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医患纠纷、医疗事故、医疗意外等医疗损害的相关概念及关系入手,明确医疗损害赔偿案件实际属于医疗事故赔偿.分析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的一般侵权责任、违约责任、竞合责任和特殊侵权责任,推论出医疗损害赔偿责任应是一般侵权责任.分析医疗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非过错责任、公平责任,推论出医疗损害赔偿归责原则应是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2.
1医疗损害赔偿司法实践的现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49条、第50条、51条、第52条对医疗损害赔偿作了特殊规定,体现了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其中,规定了医疗事故赔偿的考虑因素、赔偿项目及其标准、亲属的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一起先后就诊于两所医院的患者的医疗损害赔偿司法判例的分析,探讨多所医疗机构损害赔偿责任认定及分担机制。对于多医疗机构侵权损害赔偿案来说,首先要分别认定各主体在医疗过程中的过错、过错行为,损害事实及之间的因果关系;其次,明确多所医疗机构的侵权责任形态,是共同侵权责任,还是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责任;最后,依据各责任主体致害原因力大小确定各责任主体赔偿份额,而非盲从医疗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4.
《民法典》第996条易被误读为:一是该条直接承认合同违约责任包括精神损害赔偿,即使不存在损害对方人格权行为,只要违约,都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二是守约方只能通过违约之诉主张违约责任,另行提起侵权之诉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必须分别主张。鉴于现代民法理论的发展以及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正当性,该条应当理解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条款。但适用时,应当对该条款进行适度扩张解释,否则,“损害对方人格权”的前提致使表征精神利益实现为目的或者标的的合同在司法适用层面存在明显漏洞,违约侵害物质性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守约方无法获得完全救济。基于风险控制能力与利益衡量,“损害对方人格权”的要件应扩张至一般人格利益,当合同的履行利益为纯粹精神利益时,守约方可据此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因违约侵害物质性人格权引发精神损害的,应当以完全赔偿原则为核心限制责任竞合规则的适用。通过以上安排达到《民法典》第996条的规范意旨。  相似文献   

5.
<侵权责任法>实施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医疗纠纷的处理呈现一种极其复杂和混乱的局面.医疗纠纷核心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医疗损害赔偿,赔偿主要是经济赔偿,<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关于赔偿标准的规定,尤其是死亡赔偿的规定不甚合理,广受诟病.<侵权责任法>统一了医疗纠纷的诉讼案由和法律适用问题,但是对于具体的赔偿标准和数额却没有明确交代.本文从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入手,通过对立法过程的梳理,探讨医疗纠纷赔偿标准混乱的原因,并对继续完善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
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急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民事主体因其人身权受到不法侵害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利益受到损害而要求侵权人通过金钱赔偿等形式进行救济的一种民事法律制度。从我国民事立法和多数学者的主张看,精神损害是得到法律确认的,其制度的存在是有价值的。我国1987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民法通则》第120条明确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可以要求赔偿损失,为精神损害的物质赔偿开辟了通道,也使遭到禁锢的法学思想重新获得解放,实现了法学理论的拨乱反正。但由于立法规定比较原则,在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构成要件、赔偿标准等问题上,长期存在理解不一致,适用法律不统一的现象,影响了司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并导致对当事人利益的司法保护不够统一和均衡。200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公布实施,该解释确定了精神损害起诉的范围,精神抚慰金给付方式、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因素等等,解决了审判实践中一些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为正确适用法律处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提供了司法依据,是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发展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然而,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法律工作者,在司法实...  相似文献   

7.
李琴  吴芳玉  文付容 《四川医学》2005,26(12):1495-1496
当今社会公民对生命和健康日益重视,因医疗损害提起的医疗诉讼日渐增多,医疗损害越来越成为普通老百姓、医疗单位乃至国家关注的焦点。医疗损害不等同于医疗事故,其涵盖的范围比医疗事故广,包括医疗事故和其他非医疗事故因医疗者过失造成患者的损害。法学界对医疗者在医疗损害中应承担何种民事责任以及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持不同的观点,但在司法实践中大多数是以侵权提起诉论,要求医方承担侵权责任,而在法律适用方面有的主张提起侵权之诉适用《民法通则》及相关解释和参照《条例》的规定,也有主张提起违约之诉适用《民法通则》、《合同法》同时参照《条件》的规定,但也不乏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而完善我国的医事法律和相关制度以及医疗分险机制是解决上诉问题的关键。本文试就医疗损害的相关法律进行分析,以期借此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对相关法律的认识,规范我们的医疗行为,尊重患者的合法权利,增强对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生效以后,医疗损害要遵照《民法通则》的过错责任原则来担责:医疗机构只要有过错就要进行赔偿,赔偿的标准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等法规。”对于刚刚通过的《侵权责任法》,该法案的起草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著名法学家梁慧星教授对《中国医院院长》做出上述表述。  相似文献   

9.
陈特 《新疆医学》2012,42(1):116
(一)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的概念解析医疗产品损害责任,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使用有缺陷的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等医疗产品,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因此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医疗机构或者医疗产品的生产者、血液提供机构所应当承担的侵权赔偿责任.(杨立新:《中国医疗损害责任制度改革》,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第80页)由于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也属于产品,因此,比照《侵权责任法)关于产品责任的规定,《侵权责任法》第59条规定,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或者输入不合格的血液造成患者损害的,患者可以向生产者或者血液提供机构请求赔偿,也可以向医疗机构请求赔偿.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关于医疗产品责任的举证责任和医疗产品的赔偿责任存在多种争议现象,笔者通过调研,对上述两个问题从医疗产品责任案件举证责任、医疗过错和医疗产品责任同时存在时的赔偿责任以及《侵权责任法》第59条规定的理解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立法应确定医疗侵权适用限额赔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疗侵权是过失行为,没有主观故意,有别于一般人身损害侵权行为。加之医疗服务业的特殊性、公益性、高风险性和不可控性,且医疗损害赔偿应当符合中国国情,故笔者认为在赔偿上应与一般民事案件中的人身损害侵权行为有所区别,实行限额赔偿。  相似文献   

12.
从医疗侵权特殊性角度探讨医疗损害赔偿。其特殊性在于,依据调查结果显示,医疗损害的特殊性已得到社会公众和法律业界的普遍认可;医疗服务是“必要的缺陷服务”;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具有公益性特点;无主观故意的医疗损害与有主观故意的人身损害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认为,医疗损害赔偿应采取限额赔偿方式;医疗损害应属一般过错责任范畴;我国应有限地引入无过错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13.
从病案缺陷分析看过错推定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莹 《中国病案》2011,12(12):23-24
通过对一例知情告知在病案中记录不全而导致被认定违规而承担侵权责任的事实,论证过错推定原则在医疗侵权赔偿诉讼中的特殊地位和病案缺陷被推定过错可能性,阐明高质量病案的重要意义及法律价值。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对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审判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分析举证责任的概念及其含义的基础上,论述了举证责任的分配及其渊源,并阐述了医疗机构所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以期增强医务人员的证据意识和知识,提升医疗侵权案件审判的公正性与效率性。  相似文献   

15.
李宗瑜 《黑龙江医学》2014,38(10):1231-1232
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的医疗体制,解读以公立医院为主体的我国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系统的公益性质,结合医学科学的特点和我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条款,探讨通过以公共服务定位医疗机构的社会责任,从而对医疗侵权行为实行限额赔偿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医疗损害责任制度的改革肯定了民事侵权责任在我国医疗损害责任领域的基本地位;形成了以直接诉讼方式来解决医疗损害责任的主导机制;呈现出用一般人身损害赔偿制度来解决医疗损害赔偿的基本局面,其中的直接起诉制度?医疗损害赔偿的一般化?医疗证据鉴定制度的不统一是目前医疗损害责任改革存在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7.
郑雪倩 《中国医院》2009,13(7):8-10
医疗纠纷鉴定是处理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的核心环节,侵权责任法在确立时应对其高度关注。笔者就医疗纠纷鉴定的重要作用、鉴定程序中存在的病历等问题以及关于侵权责任法的立法建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马辉 《医学与社会》2014,(12):68-71
出于诊疗安全的考虑,卫生行政管理制度故意扩张了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的范围,当损害赔偿制度借用上述概念时,理应根据损害赔偿制度的要求加以限缩。基于患者的认知能力限制、医疗过失制度的影响等,损害赔偿制度中的医疗产品应限定于直接接触或进入人体的药品、进入人体组织器官的医疗器械。  相似文献   

19.
医疗事故民事责任的有限赔偿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龚斌 《医学与社会》2000,13(1):46-47
医疗事故责任历来是纠纷中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医院强调一次补偿,患者要求巨额赔偿,作者认为二者均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不心符合民法原则,邦联提出痦秘事责任的有限赔偿说,即患者因其承担了部分的医疗费用的支出而在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的处理时享有部分赔偿权利,院方因其自筹了部分医疗经费(存在一定的赢利)而在医疗的民事责任处理时承担部分的赔偿义务。  相似文献   

20.
浅谈“过度医疗”加入《侵权责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权责任法》将"过度医疗"加入侵权责任条款,其目的是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从现实医疗诊断过程中反映出来的"过度医疗"表现,说明其上升到法律层面是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和变化的。在明确"过度医疗"应承担赔偿责任的基础上,提出规避的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