30%。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预激并室上速)一部分能从心电图作出初步诊断。但有一部分需要对照室上速发作前或后的心电图和进一步作心电生理学检查。以下三例均经心电生理学检查确诊。例1 20岁男性,因近一月来反复发作心动过速入院。过去两年有短阵心悸史。图1为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电图。图1a 示心率187次/分、规则。在导联 AVR,T 波应倒置,但此图 T 波呈正负波,考虑正立的 P 波叠于  相似文献   

17.
房性心动过速 (AT)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约占 5%~ 1 0 %。是由于心房异位兴奋灶自律性增高或折返激动所引起。AT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 ,尤其是心房明显扩大者 ,也可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1 临床表现常为突发骤止 ,呈阵发性发作 ,短则数秒、数分 ,长则数天、数周不等。患者常有心悸、胸闷、乏力、胸痛、四肢冷汗 ,偶可晕厥。有时伴恶心、多尿和便意。心脏听诊心律规则 ,心率快速一般多在 1 4 0~ 2 2 0次 /分之间 ,但也有慢至 1 4 0次 /分以下或高至 2 50次 /分者 ,婴幼儿可达 3 0 0次 /分以上。如同时伴有房室阻滞 ,心室律可不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老年肿瘤患者手术后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老年肿瘤患者手术后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病例78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40例)和美托洛尔组(38例),比较两者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和美托洛尔均能有效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胺碘酮略优于美托洛尔(总有效率90.0%和7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心率均无显著改变(P>0.05),两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药物。  相似文献   

19.
心律平引起房室交界性心律1例报告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510655)谭炳兰患者女性,45岁。阵发性心悸10年。多因劳累发作,伴胸闷、气短。每年发作1~2次。曾诊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这次发作1小时后即在某院就诊,用“新福林”5mg静脉注射后症状缓...  相似文献   

20.
潘迪华  潘迪光 《华夏医学》2006,19(2):243-245
目的: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右房有效不应期与右房大小的关系。方法:对36例住院进行电生理检查和(或)导管射频消融术中出现自发或诱发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于术前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右房收缩末期横径(RAES)和舒张末期横径(RAED)大小;于术中对高位右心房进行S1、S2扫描,测定右心房有效不应期(ERP);对二者行相关分析。结果: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右心房ERP与RAES、RAED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654及-0.661。结论:右房大小影响右房电重构,减小右房可能改善右房电生理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