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小剂量(低于抑菌剂量)多西环素对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胶原酶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在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10).实验组服用盐酸多西环素片(20 mg bid×3月),对照组则使用安慰剂.于基础治疗前(基线)、服药前和用药后1、3月,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牙周附着丧失及龈沟液胶原酶活性.结果 基础治疗前(基线)、服药前和服药后1 月,两组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牙周附着丧失及龈沟液胶原酶活性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服药3月后复查显示,两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患者服药期间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与单纯进行基础治疗比较,小剂量多西环素的联合使用,能显著改善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健康相关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2.
多西环素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对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集健康人的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rhIL-4和rhGM—CSF诱导分化为树突状细胞,通过LPS诱导树突状细胞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成熟过程中向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μg/mL、100μg/mL和300μg/mL的多西环素,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树突状细胞表面HLA—DR、CD83和CD80的表达,用ELISA检测树突状细胞分泌TNF—α、IL-6、IL-12和IL-10,与T细胞共培养检测刺激同种异型T细胞的增值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ng/mL和300ng/mL多西环素处理组诱导树突状细胞表达HLA—DR表达下调。多西环素可下调树突状细胞分泌IL-1B、IL-12、TNF-α和IL-6,也可抑制树突状细胞刺激同种异型T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多西环素作用于树突状细胞成熟过程,导致树突状细胞下调HLA-DR的表达,抑制树突状细胞分泌IL-1B、IL-6、IL-12和TNF—α,下调其刺激同种异型T细胞的增值能力。  相似文献   

3.
基质金属蛋白酶是心血管重构的重要推动力。研究已经证实,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多西环素不但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而且还能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和活性,从而有望为心血管重构的防治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亚抗菌剂量的多西环素(SDD)对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治疗后,随机分为SRP+SDD和SILP+P组,每组10例。SRP+SDD组口服盐酸多西环素片(20mg,bid,×3月),SRP+P组口服安慰剂3月。分别在治疗前(基线)、治疗后3、6、9和12个月时检测患者的因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龈沟液(GCI=)的量及GCF中的TGF-β1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减轻,TGF-β1水平升高(P<0.05)。与SRP+P组比较,SRP+SDD组的TGF-β1水平在治疗后6个月时升高更明显,GI和PD在治疗后9和12个月时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联合口服SDD,能显著改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而这与其能升高龈沟液中TGF-β1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非特异性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抑制剂多西环素在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中的斑块稳定作用以及对心绞痛的发生频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2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西环素100 mg/d,疗程8周.结果治疗组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西环素作为MMPs抑制剂有明显斑块稳定作用,可控制UAP的发作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杨志锦 《微创医学》2013,8(4):507-508
酒渣鼻又叫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多发于中年人面部和鼻部,其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局部血管舒缩神经失调导致毛细血管长期扩张有关,毛囊虫及局部反复感染是发病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嗜酒、辛辣、高温及寒冷刺激、情绪激动、内分泌失调均为致病因素.红斑期酒渣鼻是酒渣鼻各期分型中的早期,表现为颜面中部皮肤潮红,伴随发丘疹及毛细血管扩张,部分有脓疱.我科应用呋喃西林的滴鼻液外搽配合口服盐酸多西环素治疗92例酒渣鼻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人工偶联方法构建多西环素完全抗原,制备多克隆抗体。方法:分别采用直接偶联法、甲醛一步法、重氮法+混合酸酐法和重氮法+碳二亚胺法等4种方法将多西环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ull serum albumin,BSA)或鸡卵清蛋白(ovalbumin,OVA)分别偶联,构建人工完全抗原。选择最好偶联效果制备的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直接ELISA法检测多克隆抗体效价,竞争抑制ELISA法分析其灵敏性及特异性。结果:重氮法+碳二亚胺法偶联的多西环素人工完全抗原效果最好,其与BSA的偶联比为8.37∶1,与OVA的偶联比为4.92∶1。采用该方法偶联的抗原免疫小鼠获得的多克隆抗体效价在1∶8 000以上;该抗体对多西环素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98.89~120.32μg/L,与其他四环素类药物的交叉反应性较低。结论:重氮法+碳二亚胺法的偶联效率最高,获得的多西环素多克隆抗体效价较高,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较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盐酸多西环素对兔角膜新生血管生长的影响.方法:角膜囊袋法诱导新生血管模型,2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角膜新生血管对照组、盐酸多西环素腹腔注射组和结膜下注射组.比较第3,7,14,21天各组新生血管生长面积和抑制率,行角膜组织病理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盐酸多西环素腹腔注射和球结膜下注射均明显抑制了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以后者更为显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VEGF在正常角膜不表达或在上皮基底细胞有弱表达,新生血管对照组染色明显强阳性,球结膜下注射组表达呈弱阳性.结论:盐酸多西环素球结膜下注射较全身应用更有效地抑制了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抑制金属蛋白酶活性可能只是盐酸多西环素治疗角膜新生血管机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对碱烧伤大鼠角膜中波形蛋白(Vim)及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SD大鼠右眼制备成角膜碱烧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多西环素组,每组27只.建模后多西环素组以1.0g/L多西环素滴眼,而对照组以眼液溶媒点眼至临床观察期结束.分别于碱烧伤后的第3天、第7天和第14天进行角膜混浊程度的评分...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测定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CF)量和GCF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探讨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GCF量及GCF中CRP的含量,同时检测临床指标并作相关性检验。结果实验组GCF量与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呈正相关(P〈0.01)。实验组GCF中CRP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RP含量与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呈正相关(P〈0.01),与龈沟出血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GCF中可检出CRP,变化趋势与牙周临床指标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固定正畸患者不同矫治时期的龈沟液(GCF)进行P物质(SP)的含量的测定,来研究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口腔正畸科门诊牙拥挤错颌患者31例,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测量GCF中SP的含量,分析龈沟液的量与SP的含量在矫治过程中的变化关系。结果与矫治前1周比较,矫治过程中GCF的量与SP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结论正畸过程中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组织的健康有影响,SP的检测可用于监测固定正畸过程中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纤周非手术治疗前后龈沟液中P物质含量的变化,了解牙周组织恢复健康的程度.方法:对15名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非手术治疗,术前及术后8周用滤纸袋内取样法在测试牙位取GCF样本30 s,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其SP含量.结果:所有进行牙周治疗测试部位的临床条件均有明显改善,表现为P物质含量(pg/30s总量)从术前的45.48下降到术后的10.11(P<0.05),浓度从术前的36.90pg/ml下降到术后的25.82 pg/ml(P<0.05).结论:牙周炎症减轻,其程度与龈沟液中神经肽P物质的降低相关.  相似文献   

14.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LF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乳铁蛋白(LF)浓度,并探讨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前、基础治疗后及健康对照者各位点的龈沟液样本,用ELISA法检测各样本中LF的浓度.结果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LF平均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牙周基础治疗可使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LF含量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后LF的浓度与牙龈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LF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关系密切,龈沟液中的LF可以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对慢性牙周炎进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慢性牙周炎患者和健康人群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8,MMP-8)和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水平。方法临床采集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和30例正常人群的龈沟液,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MMP-8、TIMP-1含量。结果慢性牙周炎组MMP-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MP-1水平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牙周炎可提高龈沟液MMP-8水平,而MMP-8可能加重牙周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刘伟  吕迪  肖言栋 《西部医学》2019,31(5):778-781
【摘要】目的 探讨龈沟液中脂联素水平与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病程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青岛市中心医院及青岛市中心医疗集团牙科治疗的40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设为糖尿病牙周炎组,40例单纯牙周炎患者设为牙周炎组,同时选取40例正常体检人群设为对照组。记录3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等牙周指标,采用龈沟液测量仪定量龈沟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龈沟液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α)、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 CRP)水平,并进行脂联素与牙周指标以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糖尿病牙周炎组、牙周炎组PLI、SBI、AL、P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牙周炎组各指标显著高于牙周炎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牙周炎组、牙周炎组龈沟液脂联素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s CRP、TNF α显著高于对照组,糖尿病牙周炎组各指标显著高于牙周炎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龈沟液脂联素水平与PD、AL、龈沟液hs CRP、TNF α水平呈负相关(r=0.321,r=0.435,r=0.443,r=0.534,P<0.05),与SBI、PLI无相关性(r=2.323,r=2.117,P>0.05)。结论 龈沟液中脂联素水平与糖尿病牙周炎患者AL、PD以及局部炎症反应具有明显关系,龈沟液中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通过影响骨代谢与炎症反应参与糖尿病牙周炎患者病程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IL-17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探讨IL-17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集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炎症牙位治疗前后的龈沟液,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检测龈沟液中IL-17的浓度和总量。同时记录治疗前、后患牙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指数(GI)和菌斑指数(PLI)。结果:IL-l7浓度和总量在牙周基础治疗前显著上调(P<0.05),且IL-l7浓度、总量与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临床附着丧失(CAL)呈正相关(P<0.01、P<0.05、P<0.05)。结论:在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IL-l7发挥了重要的致炎作用。龈沟液中IL-l7的浓度、总量与牙周组织炎症程度呈正相关,可以作为提示牙周炎活跃期的一个信号分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GCF)中T细胞亚群中CD3^+、CD4^+、CD8^+、CD4^+/CD8^+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治疗组,全部常规治疗,正常健康对照组32例,检测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6、12、24周的临床指数,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GCF中CD3^+、CD4^+、CD8^+的所占比例及计算CD4^+/CD8^+的值,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慢性牙周炎通过常规治疗后,牙周临床指标包括PD、CAL、PI和PLI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治疗组GCF中CD3^+、CD4^+、CD8^+和CD4^+/CD8^+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6周、12周与对照组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水平与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PD、PI和PLI与GCF中T细胞亚群的水平有明显相关性(P〈0.01或P〈0.05)。结论 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慢性牙周炎的炎症状态密切相关,可作为一项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对绝经妇女牙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对龈沟液中炎性因子与骨代谢因子水平的影响,阐明其在绝经妇女牙周炎患者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