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应用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技术,在提高靶区剂量与减少正常组织受量方面的价值。方法 3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均给予全程IGRT放疗同步化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评价近期疗效,随访评价毒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直肠、小肠和膀胱的受照射剂量和体积。结果 30例患者均完成全程的IGRT,近期疗效显示:CR 26例,PR 4例。1至2年生存率为100%。放疗靶区较精确,OAR的受照剂量为:小肠31.68 Gy;直肠37.19 Gy;膀胱30.13 Gy。毒副反应主要为急、慢性消化道反应和急、慢性血液系统反应。结论在宫颈癌治疗中,IGRT放疗技术可以提高肿瘤放疗的精准性,达到最大程度杀灭肿瘤和保护正常组织器官功能,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采用图像引导下的大分割调强放疗技术,治疗癌症骨转移。评价该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率。方法:选取我科20112012年收治椎体骨转移患者21名,骨转移灶28处,予肿瘤所在椎体24 Gy/6次,同步予肿瘤加量至36 Gy/6次,限制脊髓D 0.1 ml小于25 Gy。结果:病灶疗前疼痛评分7.54±0.84分;疗后即刻评分4.00±1.59分,缓解程度47.38%±17.75%;疗后1月评分2.46±2.01分,缓解程度67.54%±24.84%;疗后3月评分2.07±1.92分,缓解程度72.92%±24.09%。治疗后即刻、1月、3月疼痛评分较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1)。疗后即刻有效率为57.14%(16/28),1月有效率为82.14%(23/28),3月有效率为82.14%(23/28)。1例患者出现II度食管副反应,无患者出现神经系统副反应。结论:本研究表明图像引导下的大分割调强放射治疗骨转移癌是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其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提高腹部肿瘤放射治疗精度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1月的12例腹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锥形束CT影像技术或者患者左右(x)、头脚(y)以及前后(z)的线性摆位误差,分析获得的摆位误差。结果对本次研究的10例患者分别进行30次锥形束CT检查,x、y、z的自由度误差用系统误差±随机误差表示,其中y方向的摆位误差最大,x方向的摆位误差最小。结论图像引导放射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腹部肿瘤治疗的精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阴道冲洗对宫颈癌放射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米亚珍  王彦青 《护理研究》2005,19(3):523-523
宫颈癌在我省发病率较高,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的首位。很多农村妇女常常晚期才来就诊,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时机,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适应范围广,各期均可应用,疗效好。我科2000年4月—2004年8月对宫颈癌放疗期间的病人进行阴道冲洗后的监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放射治疗设备、放射治疗理念均在迅速更新,宫颈癌患者也从中获益;而放射治疗前后的规范化护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减轻放射治疗带来的不良影响。本研究回顾性总结了2009~2010年我院收治的60例需行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护理经过,以期为广大护理同仁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在预防已发生子宫穿孔的宫颈癌患者近距离放射治疗中再次发生穿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31例宫颈癌患者的155次近距离放射治疗,根据术后CT图像评估子宫是否穿孔、穿孔位置及深度,比较超声引导前后的子宫穿孔率。结果 术后经CT诊断子宫穿孔共计44次,超声引导后子宫穿孔率显著低于超声引导前的子宫穿孔率(8.08%vs. 64.28%,P<0.001);超声引导前的穿孔位置位于子宫下段、子宫中上段及宫底,穿出的平均深度为2.35 cm;超声引导后的穿孔位置位于子宫上段及宫底,穿出的平均深度为1.56 cm。结论 超声引导在已发生子宫穿孔的宫颈癌后续近距离放射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能明显降低子宫再穿孔率,改善宫腔管的位置及穿孔深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射治疗的影响。方法:将68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同时进行放疗健康教育指导,并同时进行体外 腔内放射治疗。治疗期间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放疗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后期随访,实验组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宫颈癌行放射治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放疗反应,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行放射治疗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12例宫颈癌行放射治疗后有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6例。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分别于1周后测量睡眠效率值。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睡眠效率值和睡眠障砰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宫颈癌行放射治疗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效率,从而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以不同的解剖标志进行图像配准相较于肿瘤区域配准在中央型肺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中的差异.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IGRT的中央型肺癌患者50例,分别以胸骨柄、胸椎、气管隆突和肿瘤肿块为解剖标志,将CBCT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分别获得左右(X轴)、头脚(Y轴)和前后(Z轴)方向的图像配准误差实际值和绝对值...  相似文献   

11.
吕素珍  楼望丹  张丽珍 《护理与康复》2014,13(11):1053-1055
总结90例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放射性直肠炎的预防和护理体会。通过心理护理及饮食、行为护理干预,预防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加强早期放射性直肠炎病情观察,放射性直肠炎发生后,做好灌肠治疗、肛周护理,加强营养支持。本组7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直肠炎,90例患者经过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及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全部完成整个放疗疗程。  相似文献   

12.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最容易早期发现、早期确诊的肿瘤。早期宫颈癌治疗以手术为主,而放射治疗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主要手段。2005年3月至2009年5月,本院应用盆腔野外照射配合腔内照射治疗宫颈癌112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放疗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130例宫颈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只按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及护理,而观察组除了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外,根据患者的情况在两个放疗阶段均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个体化对症处理等护理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例数以及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放疗第一个阶段后及第二个阶段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宫颈癌放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在发展中国家女性肿瘤中居第2位。宫颈癌以鳞癌常见,以局部侵犯和区域淋巴结转移为主。传统意义上的局部晚期宫颈癌包括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GynecologyandObstetrics,FIGO)分期ⅡB及以上的病变,包括ⅡB、ⅢA、ⅢB、ⅣA期。由于宫颈癌病灶大小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有专家建议将IB2和ⅡA2也归于局部晚期中。  相似文献   

15.
王丽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9):2597-2600
目的:探讨对行放疗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的有效方式,观察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自2014年1月以后引入对行放射性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全程护理。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相同的放射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统计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治疗过程中患者情绪状态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P<0.05);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这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上有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AS和S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放射性治疗的宫颈癌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治疗时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自信心,提高患者治疗完成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omplication after radiotherapy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130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methods only treatment and car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dditional routine treatment and care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wo radi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tages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health education,guidance,individualized care and symptomatic treatment intervention,and then the number of cases of complications for the patients as well as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 After the first phase of the second phase,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iy lower in observation group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5) .Conclusi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can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宫颈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0例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步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包括家属),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分别于放疗后6个月对2组患者应用生存质量量表(QLQ-C30)进行随访测评。结果对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宫颈癌患者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后,消除了患者不良心理,自觉改变了不良的行为,提高了自我照顾能力,减少了并发症,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不能手术的宫颈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盆腔放疗会破坏年轻患者卵巢功能,导致内分泌失调,更年期提前,甚至导致生育力丧失[1]。卵巢移位术为年轻宫颈癌患者保留卵巢功能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卵巢移位术存在术后并发症,如症状性卵巢囊肿、卵巢功能减退等,甚至恶性肿瘤转移复发等风险。  相似文献   

19.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8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对照组40例采取传统的次子宫切除治疗方案,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卵巢功能变化。观察组随访期间出现围绝经期症状4例(9.5%),对照组1例(2.5%),两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E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SH水平缓慢上升,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LH、P水平先升后降,而对照组则为明显的持续上升(P〈0.05)。适当缩小切除范围有助于减少宫颈癌术后并发症,术后放疗对卵巢功能有影响,改变卵巢移位水平有助于降低放疗对卵巢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官颈癌是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疾病,也是最多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临床上90%以上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或有区域转移。因此放射治疗是治疗官颈癌的主要手段,笔者对我院2000年-2003年门诊官颈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存活3年以上的病人36例随访,对发现的晚期放疗反应做了统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