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股沟斜疝传统修补术和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4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给予腹股沟斜疝传统修补术,观察组给予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镇痛剂应用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疝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问均短于对照组,镇痛剂应用率,发热、尿潴留发生率及疝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可作为腹股沟疝治疗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复发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使用聚丙烯锥形疝环充填物及补片对64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予临床总结分析。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45min,平均住院时间5d,无伤口感染、血肿及阴囊积液,无复发病例。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安全,创伤小,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疗效满意,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腹股沟斜疝传统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腹股沟斜疝患者87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6例采用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41例采用Bassini修补法进行疝修补。记录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感染、切口积液、牵拉疼痛、异物感、坠胀感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4%低于对照组的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张力修补术用于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患者32例,观察手术时间、伤口疼痛、并发症、复发率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完成,平均手术时间90 min,术后出现切口疼痛5例、尿潴留2例、阴囊积液3例.平均住院6.8 d,随访3~24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安全、创伤小、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5.
李玲娜 《江西医药》2003,38(6):M002-M002,462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近年来欧美国家广泛开展的一种新手术,它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巴德PERFLX网塞及网片,进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较传统手术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不易复发。现将我院自2002年12月~2003年5月开展的15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护理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5例全部为男性,年龄30~81岁,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12例,右侧腹股沟斜疝5例,左侧腹股沟斜疝4例,直疝1例,腹股沟复发疝5例,其中1例为3次传统疝修补术后右侧腹股沟同时复发斜疝和直疝。15例均在连硬麻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每例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资料.结果 4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90min,95%以上的患者在术后12~24h即可下床活动;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12~24个月,没有复发病例.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斜疝修补术省时、省钱,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的治疗腹股沟斜疝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将92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Bassini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自主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不适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操作简单、损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诸多优点,是目前疝修补术的一种较佳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腹股沟斜疝传统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腹股沟斜疝患者87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6例采用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41例采用Bassini修补法进行疝修补.记录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感染、切口积液、牵拉疼痛、异物感、坠胀感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4%低于对照组的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张力修补术用于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改良式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对我院进行腹股沟斜疝手术的68例老年患者进行分组手术,手术方案分别选择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以及改良式斜疝修补术(观察组),两组各34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炎症介质指标以及一般住院情况。结果68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随访显示观察组无复发,而对照组4例(11.8%)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后观察组的炎症介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式斜疝修补术在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其疗效、减少患者术后炎症介质、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手术带来的痛苦等方面,均优于无张力修补术;其原因可能与手术方式有关,尚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0.
彭长生  姚昊  金宇 《江西医药》2013,(9):787-788
目的评价腹横筋膜修补术联合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单纯平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组采取腹横筋膜修补联合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感、异物感以及术后3、6、12个月病情复发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疼痛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异物感及3、6、12个月病情复发情况存在显著差异,治疗组病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横筋膜修补联合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可显著降低腹股沟斜疝填充物术后异物感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有张力的疝修补术与规范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比较,评价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7年1月122例腹股沟修补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方法Bassini法20例;Fergnsson法2例,疝环充填式张力疝修补术100例。结果传统式的疝修补术创伤较大,修补后局部组织张力高,伤口疼痛明显,无张力疝修补术局部组织无张力,局部疼痛牵拉较轻,可早期下床活动,复发率低。本组100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均无一期愈合,无异物反应。随访目前无复法病例。结论有张力的疝修补术被无张力技术代替,这种变化是基于有张力的疝修补术的缺点和对腹股沟区解剖的新认识,修补材料为无张力疝修补提供了物质基础,无张力疝修补术应作为腹股沟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越性.方法:2004-04~2006-02,我科采用内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45例,Bassini法手术治疗腹股沟疝32例.结果:内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病人反应良好,平均手术时间(55.60±15.43)min,平均术后住院天数(4.20±2.87)d,无一例复发;Bassini法手术平均时间(69.05±21.72)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90±4.13)d,有一例复发.结论:疝环填充式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安全、有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08例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2月-2006年6月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108例腹股沟疝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2min。术后6h病人可下床活动,伤口疼痛轻微。术后发生尿潴留5例.阴囊积液2例,伤口皮下积液2例,腹股沟部异物感8例。术后随访96例,仅1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解剖的手术方法,且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损伤轻,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局麻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局麻下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的聚丙烯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在局麻下对31例腹股沟斜疝病例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 31例均治愈出院.手术时间(包括局麻时间)25~65分钟,平均35分钟;术后均未注射镇痛剂;住院时间为2~3天,平均2.3天;随访半年至8年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传统斜疝修补(Bas sini式)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腹股沟斜疝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无张力组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Bas sini组按传统Ba s sini术治疗,观察术后6~24个月的疗效.结果与Bas sini组相比,无张力组病人手术时间短、术后不适和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缩短且不增加住院费用.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完全可以替代传统股沟斜疝修补术,且对不能耐受手术老年人、巨大疝、复发患者尤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复发疝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60例老年腹股沟复发疝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疝修补术治疗,研究组采取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手术、下床、生活自理、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概率小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复发疝的应用效果良好,具手术、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7.
成人腹股沟斜疝是常见外科治疗疾病。巨大腹股沟斜疝按传统手术方法,容易复发。2001年开始,本组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1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成人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的手术体会。方法:对2006年6月~2008年12月38例手术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病人均治愈,其中1例复发再修补后治愈,复发率为2.6%。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基层医院治疗成人Ⅲ。Ⅳ型斜疝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复发性斜疝及巨大斜疝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Mesh-Plug定型产品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其中巨大腹股沟斜疝19例,复发性腹股沟斜疝7例,对手术方法,术后病人的恢复,术后伤口疼痛等进行观察。结果 全部病人随访3月-2年,无复发。结论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应用简便等优点,对复发疝及巨大疝也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原因及再手术方法。方法对2001年10月-200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23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初次手术时均为腹股沟斜疝,Ⅱ型2例,Ⅲ型16例,Ⅳ型5例。复发再入院时临床检查腹股沟斜疝15例,直疝8例。复发时间术后6d至28个月,平均11个月。再手术方式仍为开放的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结果再次手术发现网塞自疝环口下滑8例;疝内容物自网塞旁疝环口脱出3例;疝内容物通过2个网塞间自疝环口脱出2例;网片位置过高,疝内容物自网片下方脱出3例;网片卷曲和移位,疝内容物自网片下方脱出5例;复发原因不明2例。23例患者均再次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后随访6个月~5年无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腹股沟疝复发的主要原因是老龄、腹内压增高、手术方法及材料选择不当。选择恰当的手术方法和材料,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疝再次行无张力修补效果仍然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