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研究进展,从而掌握最新标准,科学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 应用CNKI、Medline和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总结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动物实验与临床实践中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结果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临床应用已非常广泛,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报道,虽然在适用条件、液体选择及监测指标等方面已达成一定共识,但有些结论还需要临床验证,并且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实际应用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突破,但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复苏指南,要选择最佳方案和取得最好效果,还需要今后不断地摸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泰州市人民医院救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78例,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观察不同液体复苏方法对剩余碱、血乳酸、凝血功能、输液量、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液体复苏组(P<0.05);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输液量、剩余碱、血乳酸等指标与常规液体复苏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改善并维持重要组织器官灌注,降低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国内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病人影响的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介绍了限制性液体复苏时机、适当的液体种类及效果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是由于创伤引起疼痛并伴有失血、失液、低血容量的一系列症候群,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使机体代偿机制和液体复苏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可改善组织氧供,从而改善预后,提高救治成功率,明显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本文将从限制性液体复苏概述、复苏液种类、对组织器官的影响等方面,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失血性休克复苏方面存在两个争议问题——是充分限制性液体复苏还是复温低温复苏。临床医生面对失血性休克患者时 ,是采用快速输液还是限制输液 ?是采用复温还是降温 ?现将这两方面的一些新知识介绍如下。1 充分和限制性液体复苏对于失血性休克 ,传统观念和临床措施是努力尽早、尽快地充分进行液体复苏 ,恢复有效血容量和使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 ,以保证脏器和组织的灌注 ,阻止休克的进一步发展。这被称为充分液体复苏或积极液体复苏。然而 ,1 992年以来 ,Copone、Stern和 Bickell等〔13〕经过动物和临床研究观察到 ,在活动性出血控…  相似文献   

6.
探讨控制性升压与限制性液体复苏应用于ICU多发伤休克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80例ICU多发伤休克患者,均给予其控制性升压,按复苏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限制性液体复苏)和对照组(常规液体复苏)各40例,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试验组复苏时间和复苏后C-反应蛋白水平、PT、Hgb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采用控制性升压与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ICU多发伤休克患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利于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低中心静脉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产妇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我院分娩并发生失血性休克的4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则接受基于低中心静脉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两组失血性休克抢救效果及患者一般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出血量与输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平均PT、APTT、Hb、B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IC、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低中心静脉压的限制性液体复苏应用治疗产科失血性休克能够快速、有效纠正患者休克状态,较常规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显著降低凝血功能异常、DIC、MODS等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中限制性液体复苏的发展必然性,促进复苏过程中限制性液体复苏与护理配合的应用要点及 发展,提高液体复苏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并发症。 对近年我国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中限制性液体复苏 与护理配合的重要性做了一个概括性的总结,并提出相关建议以及措施,各方面有待改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限制性液体复苏与传统液体复苏模式的差异,评估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妊娠期失血性休克救治的可行性.方法:将2007年6月-2010年12月我院救治的以产科因素导致的中重度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孕产妇95例随机分为限制液体复苏组(L组,n=48)与传统液体复苏组(T组,n=47),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L组与T组比较,平均动脉压无显著差异;输液量明显减少(P<0.05);术前L组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均优于T组 (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妊娠期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救治具有可行性,与传统的液体复苏模式相比,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少出血.  相似文献   

10.
各种原因导致的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因其病情复杂且变化快、病死率高,越来越受到医师的重视,快速纠正休克状态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是抢救此类患者的首要因素。现有文献表明限制性液体复苏比充分的液体复苏更能提高此类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但至今为止就限制性液体复苏时的观测指标、复苏成功的标准、复苏液体的选择及液体的用量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各个医院医师在诊断和治疗上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就限制性液体复苏在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中存在的一些争议作一综述,希望能为临床医师对救治此类患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腹部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限制性液体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后续制订护理方案、培训提供参考。方法:自行编制腹部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限制性液体复苏知信行现状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7个省13所医院的323名临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软件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18份。腹部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限制性液体复苏知信行总量表、知识维度、态度维度、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91.89±13.74)分、(17.14±4.54)分、(21.61±2.88)分、(53.14±10.51)分。所在科室有创伤团队评估、实施、评价限制性液体复苏,并有对应标准护理常规;工作期间接受过限制性液体复苏知识培训;参加过学术会议;定期从学术期刊上获取限制性液体复苏相关知识是影响临床护士知信行总分的因素(P<0.05)。结论:临床护士对腹部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限制性液体复苏态度积极,但知识和行为还需进一步提升。管理者应积极开展腹部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限制性液体复苏相关知识培训,并建立创伤团队加强医护合作,及时反馈与调整液体计划,减少液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腹部创伤...  相似文献   

12.
王艳  岳洪江 《护理研究》2011,25(27):2465-2466
近年来有关学者提出限制性液体复苏的观点,在临床也得到了推广和应用,但限制性液体复苏从时机的选择、复苏液体的种类、速度、液体量以及复苏终点的判断等诸多方面的影响限制性复苏的效果,同时在临床还缺乏统一的认识。笔者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应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限制性液体复苏进行研究和  相似文献   

13.
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前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 ,临床上主张在彻底控制大出血前快速大量输注液体 ,尽可能地将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 ,这种观念一直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因为这可能会严重扰乱机体对失血的代偿机制 ,并加速机体内环境的恶化。近几年来 ,随着对失血性休克病理生理过程的深入研究 ,人们发现对于有活动性出血的创伤失血性休克 ,早期的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使机体代偿机制和液体复苏作用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 ,从而改善预后。1 限制性液体复苏概述限制性液体复苏亦称低血压性液体复苏或延迟液体复苏 ,是指机体处于有活动性出血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时 ,通过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救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9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积极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复苏液体使用量、死亡率及治疗前后BLA、Hb、PT、APTT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复苏液体使用量及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液体复苏前BLA、Hb、PT、APTT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液体复苏后2 h,两组PT、APTT、BLA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Hb明显升高,且观察组PT、APTT、BL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减少复苏液体使用量,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F-κB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快速大量液体复苏组(A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B组),每组90例,另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C组)。A组在创伤出血性休克出血未控制前进行充分的液体复苏,B组在创伤出血性休克出血未控制前行限制性液体复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PBMC中NF-κB活性,并采用RT—PCR检测NF-κBmRNA的表达。【结果】B组在入院后60min和入院后120minPBMC中NF—κB的活性及mRNA的表达都显著低于A组。【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降低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PBMC中NF-κB的活性及mRNA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以往对于失血性休克的救治。多认为应该积极进行快速、大量的液体复苏,迅速恢复有效循环血量。近年来研究表明:积极液体复苏同限制性液体复苏相比。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均增加。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液体不能补足情况下,血压往往难以控制。配合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可以控制血压在目标水平.保证组织灌注。  相似文献   

17.
低血容量性休克分为失血性休克及创伤性休克,对于非控制性创伤失血性休克,即有活动性出血的休克,液体复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液体复苏,强调即刻大量快速补液,使机体收缩压迅速上升至90mmHg以上,但在大量液体复苏过程中常遇到出血量增多的情况,死亡率较高。本文将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低血容量性休克应用中的护理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研究组(n=52),分别应用常规液体复苏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输液量、平均动脉压、实验室指标(PLT、PT、HGB、BE、hsCRP、乳酸等)、入院2周内的死亡率、严重并发症(ARDS、MODS)的发生率等。结果:研究组在人院2周内的死亡率、ARDS、MOD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能够降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和存活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各种病因引起的失血性休克是临床急诊中常见而又具有代表性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本文介绍失血性休克的诊断与分级、监测(包括一般临床监测、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氧代谢监测与实验室监测等),强调原发病治疗(止血)是失血性休克抢救成功的基础;并介绍液体复苏的发展与限制性液体复苏新策略、复苏常用的液体种类、输血与防治凝血功能障碍、防治低体温及复苏终点指标等失血性休克的处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液体复苏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不同的液体复苏方法对救治效果和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在243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充分液体复苏组(127例)病死率37·80%(48例),限制液体复苏组(116例)病死率23·28%(27例),两组总病死率及1~2h病死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液体复苏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和存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限制性液体复苏组。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能降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死率,提高存活率,并降低存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