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唯 《中国保健营养》2009,18(11):149-151
乳香(Frankincense)别名:熏陆香(《别录》)、马尾香、乳头香(《海药本草》)、塌香(《梦溪笔谈》)、西香(《本草衍义》)、天泽香、摩勒香、多伽罗香、浴香(《纲目》)。处方名:乳香、尔香、制乳香、炒乳香、醋炒乳香、  相似文献   

2.
周贻谋 《长寿》2010,(8):52-53
蘹香(茴香)、胡椒、茗(茶),同样是《唐本草》首次将它们收载到药物学著作中的。 蘹香即茴香,也叫小茴香或莳萝子。《唐本草》言其"主治诸瘘、霍乱及蛇伤。"茴香性温味辛,入肝、肾、脾、胃经。功能祛寒止痛,理气和胃。主治寒疝疼痛、睾丸偏坠、胃寒呕吐少食、脘腹胀痛、肾虚腰痛等症。  相似文献   

3.
慈菇别名甚多,如白地栗、剪刀草、燕尾草、水萍、槎牙、茨菇、茨菰、水慈菰、茈菇等等。据《本草纲目》注解:“慈菇,一根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诸子,故以名之。”《尔雅翼》说慈菇“岁有闺则十三实”。慈菇是我国特有一种普通蔬菜、水果。早在唐代以前就开始人工栽培。《唐本草》、《日华本草》、《图经本草》、《药性论》、《救荒本草》和《梦梁录》、《齐民要术》等书均有记载。慈菇甘甜酥脆,可煮、可炒、可烩、可油炸、可煎食,荤素皆宜。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在回忆录中谈到当年他在宫中吃御膳,每餐30多种菜少不了“慈菇红烧肉”。…  相似文献   

4.
桑葚子是桑树的果实,又名桑葚,桑果。全国各地均有出产,于果实红熟时采收,晒干生用,或加蜜熬膏用。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葚子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葚又被称为“民间圣果”。在《中国大药典》、《本草拾遗》、《滇南本草》、《唐本草》等医学典籍中均记载有桑果的防病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5.
周贻谋 《长寿》2010,(5):52-53
正《唐本草》也叫《新修本草》或《英公本草》(因被封为英国公的李曾挂名主持编写该书之故)。此书是唐政府在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基础上,组织医官苏敬等二十余人集体编撰而成。全书54卷,包括正文20卷,目录1卷;药图25卷,目录1卷;图经7卷。图谱的篇幅竟然超过文字部分,  相似文献   

6.
沙苑子为豆科草本植物扁茎黄芪的成熟种子,又名潼蒺藜,味甘性温,入肾肝经,主含VitA类物质、脂肪油、鞣质等。其作用为补益肝肾,养肝明目。《本草纲目》载:“白蒺藜甘温无毒,主治补肾、腰痛泄精、虚损劳乏”。《本草求原》认为它能治“肾冷、尿多、遗溺”。《本草从新》说它能“补肾、强阴、益精、明目,性能固精”。本品为光泽的黄褐色颗粒,经沸水冲泡即吸水膨胀,水液碧绿、清亮,具有特殊清香,并常有类似咖啡味道,民间常用代茶饮的习俗。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沙苑子具有抗利尿作用和收缩子宫作用,其所含微量元素锌和硒,能促…  相似文献   

7.
元·饮膳太医忽思慧继承整理古代医学理论,广泛搜集各民族食疗法,结合个人经验写成《饮膳正要》,为我国第一部营养学专著。其中用牛奶子有6方,分别为《聚珍异馔》鹿头汤、黑子儿烧饼、牛奶子烧饼,《诸般汤煎》马思哥油,《神仙服食》地仙煎,《食疗诸病》牛奶子煎荜拨法。根据组方及制作方法“牛奶子”当为牛乳。《诸般汤煎》“酥油:牛乳中取净凝,熬而为酥。”此处用“牛奶”而未用“牛奶子”。而《饮膳正要》中所用补益药味及食物除此之外,未有一物异名之情况,故存疑,是否为一物。本草书中未见呼牛乳为牛奶子者。查本草书籍,牛…  相似文献   

8.
周贻谋 《长寿》2011,(10):52-53
《证类本草》在叙述药物的性味及主治功效时,总是先引述《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等书的记载,然后再引用《雷公炮炙论》《药性论》《唐本草》《本草拾遗》《食疗本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图经本草》《本草衍义》等相关著作的论述。这样,自然可使所论药性功效更全面,同时  相似文献   

9.
周贻谋 《长寿》2011,(9):50-51
前面我曾撰文,在本刊介绍过唐代的《新修本草》(即《唐本草》)、《本草拾遗》、《食疗本草》等药学著作,但这些书的原著均已失传,幸而其主要内容尚保存在《证类本草》之中。除此之外,宋代官修的《开  相似文献   

10.
程盛 《益寿宝典》2012,(11):27-27
南北方使用的品种不同 中药刘寄奴又称乌藤菜、六月雪、苦连婆。出自《唐本草》:“刘寄奴,生江南,茎似艾蒿,长三四尺,叶似兰草尖长,子似稗而细,一茎上有数穗,叶互生。野生于山坡、树林下。”8月开花时,连根拔起,晒干,除去根及泥土,打成捆即可药用。药材上有南北之分。“南刘寄奴”为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主产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相似文献   

11.
赵昌 《东方药膳》2006,(5):38-39
仙茅,《开宝本草》称作独茅,茅爪子。唐·李王旬说:其根似茅,久服轻身故名仙茅。梵音呼为阿轮勒陀。苏颂说:其根独生。始因西域婆罗门僧献方于唐玄宗,故今江南呼为婆罗门参,言其功补如人参也。《开宝本草》载:仙茅主治心腹冷气不能食,腰脚风冷挛痹不能行,丈夫虚劳,老人先溺无子,益阴道。久服通神强记,助筋骨,益肌夫,长精神,明目。《海药本草》曰:治一切风气,补暖腰脚,清安五脏。久服轻身,益颜色。丈夫五劳七伤,明耳目,填骨髓。《日华子本草》曰:开胃消食下气,益房事不倦。苏颂说:五代唐筠州刺吏王颜著续传信方,因国书编录西域婆罗门僧服仙茅…  相似文献   

12.
袁秀芬 《健康生活》2010,(10):44-44
麻雀 遍及全国各地,但以秋后雀肥肉嫩者为佳,唐·孟说:“其肉十月以后,正月以前食之,续五脏不足,助阴道,益精髓。”《日华子·本草》:“壮阳益气,暖腰膝,缩小便。”用油炸蘸盐吃,或与枸杞子、菟丝子煮粥服食。据宋代药学家苏颂介绍:“今人取雀肉,和蛇床子熬膏,和药丸服,补下有效,谓之驿马丸。  相似文献   

13.
板蓝根是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根。主产于华东、华北及陕西等地。板蓝根作为中药中常用的清热解毒药,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唐代的《新修本草》就已经对它有记载了。《日华子本草》说其可“治天行热毒”,《本草便读》称其能“清热解毒、辟疫、杀虫”,  相似文献   

14.
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面.自古亦然。《本草》说:”米能养脾.面能补心。“可见米和面对人各有好处。但是如果常年只吃米或者面,这样就与《本草》的理念背道而驰:既亏待了口腹.又不爱惜自己心脾,实在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5.
茶是我国人民的传统饮料,品种多达五百多。茶叶鼻祖陆羽在公元758年撰写的《茶经》,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可谓茶叶百科全书。茶的药用在四千多年前由我国发现,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唐·陈藏器著《本草拾遗》曰:“诸药为百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清·黄宫绣在《本草求真》中归纳茶的功用“能入  相似文献   

16.
玫瑰花药膳食疗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玫瑰花为蔷薇科植物玫瑰初放的花,又名刺玫菊、刺玫花、徘徊花、笔头花,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玫瑰花芬芳馥郁,花色娇艳,花香沁人心脾,不仅是供人们观赏的名花之一,入药治病也有很多功效。祖国医学应用玫瑰花治病已有悠久的历史,很多古代医籍均有记载,如《食物本草》言其:“主利肺脾,益肝胆,辟邪恶之气,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本草再新》言其:“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随息居饮食谱》言其:“调中活血,舒郁结,辟秽,和肝,酿酒可消乳癖”;《本草正义》也说:“玫瑰花香气最浓,清…  相似文献   

17.
多事之秋     
多事之秋.出自唐·崔致远《前宣州当涂县令王翱摄杨子县令》:”况逢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风。” 秋:年岁,时期。“多事之秋”多指国家或政局等较大范围的政治局势不安定。也有人用“多事之秋”说秋天时节人容易生病,特别是老年人,因为各个器官功能减退,免疫能力下降.秋天容易发生各种疾病。人步入老年.可以说到了人生的”多事之秋”。  相似文献   

18.
周贻谋 《长寿》2010,(6):54-55
芸苔(油菜)、马齿苋、蒲公英等,也是《唐本草》首次收载到药物学著作之中的。  相似文献   

19.
柿果:消炎止咳文/陈阿泉我国食用柿果历史悠久,梁代《名医别录》中已有“生,平果实供食用。柿饼、柿霜、柿蒂等,均供药用”的记载。伟大的药物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说:“柿乃脾肺血分之果分。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本草...  相似文献   

20.
摩腹养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南北朝齐梁时期,达摩泽的《易筋经》中就有摩腹三法。在唐代,孙思邈也以“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为自己的养生之道。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有不少养生方法,其中之一是一日要摩腹数次,并曾写下了“解衣摩腹西窗下,莫怪人嘲作饭囊”、“解衣许我闲摩腹,又作幽窗梦一回”等诗句。他不仅在饭后放下筷子便摩腹,而且常常边散步,边摩腹。如“回廊摩腹行”、“徐行摩腹出荆扉”等,由于陆游深谙摩腹之道,故尽管一生坎坷,仍得以高龄而寿终。《内经》中说:“背为阳,腹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