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①目的 探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方法与疗效.②方法 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2例.按AO/ASIF分型:A3型2例,B2型2例,B3型3例,C2型8例,C3型7例.③结果 本组22例随访7~23个月,平均 12个月.术后测量掌倾角 0°~19°(平均13°),尺偏角为 17°~37°(平均26.4°),骨折愈合时间为 4~8周,平均 5.6周.无针道感染与骨不连发生, 有1例因骨折缺损粉碎严重形成台阶为 3mm. 术后腕关节功能: 优 12 例, 良 7 例, 可 2 例, 差 1 例,优良率 86.4%.④结论 克氏针内固定可以较好地恢复腕关节面的平整,外固定支架很好地维持了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稳定,两者结合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复位良好、固定可靠、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超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超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19例。结果 治疗后平均随访6.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6.6周。根据Jakim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0例,良6例,优良率为84.21%。结论 超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复位满意、固定坚强、功能优良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闭合复位结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体会。方法:2004年4月至今对桡骨远端粉碎骨折AO分型B2型及C1-3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结合微创克氏针固定或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共计24例31侧。结果:20例27侧6个月~24个月随访,4例失访,腕关节功能评定结果,优14侧、良7侧、可3侧、差3侧。结论: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结合微创克氏针固定或有限切开复位固定技术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治疗可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不同术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用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62例,根据其损伤类型分别采用普通T型钢板固定21例、锁钉加压钢板(LCP)固定7例、单纯克氏针固定5例、克氏针 外固定支架固定20例、T型钢板 外固定支架固定9例。植骨者36例,手术均在伤后10天内进行。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根据Dienst标准,各组的优良率分别为:T型钢板固定90.5%,LCP钢板固定85.7%,单纯克氏针固定100.0%,克氏针 外固定支架固定95.0%,T型钢板 外固定支架固定组88.9%。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根据其损伤类型,采用相对应的手术方法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对严重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及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动力型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以外固定支架撑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68例,其中粉粹型骨折66例,横断2例,按AO分型:C1型26例,C2型36例,C3型6例。开放性3例,闭合性65例。结果:经3月-1年随访,X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腕关节功能按D ienst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47例,良12例,可10例,差2例,优良率88.2%。结论:动力型外固定支架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功能恢复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臂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3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男14例,女21例,年龄在43~76岁,平均64.3岁。根据AO/ASIA分型,B型16例,C型19例。结果 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腕关节功能应用Dienst标准评价,其中优24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4.3%。结论单臂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杨磊 《黑龙江医学》2014,38(4):440-440
目的总结急诊经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经掌侧Henry入路急诊治疗19例桡骨远端骨折。按AO分型:B2型11例、C2型5例、C3型3例。B2、C2型骨折单纯T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C3型T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视稳定情况选择克氏针或外固定架。结果术后功能恢复时间2—6个月,平均3.5个月,随访时间8~14个月,平均12.5个月。优12例,良6例,差1例。结论急诊经Henry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优点:病人痛苦少,恢复快,软组织并发症少;手术操作相对简单,骨折复位容易;桡骨远端掌侧平坦,易于置板,手术损伤少,不影响背侧结构;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经皮克氏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2月~2010年3月,收治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老年病人48例,采用背侧外固定支架固定于功能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年龄59~72岁,平均年龄65.5岁.根据AO分型标准:B1型7例,B2型12例,B3型9例,C1型10例,C2型6例,C3型4例.结果48例术后均获随访8~16个月,平均12.6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桡骨长度无丢失;掌倾角平均11.3°(5°~18°),尺偏角平均24.8°(20°~27°),按照改良Mcbride评分,16例,良24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达83%.结论 外固定支架联合经皮克氏针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提供稳定的固定,早期功能锻炼,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钢板、克氏针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技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经验,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克氏针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技术治疗了3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AO分类:C2型13例,C3型23例,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6~12个月).手术后6个月,测量腕关节影像学指标,采用Sarmiento评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腕关节桡骨高度和桡偏角与对侧正常腕关节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掌倾角显著小于对侧正常腕关节(P<0.05).Sarmiento功能评分:优10例,良21例,一般5例,优良率86.1%:复位评分:优11例,良18例,一般7例,优良率80.6%.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克氏针和外固定支架固定技术能有效维持桡骨远端骨折的复位,恢复腕关节的功能.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学创新》2015,(20):141-143
目的:比较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8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A组(采用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与B组(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两组患者骨折的AO分型:A组21例,其中C1型5例、C2型8例、C3型8例;B组17例,其中C1型5例、C2型5例、C3型7例。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后对腕关节的功能进行Dienst评分。结果:随访时间为4~13个月,平均8.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3个月。A组有2例发生针道感染,2例出现克氏针松动、退针。B组2例发生骨折复位后丢失、螺钉进入关节腔。A、B组的C1、C2型骨折间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型骨折A组优于B组(P<0.05)。结论:对于闭合性桡骨远端C1、C2型骨折,可选择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或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而对于C3型骨折,选择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术疗效相对较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治疗过程中,早期手法复位与随后的内固定手术间的协同作用。方法:所有32例患者治疗分2个步骤:①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②内固定治疗。结果:手法复位后9例达到近似解剖对位,行微创切开内固定术;17例对位明显改善,行切开部分复位内固定术;6例对位改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获得3~12个月随访。按Dienst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25例,良7例。结论:早期手法复位能减轻内固定手术复杂程度,该方法具有骨折复位早,手术损伤小,功能恢复早,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桡骨远端(斜)T形接骨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架两种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12月间的不稳定型骨折68例进行分析,其中45例分别使用接骨板内固定(26例)和外固定架治疗(19例)比较不同固定方法之间Gartland和Werley功能评分优艮率.结果:随访6~28个月,平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并保留旋前方肌的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科对收治的3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进行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中予以保留旋前方肌。34例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9例;年龄24~76岁,平均57岁。按照AO/OTA分型:A3型4例,B1型3例,B2型11例,B3型10例,C1型6例。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获得12~15个月的随访,平均13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均愈合。无术后感染、内固定失败及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根据Gartland-Werley标准评定疗效:优21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94.11%。结论掌侧入路保留旋前方肌的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及术后并发症,其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外固定系统治疗高龄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体会.方法 自2007年10月-2009年10月采用跨腕关节可调式外固定架固定治疗高龄患者桡骨远端骨折21例,其中男9例,女12例,年龄63~76岁,平均65岁.左侧7例,右侧14例,A3型6例,B1型3例,B2型7例,C1型3例,C2型2例,所有病例均属于不稳定型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alfractures,DRF)的效果。方法:分析自2006年1月~2012年5月我院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44.6岁。按AO桡尺骨远端骨折分型,B2、3型(部分关节面骨折,掌背侧骨块)6例;Cl型(完全关节内骨折,干骺端骨折)7例;C2型(完全关节内骨折,干骺端粉碎骨折)5例;C3型2例。部分患者初期手法复位固定治疗失败。掌侧入路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门诊随访2~36个月。桡骨远端骨折均完全愈合,按改良的Mcbir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优良率为85℅(17/20)。结论: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掌侧L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应用掌侧T形锁定钢板对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掌侧T形锁定钢板治疗AO分型为B和C的23例桡骨远端骨折。结果:23例均得到随访,随访6-12个月;平均8.4个月。根据改良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13例,良7例,可2例,差1例。结论:应用T形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固定牢靠,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7.
T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组25例均采用T型钢板固定,其中三例因骨缺损严重同时植骨.结果 平均随访15个月远期疗效优良者23例,优良率92%.结论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法复位困难,应尽早切开复位内固定.T型钢板固定牢靠,术后配合功能锻炼,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黄玉福 《中原医刊》2007,34(13):24-25
目的评价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按AO分类为B、C型的3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使用斜T形或T形钢板行内固定治疗。结果3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8月(平均12个月)。按Dienst标准评价疗效:优19例,良9例,可4例。结论T形钢板能提供坚强的固定,术后功能较好,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佛山市中医院收治的分别采用闭合复位夹板外固定、闭合复位支架外固定、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方法治疗的204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防,平均16个月,按Gartland and Werley标准评分:夹板组优良率为70.6%,支架组及LCP组优良率均为83.8%。其中A型骨折3种治疗方法的优良率无明显差别,B型骨折中LCP内固定的优良率最高,C型骨折中的支架外固定的优良率最高。放射学用Lidstrom分级评价:支架组和LCP组功能复位效果较夹板组好。并发症发生率LCP组明显小于夹板组及支架组。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治疗方法可根据AO分型的不同进行选择,其中支架外固定及切开复位LCP内固定疗效差别不大,均明显好于夹板外固定,但因夹板外固定价廉及治疗简便,仍可用于部分A型骨折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