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巍  彭六保  冯琼  鲁琼 《中南药学》2010,8(10):783-786
目的比较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与人胰岛素(诺和灵R)分别应用于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强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58例住院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诺和锐组和诺和灵R组,胰岛素泵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每日3餐前后和睡前血糖,血糖达标所需天数及胰岛素用量。结果 3餐前和睡前血糖下降,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诺和锐组FBG、PBG 2 h及全天血糖控制达标时间均短于诺和灵R组(P〈0.01),餐后血糖指标好于诺和灵R组(P〈0.05),胰岛素用量低于诺和灵R组(P〈0.05)。结论用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及诺和灵R均能使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得到良好控制,但诺和锐对餐后血糖控制更理想,血糖控制达标所需时间更短,所需胰岛素量更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N分别与格列美脲联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口服降糖药治疗至少3个月而血糖控制不佳(HBA1c〉7.0%)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选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或诺和灵N联用格列美脲2~4mg早晨一次口服治疗16周。比较甘精胰岛素组或诺和灵N组治疗前后FPG和HbA1c的变化并评估两组间的差异性。结果治疗16周时,甘精胰岛素组和诺和灵N组的HbA1c值分别下降1.9±0.8%和1.8±0.9%(P=0.6864),空腹血糖水平分别下降3.5±1.4mmol/L和3.1±1.5mmol/L(P=0.4373),两组疗效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甘精胰岛素组较诺和灵N组发生症状性低血糖人数(6/14 vs 14/6;P=0.0105)和发生夜间低血糖次数(6 vs 31;P=0.0040)都显著性减少。结论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或诺和灵N联用格列美脲2~4mg早晨口服的治疗方法可使单纯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得到良好的血糖控制。两种方法的疗效大致相同,但甘精胰岛素治疗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故更具选择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短期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灵R或二甲双胍强化治疗的疗效及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0例初诊的T2DM患者分别给予(A)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R强化治疗,(B)二甲双胍加甘精胰岛素睡前皮下注射,4周后分析比较治疗前后FPG,2hPG、HbA1c、C肽、胰岛素释放试验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空腹及服糖后各时间点C肽与胰岛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期甘精胰岛素联合诺和灵R或二甲双胍治疗均有助于控制血糖,甘精胰岛素与诺和灵R联用还可明显改善初诊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继发失效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照组应用诺和灵30R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糖和HbA1c以及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糖和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胰岛素用量更少(P〈0.01)。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能很好地控制继发失效2型糖尿患者的血糖。  相似文献   

5.
陈晓文  金亚  陈勇 《中国药师》2009,12(8):1107-1108
目的:比较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与安全性。方法:60例口服降糖药两种而血糖控制不理想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60岁,病程≥5年,随机分为A组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和B组诺和灵30R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空腹血糖达标时每日所用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30R的剂量、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2H)、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结果:A组甘精胰岛素组在空腹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每日胰岛素的剂量方面均低于诺和灵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化血红蛋白、两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注射联合口服药的血糖控制及安全达标率明显优于预混胰岛素,且患者依从性好,更易于长期坚持治疗。  相似文献   

6.
刘波  沈英娣  田海荣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41-2143
目的观察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泵治疗前后血糖漂移变化特征,评估胰岛素泵强化控制血糖的疗效。方法选取新诊断的T2DM患者38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Ⅱ)18例,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组(MSⅡ)20例,对其治疗前后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和组间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2周治疗后糖代谢紊乱明显缓解,38例治疗前后全天平均血糖(MBG)、日内血糖平均波动幅度(MAGE)、日伺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血糖〉7.8mmol/L和〉11.1mmol/L所占13内时间百分比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0.001);治疗后餐前及餐后各时段的平均血糖水平亦显著下降(P〈0.05,P〈0.01)。上述各项血糖参数csⅡ组均优于MSⅡ组(P〈0.01,P〈0.001)。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评估血糖漂移变化特征,胰岛素泵为强化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与门冬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水平及低血糖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4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将患者采用抽签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者采用甘精胰岛素治疗,均于睡前皮下注射,比较治疗后3个月的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波动情况以及低血糖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FBG、2h 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 FBG、2h PBG、HbA1c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FBG、2h PB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血糖标准差及极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低血糖反应1例(3.3%),对照组低血糖反应7例(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效果好,胰岛素用量较少,低血糖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感染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问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重症感染患者4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24例,采用中效胰岛素联合三餐前注射诺和灵R治疗;观察组24例,在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波动程度、HbA1c、血糖控制达标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标准差(SD)、极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糖波动幅度较小;观察组血糖这标率明显较对照组高,低血糖发生率、病死率低护〈0.05)。结论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波动幅度较小,血糖水平控制较好,低血糖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对照组采用诺和灵30R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IC)水平变化,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及HbAlc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5),但两组治疗后FPG、2hPG及HbA1c水平差异无均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能有效的控制空腹和饭后血糖,且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大大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2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4例,对A组24例患者应用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注射甘精胰岛素(A组)治疗,另一组以三餐前诺和灵R联合睡前诺和灵N(NPH)(B组)治疗,观察2组血糖达标时间、日内血糖波动、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与三餐后2h的血糖以及3am血糖和HbA1c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两组胰岛素用量基本相同,治疗后A组患者餐后2h的血糖及HbA1c下降则更为明显(P<0.01);A组日内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率低(P<0.01)。结论应用门冬胰岛素联合甘精胰岛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徐红娣 《中国基层医药》2014,(12):1882-1883
目的比较采用门冬胰岛素R联合甘精胰岛素降血糖与70/30混合人胰岛素(诺和灵30R)降血糖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37例,按简单随机化法分成两组,门冬胰岛素R联合甘精胰岛素降血糖组(即强化降血糖组)21例,诺和灵30R降血糖组16例。两组降糖方案不同,抗结核治疗方案相同,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强化降血糖组血糖控制优于诺和灵30R降血糖组[血糖控制良好者分别为10例(占47.6%)、4例(占25.0%),控制一般者分别为11例(占52.4%)、7例(占43.7%),控制不良者仅诺和灵30R降血糖组有5例(占31.3%),P=0.010];抗结核治疗效果也优于诺和灵30R降血糖组(P=0.024)。结论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R联合甘精胰岛素降血糖治疗,更有利于糖尿病及肺结核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胰岛素皮下注射部位不同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漂移变化.方法 3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腹部皮下注射组(A组,10例)、臂部三角肌皮下注射组(B组,10例)和股外侧皮下注射组(C组,10例).胰岛素强化治疗半个月后,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进行连续(71±10)h血糖监测,动态血糖监测数值(847±80)个.结果 三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腹部皮下注射组日内血糖最高值、日内血糖漂移最大幅度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腹部皮下注射组日内血糖最低值和血糖漂移于3.6~10.0 mmol/L所占的B内时间百分比高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结论 胰岛素皮下注射部位的选择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水平有明显影响,以腹部皮下注射组血糖漂移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13.
规范化胰岛素注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规范化胰岛素注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皮下注射法,试验组25例采用规范化胰岛素注射法。比较2种方法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即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FBG、PBG和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期间共发生12次轻度低血糖事件。结论规范化胰岛素注射能有助于有效控制血糖,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诊首次诊断糖尿病人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的剂量。方法:32名门急诊糖尿病人,分别应用双相门冬氨酸胰岛素30(商品名:诺和锐30)(20例)及诺和灵30R(12例)进行血糖控制,观察血糖的变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结果:初次诊断时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IG)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种胰岛素治疗1周后两组间空腹血糖(FPG)无统计学差异,而诺和锐30组餐后2h血糖(PPG)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达到血糖控制标准时,诺和锐30组达标时间较诺和灵30R组短(P〈0.05);血糖控制达标后继续观察1个月,诺和锐30组胰岛素维持剂量低于诺和灵30R组(P〈0.05)。结论:对于门诊初次发现糖尿病的患者,应用诺和锐30的效果可能较诺和灵30R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李祖宙 《海峡药学》2010,22(9):109-111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FBG)≥10mmol.L-1〕随机分为诺和灵30R治疗组20例(A组),甘精胰岛素治疗组20例(B组),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组20例(C组)。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治疗目标值FBG〈7.0mmol.L-1,治疗时间12周。观察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各组水平(P〈0.01),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诺和灵30R治疗组(P〈0.05),低于甘精胰岛素治疗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组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并且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治疗后水平(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能较好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且低血糖发生率低,胰岛素抵抗改善明显,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方便、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泵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和传统胰岛素皮下注射2种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强化治疗中的血糖控制及胰岛素用量情况。方法3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胰岛素泵(CSH)组和多次胰岛素注射(MDII)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h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反应。结果CSII组和MDII组空腹及餐后2h血糖逐渐降低(P〉0.05),但CSII组胰岛素用量少,达标时间短,且低血糖发生率低(P〈0.01)。结论胰岛素泵是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控制血糖的安全有效、简便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44例GDM患者随机、开放、平行分为两组,即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组(观察组)22例和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组(对照组)22例。观察组:采用诺和灵R笔芯(100u/ml)将每日总量的40%作为基础量持续输注,每日总量的60%作为3餐前大剂量。对照组:3餐前给予诺和灵R皮下注射,睡前给予诺和灵N皮下注射。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均行85g标准餐试验,测定空腹,餐后1h、2h、3h静脉血浆葡萄糖,同时记录低血糖及其它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餐后1h、2h血糖较对照组控制满意垆〈0.05X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可使血糖控制在完全正常的目标范围内,低血糖发生率低,母婴未有不良反应,胰岛素泵使用简单、方便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预混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 T2DM)的疗效。方法将104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53例和预混人胰岛素30R(诺和灵30R)组51例。每天早晚餐前皮下注射诺和锐30及诺和灵30R,治疗12周后比较2组空腹血糖( 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FPG、2hPG、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2hPG、HbA1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诺和锐30组早餐、晚餐后2hPG和HbA1c水平低于诺和灵30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中餐后2hPG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30组低血糖、严重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诺和灵30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诺和锐30治疗T2DM效果显著,且有良好的安全性,优于诺和灵30R,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赵向晖 《中国当代医药》2012,(4):75+77-75,77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58例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组,B组为诺和灵30R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及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能较好控制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具有安全、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霍丽梅  高哲  杨立群 《河北医药》2013,(24):3699-3700
目的通过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重组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与预混胰岛素两种胰岛素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重组甘精胰岛素组(A组)和预混胰岛素组(B组)。A组睡前注射一次重组甘精胰岛素组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B组预混胰岛素2坎/d注射。2组均以空腹血糖为调整剂量的依据和目标直至出院。院外继续该方案治疗共12周。比较2组治疗后平均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10.0mmol/L曲线下面积所占百分比以及治疗后HbAlC的变化。通过比较2组患者睡前血糖、凌晨3点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及体重指数以评仇两种方法的安全性。结果2组胰岛素治疗方案治疗后平均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10.0mmol/L曲线下面积所占百分比、HbAl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重组甘精胰岛素组效果显著优于预混胰岛素组而且低血糖发生率较预混胰岛素组显著降低(P〈0.05)。2组治疗后体重指数均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重组甘精胰岛索治疗更接近生理胰岛素分泌模式,其与口服降糖药物联合应用较预混胰岛素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