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21岁,于2010年6月就诊,主因突发左胸背疼痛2d入院。既往史:8个月前因左侧气胸于外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呼吸平稳,无紫绀。左锁骨中线第2肋间可见手术瘢痕,左肺上野呼吸音弱。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胸部X线片显示左侧第4后肋下缘以上高度透光,内无肺纹理,考虑少量气胸。胸部CT肺尖部薄层扫描显示双侧肺尖部均可见薄壁含气空腔,直径1~3cm不等,考虑肺尖部肿大疱。  相似文献   

2.
3.
下咽部良性肿物在耳鼻喉科较为常见,常规于全麻下行激光切除.但如果肿物巨大遮盖声门区,无法在麻醉喉镜下暴露声门,则麻醉诱导处理难度较大.我院于2006年5月26日为一巨大会厌肿物患者行激光切除术,现将麻醉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电视胸腔镜治疗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电视胸腔镜切除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探讨该技术的操作特点.方法 2001年5月至2011年6月利用电视胸腔镜切除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58例中男36例,女22例.平均年龄38.7岁.实体瘤平均最大径为4.9 cm.术前合并神经系统或肺部症状16例,无症状体检发现42例.病变位于左侧24例,右侧33例,双侧1例.手术通过3个切口完成,多采用包膜内剥除的方法,较大之滋养血管采用钛夹或Hem-o-lock夹闭;肿瘤来源神经者分别在瘤体两端正常神经束部位钛夹夹闭后剪断.如肿瘤巨大、粘连严重或出血时,延长前胸壁切口长约6 ~10 cm,转为开胸手术治疗.结果 全组手术顺利,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27.2 min,术中出血206.4ml,术中术后输血3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2.72天,住院5.19天.53例在全腔镜下完成手术,中转开胸5例.术后并发症7例,其中Homer综合征4例.术后病理亦神经鞘瘤25例,神经纤维瘤23例,神经节细胞瘤8例,副神经节细胞瘤1例,恶性副神经节细胞瘤1例.术后随访44.9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利用胸腔镜治疗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并熟练掌握胸腔镜手术技巧.包膜内肿瘤切除是保障手术安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手段.肿瘤直径超过6 cm时手术风险明显增加.胸膜顶肿瘤也是该类手术的难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神经鞘瘤切除有时十分困难,要么不能彻底切除,致使肿瘤复发;要么损伤神经,造成感觉运动障碍.作者应用注水膨胀法成功切除了1例发生于C5神经根的神经鞘瘤,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病人,女性,67岁。因胸部CT检查发现上纵隔肿物3天于2022年12月14日入院。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无手脚麻木。体格检查:头后仰,吞咽时左侧颈部靠近左侧锁骨头处可扪及一约3 cm×4 cm大小肿物,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一般、无压痛。辅助检查:甲状腺功能FT3、FT4、TSH、TPOAb、TGAb正常,PTH正常,肿瘤标志物全套(女性)正常。B超检查:提示甲状腺左叶下极后方低回声团,不排除来源于甲状旁腺(图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机器人胸腔镜手术(robot-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RATS)和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UVATS)在早期肺腺癌治疗中的围手术期疗效和分析两者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后纵隔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和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2008年3月至2012年4月运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后纵隔良性神经源性肿瘤2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17~71 (41.25±14.78)岁;分析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危险性. 结果 全组2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4.25±52.30)min,手术出血量(214.45±123.12)ml,术中、术后输血2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2.75±1.42)d,术后住院时间(7.25±3.26)d.全组24例中,19例在全胸腔镜下完成,3例哑铃型神经源性肿瘤采用胸腔镜联合背部小切口切除,2例中转开胸,中转开胸手术率8.33%.术后轻微并发症3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病理检查示神经鞘瘤10例,神经纤维瘤9例,神经节细胞瘤5例.术后24例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21.23±18.56)个月,全组均生存,无复发. 结论 利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后纵隔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安全、有效,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合理的手术方式,熟练掌握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后纵隔良性神经源性肿瘤的手术技巧,能有效地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腺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22例胸腺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VATS组(n=10)和开胸组(n=12)。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胸腔引流量、拔管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炎症指标、视觉模拟(VAS)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VATS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拔管时间均显著小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第1天和第5天的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术后第5天安静时和活动后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近期临床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单孔VATS胸腺瘤切除加前纵隔脂肪剔除术治疗胸腺瘤近期临床疗效与开胸手术基本一致,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快速康复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2011年2月~2012年2月12例胸腔镜纵隔囊肿切除术,囊肿位于前纵隔7例,中、后纵隔5例,长径2.5~13.5cm。手术时间65—150min,平均90min。无并发症。9例术后随访5—18个月,平均9.5月,无复发。术后病理:胸腺囊肿4例,支气管囊肿3例,心包囊肿3例,食管囊肿2例。  相似文献   

11.
肾神经鞘瘤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 女 ,3 8岁。因间歇性左腰痛6d、加重 2d入院。体检 :左肾区有叩痛 ,左侧腹部有压痛。尿常规检查无异常。BUN 6 80mmol/L ,Cr 69 4μmol/L。双肾CT示左肾增大、失去正常形态 ,肾实质厚薄不均 ,内部密度尚均匀 ;左肾下极见一大小约 5 0cm× 4 0cm× 3 8cm实性占位病变 ,与脾脏及左侧腰大肌界限不清。IVU示双肾功能良好 ,左肾中组肾盏受压向上移位。诊断 :左肾肿瘤。于 2 0 0 0年 12月 2 7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肾探查术。术中行第 12肋下绕肋弓弧形切口 ,于腹膜后先阻断肾蒂 ,探查见肿瘤位于左肾下极前外侧…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女,50岁,主因"间断性上腹不适7年,加重伴腹胀2年"入院。超声:肝左叶后方胃小弯侧可见一类圆形实质性低回声肿物,约1.8cm×1.1cm,边界清晰,与胃壁关系密切,内部回声尚均匀;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图1)。超声提示:上腹部实质性肿物,考虑胃间质瘤。胃镜检查:胃体中上部小弯侧近后壁可见约1.5cm×1.5cm半球形黏膜隆起,表面光滑,与周围黏膜颜色相似;胃角、胃窦充血,  相似文献   

13.
肾神经鞘瘤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60岁。因反复左腰痛 2个月 ,体检B超发现左肾包块 3d入院。查体 :左肾区下部扪及一包块 ,约 5.0cm× 5.0cm ,质中 ,边界清楚 ,固定有叩痛。左侧腹部有压痛。尿常规检查 (-)。BUN7.40mmol/L ,Cr 81.9μmol/L。双肾CT示左肾增大 ,失去正常形态 ,肾实质厚薄不均 ,内部密度尚均匀 ;左肾下极见一圆形肿块 ,约 5.8cm× 5.8cm× 6.0cm ,CT值 12~3 5HU ,其内密度不均 ,壁光滑 ,较厚 ;左侧腰大肌被推挤。IVU示双侧功能良好 ,左肾中组肾盏受压向上移位。诊断 :左肾下部囊性占位。于 2 0 0 1年 4月 3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肾探查术。…  相似文献   

14.
孟平  张玲 《中华骨科杂志》2003,23(8):478-478
患者 女,28岁,因左髂部出现肿物3年伴疼痛1年入院.患者于3年前无意中发现左髂后部有一约鸡蛋大小的肿物,3年来肿物无明显增大,1年前出现左髂部及左下肢疼痛。查体:肿物位于左髂后上棘,质硬韧,不活动,有轻度压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纵隔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9月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手术54例.一般置3个trocar,首先于腋中线第6~8肋间置第1个trocar(1.0 cm),置入30°10 mm硬质胸腔镜探查,明确病变部位及其毗邻关系后,按照倒三角形决定另外2个trocar(1.5 ~ 2.0 cm)的部位,术中根据情况可将操作孔与镜孔互换.若肿瘤较大,或与周围粘连不易显露,或与大血管关系紧密,考虑出血后不易止血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沿trocar延长小切口5~8 cm直视下操作.结果 41例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12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1例因肿瘤侵犯左无名静脉中转开胸手术.1例胸腺增生伴重症肌无力,术中损伤膈神经,术后胸片提示患侧膈肌抬高,术后6个月复查胸片恢复.2例术后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后痊愈;均未出现术中及术后近期(30 d内)死亡.术后病理:胸腺瘤18例,胸腺增生12例,胸腺癌1例,支气管囊肿8例,胸腺囊肿1例,淋巴细胞增生2例,畸胎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6例,胸膜脂肪瘤1例,胸腺孤立性纤维瘤1例.54例随访8 ~ 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所有良性肿瘤均无复发,侵袭性胸腺瘤复发1例.结论 电视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是可行和安全的,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和价值。方法总结2006年10月至2012年6月电视胸腔镜下切除前纵隔肿物35例临床资料。其中完全胸腔镜手术31例,胸腔镜下辅助小切口手术4例。结果3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年以上,效果良好。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物安全可靠、切除彻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颈部神经鞘瘤12例临床分析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沈阳,110001)刘庆华单吉贤王舒宝陈峻青神经鞘瘤是一种神经源性肿瘤,起源于周围神经的雪旺细胞(Schwan细胞)故又称雪旺细胞瘤。颈部神经鞘瘤临床上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极易误诊。现将12例颈部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纵隔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1年9月行胸腔镜下纵隔肿瘤手术54例。一般置3个trocar,首先于腋中线第6~8肋间置第1个trocar(1.0 cm),置入30°10 mm硬质胸腔镜探查,明确病变部位及其毗邻关系后,按照倒三角形决定另外2个trocar(1.5~2.0 cm)的部位,术中根据情况可将操作孔与镜孔互换。若肿瘤较大,或与周围粘连不易显露,或与大血管关系紧密,考虑出血后不易止血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沿trocar延长小切口5~8 cm直视下操作。结果 41例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12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1例因肿瘤侵犯左无名静脉中转开胸手术。1例胸腺增生伴重症肌无力,术中损伤膈神经,术后胸片提示患侧膈肌抬高,术后6个月复查胸片恢复。2例术后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后痊愈;均未出现术中及术后近期(30 d内)死亡。术后病理:胸腺瘤18例,胸腺增生12例,胸腺癌1例,支气管囊肿8例,胸腺囊肿1例,淋巴细胞增生2例,畸胎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6例,胸膜脂肪瘤1例,胸腺孤立性纤维瘤1例。54例随访8~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所有良性肿瘤均无复发,侵袭性胸腺瘤复发1例。结论电视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是可行和安全的,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疗效观察。方法将84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术式,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下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气管拔管时间、应用止痛药物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纵膈肿瘤患者应用电视胸腔镜治疗,可经小切口微创治疗,减轻手术疼痛、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加快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6岁,左膝疼痛不适1年余,2009年4月6日收入院。体检:左膝关节稍肿胀,髌骨局部轻压痛,皮温正常.表面静脉无怒张,无色素沉着。实验室检查无特殊。X线片示:左侧髌骨内见多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区,外缘有薄的硬化边,内见多条分隔,髌骨后缘皮质中断,周围软组织稍肿胀(见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