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4 毫秒
1.
自 1999年以来 ,笔者使用尼莫地平治疗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30例 ,并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将诊断为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 5 5例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2 5例。治疗组中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35~ 72岁 ,平均 5 6岁 ,病程 1天~ 15年 ;对照组男 15例 ,女 10例 ,年龄38~ 74岁 ,平均 5 5岁 ,病程 1天~ 13年。两组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病程经统计学处理 (P>0 .0 5 )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1.2 诊断依据 :1反复发作的眩晕。 2伴头痛、视物模糊、一过性黑目…  相似文献   

2.
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笔者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6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患者都经颅多谱勒检查及摄颈椎片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共16例,其中男6例,女10例;年龄40~69岁;平均53岁;病程1~12年,平均3.8年。对照组共14例,其中男5例,女9例;年龄40~75岁,平均55岁;病程  相似文献   

3.
徐荣花 《中医研究》2000,13(3):34-35
笔者1994年元月~1999年元月,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脑性眩晕患者102例,取得较好疗效。1临床资料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102例,其中男46例,女56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9岁;病程最长6年,最短1天;有并发脑动脉硬化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72例(其中有颈椎退行性变66例),陈旧性脑梗塞26例,脑萎缩4例。 对照组50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38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3天;有并发脑动脉硬化及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8例(其中颈椎退行性变32例),陈旧性脑梗塞10…  相似文献   

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引起眩晕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应用中药配方颗粒葛根川芎汤治疗该病90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观察治疗150例,均系本院门诊或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 治疗组90例中,女51例,男30例;年龄39岁~66岁;病程6个月~18年.有血管痉挛者55例,脑动脉硬化者45例,颈椎病者17例,高血压病者18例. 对照组60例,女33例,男27例;年龄36岁~69岁;病程4个月~15年.有血管痉挛者34例,脑动脉硬化者22例,颈椎病者12例,高血压病者6例. 所有病例均经头颅多谱勒(TCD)检查,提示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并经脑CT检查排除颅内肿瘤及脑血栓,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脏病.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94年3月~1998年9月运用自拟复方眩晕场治疗眩晕58例,并与同期用西药治疗的54例作对比观察,结果用自拟方治疗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工临床资料两组共112例,均为门诊病人。治疗组58例中,男22例,女36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8岁,平均36.门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9年;其中美尼尔氏病3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9例,脑动脉硬化8例。对照组54例中,男20例,女34例;年龄最小ZI岁,最大67岁,平均35.47岁;病程最短2天,最长8年;其中美尼尔氏病28例,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7例,脑动脉硬化9例。2治疗方法2.l治疗组服用自拟复…  相似文献   

6.
笔者2004年3月至2005年12月采用通天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58例,与西药血管扩张剂治疗的52例患者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10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37~81岁,平均57岁;有动脉硬化5例,高血脂7例,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2例,颈椎病29例。对照组52例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40~75岁,平均56岁;有动脉硬化4例,高血脂5例,高血压病14例,糖尿病1例,颈椎病28例。2组患者均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常见于中老年人,常迁延难愈。笔者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结合西药治疗本病46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01年5月~2008年7月我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40~75岁,平均62.5±6.5岁,病程3个月~7年;对照组44例,其中男19例,女25例,年龄42~76岁,  相似文献   

8.
我们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等所致眩晕38例,取得较好疗效,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8例均为2000~2003年患者,其中门诊患者28例,住院患者10例;男10例,女28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80岁;病程最短0.5年,最长30年。诊断依据按照《上海市中医病  相似文献   

9.
补阳还五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为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自1997年3月开始试用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治疗本病,并与西药治疗组对照,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为1997年3月~1999年10月本院门诊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并经我院TCD确诊。治疗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39~67岁,平均51.2岁;病程1~22年,平均5.6年;其中高血压18例,高脂血症25例,脑血管硬化11例,无特殊合并症9例。对照组47例,男24例,女23例;年龄36~71岁,平均52.7岁;病程1~23年,平均5.3年;其中高血压19例,高血脂症23例,脑动脉硬化14例,无特殊合并症12例。病变程…  相似文献   

10.
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华 《山东中医杂志》2004,23(10):581-581
临床资料48例中男31例,女17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0岁;40岁以下3例,40~60岁38例,60岁以上7例。其中内耳性眩晕15例,高血压21例,脑动脉硬化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例,颈椎病2例。  相似文献   

11.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7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补阳还五汤是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等症的著名方剂。而中风患者因脑血管硬化 ,顺应性下降 ,大多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史。笔者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 72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72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均有以下临床表现 :1反复出现眩晕或头痛 ,部分患者伴有颈部不适、肢体麻木及恶心呕吐 ;2颈椎片提示椎体有不同程度骨质增生 ;3颅脑多普勒检查提示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4排除其他脑部器质性病变。其中 ,男 4 6例 ,女2 6例 ;年龄 4 5~ 73岁 ,平均 6 1.5岁 ;合并高脂血症者5 4例 …  相似文献   

12.
针灸并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7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临床症状多以眩晕为主 ,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笔者采用针灸并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8例患者中 ,男 38例 ,女 4 0例 ,年龄最小 38岁 ,最大 70岁 ,平均年龄 6 0 .78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4 6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2 6例 ,对照组 32例 ,其中男 18例 ,女 14例。1.2 诊断标准①眩晕为旋转感或视物晃动感或不稳感 ,多因头位和 /或体位改变而诱发 ;②眩晕同时至少尚有一种椎基底动脉缺血发作的其他症状 ,如眼症 (黑蒙、闪光、视物变形、复视…  相似文献   

13.
2005~2007年,笔者采用电针配合TDP综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32例,均为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单纯针刺对照组及药物对照组.治疗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25~66岁,平均31.46岁.单纯针刺对照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23~68岁,平均32.0岁.药物对照组41例,男20例,女21例;年龄26~65岁,平均32.2岁.  相似文献   

14.
清元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一种以发作性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脑血管病。作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脑卒中的预防、治疗中值得高度重视。我科自1995~1997年运用自拟清元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00例,并与用低分子右旋糖苷治疗者对照,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60例,住院病人70例,门诊病人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100例,其中男42例,女58例,年龄39~72岁,平均54岁;对照组60例,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42~75岁,平均57岁。两组合并症分布情况:治疗组合并高血压者52例,糖尿病者21例,冠心…  相似文献   

15.
复方泽泻汤治疗老年脑性眩晕5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举凡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腔隙性脑梗死、颈椎病等 ,临床上出现头晕眼花、旋转无定、如坐舟船、不能站立等症状 ,反复发作或伴恶心、呕吐等 ,辨证属于痰浊 (瘀 )的患者 ,均属老年脑性眩晕观察范围。笔者自 1998年以来 ,运用自拟复方泽泻汤治疗老年脑性眩晕患者 5 6例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6例 ,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 ,其中男 2 6例 ,女 30例 ;年龄最大 73岁 ,最小 4 5岁 ,平均5 3岁 ;病程最短半月 ,最长 5年。其中高血压 14例、脑动脉硬化 6例、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相似文献   

16.
笔者采用自制特效抗骨质增生散头颈部穴位外敷,治疗经颅多普勒检测提示脑动脉供血不足2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1一般资料自1997年门诊治疗以症状:头痛、头晕、视力下降,颈椎X光拍片诊断颈椎骨质增生,经颅多普勒检测提示脑动脉供血不足共23例。男10例,女13例。40~50岁4例,50~60岁8例,60~70岁11例。X光颈椎片示:颈椎增生多发生在3~7椎,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消失,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变尖,韧带钙化。经颅多普勒检测:基底动脉、推动脉供血不足18例,大脑中动脉供血不足3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2例。2治疗方法采用特效骨质增生散(…  相似文献   

17.
柴陈泽泻汤是江尔逊治眩晕验方,笔者近年将其运用于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收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全部来自2005年7月~2007年6月门诊患者,按就诊单双月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0~70岁,平均48.3岁。对照组45例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2~70岁,平均47.1岁。  相似文献   

18.
眩晕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我们试用传统中风名方———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性眩晕症4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78例老年性眩晕症均为本院住院或治疗患者,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记忆力下降、晕厥、视物模糊、失眠或共济失调等。脑电图或颅脑多普勒(TCD)示脑供血不足,头颅CT排除脑出血、脑梗塞、脑肿瘤。其中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4例,脑动脉硬化23例,高血压病9例,更年期综合征2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61~82岁;病程1~23月。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  相似文献   

19.
陈李华  张思为  王红  邓世芳  林婉娟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627-1627,1636
目的 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经TCD证实均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均予灯盏细辛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加用反射治疗仪治疗30min;两组疗程均为10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结论 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脑反射治疗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好,起效快.  相似文献   

20.
补阳还伍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勇 《河北中医》2000,22(1):55-55
近年来笔者运用补阳还伍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 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0~60岁,平均49岁;病程1周~10年. 经头颅CT及脑电图检查排除因颅内占位病变、炎症性病变引起的眩晕,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 显示,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部分病例伴有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颈椎档 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