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克风敏(Clofatimine. B663)化学名为2-(对-氯苯胺基)-5-(对-氯苯基)-3,5-二氢-3-异丙亚胺基吩嗪。据报道,本品有氨苯砜的抑菌作用和类固醇的抗炎作用,对麻疯病及其反应均有效,对耐氨苯砜麻疯杆菌菌株亦有治疗作用,为一较有前途的抗麻风新药。  相似文献   

2.
麻疯,在其严重极性和亚极性(severepolar and subpolar)的结节型时,需要长期持续化疗,对有些病人尚需终生持续治疗。氨苯砜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抗麻疯药,虽对麻疯杆菌仅有缓慢的杀菌作用,但它的优点是价格低廉和耐受性良好。然而,在近18年来它对麻疯杆菌的耐药性有所发展而且这  相似文献   

3.
我厂在江苏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泰兴滨江医院协作下,试制成功酞咪哌啶酮(Thalidomide)(暂名反应停)。其化学名为2,6-二氧-3-酞酰亚胺基哌啶,系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嗅无味,微溶于水、甲醇、乙醇或丙酮中,易溶于二氧环己烷、二甲基甲酰胺或吡啶,不溶于乙醚、氯仿和苯中。熔点269~274℃。本品系一种中枢镇静药,对各型麻疯反应特别是发热、结节红斑、神经痛等都有一定疗效。但对结核样型的麻疯反应稍差,对麻疯病本身无治疗作用。本品可与抗麻疯药物合用以减少反应,一般每日100~200毫克,分4次服,严重反应者可增到300~400毫克(当反应控制后逐渐减量)。副作用有口干、头昏、倦怠、恶心、腹痛、或局部浮肿等。妊娠,特别是早期妊娠禁忌。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4.
砜类药仍为目前国内外治疗麻疯病的首选药物。长效砜类药——双乙酰氨苯砜(Diacetyldiaminodiphenyl Sulfone,简称DADDS)治疗活动性麻疯病例和用于与高度易感染病人密切接触者的预防,获得满意的效果。我厂于1972年试制成功,并将其与蓖麻油和苯甲酸苄酯制成油悬液(供肌注),经广东省新会县崖西皮肤病防治院对70病例的临床初步观察,疗效满意,毒性低,副作用小。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5.
双乙酰氨苯砜(DADDS)是氨苯砜衍生物。1974年11月,我院首批以双乙酰氨苯砜治疗各类型麻风病30例,其中8例结核样型达到临床治愈,并经三年随访观察,现小结如下: 一、病例诊断 8例结核样型麻风(T型)均由专业人员经临床体检和麻风菌检查作出诊断,治疗前均经1~2年观察,存在皮损症状。  相似文献   

6.
一.氯苯吩嗪(Clofazimine) FDA已批准了抗麻风病药物氯苯吩嗪(Lamprene,Ciba—Geigy)。并指定作为治疗结节麻风病的稀有病药物,并早被收入WHO的基本药物名单中。该药与氨苯砜或利福平未见交叉耐药性。因此对氨苯砜有耐药性的病人及对患红斑结节麻风病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淋巴结针吸细胞病理学对淋巴结核早期诊断的研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淋巴结针吸细胞病理学对淋巴结核早期诊断的研究,提高淋巴结核诊断准确率。方法根据显微镜下淋巴结核不同时期的针吸细胞病理学特点及特征性结构改变,结合抗酸染色和结核抗体检测做出分型诊断。结果在1090例结核性淋巴腺炎中,男360例,占33.0%,女730例,占67.0%,年龄1-78岁,平均28.3岁。结核初期-炎性增殖期60例占5.5%;结核早期-淋巴结节期130例占11.9%;结核中期-结核性结节期有590例,占54.1%;结核晚期-干酪样脓样坏死期有280例占25.7%;结核恢复期-纤维素增殖期30例占2.8%。炎性增殖反应期非特异性形态学变化,需要结合结核抗体阳性和腺苷脱氨酶明显增高有助于诊断,结核结节期主要可有较多类上皮样细胞及郎罕氏细胞;而干酪样脓样坏死主要见大量坏死组织及碎屑、少数残碎不全类上皮样细胞,此期主要能查到抗酸菌为特点;纤维增殖期,抽出物难取,仅见少数纤维组织、纤维细胞和粘液间质为其特征,提示结核恢复、疤痕形成所致。结论应用淋巴结针吸细胞病理学分型诊断,而且为淋巴结核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核性淋巴腺炎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与结核抗体相互关系的研究,提高淋巴结核诊断准确率。方法根据淋巴结核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不同时期细胞学特点及特征结构改变,结合结核抗体检测做出分型诊断。结果在445例结核性淋巴腺炎中,结核初期—炎性增殖期1例占0.2%;结核早期—淋巴结节期82例占18.4%;结核中期—结核发性结节期有174例,占39.1%;结核晚期—干酪脓样坏死期有61例占13.7%;结核恢复期—纤维间质增殖期6例占1.3%。同时存在结核初期—炎性增殖期与结核早期—淋巴结节期有2例,占0.5%;结核早期—淋巴结节期与结核中期—结核性结节期有107例,占24.0%;结核中期—结核性结节期与结核晚期—干酷样脓样坏死期12例,占2.7%。期中进行结核抗体实验的有195例,ICT法共142例,阳性75例,占52.8%;DOT法160例,阳性100例,占62.5法;ELISA法共69例,阳性32例,占46.4%,炎性增殖反应期形态学变化,需要结合结核抗体阳性和腺苷脱氨本科明显增高更有助于诊断,结核结节期主要可有较多类上皮样细胞及郎罕氏细胞;而干酷样脓样坏死,主要见大量坏死组织及碎屑、少数残碎不全上皮样细胞,此期主要能查到抗酸菌为特点;纤维增殖期,抽出物难取,仅见少数纤维组织、纤维细胞和粘液间质为其特征,提示结核恢复、疤痕形成所致。细胞病理学结核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传统诊断方法,高达98.4%。结论应用淋巴结针吸细胞病理学分型诊断与结核抗体相结合方法,为淋巴结核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桐子又名膏桐或小油桐,为大戟科(Euphorobiaceae)麻疯树属植物。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inn)其叶、根、根皮、果油均有毒。果子椭园形,长11—20毫米,直径约11毫米,果油中含蓖麻子白朊(Ricin)样毒素,称麻疯树毒素(Curciu),误食后可致中毒。该树在我省分布广泛,有的为道旁绿化林、有的作为观赏植物。小桐子树果中毒国内报导不多,现将我省一起小桐子树果中毒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肺部孤立性结节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 方法 回顾分析 6 2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的资料 ,对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6 2例患者中 ,肺恶性肿瘤 30例(4 9.4 % ) ,肺良性肿瘤 8例 (12 .9% ) ,肺结核球 2 4例 (38.7% )。无任何症状或偶有咳嗽、咳痰 35例 (5 6 .3% ) ,其中 30例为早期肺肿瘤患者。如果 4 0岁以下的患者有低热、盗汗、乏力、胸背痛等症状者提示结核 ;无症状或仅有咳嗽和咳痰、咯血考虑恶性肿瘤 ;胸部影像 (CT、X线 )表现结节边界清、密度均匀 ,提示良性肿瘤 ,且多发于中叶或舌叶 ;结核多见下叶 ,并有钙化 ;恶性肿瘤多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 ,有毛刺、分叶、胸膜皱缩等。 结论 对于肺部孤立性结节 ,无结核中毒症状而高度怀疑结核患者 ,可考虑诊断性治疗 ;对不能判断良性或恶性时 ,且结节直径 >1cm ,可考虑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1.
氨苯砜是抗麻疯病的重要药物,临床上需要量较大,但其生产工艺较为陈旧,工艺路线长,中间体所含杂质多,影响成品质量;生产中的三废问题也较严重,设备损坏率高,劳动保护亦有一定问题,有些原料尚需进口,有些原料耗费粮食。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为了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和“独立自主、自  相似文献   

12.
陆毅 《国外药讯》2005,(5):13-14
美国研究者发现利福平(rifampicin)(Ⅰ),一种用于治疗结核和麻风的抗生素,能够抑制结节纤维的形成和使已经形成的纤维解聚。由于多巴胺能神经元内α-结节的聚集是帕金森病(PD)发病机制中重要的一步,因此(Ⅰ)或相关化合物可能提供一种治疗PD的新方法。最近的研究指出PD的发病机制包括可溶性α-结节转化为异常丝状α-结节。  相似文献   

13.
问题解答     
[问]利福平为什么会引起肺曲菌病,其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利福平(RFP)治疗结核病、麻疯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由于该药的抗菌谱广,现已广泛应用到非结核性感染方面。与此同时,由于RFP的广泛应用,致使肺曲菌的感染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在肺部磨玻璃样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能谱C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40例于2019年1月~2019年6月在某院做能谱CT检查的肺部磨玻璃样结节患者,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属于单发性结节,恶性磨玻璃样结节13例,良性非结核性磨玻璃结节13例,结核性磨玻璃结节14例,分别作为恶性组(n=13)、良性非结核组(n=13)、结核组(n=14)。全部病例中23例行外科切除后病理证实,17例介入微创术穿刺活检证实。结果:恶性组及结核组的平扫40~140KeV下的CT值高于良性结节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组和良性非结核组的碘含量明显高于结核结节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组和结核结节组在平扫及增强后能谱曲线斜率大于良性非结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的标准碘含量及结节水含量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肺部磨玻璃样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能谱CT,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们经过钻研,根据麻疯病的下肢溃疡,系由于营养不良所致,单纯仅用各种杀菌及排脓的治法是无效的。于是采用营养丰富并含有多种维生素的“蜂蜜”纱布条来外敷溃疡。经临床试用得到良好效果(附病历三例)。1、李××、男性、42岁,云南昆明市人。于1956年8月10日因麻风病入院。于1950年开始由两大腿以上麻木及闭汗、55年又开始有眉毛脱落呈有左眼开闭障碍,入院时面部有显著浸润症状,鼻梁崩蹋,各部神经硬大很显明,两耳听力不佳,诊断为“疣型类麻疯病”。患者入院时于右下肢膝关节以下有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inn.)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和HPLC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麻疯树地上部分的甲醇提取物中共分得7个倍半萜类成分和2个环肽类成分,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八氢-4-羟基-3α-甲基-7-亚甲基-α-(1-甲基乙基)-1H-茚-1-甲醇(1)、10α-羟基-15-酮基-α-杜松醇(2)、15-酮基-T-杜松醇(3)、3α,4β,9βH-10α-甲基异胡萝卜-5-烯-11-醛(4)、(±)-1β,6α-二羟基-桉叶-4(15)-烯(5)、二氢吐叶醇(6)、(3S,5R,6S,7E)-3,5,6-三羟基-7-大柱烯-9-酮(7)、麻疯树环肽A(8)、麻疯树环肽B(9)。结论:倍半萜类成分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研究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抗肿瘤活性、N-糖苷酶活性和蛋白合成抑制活性分别用MTT法、苯胺裂解法和兔网织红细胞系统测定;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比较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N-糖苷酶的活性结构域。结果: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具有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的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23(0.15-0.32)mg/L,0.66(0.35-0.97)mg/L和3.16(2.74-3.58)mg/L,但对Hela细胞和正常细胞(MRC)无抑制作用。结论: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作用机制与其具有的N-糖苷酶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与分析肺部不典型结核病变的CT影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肺部不典型结核病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CT扫描资料进行观察与总结.结果 该组患者共98例,以病变累及到双肺部下叶作为常见,存在广泛的病变范围,病变形状如下:直径> 2.0 cm的团块状或条索状共94例,占95.92%,其中具有明显边界者87例,占92.55%,边界较为模糊者7例,占7.45%,结节直径在0.5~3.0 cm之间,平均结节直径为(2.01±0.56) cm.该组患者的CT扫描影像学表现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1)CT可见大片的实变影,密度较高,周围可存在渗出样改变以及条索、结节以及小斑片样影;(2) CT可见结节粟粒状影沿着支气管分布,部分密度影与支气管组织融合,部分可见支气管存在播散病灶,少数可合并存在肺间质部位的改变;(3)CT可见空洞壁大多不光整,部分可见小液平,周围存在条索样等改变;(4) CT可见病灶周围不光整,边缘模糊,部分可见小毛刺征或浅分叶,中央存在低密度影,周围可见条索状等改变.结论 对于表现为呼吸困难的肺结核患者而言,尽管可能存在临床资料不典型的情况,但绝大多数病灶仍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结合CT图片及痰检结果有利于肺部结核的早期诊断,为治疗及预后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1996年10月11日在新德里召开了第二届消灭麻疯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关注每一个村庄的每一个病人”。主要麻疯流行的国家当局以及部分麻疯专家对2000年前消灭麻疯这一公共卫生问题的进展作出评估,同时还将与有关国家和机构探讨为实现此目标所应作出的进一步承诺。 由WHO组织,世川卫生基金会和印度政府共同承办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提醒各有关方面,要实现消灭麻疯的目标,最高层次的政治决心是必不可少的,要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紫癜治疗的国内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由多种因素所致过敏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 ,好发于春夏之间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若诊治不及时也可发生急性心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律失常 ,后果严重。中医称该病为“血箭疮”“温病发斑”或“葡萄疫”,认为是由外感六淫 ,内伤五脏 ,气不摄血 ,血不归经 ,溢于脉络之外而致 ,多属热毒之邪。1 过敏性紫癜的西医治疗方法1.1 氨苯砜 对常规治疗反复不愈的儿童过敏性紫癜病例加用氨苯砜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1 ] 。对 32例患儿给予酮替酚、维生素 C和葡萄糖酸钙对症治疗 ,同时给予氨苯砜 (上海天平制药厂生产 )口服 ,6岁和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