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温阳涩肠法对番泻叶致小鼠腹泻指数及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方法:采用药物性腹泻小鼠模型和碳末推进法。结果:小鼠灌服温阳涩肠药大剂量(83.75g/kg)、中剂量(41.87g/kg),腹泻指数分别为0.59、0.40,与模型对照组腹泻指数1.01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温阳涩肠药大剂量、中剂量及复方地芬诺酯均能明显抑制正常小鼠炭末推进率,其推进率分别为56.06%、61.91%和56.14%,与空白对照组推进率65.9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大剂量的抑制效应与复方地芬诺酯(6.2mg/kg)相当(P>0.05)。结论:温阳涩肠法具有一定的止泻作用及抑制肠蠕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泻宁口服液对小鼠小肠机能亢进及腹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ICR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泻宁口服液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分别给药处理6天,测定正常小鼠及新斯的明负荷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及番泻叶所致泄泻小鼠的湿粪数。结果:泻宁口服液对正常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无明显影响(P>0.05);而对新斯的明负荷小鼠小肠机能亢进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明显优于阳性组(P<0.05);明显减少番泻叶致泄泻小鼠24小时湿粪数(P<0.05)。结论:泻宁口服液可能是通过调节胃肠动力发挥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肠舒安复方制剂治疗结肠炎的药效学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热板法镇痛实验,观察肠舒安对热板致痛小鼠的镇痛作用;采用醋酸扭体法镇痛实验,观察肠舒安对醋酸致痛小鼠的镇痛作用;采用给药小鼠于药后40min再灌胃墨汁,测量小肠总长度及幽门至墨汁前沿长度,计算墨汁推进率的方法,观察肠舒安对正常小鼠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采用给药小鼠皮下注射新斯的明,30min后再灌胃墨汁,测量小肠总长度及幽门至墨汁前沿长度,计算墨汁推进率的方法,观察肠舒安对新斯的明负荷小鼠小肠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47.6g药材/Kg肠舒安对热板致痛小鼠有镇痛作用,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醋酸致痛小鼠有镇痛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正常小鼠小肠运动功能有推进作用,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新斯的明负荷小鼠小肠运动功能有推进作用,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肠舒安有抗结肠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新  唐方 《陕西中医》2009,30(10):1426-1428
目的:研究巴豆霜及巴豆霜配伍大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番泻叶诱导腹泻模型,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BDS1、BDS2、BDS+DH组,比较各组结肠SP及VIP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腹泻模型组大鼠结肠SP及VIP含量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巴1组、巴+黄组大鼠结肠SP及VIP含量均降低(P<0.01)巴2组大鼠结肠VIP含量降低(P<0.01),SP含量无变化(P>0.05)。各给药组大鼠结肠VIP含量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单品巴豆霜能够降低腹泻大鼠结肠SP及VIP含量,作用优于中剂量。伴随剂量的增加与大黄配伍,药理作用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5.
王丽娟  张磊  高明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8):1840-1841
目的通过对复方儿茶止泻液配伍前后进行小鼠抗腹泻药效学实验,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建立小鼠腹泻模型,进行抗腹泻的药效学实验,考察复方儿茶止泻液的抗腹泻效果。结果 大黄所致小鼠腹泻次数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复方儿茶止泻液2 g/kg和4 g/kg组与盐酸小檗碱阳性对照组在1~2 h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复方儿茶止泻液4 g/kg组作用效果优于2 g/kg组;儿茶提取液4 g/kg组在1~4 h有显著性差异(P<0.05);黄柏提取液4 g/kg组在1~2 h有显著性差异(P<0.05);五倍子提取液2 g/kg组在1~2 h有显著性差异(P<0.05),4 g/kg组在1~3 h有显著性差异(P<0.05);木香提取液4 g/kg组在1 h有显著性差异(P<0.05)。胃肠推进率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硫酸阿托品阳性对照组、复方儿茶止泻液2 g/kg和4 g/kg组、五倍子提取液4 g/kg组的胃肠推进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儿茶提取液、黄柏提取液、木香提取液4g/kg组的胃肠推进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儿茶止泻液能更加显著地抑制小鼠胃肠推进速度,具有较强并且持久的抗腹泻作用。提示该制剂组方综合抗腹泻的有效活性成分增多,对其药效物质基础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柴胡用量的小柴胡汤对正常小鼠胃排空和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小柴胡汤组(小)、小柴胡汤组(中)、小柴胡汤组(大)、及正常对照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溶液和相应柴胡用量的小柴胡汤水煎剂,30min后再灌0.4mL的浓度为20mg/ml葡聚糖蓝-2000,20min后处死小鼠,观察各组的小肠推进率和胃残留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小柴胡汤均可增加正常小鼠的小肠色素推进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柴胡用量最大的小柴胡汤组(大)与其他三组相比,增加小肠色素推进率的作用最为明显,与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三组小柴胡汤均可增加正常小鼠的胃排空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柴胡用量最大的小柴胡汤组(大)与其他三组相比,增加胃排空率的作用最为明显,与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小柴胡汤可以降低正常小鼠胃内色素残留量,同时促进小肠推进,随柴胡用量的增加胃肠运动增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增液八珍汤对便秘小鼠胃肠道动力及肠道水分含量的影响,揭示其治疗便秘的药效机理。方法:给便秘模型小鼠灌服低、中、高剂量的增液八珍汤,检测便秘小鼠的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及结肠水分含量。结果:增液八珍汤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三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差异更明显(P<0.01);增液八珍汤低、中剂量组与西沙比利组比较三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差异更明显(P<0.0l)。结论:增液八珍汤可增加胃肠道动力,加快胃排空,增加小肠推动力,增加便秘小鼠结肠的水分含量,优于西药对照组,增液八珍汤高剂量组效果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8.
清热化滞颗粒促胃肠动力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清热化滞颗粒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测定实验大鼠胃蛋白酶的活性、胃酸含量;小鼠小肠推进率、小鼠血浆胃动素(MTL)、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水平。结果:清热化滞颗粒能提高大鼠胃蛋白酶活性并对盐酸阿托品负荷小鼠小肠推进功能具有促进作用,与空白对照组及药物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型建成后,小鼠血浆SS的含量增加,MTL、GAS含量降低;灌喂清热化滞颗粒后SS降低,MTL、GAS增加,且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热化滞颗粒治疗小儿积滞化热证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调节胃肠激素,促进胃肠蠕动,从而促进胃肠动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苏龙嘎-4颗粒剂与汤剂对番泻叶致小鼠小肠运动亢进的影响。方法:按文献采用墨汁推进法进行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功能实验研究。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苏龙嘎-4汤组、蒙脱石散组、苏龙嘎-4颗粒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组,进行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功能实验,测量小肠总长度、墨汁在肠内推进距离。两组之间采用t检验比较墨汁推进率,多组间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墨汁推进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苏龙嘎-4颗粒剂和汤剂组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P0.05),并颗粒剂和汤剂的抑制率与蒙脱石散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苏龙嘎-4汤剂和剂型改革后的颗粒剂均能抑制肠蠕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枳术煎液不同剂量对便秘小鼠胃排空肠推进作用的影响,探讨该方对便秘的治疗作用及剂量范围.方法采用炭末推进测定法,观察比较枳术煎液的不同给药剂量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并选墨汁推进率作为检测指标,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枳术Ⅱ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枳术Ⅰ组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且从枳术Ⅰ、Ⅱ、Ⅲ组的比较研究得知,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小肠推进功能明显增强.结论枳术组方对胃肠功能起到了调整治疗作用,能促进便秘小鼠胃肠平滑肌的蠕动.从实验疗效上看,枳术煎液起效的最小剂量不能低于0.4 g生药/kg体重.  相似文献   

11.
胃和冲剂ⅠⅡ号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胃和,中剂ⅠⅡ号临床药理机理,为临床应用堤供科学依据。方法:取150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新斯的明组,阿托品组,每大组各再随机分成胃和冲剂Ⅰ号组、胃和冲剂Ⅱ号组、半夏泻心汤组、吗叮啉组、对照组均为灌胃给药3天,新斯的明组,阿托品组造模,观察墨汁推进小肠实验。结果:胃和冲剂(ⅠⅡ)号,半夏泻心汤对正常小鼠小肠的运动与对照组比较没有促进作用,而对阿托品减慢的小鼠小肠蠕动与对照组比较有加强作用,对新斯的明加快的小鼠的小肠蠕动与对照组比较有减慢作用。结论:胃和冲剂ⅠⅡ号对小鼠胃肠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优于西药吗叮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小儿扶脾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运动、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饥饱失常和左旋精氨酸致幼鼠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测定炭末推进率、血清中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采用正常幼鼠和阿托品致胃肠运动抑制幼鼠模型,测定炭末推进率;采用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幼鼠模型,测定廓清指数K值;采用大黄灌胃造成幼鼠脾虚模型,测定小鼠游泳时间和自主活动次数。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组小鼠炭末推进率、血清中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低于正常组(P0.01),小儿扶脾颗粒高、中剂量组小鼠炭末推进率、血清中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正常小鼠小儿扶脾颗粒中、低剂量组炭末推进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阿托品致胃肠运动抑制模型组小鼠炭末推进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小儿扶脾颗粒高、中剂量组小鼠炭末推进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环磷酰胺致免疫功能低下模型组小鼠K值和α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小儿扶脾颗粒低剂量组小鼠廓清指数K值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小儿扶脾颗粒各剂量组小鼠α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黄致脾虚模型组小鼠游泳时间低于正常组(P0.05),小儿扶脾颗粒高、低剂量组小鼠游泳时间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小儿扶脾颗粒各剂量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扶脾颗粒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治疗作用,可促进胃肠运动和胃肠激素分泌,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改善脾虚症状,缓解体力疲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热燥湿合剂对小鼠胃肠动力、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1)胃肠动力实验:正常对照组小鼠灌服生理盐水,清热燥湿合剂大、中、小剂量组灌服剂量分别相当于原生药量1.04g、0.5g、0.26g,西药对照组为吗叮啉每日0.26ml/20g(0.4mg/ml)。①对正常小鼠胃、小肠排空运动的影响采用葡聚糖蓝做标记物排空法;②对阿托品所致小鼠胃、小肠运动抑制的影响采用葡聚糖蓝做标记物排空法;③对新斯的明引起小鼠小肠运动亢进的影响采用炭末法。(2)胃肠激素实验:大鼠随机分组同小鼠,其中清热燥湿合剂大、中、小剂量组灌服剂量分别相当于原生药量7.2g、3.6g、1.8g,吗叮啉组每日0.9ml/100g(0.4mg/ml)。测定血浆胃动素(MTL)、血清胃泌素(GAS)。结果:清热燥湿合剂对正常胃动力及阿托品所致的胃排空抑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P<0.01),对新斯的明所致小肠运动亢进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能增加正常大鼠血浆MTL和血清GAS的分泌(P<0.05,P<0.01)。结论:清热燥湿合剂具有双向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晓斌  张欠欠  王京  王台 《陕西中医》2011,32(2):242-243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对实验性肝损伤小鼠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TBA法和DTNB法分别测定LPO和GSH含量;EL ISA法测定L I-2、IL-6活性。结果:模型组小鼠LPO、GSH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加味小柴胡汤大剂量组、中剂量组LPO、GSH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联苯双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加味小柴胡汤小剂量组LPO、GSH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小鼠IL-2低于对照组,IL-6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加味小柴胡汤小剂量组、联苯双酯组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加味小柴胡汤大剂量组、中剂量组IL-2高于模型组,IL-6低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小柴胡汤大剂量及中剂量对大剂量醋氨酚所诱导的化学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调节体内的免疫应答功能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四磨汤对慢传输结肠5-HT信号系统兴奋性受体5-HT3、4的影响,探索理气中药改善结肠动力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采用大黄灌胃法制造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模型,造模成功后,将36只大鼠再随机分为3组,一组为对照组灌蒸馏水,另两组为四磨汤干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中药干预组灌服四磨汤,连续灌服2周后处死,测炭末推进率,取出标本。Realtime-PCR检测5-HT3、4受体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石蜡切片5-HT3、4受体蛋白表达,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表达情况。结果:四磨汤干预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大鼠炭末推进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结肠中5-HT3、5-HT4受体mRNA表达的ct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之间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磨汤干预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大鼠结肠中5-HT3、5-HT4受体蛋白的灰度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受体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磨汤能够增加慢传输结肠兴奋性受体5-HT3、4的表达量,提示理气中药可能通过上调兴奋性受体5-HT3、4的表达来改善结肠动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讨轮泻停药膏敷脐对小鼠肠推进以及对番泻叶所致小鼠腹泻后炎性介质的变化的影响,为临床研究治疗轮状病毒腹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将所有实验小鼠随机分为3部分,每部分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思密达组及轮泻停药膏组。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思密达组按(0.06g/mL)0.02mL/g,2次/d灌服,轮泻停药膏组贴敷轮泻停药膏,1剂/d;除空白组,其他组小鼠注射甲硫酸新斯的明,观测小鼠小肠酚红的推进率;观察各组对小鼠给予番泻叶后大便次数增加的变化;检测番泻叶所致小鼠严重腹泻后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水平变化。结果:轮泻停药膏组与思密达组比较,小肠的推进距离及推进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小鼠大便次数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血清IL-1β和TNF-α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泻停药膏能缓解腹泻程度,保护肠黏膜免受炎性介质的损害,具有潜在的治疗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四磨汤对泻剂结肠模型大鼠的结肠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采用大黄灌胃法建立大鼠泻剂结肠模型,测肠道炭末推进长度和推进率证实造模成功后,将36只大鼠再随机分为3组,一组为对照组灌蒸馏水,另2组为四磨汤干预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四磨汤干预组分别灌服高、低剂量四磨汤,连续灌服2周后处死,测炭末推进率。结果:大黄大鼠炭末推进长度和推进率均小于正常对照大鼠,四磨汤干预组高、低剂量组炭末推进长度均高于对照组,炭末推进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炭末推进率、推进长度高于低剂量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模型的肠道传输减慢,长期使用泻剂是诱发或加重便秘的因素之一,理气中药四磨汤可改善泻剂结肠模型大鼠的结肠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地榆对小鼠凝血作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不同给药途径、不同炮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地榆水煎液及醇沉液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毛细玻璃管小鼠眼内眦球后静脉丛取血法,测定小鼠凝血时间。取小鼠280只,实验组分别灌服和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生、炒地榆(炭)水煎液及醇沉液,空白对照组灌服和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服和腹腔注射止血敏。结果:同生理盐水组比较,灌服、腹腔注射地榆各处理组,凝血时间均明显延长,且与给药剂量成正相关;同等浓度的生地榆水煎液及其醇沉液强于地榆炭;醇沉液强于水煎液;灌服与腹腔注射给药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生、炒地榆(炭)水煎液及醇沉液对小鼠凝血时间有明显延长作用,生地榆水煎醇沉液作用效果最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聚花过路黄对大鼠、小鼠胃肠运动、胃液中胃酸及胃蛋白酶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KM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聚花过路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阳性(健脾消食丸)对照组,连续7 d灌胃给药,应用灌服墨水法观察小鼠的肠推进运动,计算胃肠推进率;应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大鼠胃总酸、胃游离酸的浓度;酶标法测定大鼠胃液中的胃蛋白酶浓度。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聚花过路黄高、中、低剂量组的肠推进率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 0.05);各药物组胃液中胃蛋白酶含量均显著增加(P <0.01);各药物组胃液中游离酸、总酸浓度显著增加(P<0.05或P <0.01)。结论:聚花过路黄可通过促进胃酸的排出,增加胃蛋白酶的含量,达到促进胃内食物消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舒尔胃冲剂治疗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观察舒尔胃冲剂对胃肠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以生理盐水、普瑞博思为对照组 ,舒尔胃大剂量及小剂量为治疗组 ,进行了小鼠的炭末推进试验、小鼠的炭末排出时间测定试验及大鼠的酚红定量测定试验。结果表明 ,舒尔胃小剂量组和普瑞博思组具有显著的推动胃动力及促进小肠蠕动和排泄作用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