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淑芳  王楚洁 《全科护理》2012,10(24):2271-2272
从社会因素、职业因素两个方面,分析护士工作压力的原因;从护士的福利待遇、工作环境、自身素质提高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消除护士职业倦怠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3.
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淑俐  黄小斐  周仁芳 《护理与康复》2010,9(2):102-103,105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I—GS)和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105名护士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105名护士的情绪衰竭、玩世不恭与护士工作压力源呈正相关(P0.01);成就感低落与护士工作压力源(除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不足外)呈负相关(P0.05)。护士工作压力源评分前三位是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经常倒班、工作量太大。不同科室护士的职业倦怠存在差异,急诊室及ICU的护士倦怠程度较重,外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较轻。结论护士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护士工作压力源与职业倦怠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陆扬 《上海护理》2008,8(2):52-54
护士承担着与人的健康及生命密切相关的工作。而随着保健需求的增加及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护士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工作压力源。职业倦怠是指对在工作中长期的情感和人际关系压力源的持续反应。护理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护理是一个具有高强度压力的工作,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研究表明,倦怠与多种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同时它还影响个体的工作,并可能激化个体的各种危机,导致冲动行为、同事冲突、婚姻和家庭冲突等。本文现就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其职业倦怠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分析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采取系统性压力管理措施。[方法]采用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对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40名C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CU护士在情绪衰竭维度、玩世不恭维度、成就感低落维度的评分分别为(14.03±3.80)分、(7.85±3.16)分、(25.15±3.73)分。职业倦怠情况评分与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玩世不恭维度得分与工作年限呈正相关(P0.05)。[结论]武汉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CCU护士存在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应采取系统性压力管理措施改善护士职业倦怠情况。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倦怠、工作特征与工作压力的现状并评估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护士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护士压力源量表、工作特征量表(job characteristics inventory)对423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护士工作特征、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三者的关系,根据Pearson相关分析,建立路径关系模型,对护士职业倦怠、工作特征与工作压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路径分析。结果职业倦怠量表中护士情感耗竭维度的得分(26.04±11.64)分、工作冷漠感维度(7.39±2.14)分、个人无成就感维度(33.87±8.64)分,三者高度倦怠感分别占50.83%、39.01%、49.41%;护士工作特征总分(104.52±15.51)分;工作压力总分(109.32±18.93)分。工作压力在工作特征与职业倦怠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4.40%。结论护士职业倦怠较严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护士的工作压力感,从多个维度改善护士的工作特征,从而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8.
护士工作与职业倦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倦怠是指个人认为自己所有的情绪资源都已经耗尽,对工作缺乏冲动,有挫折感、紧张感,甚至害怕工作。调查表明,很多职业的从业人员都会不同程度患上职业倦怠,而护士这一职业的特殊性,使得从业人员本身更易患上此职业综合症。大约35%的护士有较高的职业倦怠,只有38.8%的人情绪衰竭程度较低或者没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长沙市临床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为医院临床护理管理者预防和干预临床护士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职、№压力问卷和职业倦怠问卷对长沙市5所综合性医院的412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士职业压力总均分为(3.77±0.48)分,其中人际关系得分为(3.93±0.56)分居首位;职业倦怠总均分为(3.82±0.40)分,其中情感衰竭得分为(3.27±0.58)分居首位,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均处于高水平;低成就感与职业压力及其患者态度和职业发展维度呈正相关(P〈0.05),情感衰竭与职业压力及其人际关系、患者态度、危重患者、职业发展维度呈正相关(P〈0.05),职业倦怠及其人格解体维度与职业压力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长沙市临床护士的职业压力和职业倦怠均处于高水平,腹引起医院管理者和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压力又称紧张和应激,是个体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1]。人对压力的适应分为三个阶段:警戒反应阶段、抵抗阶段和疲惫阶段。护士职业压力是指他们从事的护理活动及与其生存状况相关的事件或环境等因素引起的一种精神状态及相应的行为表现。护理工作繁杂辛苦,技术性强,作息不规律,责任心重,风险性大。众多研究表明,护士是一个高职业压力的群体[2]。职业倦怠是由于不能有效应对各种压力,个体出现的一种负性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护士承担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因此,护士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现就护士职业压力源及与职业倦怠关系作一综述。1护士职业压力产生的根源护士的职业压力是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人的反应能力之  相似文献   

11.
杨云芳  佘东立  貟蓓  韩琳 《护理学报》2020,27(19):62-66
目的 探讨护士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甘肃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953名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资本问卷、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护士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采用AMOS 22.0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中介效应。结果 护士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工作冷漠感、个人成就感得分依次为(24.55±11.61)分、(7.11±6.24)分、(32.43±9.67)分,心理资本总分为(102.01±13.11)分,工作压力总分为(96.23±13.78)分;心理资本与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呈负相关(r=-0.385,-0.485,均P<0.01),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呈正相关(r=0.499,P<0.01);心理资本在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133,P<0.01),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分别为0.537、0.133。结论 护士职业倦怠、工作压力、心理资本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工作压力可以通过心理资本间接影响职业倦怠。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护士工作压力,提升心理资本,进而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  相似文献   

12.
护士职业倦怠状况与压力源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讨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与压力源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MBI)、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角色认知量表对753名在职护士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夜班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于白班护士,其情绪耗竭、去人格化2个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全体护士的情绪耗竭、去人格化维度与护士工作压力源5个方面、角色模糊存在正相关,与角色冲突呈负相关(P〈0.05或P〈0.01);低个人成就感与护士工作压力源4个方面(除外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和角色模糊呈负相关(P〈0.01),与角色冲突呈正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病人护理方面问题对情绪耗竭和去人格化维度具有预测作用,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的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对低个人成就感维度具有预测作用。结论不同的工作压力源和角色认知对护士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具有不同的预测作用。提示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等因素,提高护士对角色的认知,有助于减轻护士的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3.
护士职业认同水平与其工作压力、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与其工作压力、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上海市9所医院的524名临床护士实施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工作量及时间分配位居其工作压力源之首,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与其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程度呈负相关,即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越高,其感知的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程度越轻。结论提升护士的职业认同水平,有望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也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寻求有效干预策略拓展新视角。  相似文献   

14.
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现状出发,综述了造成护士职业压力的原因,包括:①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②工作负荷过重,频繁倒夜班.③护士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易感染.④竞争和就业的压力.⑤人们对护理职业存在着一定的偏见.⑥人际关系复杂.⑦医患矛盾日益加剧.⑧心理暴力.防止职业倦怠的措施包括:①自我心理调适.②减少职业压力,改善工作环境.③构建护士长支持系统,缓解职业压力.④加强职业培训,增强护士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门诊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其与工作压力、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职业倦怠量表、工作压力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以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盐城市3所综合性医院,对其中86名门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SPSS11.7软件对反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6名门诊护士中25.58%处于高度情绪衰竭状态,53.49%处于中度情绪衰竭状态;11.63%处于高度去人格化状态,75.58%处于中度去人格化状态;8.14%感到较低的个人成就感,75.58%感到中度的个人成就感。中专、大专、本科护士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维度得分分别为(21.70±7.28),(26.02±7.52),(21.33±8.39),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7,P〈0.05);职业倦怠中情绪衰竭、个人成就感与工作压力相关(r分别为0.277,-0.262;P〈0.01或P〈0.05),情绪衰竭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555,P〈0.01)。结论综合性医院门诊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本身工作压力的降低及获取更多的社会支持能缓解其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对4家综合医院的医生(138人)、护士(162人)分别进行量表测查,其中对护士进行工作倦怠量表(MB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的测查,医生仅进行工作倦怠量表的测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的MBI测查结果显示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评分显著高于医生,而工作成就感评分则显著低于医生;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明显高于医生,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者,其社会支持评分低于职业倦怠程度低者;而其工作压力源评分均显著高于职业倦怠程度低者.护士职业倦怠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评分与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呈负相关,而工作成就感评分与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呈正相关.结论 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应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重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对4家综合医院的医生(138人)、护士(162人)分别进行量表测查,其中对护士进行工作倦怠量表(MBI)、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的测查,医生仅进行工作倦怠量表的测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的MBI测查结果显示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评分显著高于医生,而工作成就感评分则显著低于医生;护士职业倦怠水平明显高于医生,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者,其社会支持评分低于职业倦怠程度低者;而其工作压力源评分均显著高于职业倦怠程度低者。护士职业倦怠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评分与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呈负相关,而工作成就感评分与社会支持、工作压力源呈正相关。结论护士职业倦怠状况应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重视,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深圳市社区护士职业倦怠、职业认同及工作压力现状,并分析职业认同及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量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深圳市50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298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深圳市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于常模(P<0.01);179名(60.07%)社区护士职业认同偏低;职业认同、工作压力对职业倦怠的3个维度均有显著预测效果(P<0.01或P<0.05)。结论深圳市社区护士职业倦怠现象不容忽视,提高社区护士职业认同等内在动力是预防职业倦怠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在应对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方面的效果。方法:我院急诊科自2016年3月开始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对比实施前(2015年1月~2016年2月)及实施后(2016年3月~2017年4月)急诊护士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情况。结果:实施后急诊护士工作压力评分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急诊护士职业倦怠量表(MBI)中情绪耗竭(EE)及去个性化(DP)评分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个人成就感(PA)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可有效减轻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改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20.
儿科护士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状况及与压力源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全县86名在职儿科护士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护士情感耗竭及低个人成就感呈高度倦怠、去人格化呈中度倦怠,其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患者护理、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文化程度和职称也是影响压力及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密切相关。结论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心身健康不容忽视,应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进行干预,确保护理队伍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