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chronicdiseaseself-management program,CDSMP)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在闵行区吴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50例脑梗死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观察组按照慢性病自我管理方案进行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采用社区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改良Barthel指数(Modif iedBar thelIndex,MBI)、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troke-specificqualityoflifescale,SS-QOL)、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Self-Efficac yScale,GSES)评定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结果:干预前,两组社区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上下肢FMA评分、MBI评分、SS-QOL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和GSE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社区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上下肢FMA评分、MBI评分、SS-QOL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和GSES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实施CDSMP干预可提高其康复锻炼的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及自我效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弹性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采用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EAQ)]、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生活质量[采用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心理弹性[采用Connor-Davidson弹性量表(CD-RISC)]、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变化,分析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康复效果[采用10 m步行时间(10MWT)、Berg平衡量表(BBS)、改良Barthel指数(MBI)]差异。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EAQ、GSES、SS-QOL、CD-RISC、MCMQ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提升(P 0. 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10 MW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而BBS、MBI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心理弹性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并优化其康复效果,对患者预后回归正常生活有利。  相似文献   

3.
聂贝贝  徐艳华 《全科护理》2020,18(26):3504-3506
[目的]探讨家庭赋权方案对脑卒中病人自我管理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85例脑卒中病人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基础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家庭赋权方案护理指导。分别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Barthel指数、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脑卒中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价两组病人的不良情绪、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能力、预后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MoCA和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赋权方案能有效减轻脑卒中病人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行为,促进病人康复,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期自我效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轻中度颅脑损伤病人10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后的康复效果,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法(BI)评估病人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病人认知功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定病人自我效能,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及自我效能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康复总有效率为94.2%,高于对照组的76.9%(P0.05);两组病人护理后ADL评分、MoCA评分及GSES评分均较护理前增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病人康复期进行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康复效果,改善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及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5.
陈玲  杨连招 《全科护理》2013,11(13):1159-1160
[目的]探讨授权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饮食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将85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给予授权教育。在干预前及第12周采用授权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饮食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第12周授权量表评分、GSES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第12周饮食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总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水-离子控制行为、蛋白质-热量摄入行为评分提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授权教育有利于提高授权能,增强病人一般自我效能感,改善病人饮食自我管理,从而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认知重建教育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乳腺癌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病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在入院后即接受认知重建教育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分别于入院第1天和手术后2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病人进行心理状况评定。[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重建教育和增强自我效能心理干预,可改善病人的错误认知,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指导对脑卒中后强制诱导运动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进行强制诱导运动治疗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强制诱导运动疗法,干预组采用赋能教育指导下的强制诱导运动疗法。两组病人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脑卒中病人赋能护理评价量表对赋能的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人在Barthel指数及赋能护理评价量表评分均提高,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赋能教育指导脑卒中后强制诱导运动治疗可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升病人自我训练依从性及社会参与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感知识培训对老年慢性疾病病人健康知识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在本院住院的老年慢性疾病病人3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150例及对照组15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行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住院期间进行自我效能感知识培训,干预前后应用自拟的慢性疾病病人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自我效能量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简易健康生活量表(SF-36)对两组病人健康知识、自我效能、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饮食知识、用药知识、运动知识、预防跌倒知识、日常自理知识及知识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总评分及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感知识培训可有效提高老年慢性疾病病人健康知识及自我效能,从而提高病人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基于授权赋能理念干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实施基于授权赋能理念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比较两组病人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授权赋能理念的干预可有效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自我效能感,改善病人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认知重建教育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乳腺癌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病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在入院后即接受认知重建教育和自我效能增强干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健康指导,分别于入院第1天和手术后2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病人进行心理状况评定.[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干预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认知重建教育和增强自我效能心理干预,可改善病人的错误认知,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施自我管理教育的延续性护理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病人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对我院收治出院的6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仓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病人出仓后添加微信、QQ、电话随访等进行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我效能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延续护理能明显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病人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无缝式康复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行常规康复干预的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8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行医院-社区无缝式康复干预的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82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给予医院-社区无缝式康复干预。干预2个月、4个月、6个月后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两组病人精神状况,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对两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干预2个月、4个月、6个月后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应对问题、达成结果、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后生理、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精神、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无缝式康复应用于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可有效促进其康复进程,提高病人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对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病人接受门诊常规的慢性前列腺炎病人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参加研究者给予的为期3个月的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自我管理干预。干预3个月,采用治疗依从性调查表、慢性前列腺炎病人自我效能量表、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症状评分表(NIH-CPSI)、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比较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自我效能感、症状评分、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3个月后病人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自我效能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CP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前列腺炎病人应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自我管理干预,有助于病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4):4445-4446
目的观察自我效能干预联合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2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自我效能联合IMB模型干预。对比两组康复锻炼依从率,比较干预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MA评分、SS-QOL评分较干预前均升高,且观察组FMA评分、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效能联合IMB模型干预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可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15.
自我效能感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入组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分为高自我效能组和低自我效能组,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TIAQ)、自行设计的服药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评定。[结果]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两组病人服药依从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Q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与国内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是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效能感、实行自我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病人在恢复期实施自我效能对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有效指导病人进行社区康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老年脑卒中病人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自我管理模式护理。所有病人均于干预前及干预半年后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评量表(WHOQOL-100)进行自我管理情况及生活质量调查。[结果]对照组病人干预前后M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MBI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前WHOQOL-10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半年后WHOQOL-100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独立性、社会关系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且较对照组干预后显著提高(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病人在社区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自我效能干预,可以有效提高病人的运动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动配合护理干预对抑郁病人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月住院及门诊人96例,将入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6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6周的运动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自尊量表(SES)、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17、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SES、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运动配合护理干预能提高抑郁病人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水平,并能缓解病人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希望理论对提高癫痫病人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癫痫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病人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4 w的希望干预措施。干预前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并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前癫痫病人GSES评分低于国内常模( P<0.01);护理干预后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希望理论应用于癫痫病人中,能帮助病人增强自信,提高自我效能,促进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自我效能感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2组患者分别于入院48h内和出院前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Barthel指数(BI),进行自我效能感(GSE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并比较其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GSES、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GSES、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SES、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自我效能感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入组的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分为高自我效能组和低自我效能组。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TIAQ)、自行设计的服药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评定。[结果]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后两组病人服药依从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Q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与国内常模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是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自我效能感、实行目我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