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出院后护理干预的研究.方法 129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出院顺序分为干预组(76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饮食、心理、用药指导等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再住院率明显下降(15.8% vs 31.7%,P<0.05).结论 护理干预是医院护理的延续,加强出院后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帮助患者培养正确的生活方式、减少患者再次入院次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一洁  朱慧军 《家庭护士》2009,7(19):1780-1781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护理在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按预先设计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整体护理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知识熟练掌握情况、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了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对10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其疾病知识和健康行为进行护理干预。结果:100例被调查患者入院前后对调查问题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闫慧荣  申慧 《家庭护士》2007,5(4):57-58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所致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脏疾病,在失代偿期常常伴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病死率高。对此,对2004年--2006年本科收治5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护理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收集12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相关资料,回顾兴分析患者并发症治疗后抗病毒治疗效果。C组ALT、Child-Pugh评分最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高于其他两组,肝癌人数明显低于A、B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可有效提高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并发症治疗后抗病毒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代偿期肝硬化病人营养干预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玲  赵和平  宋彬  于静  薛继莲 《护理研究》2009,(12):3245-3246
肝硬化是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反复损害肝细胞而致肝脏结构发生慢性弥漫性进行性改变的疾病。肝硬化作为一种全球性常见病,在人类死亡原因中居第4位,被视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我国肝硬化发病率高,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肝硬化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当病情发展至失代偿期,特别当伴有并发症时,治疗相当困难。因此,代偿期肝硬化的治疗非常重要。传统治疗重视药物治疗,忽视营养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预见性思维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失代偿期肠梗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山东省招远市玲珑英诚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预见性思维的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3个月内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8.
孙秀梅 《全科护理》2012,10(24):2231-223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肝硬化病人失代偿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4月10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及对疾病相关知识和自我护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6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为4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0%(P〈0.05)。观察组在疾病的相关知识、并发症的防治、负性心理的控制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认知水平,改善应对行为,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Orem自理模式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Orem自理模式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6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入院时简单心理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根据病人病情发展阶段自理能力的不同,应用Orcm自理模式进行护理。两组均于入院时及出院后随访1年,采用美国流调中心的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随访1年再住院率及死亡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治疗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13.8±3.9,住院时间为10.3±3.2(d),随访1年再住院率为30%,病死率为13.3%;对照组分别为16.9±4.7,13.1±4.1(d),66.7%和3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Orem自理模式用于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有较好的效果,该护理模式有待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黄雪霞 《全科护理》2020,18(4):430-432
[目的]研究及分析中医护理干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病人SAS和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且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病人焦虑、抑郁情况,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结合路径式健康教育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程序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和路径式健康教育。对比2组入、出院时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对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 2组入院时焦虑得分、抑郁得分、健康知识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时抑郁得分、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研究组健康知识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结合路径式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并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一2012年5月在我院消化内科住院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评估,并评价其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护理。显著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董妮妮 《当代护士》2018,(3):164-165
目的探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肝硬化患者人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按护理模式分为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和实施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观察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肝功能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3个月之后,观察组的肝功能指标及患者自觉病情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现行的护理模式措施对于肝硬化患者护理仍有较大的不足之处,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4.
15.
肝硬化是一种累及全身各系统的慢性疾病。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肝实质细胞广泛破坏、变性、坏死与再生,纤维组织增生,致肝脏结构紊乱。在肝硬化失代偿期伴其它疾病时,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如何做好护理以协助提高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个重要环节,现将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伴睾丸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黄雪霞  陈小明 《全科护理》2013,(29):2691-269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运用wH()QOI.评定量表简表(WH0QOL-BREF)对每组病人在入院时、治疗1个月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定,观察其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病人在治疗1个月后WHO QOL-BREF各领域的评分、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能显著改善肝硬化代偿期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居朝霞 《护理研究》2006,20(9):2373-2373
临床上常用灌肠来促进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病人肠道内氨的排泄,以达到治疗目的。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直肠下静脉丛曲张血管的血管壁变薄,经不起刺激,肛管相对较粗硬,插管过程中由于肛管的刺激和摩擦易导致病人直肠下静脉丛曲张的血管破裂,引起难以控制的出血。笔者采用一次性吸痰管用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脑病病人灌肠50例,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ALC) 失代偿期患者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hepatitis B cirrhosis,HBC)失代偿期患者间临床相关因素的异同点,协助两者间的鉴别及诊治.方法:收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资料完整的ALC失代偿期患者72例(ALC组)和HBC失代偿期患者359例(HBC组)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年龄分布、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发症、合并症及预后等因素.结果:年龄小于30岁及女性HBC患者明显多于ALC患者(P < 0.05).ALC组乏力、食欲减退、黄疸、右上腹痛、肝掌、蜘蛛痣、肝肿大患者明显多于HBC组(P < 0.05),HBC组腹胀患者明显多于ALC组.ALC组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γ-谷氨酰转肽酶、血小板及平均红细胞容积均明显高于HBC组,HBC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明显高于ALC组.ALC组肝性脑病、胆囊炎或胆石症、急性胰腺炎及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均明显比HBC组多(P < 0.05).ALC组好转率明显高于HBC组(χ2=5.517,P < 0.05).结论:ALC失代偿期患者主要分布于中年男性,而HBC失代偿期患者分布较平均.ALC失代偿期患者肝硬化相关的临床表现(如乏力、纳差等)、实验室检查(如γ-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等)及合并症(如肝源性糖尿病等)较HBC失代偿期患者突出.ALC失代偿期患者的整体预后虽较HBC失代偿期患者好,但两组患者后期预后及病死率相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护理方法,为今后相关病例的观察与护理提供经验。方法:以自体骨髓干细胞为供体,经肝动脉移植至肝脏,以促进肝功能的修复。对患者进行有效术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结果:25例行骨髓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随访6个月~1年,近期疗效满意,无术肢活动受限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安全有效,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疗效持久,且不良反应小,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