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糖尿病病人中的降压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是冠心病致死的最危险因素。有效的控制血压可以显著的降低糖尿病病人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与死亡率。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血压控制目标为 <13 0 /80mmHg(1mmHg =0 .13 3 3kPa)。为了达到这一血压水平 ,糖尿病病人的降压治疗包括合理的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中应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和小剂量利尿剂 ,并且注意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2.
刘汉林 《山东医药》1989,29(11):45-46,52
高血压和糖尿病均较常见,且常并存,高血压又可直接促进糖尿病患者心肌梗塞、中风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降压治疗应于以高度重视,一旦非药物治疗无效,则应加用降压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伴糖尿病的降压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 (JNC 7)和 2 0 0 3年欧洲高血压协会—欧洲心脏病协会动脉高血压治疗指南公布以来 ,关于高血压的防治有了新的发展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治疗观念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变。本文着重讨论高血压伴糖尿病的降压治疗。1 高血压与糖尿病的相互关系一些高血压患者经常同时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向心性肥胖、特征性的血脂异常 (血甘油三酯水平增高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 )等 ,即“代谢综合征” ,这一类患者易发生 2型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 ,由于大血管病变致动脉粥样…  相似文献   

4.
2.对于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的降压治疗可有何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75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5例,所有患者在进行血糖控制的基础上,均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其中A组单纯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B组联合使用缬沙坦片,C组联合使用吲哒帕胺片,所有患者均治疗6周。结果三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其中B组舒张压下降幅度最大,显著高于A组与C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C组收缩压下降幅度最大,显著高于A组与B组。A组不良反应率显著高于B组与C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可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利尿剂,可取得较好的降压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尿蛋白 ,延缓肾动脉硬化的进展 ,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目前认为这一作用除了通过降低血脂带来的间接益处外 ,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系膜细胞增殖 ,下调转化生长因子 β1 表达 ,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蛋白沉积。其上述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小G蛋白异戊二烯化从而影响早期基因产物、转录因子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降糖治疗手段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于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共计1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非药物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症时使用药物对患者血压和血糖进行控制的同时,对患者实施适当的非药物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后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据世界卫生组织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比例已经达到20%~40%。糖尿病与高血压并存将显著增加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的危险的,即更易发生心肌梗塞、脑卒中、糖尿病肾病等。世界卫生组织高血压防治指南和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引均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列入高危组甚至很高危组。亦即10年年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将会超过20%。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两者相互作用,对人类的健康影响比单纯患有其中某一疾病的影响更为严重,危害性更大。而对于该病患者而言,控制血压比控制血糖更重要。在控制血压方面,药物种类繁多,疗效各异。怎样选择药物使降压效果更好,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降压治疗方式及如何使用药物降压方面做一综述,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他汀类药物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尿蛋白,延缓肾动脉硬化的进展,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目前认为这一作用除了通过降低血脂带来的间接益处外,他汀类药物还可抑制系膜细胞增殖,下调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从而减少细胞外基质蛋白沉积。其上述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小G蛋白异戊二烯化从而影响早期基因产物、转录因子和细胞周期调节蛋白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转化生长因子β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患者常见和特异的微血管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转化生长因子(TGF)-β特别是TGF-β1在DN的发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阻断TGF-β1的过度表达、抑制或降低其生物活性,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预防和治疗DN的有效措施.本文就TGF-β的生物学特性、在DN发生中的作用及目前所作的相关研究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与糖尿病是经常伴随出现的2种常见慢性病。近40%的糖尿病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即收缩压≥140mmHg(1mm Hg=0.133kPa)或舒张压≥90mmHg^[1]。按照最新的高血压诊治指南^[2],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则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需降压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极高,需要更为合理的降压治疗方案,才可充分发挥这种最有效的心血管药物治疗手段的作用,降低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近年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降压治疗临床试验研究领域有许多重要进展,极大地提高了我们对糖尿病患者降压治疗的认识。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讨论。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高血压与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糖尿病肾病 (DN)是糖尿病患者全身代谢异常之肾脏损伤 ,在其治疗中我们强调一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DN的防治措施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严格控制高血糖 ;控制高血压 ;纠正脂代谢紊乱 ;逆转胰岛素抵抗 (IR) ;减少蛋白尿 ,保护肾功能和积极治疗并发症。1 控制高血糖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防治试验 (DCCT)和英国 2型糖尿病前瞻性研究 (UKPDS)分别证实了无论是 1型糖尿病 ,还是 2型糖尿病 ,严格控制血糖均能明显减少DN的发生和延缓其病程的进展。严格控制血糖能使 1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率下降39 % ,临床蛋白尿的发生率下降 …  相似文献   

15.
对30例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进行为期6周的厄贝沙坦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24h尿UMA、24h尿TP的变化。结果:厄贝沙坦150mg治疗2周后SBP、DB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血压达标率46.7%。未达标者继续予厄贝沙坦300mg治疗2周,SBP、DBP较2周时明显下降(P〈0.001),血压达标率86.7%,6周时复查24h尿UMA、24h尿T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厄贝沙坦可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的SBP、DBP,呈剂量依赖,并且具有降低蛋白尿、保护肾脏的作用。本药耐受性好,没有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与高血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高血压与糖尿病肾病的联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18.
细胞因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堆积、固有细胞增生、肥大。肾组织中一些细胞因子异常表达可加重其病理损害。导致肾脏损伤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和趋化因子等,在细胞外基质堆积、细胞增殖、细胞肥大甚至肾小球血流动力学异常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葡萄糖转运蛋白及其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糖代谢紊乱在其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葡萄糖转运蛋白是调节葡萄糖进入系膜细胞的主要载体,其可能通过糖代谢途径,蛋白激酶C(PKC)途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等细胞因子及基因背景等多因素途径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基础,有效控制血压可大幅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但现有的降压策略仍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如何更为有效降低其心血管事件的降压策略仍然是高血压控制的一项关键课题。本文根据现有循证医学证据,主要探讨对高危高血压患者,积极降压和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