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EGFR-TKI)是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标准二三线治疗方案,亦是EGFR突变患者一线治疗的最佳选择,但对初始治疗后进展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否再次使用TKI是目前的关注热点。本研究旨在探讨晚期NSCLC初始治疗后再次应用EGFR-TKI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71例晚期或术后复发的NSCLC初始EGFR-TKI治疗后,再次应用TKI的疗效。结果 71例再次应用TKI的患者中,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为7%,稳定(stable disease,SD)为36.6%,(progressive disease,PD)为56.3%,疾病控制率(diseasecontral rate,DCR)为43.7%,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3个月者26例(36.6%)。EGFR21外显子突变、初始TKI缓解期6个月、两次TKI的间隔期3个月与更长的PFS相关,单因素COX回归分析,P值分别为0.034、0.013、0.046。结论 TKI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再次应用TKI,部分患者仍可获得疾病控制。EGFR21外显子突变、初始TKI缓解期6个月、两次TKI间隔期3个月的患者更可能从再次应用TKI中获益。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 厄洛替尼被全球多个国家批准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二、三线治疗.有报道显示EGFR突变的患者应用厄洛替尼治疗疗效更好.本文拟探讨厄洛替尼单药治疗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2004-2009)、CBMdjc(2004-2008)、CNKI(2004-2008),互联网检索以及纳入试验的参考文献.纳入相关临床试验,提取并汇总试验结果.结果 共纳入研究7篇,包括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63例.厄洛替尼单药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效率达到66%,1年生存率达到73%,2年生存率达到5396,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以上,无进展生存时间8.6个月以上.结论 在当前研究的基础上,厄洛替尼单药一线和二线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有效率高,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长,可以推荐作为EGFR突变的晚期NSCLC的首选治疗.尚需要更详尽的证据评价厄洛替尼单药方案或厄洛替尼与化疗联合方案与标准含铂化疗方案在治疗晚期NSCLC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 厄洛替尼在NSCLC患者中已有广泛应用,并能使部分NSCLC患者明显获益.本研究探讨厄洛替尼单药一线或二、三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7年6月-2008年8月接受过化疗或未化疗过的Ⅲb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厄洛替尼口服150mg/d,直至疾病进展,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 共有42例患者入组,随访至2009年7月10日,中位随访期为17个月,依从性为100%.42例患者中CR2.4%(1/42)、PR 35.8%(15/42)、SD 47.6%(20/42)、PD 14.396(6/42)、疾病控制率(CR+PR+SD)85.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个月和12.2个月;1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分别为29%和56%.毒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78.6%(33/42)、腹泻35.7%(15/42)、转氨酶升高7.1%(3/42)、急性间质性肺病2.4%(1/42).结论 不管作为一线或者二、三线治疗,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微,临床获益率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 厄洛替尼是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本研究探讨厄洛替尼单药治疗老年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33例老年NSCLC多发转移患者接受厄洛替尼150 mg/d治疗,服药至疾病进展或死亡.结果 共有30例患者可以评价疗效,无病例完全缓解(complete regression,CR),部分缓解(Partial regression,PR)6例(20%),稳定(stable disease,SD)16例(53.33%),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8例(26.68%).缓解率(CR+PR)为20.0%;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3.3%.腺癌组与鳞癌组中位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13.592±1.914个月vs9.846±1.598个月,P=0.301);两组无疾病进展时间无统计学差异(7.367±0.923个月vs 6.615±1.366个月,p=0.48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有肝脏转移、胸腔积液、脑膜转移是影响厄洛替尼治疗客观疗效而影响生存期的因素.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不需要特殊处理.结论 老年NSCLC多发转移患者对厄洛替尼的治疗能很好耐受,并有一定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二线治疗EGFR基因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一线化疗失败的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吉非替尼(吉非替尼组)250 mg/d治疗,另一组接受厄洛替尼(厄洛替尼组)150 mg/d治疗,观察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 (DCR)和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 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的中位PFS、ORR、DCR分别为(6.5±1.2)个月、60%、92%和(7.2±0.9)个月、56%、8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吉非替尼组和厄洛替尼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和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均能有效地二线治疗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疗效相当,但吉非替尼治疗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厄洛替尼。  相似文献   

6.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靶向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均被推荐用于存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本研究旨在分析比较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在晚期NSCLC的疗效和生存获益,以及治疗成本效益。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保内的66例EGFR突变型的NSCLC患者。观察疗效和记录不良反应,定期随访生存预后,并追踪治疗费用。结果总共66例可评估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15.0个月。其中吉非替尼49例,厄洛替尼17例,PFS分别为17.5个月和13.0个月(P=0.459)。皮疹发生率吉非替尼组为62.3%(31/49),厄洛替尼组为94.1%(16/17)。成本-效益比率(cost-effectiveness ratio,CER)吉非替尼组为3,027元/月,厄洛替尼组为6,800元/月,增量成本-效益比率(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ICEA)厄洛替尼为吉非替尼的2.25倍。结论 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治疗,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有相似的疗效和生存获益,前者不良反应可能较为轻微。广州医保下,吉非替尼成本-效益比率稍优。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inhibitor,EGFR-TKI)的原发和继发性耐药已成为其在临床肺癌治疗中的拦路虎,在肺癌组织中研究发现TRIM24呈高表达状态,在肺癌细胞中能调控细胞增殖、周期和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TRIM24调控肺癌细胞吉非替尼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M TT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干扰TRIM24及干扰TRIM24后加入吉非替尼对肺癌细胞系增殖能力及凋亡率的抑制率的变化,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变化及AKT信号通路中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A549细胞中使用干扰TRIM24可以提高吉非替尼对肿瘤增殖能力的抑制率,增加吉非替尼诱导的凋亡水平,同时干扰TRIM24及干扰TRIM24加入吉非替尼后促凋亡相关基因p-BAD、Bcl-2和AKT及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K3CA均出现降低.结论 TRIM24能够调控肺癌细胞吉非替尼耐药,并且通过AKT信号通路引起肺癌细胞EGFR-TKI耐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19/21外显子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诊断为 EGFR19/21外显子突变 NSCLC 患者242例,以年龄、性别、吸烟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行为状态(ECOG PS)评分及EGFR 突变类型配对后随机分为 A、B 两组。A 组患者(n =121)接受吉非替尼药物治疗,B 组患者(n =121)接受厄洛替尼药物治疗。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估患者的总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Cox 回归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 PFS 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将研究药物作为一线治疗的63例 NSCLC 患者进行亚组分析,评价 A、B 两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结果 A、B 两组的中位 PFS 分别是11.6个月和9.5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 =0.39,P >0.05)。两组患者的 ORR 和 DCR 分别为76.9%、74.4%(χ2=1.03,P =0.58)和90.1%、86.8%(χ2=1.46,P =0.31)。ECOG PS≥2(HR =2.60,95%CI 为1.54~4.43,P =0.001)和非腺癌(HR =3.61,95%CI 为1.54~8.66,P =0.003)是 PFS 欠佳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将两种药物作为一线治疗的患者,A、B 两组的 ORR 分别为76.6%、90.2%(χ2=0.83,P =0.12),中位 PFS 分别为11.6个月、14.4个月(HR =0.59, 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两组情感功能(F =10.27,P =0.03)、腹泻(F =10.24, P =0.03)及疼痛(F =9.02,P =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 两组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得到改善,且大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 EGFR19/21外显子突变 NSCLC,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两种药物耐受性良好,表现出相似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1)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有效的临床预测指标包括:女性、亚裔、无吸烟史、腺癌类型以及产生皮疹等,本研究的目的是探寻吉非替尼治疗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6个月的NSCLC患者的临床预后因素.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3月我组经治80例吉非替尼治疗PFS≥6个月的NSCLC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与PFS的相关性.结果 年龄>70岁、更早的分期(Ⅲb)、非骨转移患者显示出更长的中位PFS(27个月vs12个月;32个月vs12个月;16个月vs10个月,P<0.05).ECOG-PS评分0分-1分较2分-3分者、既往化疗周期数多于4周期或化疗PFS长于6个月者较化疗不足4周期或缓解≤6个月者的吉非替尼中位PFS似乎更长(15个月vs10个月;16个月vs12个月;14个月vs12个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后出现皮疹及皮疹Ⅱ度以上者的中位PFS较无皮疹或皮疹0度-Ⅰ度者更长(16个月vs13个月,P=0.17;19个月vs11个月,P=0.0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吸烟指数、病理类型、除骨以外的转移部位、初治或复治等因素与吉非替尼治疗长期获益患者的PFS无关(P>0.05).结论 年龄>70岁、更早的分期(Ⅲb)岁、非骨转移患者进行吉非替尼治疗可能获得较长的PFS.  相似文献   

10.
厄洛替尼是一种口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EGFR-TKI),广泛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尽管目前认为这类药物安全性良好,但可诱发严重的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文献中对吉非替尼所致ILD的报道较多,而对厄洛替尼所致的ILD报道较少。现报道上海市肺科医院4例厄洛替尼所致ILD,并复习相关文献,以使临床医生提高警惕。监测正在服用厄洛替尼患者的肺部症状、体征,做到及时诊断、尽早治疗对于厄洛替尼所致ILD的预后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厄洛替尼治疗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9年3月,用厄洛替尼150 mg/d治疗519例中国晚期NSCLC患者,持续治疗至疾病进展或发生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或由于任何其他原因退出试验为止,评价缓解率、疾病进展时间(TTP)、总生存期(OS)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519例患者中,有38例未进行肿瘤评价或无肿瘤评价数据,有2例不可评价近期疗效.479例可评价近期疗效的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27例,疾病稳定(SD)263例,疾病进展(PD)88例,总缓解率为26.7%,疾病稳定率为54.9%,疾病控制率为81.6%.全组患者的中位TTP为6.44个月,中位OS为15.37个月,1年生存率为60.3%.厄洛替尼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皮疹、瘙痒、皮肤干燥、腹泻、恶心、呕吐、口腔炎、腹痛、疲劳、呼吸困难、咳嗽、食欲减退、感染、结膜炎及干性角膜结膜炎,大部分为轻到中度,仅有3例(0.6%)患者发生与厄洛替尼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其中1例因间质性肺病并发呼吸衰竭而死亡.结论 厄洛替尼治疗中国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明确,耐受性较好,是治疗晚期NSCLC的最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2.
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NSCLC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厄洛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2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给予厄洛替尼150mgd口服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评价其临床疗效、症状、生活质量、中位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病灶总缓解率为25.0%,总控制率66.7%,临床症状缓解率为58.3%,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血清CYFRA21-1 、CEA 的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中位生存期为8.1月, 疾病进展时间4.2月。12例患者中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腹泻,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厄洛替尼是一种有效的且具有良好耐受性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为老年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吉非替尼治疗失败后的晚期NSCLC患者再次使用吉非替尼治疗,分析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复习1例吉非替尼治疗失败后的晚期NSCLC患者再次使用吉非替尼治疗及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结果:该患者首次使用吉非替尼约8月后耐药,停药5月后再次使用吉非替尼,1月后复查肺部CT提示肺部病灶明显缩小,2个月后再次失效,最终总生存期达21月,使用吉非替尼期间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曾使用吉非替尼有效的晚期NSCLC患者,再次使用吉非替尼仍有可能延长其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 厄洛替尼是通过口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厄洛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影响因素和毒副作用.方法 对接受过1个周期以上含铂化疗方案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每天口服150 mg厄洛替尼直至疾病进展,观察疗效、生存时间和不良事件.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Cox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005年12月-2006年9Yl,共有48例入组厄洛替尼(erlotinib)EAP(Expanded Acess Program)项目,随访截止至2008年12月08日,中位随访时间为30个月.患者依从性为100%.症状改善中位时间为7天.部分缓解为33.4%(16/48),稳定为22.9%(11/48),进展为43.7%(21/48),有效率为33.4%(16/48),疾病控制率为56.3%(27/48).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个月,总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1、2年无肿瘤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25%(事件36例)、8.3%(事件40例)和43.8%(死亡27例)、20.8%(死亡38例),3年总生存率为5.6%,对总牛存时间多因素分析结果 显示,功能状态为具有统计学意义预测因子.皮疹发牛率为93.7%,有1例患者由于肛周脓肿而停止厄洛替尼治疗.结论 对于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厄洛替尼是治疗的另一个选择,部分病人可获得长期疗效并安全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08年22例吉非替尼250mg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复治患者,至少服药4周,评价中位生存期、疾病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和毒副反应。[结果]2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位生存期10.9个月,疾病控制率72.7%,无进展生存期6.6个月。全组患者症状缓解率54.5%。服药28d后KPS评分提高20±5分,未出现Ⅲ~Ⅳ度药物毒性反应。[结论]吉非替尼单药对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 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情况和该基因突变状态对吉非替尼疗效的影响.方法 于2007年1月-2009年12月对160例晚期非鳞癌NSCLC患者进行了EGFR基因检测,EGFR基因外显子19和外显子21突变检测采用突变富集PCR法.其中111例接受了吉非替尼治疗.中位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比较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结果 晚期非鳞癌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为55%,多因素分析显示只有病理类型与是否突变明显相关.EGFR基因突变型患者的OS为29.0个月(95%CI:24.2-33.8),野生型为21.0个月( 95%CI:14.7-27.3),两者差别无统计学差异.EGFR基因突变患者的PFS为17.0个月(95%CI:5.6-17.6),而野生型为11.6个月(95%CI:8.6-25.4),两者有明显性差别(P=0.022).OS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S与ECOG评分、病理类型、EGFR基因突变状态明显相关.PFS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FS与ECOG评分、既往化疗方案数和EGFR基因突变明显相关.EGFR基因外显子19突变与外显子21突变的OS和PFS无明显差别,客观疗效也无差别.结论 晚期非鳞癌NSCLC EGFR基因突变患者的PFS明显优于野生型患者,OS有延长趋势.EGFR基因不同突变类型的PFS和OS均无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与埃克替尼在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5月—2014年12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6例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接受吉非替尼治疗,250 mg,1次/d,空腹口服;B组接受厄洛替尼治疗,150 mg,1次/d,餐前1 h口服;C组接受埃克替尼治疗,125 mg,3次/d,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吉非替尼组、厄洛替尼组和埃克替尼组的客观有效率(ORR)分别为26.9%、34.6%和45.8%;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1.5%、73.0%和79.2%。三组之间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9.5个月、10个月和9.5个月;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型患者中,三组的PFS分别为8.5个月、12个月和9个月;21号外显子L858R错义突变型患者中,PFS分别为9.5个月、8.5个月和7个月,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与埃克替尼治疗EGFR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疗效相似,但在19号外显子缺失突变型患者中,厄洛替尼略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61岁.于2007年4月因右股骨痛1个月、发现左肺团块影3 d入院.在CT引导下肺穿刺明确诊断为腺癌,经骨ECT、MRI诊断为右股骨转移,结合胸部CT和脑MRI等检查,确诊为左肺上叶腺癌,T2N1M1(右股骨),Ⅳ期.患者既往无吸烟史.  相似文献   

19.
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背景与目的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其中70%以上为晚期患者.本文评价单药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观察29例老年晚期NSCLC,口服厄洛替尼150 mg/d,记录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共观察3个月,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9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20.69%(6/29),其中CR 1例,PR 5例,SD 9例,PD14例.Ⅲ期与Ⅳ期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37).毒副反应主要为1-2级毒性反应,包括皮疹(37.93%)、腹泻(17.24%)和呕吐(6.9%).3例患者因严重毒性反应终止厄洛替尼治疗,其中1例患者口服21 d后出现典型肺纤维化.结论 单药厄洛替尼治疗老年NSCLC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患者耐受性尚可,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非小细胞肺癌EGFR—TKI再治疗反应临床观察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患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_tyrosinekinaseinhibitor,EGFR-TKI)初始治疗失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期,再次应用EGFR—TKI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12-01—2012-05—30,我院19例初始用EGFR—TKI治疗失败后停止一段时间并再次应用EGFR-TKI治疗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小剂量递增的方法,体外诱导EGFR-TKI耐药的细胞模型,研究“治疗再反应”现象可能的分子机制。结果:19例NSCLC患者中47.4%(9/19)再次应用EGFR-TKI仍可获得疾病控制,其中PR为15.8%(3/19),SD为31.6%(6/19)。同时,体外诱导的耐药细胞株经顺铂治疗2个月后,再次给予厄洛替尼(Erlotinib)治疗,抑制率由3%升高至15%,P〈0.05,再次显示了部分的有效性。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相关分子LC3B发现,耐药细胞株LC3B表达增加,再次Erlotinib治疗后LC3B表达水平相对未处理细胞明显下调。结论:EGFR-TKI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期再次应用EGFR—TKI,部分患者仍可获得较满意的疾病控制,该效应可能与细胞自噬有密切关系,这种再治疗反应有望成为NSCLC的一种有效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