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医堂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13,(7):25-29
夏至过后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的第一天,那时就会进入夏季最热的三伏天.如何准备,并安全度过夏季最热的时期,此时显得格外重要.八宝鸭清补,让苦夏不苦八宝鸭[原料]鸭1750克,糯米120克,火腿、虾仁各75克,冬笋40克,鲜栗子、干贝、鸡肫各50克,豌豆、干香菇各30克,鸡肉、酱油各50克,小葱、姜、白砂糖、料酒各10克,味精5克. 相似文献
2.
3.
大病去医院,小病进社区,这句话喊了有好些年头了,然而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在大医院中,专家号一号难求,而普通号即便资源充足,很多人也不愿意去选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医院资源的不平衡和水平的差距确实是一个问题,但是,患者就诊的观念也是一个重大的因素,不可忽视.小病首诊找专家等于浪费有许多患者第一次看病就去挂专家号,其实这完全是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5.
6.
三伏天气温高,人体以较多的出汗来散发热量,故体内易缺水。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对外环境的变化适应性差,应激性和耐受力也低,而其体内水分比年轻人少1/3,对口渴的反应比较迟钝,如得不到水分的及时补充,缺水将更加严重,最易“脱水”。 相似文献
7.
曹汉贤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03,(11):40-41
我是一位退休教师,1957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朝阳区某中学任教,当时身体健康,干劲十足,1958年大跃进时曾带学生去石景山钢铁厂支援大炼钢铁,1961年组织学生搞科技活动受到北京日报的表彰。 相似文献
8.
段振离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04,(16)
炎夏酷暑,天气闷热,暑邪当令。暑邪最容易伤气耗津,使人正气不足,引起各种虚证。特别是阴虚内热之人,天越热,阴越虚,虚火就越旺。若此时给予清补药膳,滋阴养阴,会让病人安度炎夏。1.薄荷粥眼配方演鲜薄荷30克(或干品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眼制作演将薄荷入锅中,水煎去渣取汁。将此汁再加水适量,然后将淘洗干净的粳米加入,武火烧沸,文火慢煮。在米粥稀烂时加入冰糖,稍停片刻,搅匀即成。注:薄荷性味辛、凉,芳香,能疏风清热,特别能疏散在上在表之风热。现代药理研究认为,薄荷内服有兴奋作用,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故能发汗解热… 相似文献
9.
随着夏季气温的升高,人们出汗也逐渐增多。长期大量出汗可导致血液浓缩、尿液减少、尿沉渣增多,从而导致结石形成,这对于长期居住在长江以南,特别是广东、广西、江苏、安徽、浙江、四川等地区者尤甚。尿路结石多见于20~40岁者,男女发病率为4~5:1,发病季节以夏季为高峰期。此外,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病情在夏季会加重,出现肾绞痛、尿频、尿急、尿痛以及血尿等症状,并发感染者会有 相似文献
10.
“酒醉”人所共知,“饭醉”又是怎么回事?原来过量饮食同酒一样,都能醉人.早在公元1773年,中医学冢沈金鳌所著的《沈氏尊生书·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篇中就有详细记载:“食方已,即困倦欲卧,脾气弱,不胜食气也,俗名饭醉,宜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麦芽。”医书中指出的食后昏困称作的“饭醉”,多因暴饮暴食而损伤脾胃,引起饭后昏倦欲睡的病症。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故治宜健脾益气佐以消导。众所周知,人在进食后,主司受纳的胃就开始紧张工作:一方面分泌大量消化液(酶、盐酸、黏液蛋白等);一方面蠕动,消化食物,此时需增加血液、氧气、水分帮助工作,相对而言,其他部位的脏器供血就减少,大脑也出现暂时性缺血现象,人便出现嗜睡困倦,尤其饱食后这种情况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殷海昌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04,(1):28
张师傅患有"老慢支"、"肺气肿"医生说这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咳嗽、痰多、气喘、胸闷,一阵阵接不上气来.自从去年孝顺的儿子买来了一小瓶氧气给他,他在家中坚持间断性地吸氧,并坚持做呼吸操后,病情明显减轻,咳嗽的时间少了,气喘现象也减轻了,药也吃的少了.他逢人就讲:"真亏了儿子给我买了氧气,教我做呼吸操,我一直坚持着,做操、吸氧是战胜这可恶的慢阻肺的两大法宝." 相似文献
12.
多食苦味菜助你度暑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苦味蔬菜,可清暑解热,并具有强壮心肌,扩张血管,改善血管壁弹性,特别是改善微血管壁弹性的作用,所以能降低和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所引起的脑血管病。苦味菜中的苦味,主要由生物碱、糖苷、萜类等组成,都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强心,利尿及助消化的作用。在烹调中若能将苦味与甜、酸、辣调配得当,可丰富口味,促进食欲。 相似文献
13.
14.
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关“肾”的内容很多,其中许多正确的内容和性器官有关。医学理论来自实践。古人对性器官的认识,来源于男女性别和性器官的不同,以及性器官形态与功能上的男女相求,阴阳配合、交接等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性器官交接称为“接阴”、“媾精”、“合阴阳”,它为性欲所驱使, 相似文献
15.
“井”字中的一点,究竟指什么?学术界颇多争议。《文汇报》2004年4月20日,流沙河《说井》一文认为是“天光投影”。而同年5月11日《文汇笔会》王振复《也说“井”》文中解释为“象征井田公有之所在,是对公田的强调”。这一问题,以往早有争论。有人理解其中一点是指井中的水(见《古文字诂林》井字条引文)。也有人说,这“·”是后加之义,未必象罋也(见《甲骨文诂林》井字条)。笔者从饮水卫生史和陶瓷发展史等科技史角度分析,提出不同于上述诸说的看法,和同好探讨,不知是否能自圆其说,请专家和读者指正。“天光投影”如指太阳,只是近中午短暂时… 相似文献
17.
18.
明代末年医学家萧京写过一部名为《轩岐救正论》的著作。轩岐者 ,中医之代称。“救正”者是指要“救治”、“纠正” ,其主旨是“救正”当时中医界的不正之风 ,类似于现在的纠正行业作风 ,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萧京写这部著作的促发因素 ,是“目击时师治病 ,昧本从标 ,枉毙生灵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