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心房颤动(AF)病人射频消融治疗后抗凝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74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AF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管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管理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管理。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8个条目(MMAS-8)评估病人用药依从性,采用华法林用药知识量表(WRKS)评估病人药物知晓情况,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评估病人生活满意度,采用成人素质希望量表(ADHS)评估病人希望水平,比较干预前及干预12周后两组用药依从性、药物知晓情况、希望水平、生活满意度,记录两组末次随访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干预12周后,观察组病人MMAS-8和WRK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病人MMAS-8和WRK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低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病人ADHS和SWLS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ADHS和SWL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末次随访时INR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F病人射频消融治疗后抗凝管理中应用延伸护理可维持其药物知晓能力,改善病人用药依从性,提升病人用药安全性和药物疗效,提高病人希望水平及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家庭签约式服务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系统中的106例老年慢性病病人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社区护理模式管理病人,干预组在社区全科医疗团队的参与下实施家庭签约式服务。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病人用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65.81分±8.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8.92分±8.28分),且高于干预前(59.23分±9.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1.1%,干预组的满意率为9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12,P=0.011)。[结论]家庭签约式服务能改善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的用药依从性,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王小丽  李冬梅 《全科护理》2016,(23):2377-2380
[目的]探讨对高龄慢性病病人实施护士主导下的居家连续性照护的效果。[方法]将宁波明楼社区100例高龄慢性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随访,对观察组病人实施护士主导下的居家连续性照护,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后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变化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半年,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状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龄老年慢性病病人实施连续性照护模式,能提高高龄病人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增加社区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在社区居民健康护理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月—2017年5月随机选择深圳市福永人民医院稔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区居民280户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40户,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比较两种模式的健康档案建立情况、护理依从性、居民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健康档案建立率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6%(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6.4%(P0.05);服务后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服务后观察组病人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精神状态、活力及健康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居民健康护理干预中应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有利于确保健康档案的顺利建立,提高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居民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疗机构照顾、社区服务结合家庭护理在社区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1月收治的56例老年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56例老年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采用医疗机构照顾、社区服务结合家庭护理式的社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比较两组病人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医疗机构照顾、社区服务和家庭护理相结合的社区延续性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护理安全度,提高病人自护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在社区高血压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管辖社区内的174例高血压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干预12个月后对照分析两组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和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压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高血压病病人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显著提高病人对高血压的认知水平、遵医行为及血压控制达标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登记在册的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5例,行常规社区干预,观察组65例,采用以提高病人依从性为目标的健康访视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4周、8周观察组血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病人遵医行为总分及各条目评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在家庭功能各领域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家庭访视护理方式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进行干预可显著改善病人血压水平及遵医行为,并可提高病人的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8.
唐冬香  李仕红  高群 《全科护理》2016,(18):1898-1900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从医院转家庭康复的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病人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病人给予家庭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定期随访,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家庭综合护理干预后Hachinski、长谷川智力量表(HDS-R)、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对社区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病人采取家庭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的精神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6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采用健康状况评估量表(SF-36)、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抑郁情况,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抑郁发生率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有利于病人保持良好心态。  相似文献   

10.
黄文英 《全科护理》2014,(32):3061-306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对糖尿病病人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将98例糖尿病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模式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在健康教育前后对糖尿病知晓达标率及健康教育前和健康教育后(出院后3个月)健康生活方式改变情况,同时调查病人在住院期间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对糖尿病知晓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体重超标、吸烟、饮酒、高脂饮食、饮食偏咸、缺乏运动、情绪急躁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实施临床护理过程中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实施健康教育,能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疾病管理的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干预后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饮食控制、规律运动、药物治疗、自我检测、戒烟戒酒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远视力、日常生活能力、调节能力、阅读和精细动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病人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对食管癌病人生活质量、家庭支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行常规护理的食管癌病人48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行家庭支持护理干预的食管癌病人48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家庭支持变化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2个月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护理2个月后适应度、合作度、成熟度、情感度、亲密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应用于食管癌病人可充分发挥家庭功能作用,提高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童赟  蓝建珍  林泽文  李英文  黄霞  刘艳华 《全科护理》2012,10(22):2056-2057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通过层级管理对病人进行跟踪随访。比较两组病人对自我管理知识知晓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透析依从性、饮食控制等自我管理知识知晓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内瘘堵塞、心血管疾病、感染、贫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管理有助于提高血液透析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减少透析并发症,延长病人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专案在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术期病人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病人在一般护理基础上给予专案护理。采用自我管理量表、视功能损害眼病病人生存质量表评价两组病人自我管理水平、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比较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病人自我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围术期病人自我管理中应用护理专案可提高病人自我管理和自我护理能力、治疗依从性,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肿瘤合并肾衰竭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2例行血液透析治疗肿瘤合并肾衰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透析依从性、情绪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透析依从性评分、病人满意度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抑郁和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血液透析治疗肿瘤合并肾衰竭病人应用人性化护理能提高病人透析依从性、缓解病人抑郁和焦虑状态、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鼻内镜术后病人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鼻内镜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出院时仅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的治疗依从性、复诊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在疾病预防、用药、生活方式及饮食方面的依从性及复诊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院3个月后的疾病治疗、生理功能、心理职能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鼻内镜手术病人术后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满足病人的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满足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家庭护理需求的护理服务模式。[方法]对曾收治于本病区的160例老年慢性病病人按出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只建立医患联系卡,不施加任何干预。观察组为其建立医患联系卡和健康档案。固定访视护士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家庭访视护理。内容涉及专病护理、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等方面。两组干预前后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GQOLI-74)进行测评。[结果]家庭访视护理后观察组综合评分显著高于访视前(P〈0.01),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访视护理能有效地提高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随访对2型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和遵医情况的影响。[方法]根据病人家庭实际情况将104例2型糖尿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仅接受在院护理干预,出院后由不进行任何干预,观察组出院后进行护理随访干预,比较两组随访前后血糖状况、生活质量评分,并在随访1个月后进行遵医情况评价。[结果]观察组经随访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后按时用药、控制饮食、规律生活、血糖监测和适当运动等遵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2型糖尿病病人家庭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开展护理随访,能够改善病人遵医状况,更有效控制血糖,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宣教前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病人宣教后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相关知识知晓掌握率高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病人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张慧琴  徐维维 《全科护理》2013,11(13):1187-1188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在脑卒中病人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125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亲情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满意度和恢复情况,病人恢复情况应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依从性、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出院时Barthel指数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病人中实施亲情护理可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满意度,促进病人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