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两性霉素B(AMB)治疗隐球菌脑膜炎(隐脑)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并提出护理对策。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静脉炎症、上感症状、肾脏毒性、心脏毒性、血液系统损害、神经毒性等等,护理上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可有效控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126例霉菌性鼻窦炎患者均采用两性霉素B治疗。在用药过程中,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针对不良反应,合理掌握用药方法和用药剂量,以及做好认真仔细的观察和护理,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结果:治愈108例,好转17例,死亡1例。治愈好转率为99.2%。结论:两性霉素B治疗霉菌性鼻窦炎的过程中,做好对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是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两性霉素B治疗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观察,总结两性霉素B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116例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16例患者好转107例,贫血30例,畏寒发热25例,肾功能损害18例,肝功能损害9例,低钾血症5例.结论 静脉应用两性霉索B不良反应多,护理过程中应加强观察,及时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下一步治疗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使用PICC输注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及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3月在我科住院期间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39例患者,均使用PICC置管的病例,对在PICC置管期间的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PICC维护护理、相关的导管并发症和两性霉素B使用中的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 PICC平均留置时间为2-102天,39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了堵塞(1例再通成功,一例失败),1例患者出现静脉炎,1例患者出现穿刺点周围皮肤局部过敏,余均未发生导管感染、导管断裂等并发症,完成住院期间输注。28例患者(占72%)出现两性霉素的即刻反应、低血钾、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结论:PICC置管可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治疗输注提供了安全简便途径,护理人员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减少PICC置管的并发症,同时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不容忽视,需要正确合理用药及观察,及早发现不良反应保证患者顺利完成疗程。  相似文献   

5.
姚红  贾雪红 《护理研究》2006,20(11):3025-3025
两性霉素B毒性大,不良反应多见,但它又是治疗危重深部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该药对严重肝病病人禁用,2004年我病区收治了1例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早期)合并真菌性肺炎的病人。医生在权衡利弊慎重考虑后作出对该病人使用两性霉素B的决定。现报告该病人使用两性霉素B的治疗与护理情况。  相似文献   

6.
两性霉素B属大环内酯多烯类,用于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由于治疗时间长,不良反应多。因此,总结我科8例应用该药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以期减少其不良反应对治疗的影响,提高药物的临床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从两性霉素B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寻找临床切入点的途径.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过程中发生肾损害案例进行分析,提出适时药学监护.结果:及时根据肾功能指标调节药物剂量和处理两性霉素B相关不良反应,患者好转出院.结论:两性霉素B不良反应多,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药学监护,临床药师应从细节方面协助临床医师,保障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预防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确诊并接受化疗治疗的血液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均接受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再次住院次数、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第15天、第30天均未发生肺部真菌感染,对照组第15天和30天分别发生肺部感染6例和15例。治疗组发生皮疹、精神症状、视觉异常等不良反应的例数4例少于对照组的20例(P=0.00)。治疗组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t=11.44,P=0.00),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11.65,P=0.00)。结论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采取两性霉素B雾化吸入并给予护理干预可预防恶性血液病化疗患者肺部真菌感染。  相似文献   

9.
黄丽华  黄丽葵  刘婕  李滢 《全科护理》2014,(20):1857-1858
[目的]回顾性总结使用两性霉素B的有效护理方法,减少副反应。[方法]对21例使用两性霉素B治疗的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进行护理,观察使用两性霉素B时的副反应,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和处理措施。[结果]使用两性霉素B的副反应有寒战、发热、头痛、胃部不适、电解质紊乱、静脉炎及肝肾功能损害。21例患儿治愈14例,5例好转,2例合并其他疾病无效转院。[结论]正确配制,经中心静脉置管缓慢匀速输注,密切观察病情,辅以对症治疗及做好健康教育等护理能明显减少两性霉素B的副反应,顺利完成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两性霉素B与其脂质体治疗血液病粒细胞缺乏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在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上的差异.方法 82例IFI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29例IFI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两性霉素B的中位累计剂量为617(60~1895)mg,治疗中位时间18(7~60)d.脂质体的中位累计剂量为925(140~3420)mg,治疗中位时间13(7~50)d.结果 两性霉素B组及其脂质体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9%、5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寒战、发热的发生率分别为21%、10%,低血钾症分别为34%、14%,肝脏损害分别为22%、17%,肾脏损害分别为9%、3%.以上不良反应中除低钾血症(P=0.03)外,其他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性霉素B与其脂质体总体疗效相近,两性霉素B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稍高.只要合理使用,大多数不良反应可以控制.  相似文献   

11.
脑脊液置换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道脑脊液置换治疗26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认为脑脊液置换是治疗本病的重要于段,防治脑疝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加强脑脊液置换护理,做好疼痛护理,密切观察两性霉素B的不良反应,严防中毒,同时做好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等。  相似文献   

12.
两性霉素B治疗系统性真菌感染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性霉素B硫酸胆甾醇脂(Amphotac,ABCD)自1998年我科应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深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较多,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发生一些不良反应.本文通过对2002年4月~2003年11月在我科22例患者治疗用药的观察,总结了不良反应,并进而探讨防治这些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治疗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150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给予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等治疗,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护理措施保证了抗真菌、抗病毒治疗的顺利进行。结论 规范的治疗、严格的护理,能有效提高本病好转率,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4.
陈萍  杜锦霞 《护理学报》2014,(20):50-51
总结15例使用伏立康唑静脉滴注联合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护理经验。对伏立康唑静脉滴注联合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治疗患者,加强其鞘内注射护理,尤其是腰椎穿刺术的护理;不良反应护理,包括视觉障碍、肝功能异常、低血钾及白细胞下降的护理;注重饮食和生活指导,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出院指导,使患者安全度过治疗期,确保药物发挥较佳治疗效果。15例患者中,1例突发脑疝死亡,1例出现视觉障碍(视物模糊),1例出现转氨酶升高,1例出现低血钾,1例出现白细胞下降。除1例患者死亡,14例患者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4例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好转,10例患者病情好转,最终1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5.
鄢秀英  刘莉 《护理研究》2007,21(5):1305-1306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应用,真菌已成为医院内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两性霉素B是目前治疗真菌感染药物中作用最强、抗菌谱最广的药物之一,两性霉素B脂质体是用脂质体包被两性霉素B,其有效成分为多烯抗生素,既保留了两性霉素B的抗真菌活性,又减少了两性霉素B的毒性。我院收治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氟康唑联合低剂量两性霉素B治疗,观察组采用伏立康唑联合低剂量两性霉素B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痛和发热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性霉素B联合伏立康唑治疗隐球酵母菌性脑膜炎的疗效确切,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PICC在11例两性霉素B治疗肺真菌病患者中应用的护理经验。认为PICC置管应用于两性霉素B治疗肺真菌病患者,能确保用药的及时、准确及持续性,减轻药物对静脉的刺激性,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肺真菌病患者的有效静脉通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静脉应用两性霉素B(AM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时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护理疗效。方法 运用护理程序,对22例隐脑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按护理疗效评估标准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22例患者在应用AMB中有21例发生不良反应,但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针对AMB在长程治疗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防治和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静脉输注两性霉素B治疗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应用的观察,总结两性霉素B常见的毒副反应及其相应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04年2月至2006年1月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肺部真菌感染的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针对其不同的毒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全部顺利完成治疗。结论:静脉应用两性霉素B毒副反应明显,护理过程中应加强观察,采取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卡泊芬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深部真菌感染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性霉素B组和卡泊芬净组,分别采用两性霉素B和卡泊芬净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两性霉素B组总有效率(72.0%)与卡泊芬净组患者(76.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性霉素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6.0%)明显高于卡泊芬净组(P<0.05)。结论卡泊芬净早期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深部真菌感染临床效果满意,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