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至过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那时就会进入夏季最热的三伏天.如何准备,并安全度过夏季最热的时期,此时显得格外重要.八宝鸭清补,让苦夏不苦八宝鸭[原料]鸭1750克,糯米120克,火腿、虾仁各75克,冬笋40克,鲜栗子、干贝、鸡肫各50克,豌豆、干香菇各30克,鸡肉、酱油各50克,小葱、姜、白砂糖、料酒各10克,味精5克.  相似文献   

2.
健康度炎夏     
夏日养生要诀:清躁解热。夏季的特点是躁热,“热”以“凉”克之,躁以静驱之,故曰清躁解热乃夏日养生要诀。祖国医学认为,老年人夏季养生重在“养阳”。所谓“春夏养阳”就是要求人们顺从自然界春主升,夏主长的规律,重视保养阳气,以达到健康延年的目的。一般来说,春夏温热,人体阳气活动旺盛,阴津往往容易随汗液外泄而耗伤,人们为了适应这种气候变化,比较注意养护阴津,但往往忽视了养护阳气。精神宜清静夏季高温,人们极易感到困倦、疲惫、易怒、烦躁,此时人体代谢旺盛,交感神经兴奋,所以人的精神处于“高昂”状态。要保持心态平静,首先自身调…  相似文献   

3.
大病去医院,小病进社区,这句话喊了有好些年头了,然而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在大医院中,专家号一号难求,而普通号即便资源充足,很多人也不愿意去选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医院资源的不平衡和水平的差距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患者就诊的观念也是一个重大的因素,不可忽视.小病首诊找专家等于浪费有许多患者第一次看病就去挂专家号,其实这完全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目前患骨质疏松症者中,男性老年人口占7.6%,女性占29.1%;而骨头变“酥”有潜在骨质疏松的患者,男性达14%,女性超过50%。许多人面临骨折的威胁。调查还发现,现代人饮食不正常,偏食火锅和咸辣味重的食物,或喜欢烟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相似文献   

5.
李忻 《养生月刊》2001,22(5):236
50岁上下,乃是人生的一个转折期,对大多数人而言,将从中年渐渐步入老年,此时的你因内分泌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常常会出现潮热(体温并不升高)、出汗、烦躁易怒、忧郁或焦虑、心神不宁、倦怠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性欲淡漠等多种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更年期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倪合一 《养生月刊》2007,28(7):612-612
三伏天气温高,人体以较多的出汗来散发热量,故体内易缺水。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对外环境的变化适应性差,应激性和耐受力也低,而其体内水分比年轻人少1/3,对口渴的反应比较迟钝,如得不到水分的及时补充,缺水将更加严重,最易“脱水”。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位退休教师,1957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朝阳区某中学任教,当时身体健康,干劲十足,1958年大跃进时曾带学生去石景山钢铁厂支援大炼钢铁,1961年组织学生搞科技活动受到北京日报的表彰。  相似文献   

8.
炎夏酷暑,天气闷热,暑邪当令。暑邪最容易伤气耗津,使人正气不足,引起各种虚证。特别是阴虚内热之人,天越热,阴越虚,虚火就越旺。若此时给予清补药膳,滋阴养阴,会让病人安度炎夏。1.薄荷粥眼配方演鲜薄荷30克(或干品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眼制作演将薄荷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将此汁再加水适量,然后将淘洗干净的粳米加入,武火烧沸,文火慢煮。在米粥稀烂时加入冰糖,稍停片刻,搅匀即成。注:薄荷性味辛、凉,芳香,能疏风清热,特别能疏散在上在表之风热。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薄荷内服有兴奋作用,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故能发汗解热…  相似文献   

9.
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人们出汗也逐渐增多。长期大量出汗可导致血液浓缩、尿液减少、尿沉渣增多,从而导致结石形成,这对于长期居住在长江以南,特别是广东、广西、江苏、安徽、浙江、四川等地区者尤甚。尿路结石多见于20~40岁者,男女发病率为4~5:1,发病季节以夏季为高峰期。此外,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病情在夏季会加重,出现肾绞痛、尿频、尿急、尿痛以及血尿等症状,并发感染者会有  相似文献   

10.
“酒醉”人所共知,“饭醉”又是怎么回事?原来过量饮食同酒一样,都能醉人.早在公元1773年,中医学冢沈金鳌所著的《沈氏尊生书·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篇中就有详细记载:“食方已,即困倦欲卧,脾气弱,不胜食气也,俗名饭醉,宜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麦芽。”医书中指出的食后昏困称作的“饭醉”,多因暴饮暴食而损伤脾胃,引起饭后昏倦欲睡的病症。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故治宜健脾益气佐以消导。众所周知,人在进食后,主司受纳的胃就开始紧张工作:一方面分泌大量消化液(酶、盐酸、黏液蛋白等);一方面蠕动,消化食物,此时需增加血液、氧气、水分帮助工作,相对而言,其他部位的脏器供血就减少,大脑也出现暂时性缺血现象,人便出现嗜睡困倦,尤其饱食后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张师傅患有"老慢支"、"肺气肿"医生说这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咳嗽、痰多、气喘、胸闷,一阵阵接不上气来.自从去年孝顺的儿子买来了一小瓶氧气给他,他在家中坚持间断性地吸氧,并坚持做呼吸操后,病情明显减轻,咳嗽的时间少了,气喘现象也减轻了,药也吃的少了.他逢人就讲:"真亏了儿子给我买了氧气,教我做呼吸操,我一直坚持着,做操、吸氧是战胜这可恶的慢阻肺的两大法宝."  相似文献   

12.
多食苦味菜助你度暑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苦味蔬菜,可清暑解热,并具有强壮心肌,扩张血管,改善血管壁弹性,特别是改善微血管壁弹性的作用,所以能降低和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所引起的脑血管病。苦味菜中的苦味,主要由生物碱、糖苷、萜类等组成,都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强心,利尿及助消化的作用。在烹调中若能将苦味与甜、酸、辣调配得当,可丰富口味,促进食欲。  相似文献   

13.
郭振东 《养生月刊》2008,29(7):624-625
民间历来有"无疾而终"的说法,某位老人平素"健康"而忽然辞世,人们称之为"无疾而终".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专家的回答是否定的. 首先,从医学角度看,任何年龄的死亡,都是有病理基础的,如果没有疾病这个"导演",世间就不会有死亡的"悲剧"上演.  相似文献   

14.
毛良 《中医药文化》2007,2(1):32-34
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关“肾”的内容很多,其中许多正确的内容和性器官有关。医学理论来自实践。古人对性器官的认识,来源于男女性别和性器官的不同,以及性器官形态与功能上的男女相求,阴阳配合、交接等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性器官交接称为“接阴”、“媾精”、“合阴阳”,它为性欲所驱使,  相似文献   

15.
释『井』     
“井”字中的一点,究竟指什么?学术界颇多争议。《文汇报》2004年4月20日,流沙河《说井》一文认为是“天光投影”。而同年5月11日《文汇笔会》王振复《也说“井”》文中解释为“象征井田公有之所在,是对公田的强调”。这一问题,以往早有争论。有人理解其中一点是指井中的水(见《古文字诂林》井字条引文)。也有人说,这“·”是后加之义,未必象罋也(见《甲骨文诂林》井字条)。笔者从饮水卫生史和陶瓷发展史等科技史角度分析,提出不同于上述诸说的看法,和同好探讨,不知是否能自圆其说,请专家和读者指正。“天光投影”如指太阳,只是近中午短暂时…  相似文献   

16.
说『老』     
陈农 《医古文知识》2002,19(3):36-39
  相似文献   

17.
夏季已过,可烈日仍然犹如一把“毒剑”,加上夏天留下的“健康债”,现在你不妨就开始一次健康大清理吧。  相似文献   

18.
明代末年医学家萧京写过一部名为《轩岐救正论》的著作。轩岐者 ,中医之代称。“救正”者是指要“救治”、“纠正” ,其主旨是“救正”当时中医界的不正之风 ,类似于现在的纠正行业作风 ,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萧京写这部著作的促发因素 ,是“目击时师治病 ,昧本从标 ,枉毙生灵  相似文献   

19.
几乎每天早晨,我和老伴都会前往住家附近一所大学的运动场快走数圈,一来锻炼筋骨,训练体力;二来希望以充沛的活力迎接崭新的一天. 这期间我发现一件事,每个人都会走路,但脚步声的轻重缓急大有不同.就以我和老伴来说,老伴走路脚步轻盈无声,自在轻松,我呢?有如拖着脚镣行走,举步沉重,经常发出巨大声响.  相似文献   

20.
阿祥 《养生月刊》2010,31(3):286-286
《广雅》曰:“和,谐也。”和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终极结果和最佳状态,也是人类孜孜追求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