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药房》2015,(18):2476-2478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试验组,同时选择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营养补充、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氨基水杨酸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试验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20万U静脉注射,q12h。两组患者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病情活动指数(CAI)评分,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NF-α、IL-1β、IL-8、CRP水平及MPO活性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1β水平和MPO活性、CAI评分及观察组IL-8、CRP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TNF-α、IL-8、CRP水平显著低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可有效抑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种血清炎症因子的表达,缓解结肠炎症反应与损伤,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IL-1β、IL-13、TNF-α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血清中IL-1β、白细胞介素13(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探讨IL-1β、IL-13、TNF-α在UC中的作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0例经内镜检查证实的UC患者结肠血清标本,并与30例正常对照比较。结果UC组中IL-1β、TNF-α含量随着病变范围的扩大和病变程度的增加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3含量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患者的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明显升高,IL-13含量无明显变化,促炎因子IL-1β、TNF-α,抑炎因子IL-13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鲁磊  王绪新 《中南药学》2013,(11):815-817
目的研究芝麻素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芝麻素低、中、高剂量5组,每组10只。用TNBS/乙醇灌肠法复制大鼠UC模型,芝麻素组分别给与不同剂量芝麻素进行灌胃治疗,10 d后处死全部大鼠,收集血液和结肠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6、IL-10和TNF-α含量以及生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一氧化氮(NO)、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芝麻素3个剂量组以及空白对照组血清TNF-α、IL-6含量显著降低,IL-10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相比,芝麻素3个剂量组以及空白对照组MPO活力及NO和MDA含量均降低,SOD活力与GSH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芝麻素可通过提高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抗氧化能力,调节结肠炎大鼠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抑制NO生成,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观察结肠炎奇效颗粒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80~220g Wistar大鼠,采用饮用4%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方法制备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按2.70,1.35,0.68 g·kg-1·d-1剂量灌胃给予结肠炎奇效颗粒7 d后,分别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结肠的髓过氧化物酶(MPO)、结肠黏膜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的蛋白表达和核因子(NF-kBp65)的蛋白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结肠炎奇效颗粒高、中剂量组明显提高结肠炎大鼠血中SOD活性(P<0.05或P<0.01),显著降低MDA、TNF-α、IL-6的含量(P<0.05或P<0.01);明显减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中MPO活性(P<0.05或P<0.01);显著降低结肠炎大鼠结肠炎症反应中核因子蛋白(NF-kBp65)和细胞黏附因子(ICAM-1)蛋白含量(P<0.01)。结论:结肠炎奇效颗粒对葡聚糖硫酸钠溶液所致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5.
当归多糖对免疫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当归多糖对免疫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免疫性结肠炎模型,灌肠用药21 d后,评价大鼠结肠粘膜损伤指数(CMDI),检测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与SOD活性,MDA、NO含量及IL-2、TNF-α、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同时检测血浆IL-2、TNF-α、NO水平。结果 当归多糖(250、500、 1000 mg·kg~(-1))灌肠降低模型组大鼠显著升高的CMDI值,MDA、NO含量,MPO活性及IL-2、TNF-α水平,使显著降低的SOD活性,TGF-β、IL-10水平升高,血浆NO水平降低不明显。ASP用药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 当归多糖通过拮抗氧化、免疫调节、损伤修复作用缓解免疫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减轻结肠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双歧杆菌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肠粘膜内细胞因子TNF-α,IL-1β,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葡萄糖硫酸钠(DSS)制备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应用RT-PCR检测小鼠肠粘膜内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UC急性期应用双歧杆菌可降低TNF-α,IL-1β的表达;提高IL-10的表达。结论: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可能是降低TNF-α,IL-1β的表达,提高IL-10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研究美沙拉嗪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MSZ-HP-β-CD)液体栓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7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市售MSZ栓,4 mg·d-1)、MSZ-HP-β-CD液体栓低、中、高(2,4,8 mg·d-1)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采用葡聚糖硫酸钠灌胃法建立小鼠UC模型。连续给药3周后,观察小鼠的症状和组织学变化,采用ELSI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并对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Ki67阳性表达率进行考察。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的结肠黏膜大体形态损伤指数(CMDI)评分显著降低(P<0.05),溃损明显好转;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肠组织中MPO活性及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下降(P<0.05)。与阳性对照组相比,MSZ-HP-β-CD液体栓的CMDI评分更优,炎性因子的变化更为显著,MPO活性及Ki67阳性表达率更低(P<0.05)。结论:MSZ-HP-β-CD液体栓在UC小鼠中的疗效显著,可明显影响血清中炎性因子含量以及结肠组织中MPO活性及Ki67阳性表达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Th17类细胞因子IL-17和Th1类细胞因子IFN-γ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表达,以此来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方法:用ELISA法分别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结肠组织及血单核细胞中IL-17和IFN-γ的表达。结果:UC组结肠组织中IL-17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UC组结肠组织IFN-γ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增加(P〉0.05);UC组血单核细胞IL-17、IFN-γ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局部IL-17升高在UC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汤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2,4,6 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的复方苦参汤进行干预,检测结肠组织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一氧化氮(NO)水平,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活性,观察UC大鼠一般情况和结肠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UC大鼠结肠组织MDA(P<0.05)、iNOS(P<0.01)和NO(P<0.01)水平及MPO(P<0.01)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SOD(P<0.01)和GSH Px(P<0.05)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复方苦参汤高剂量组治疗后可明显降低UC大鼠结肠组织中MPO(P<0.01)、MDA(P<0.05)、iNOS(P<0.05)和NO(P<0.01)水平,增加SOD(P<0.01)和GSH Px(P<0.05)活性,其疗效呈剂量依赖性。同时大鼠的一般情况及结肠组织形态亦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复方苦参汤能显著抑制UC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减轻结肠炎症损伤,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枫蓼提取物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防治作用。方法通过小肠推进实验和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模型观察小肠推进率、稀便率及腹泻指数。用4%葡聚糖硫酸钠(DSS)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对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枫蓼提取物11.7,23.4和46.8 g·kg-1剂量组小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测定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结果枫蓼提取物46.8 g·kg-1能抑制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减少番泻叶致腹泻小鼠腹泻次数,降低腹泻率和腹泻指数(P<0.05)。结肠炎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减轻,DAI评分增高(P<0.05),结肠组织中MPO活性、IL-1β、TNF-α、MDA和NO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枫蓼提取物46.8 g·kg-1组小鼠DAI评分降低29.1%(P<0.05);23.4和46.8 g·kg-1组结肠组织中MPO活性、TNF-α、MDA和NO含量均降低(P<0.05)。结论枫蓼提取物能改善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可能与解痉、止泻、抗炎、抗氧化及减少炎性介质释放等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盐酸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R)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结肠组织TNF-α、IL-1β和IL-10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BR低、高剂量组、柳氮磺吡啶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右旋葡聚糖硫酸钠法复制UC小鼠模型后,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7 d。实验期间每天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并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末次给药后解剖观察并评估结肠大体形态损伤指数(CMDI);组织切片染色,光镜下观察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并评估组织损伤指数(TDI);ELISA酶联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10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BBR治疗组小鼠的结肠炎临床表现明显改善,其DAI、CMDI和TDI评分显著下降,小鼠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IL-10水平升高(P<0.05)。结论 BBR能有效治疗UC小鼠的结肠炎症,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结肠组织中TNF-α和IL-1β、提高IL-10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TNF-α、IL-6、IL-8与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血浆TNF-α、IL-6及IL-8与溃疡性结肠炎(UC)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不同严重程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6例及正常对照组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分别比较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缓解期、正常对照组的TNF-α、IL-6及IL-8的水平的差异;比较缓解期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比较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轻、中度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的差异。结果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高于轻、中度组(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存在严重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TNF-α、IL-6及IL-8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和病情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测定血清TNF-α、IL-6及IL-8的水平可反映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7例活动期UC患者(其中轻度15例、中度18例和重度14例),21例缓解期UC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IL-8和TNF-α水平.结果 活动期UC患者血清IL-8和TNF-α水平分别为(58.3±11.6)、(62.1±10.8)ng/L,显著高于缓解期UC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均P<0.05),缓解期UC患者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重度活动期UC血清IL-8和TNF-α水平高于中度和轻度活动期UC,中度活动期UC血清IL-8和TNF-α水平高于轻度活动期UC,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8和TNF-α参与了UC的炎性过程,检测血浆IL-8和TNF-α可作为判断UC患者病变严重程度和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石榴皮水提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石榴皮水提物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石榴皮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kg)。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复合乙酸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连续给药4周后麻醉处死动物,观察大鼠结肠大体形态的变化并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并测定大鼠结肠重量、肠重指数、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石榴皮水提物中、高剂量组及SASP组大鼠腹泻症状明显缓解。IL-1β、TNF-α、MDA含量和MPO活力显著降低(P〈0.05);病理学检查或尸检可见结肠组织溃疡面积明显缩小,水肿缓解,组织坏死减轻,未见肠壁增厚。石榴皮水提物高、中剂量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SASP组(P〈0.05)。结论:石榴皮水提物能显著缓解DNCB复合乙酸法所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美沙拉嗪缓释剂对2,4,6 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 picryl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1β、IL-6表达的影响,探讨美沙拉嗪缓释剂的抗炎机制. 方法 应用TNBS/乙醇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药物治疗组(给予美沙拉嗪溶液100 mg&#8226;kg-1&#8226;d-1), 阳性对照组(给予5-对氨基水杨酸100 mg&#8226;kg-1&#8226;d-1),每组10只,每天灌胃2次,给药时间从造模后第1天开始至实验结束,共7 d,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index,DAI)、体质量变化及结肠病理学改变,生化法检查大鼠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肠组织TNF-α、IL-1β、IL-6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MPO活性及TNF-α、IL-1β、IL-6mRNA表达量明显增多(P<0.05).与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药物治疗组MPO活性及结肠组织TNF-α、IL-1β、IL-6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美沙拉嗪缓释剂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与通过降低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mRNA等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探讨与人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似程度。方法 TNBS/乙醇法制作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3、7周3个时间段动态观察模型鼠的一般状态、结肠黏膜大体和病理及电镜变化。同时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结果大鼠的一般情况、大体病理及组织学病理及电镜变化均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类似,并且血清TNF-α、IL-2、IL-4含量变化亦与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的变化基本一致。结论 TNBS可以成功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一般情况、大体与病理表现与人UC的相似度高,有急、慢性转变过程等,而且是免疫学模型,可用于UC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血清脂联素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UC组),以正常健康人为对照(对照组),采用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间血清脂联素、hs-CRP、TNF-α、IL-2、IL-4、IL-8、IL-10和IL-17的差异,分析血清脂联素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UC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和IL-10均显著低于CON组(均P<0.05),hs-CRP、TNF-α、IL-2、IL-4、IL-8、IL-10和IL-17显著高于CON组(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UC组患者血清脂联素与hs-CRP、TNF-α、IL-2、IL-4、IL-8和IL-17呈负相关(rs<0,P<0.05),与IL-10呈正相关(rs>0,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血清脂联素与hs-CRP、TNF-α、IL-2、IL-4、IL-8和IL-17呈负相关,与IL-10呈正相关,可用于评估其炎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奥沙拉秦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TNF-α、IL-17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4例UC患者为治疗组,给予奥沙拉秦胶囊口服治疗,同时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ELlSA法测定血清TNF-α、IL-17的水平.结果 UC治疗组在治疗前血清TNF-α、IL-17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及IL-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TNF-α、IL-8水平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溃疡性结肠炎组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血清TNF-α、IL-8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组(P〈0.05)。结论:测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对其疾病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