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评价经左锁骨下动脉穿刺导管药盒系统植人术在肝转移瘤治疗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54例肝转移瘤,其中来源于胃肠道转移的40例,来源于其它脏器转移14例。行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导管药盒系统植人术。术后经导管药盒系统每月一次灌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或化疗药物灌注。结果导管药盒系统植人术技术成功率100%。生存期:6月生存率为78%,1年生存率为57%,2年生存率为对.4%,3年生存率为18%。术后1-3月CT或B超复查,肿瘤体积缩小大于50%者占33.3%,肿瘤体积缩小小于50%者占38%,无变化者占门%,增大者占11%。手术有关并发症有:少量气胸1例,左锁骨下区皮下血肿1例,靶动脉闭塞1例。2例导管移位者经再次插管调整导管于靶动脉。导管阻塞治疗失败者1例,拔除导管药盒系统。结论经皮导管药盒系统植人术适用于肝转移瘤的长期动脉内灌注化疗和碘化油化疗药物乳剂栓塞治疗,疗效满意,并发症少而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左锁骨下动脉穿剌导管药盒系统(port catheter system,PCS)植入术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5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肝癌154例、胰腺癌12例、胃癌11例、食管癌6例、小肠平滑肌肉瘤2例、结肠癌术后复发6例、腹部广泛转移瘤4例,行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穿剌PCS植入术。术后经PCS每月1次注入碘油化疗物混悬剂或化疗药物灌注。结果PCS植入术技术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经左锁骨下动脉穿剌导管药盒系统(portcathetersystem,PCS)植入术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5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其中肝癌154例、胰腺癌12例、胃癌11例、食管癌6例、小肠平滑肌肉瘤2例、结肠癌术后复发6例、腹部广泛转移瘤4例,行经皮左锁骨下动脉穿刺PCS植入术。术后经PCS每月1次注入碘油化疗物混悬剂或化疗药物灌注。结果PCS植入术技术成功率100%,置管到位率为98%。对178例资料完整者统计,生存期最长42个月,最短5个月,中位生存期14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54%、32%、8%。术后1~2个月CT或B超复查肿瘤缩小98例,占55%。手术并发症12例(6%),有气胸4例、切口延迟愈合5例、局部血肿3例,经处理后均痊愈。术后与导管有关的并发症14例(7%),有导管移位5例、靶动脉闭塞8例、导管堵塞1例,其中4例行PCS重植入术均成功,2例拔除PCS。结论经皮PCS植入术用于消化系统中晚期恶性肿瘤的长期动脉内化疗灌注和碘油化疗乳剂栓塞治疗,疗效满意,并发症少而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鹿咏红  张希全 《山东医药》2003,43(20):39-40
全植入式导管药盒系统(PCS,又称植入式药物泵),可行动脉内长期灌注,为肿瘤的局部化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以往应用PCS时需经外科手术置管,1995~2002年,我们采用Seldinger技术,分别经股动脉和髂外动脉及锁骨下动脉穿刺插管、配合皮肤小切口,为107例患者植入PCS均获成功。现将应用方法及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成为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同时联合微波治疗、热射频消融治疗、冷冻治疗、B超引导下的瘤体内无水酒精注射等治疗措施均有一定的疗效,故对中晚期肝癌由单一的治疗模式转变综合治疗模式。我科2002年10月至2004年6月对7例不能手术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无效者,行经皮经肝门脉导管药盒植入,门静脉持续灌注化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许申  洪波  陈宓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4):403-404
目的 分折高聚生介入给药治疗肺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确诊的62例肺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高聚生介入治疗组及单纯化疗药介入治疗组,每月1次、共治疗3次,评价临床疗效,毒副反应,随访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结果 两组之间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高聚生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肝转移,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赵晓义 《肝脏》2015,(1):84-85
<正>胆管细胞癌、原发性肝细胞癌及各种继发性肝转移瘤是肝脏常见的恶性肿瘤[1]。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发生在人体乳腺的腺上皮组织中,且容易出现转移,例如肝转移等,对人体危害较大[2]。影像学方法有助于肝转移瘤的快速诊断。本研究中,笔者从本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乳腺癌肝转移瘤患者中随机选择26例进行研究,探讨乳腺癌肝转移瘤诊断中16排螺旋CT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颅内宽颈动脉瘤包括绝对宽颈和相对宽颈,前者指动脉瘤颈宽≥4mm,后者指动脉瘤颈体比〉1:2。随着辅助栓塞材料的不断更新,血管内治疗技术不断进步,球囊、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和覆膜支架覆盖瘤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成功病例在逐年增加。但是在颅内动脉远端(包括大脑中动脉分又部、前交通动脉、基底动脉尖等),  相似文献   

9.
经皮导管冷冻消融技术及其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冷冻消融和射频消融治疗机制完全不同,前者组织损伤小,内皮破坏程度低,细胞外基质亦受到了保护,因此血栓形成发生率低。通过冷冻标测可准确确定消融靶点,通过冷冻粘结的特点可增加消融导管的稳定性,此外,冷冻治疗可完整的保护结缔组织间质,其毗邻冷冻损伤的组织能马上恢复正常的电活动。经皮导管冷冻消融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治疗策略主要基于生活方式改变和合理的药物治疗。尽管如此,许多高血压患者血压仍未能得到满意控制,经皮导管肾交感神经消融的出现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12.
对24 例难治性肺感染及12 例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纤支镜检查,并用防污染毛刷取样做病原学检查后用05% 碘伏灌洗感染部位,粘膜糜烂明显时局部喷洒05% 硝酸银,并留置肺导管,每天经肺导管向支气管内注入05% 碘伏5~10m l。结果显示:常见耐药菌(包括耐药结核杆菌)均对碘伏敏感,36 例患者均治愈。认为经肺导管灌注碘伏及硝酸银稀释液治疗难治性肺感染及多重耐药肺结核方法简单,经济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冠脉内血栓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一种急性心肌梗死后经导管血栓吸出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因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近段病变及冠脉内血栓者。常规PTCA方法选择7F指引导管,导丝通过病变后,经导丝直接送入PercuSurg吸引导管至病变部位,反复抽吸至血栓消失,梗死部位恢复前向血流。然后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造影观察病变扩张结果及梗死相关血管血流和心肌灌注情况。并随访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及心功能。结果 9例急性心梗造影显示冠脉内大量血栓者接受了上述治疗。8例吸引导管直接通过病变,1例使用了球囊预扩张。血栓吸引后即刻血栓影消失8例,血栓明显减少1例。支架术后残余狭窄均消失,前向血流完全正常者7例,2例血流稍减慢。梗死部位心肌组织的再灌注达TMP3级者7例.TMP2级2例。住院期间无心绞痛、再梗及死亡等事件发生。无心力衰竭发生,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46%~72%。结论 经导管直接血栓吸出术可能是处理冠脉内血栓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使用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冲击波球囊导管成形术(IVL)应用于钙化小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共纳入2023年1月1日至5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例严重钙化患者,按有无钙化小结分为钙化小结组(8例)、无钙化小结组(6例)。对15支血管进行了IVL预处理,钙化小结血管组8支,无钙化小结血管组7支。患者均有IVL使用前及支架置入后的IVUS影像。主要有效性终点,在病变水平分析,钙化小结处与钙化角度最大处,支架置入后支架膨胀情况。次要有效性终点,在血管水平分析,比较钙化小结组与无钙化小结组支架置入术后的最小支架内面积。安全性终点,在支架置入术中有无介入并发症,包括严重血管夹层、血管急性闭塞、血管穿孔、慢血流、球囊破裂。结果 在病变水平分析,对15支血管中的钙化病变进一步分组,病变中钙化小结有8处(钙化小结病变组),钙化角度最大处有15处(钙化角度最大病变组)。IVL使用前,钙化小结病变组管腔面积高于钙化角度最大病变组[3.68(3.19,5.13)mm2比2.84(2.07,3.15)mm2,P=0.026],...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 (carotidarterystenting,CAS)中应用滤网保护系统 (An gioguardX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从 2 0 0 2年 6月到 7月 ,共对 4名男性患者的 4个病变进行了滤网系统 (AngioguardXP ,Cordis)保护下的CAS ,入选条件为颈动脉靶病变狭窄≥ 70 % ,且无CAS及滤网放置禁忌证。手术前后按现标准服药及常规处理 ,CAS及滤网放置和回收均按照标准方法进行 ,采用镍钛合金的自膨式支架 (Smart,Cordis) ,技术成功包括血管造影和装置使用成功。所有病人在术前和术后 2 4h均接受神经内科医生的NIHSS评分 ,完整地评估神经专科的情况。对术后所有病人进行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等临床终点的随访。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为 (5 9± 4)岁 ,除 1例曾有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外 ,其余均无脑卒中史 ;各有 1例分别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病 ;1例有心肌梗死病史并在CAS前 1周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靶病变平均狭窄程度为 (82± 6 ) % ,其中左颈内动脉 (leftinternalcarotid ,LICA)及右颈内动脉 (rightinternalcarotid ,RICA)病变各有 2个。分别对以上 4个病变成功置入了 4枚自膨式支架及放置回收了 4个滤网保护系统 ,技术成功率为 10 0 % ;无围术期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在回收的 4个滤网中均发现 6~ 10个直径为 30 0~  相似文献   

16.
Carto系统及其在临床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管射频消融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心律失常治疗中。消融成功的前提在于通过详细的电生理标测,准确地找出心律失常的起源位点或折返途径。传统的依靠X线作为指引的标测技术存在标测精度较低、定位困难、X线曝光时间较长等不足之处。近年来,一种被称为Carto^TM(Biosense Webster Inc.)的电解剖标测系统自1996年起开始逐渐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重型肝炎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期间的并发症,探讨其安全性和处理方法。方法对桂林市第三人民医院2001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506例重型肝炎患者做双重血浆置换联合胆红素吸附(DPMAS)等非生物型人工肝手术前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严密观察记录术中、术后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本组穿刺成功492例(97.2%),发生相关并发症38例(7.5%),其中穿刺点局部血肿/出血不止15例,导管感染13例,误入锁骨下动脉10例。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穿刺成功率高,可充分保障临床抢救与治疗需要,多数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不影响治疗。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可安全地应用于有凝血机制障碍的重型肝炎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联合OTSC吻合系统治疗胃间质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行EFTR联合OTSC夹闭系统治疗胃间质瘤24例临床资料。 结果24例患者中,成功切除率及闭合率为100%,闭合穿孔直径最小为0.3 cm×0.3 cm,闭合穿孔直径最大为4.3 cm×3.8 cm,平均(2.5 ±1.5)cm,术中有少量渗血,均予以氩离子凝固术(APC)电凝止血,平均操作时间(45±6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5)d。术后无气胸、发热,无发生迟发性出血、消化道瘘、继发性胸腹腔感染及其它严重并发症。术后第1、3、6个月随访复查胃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病变均无复发现象,24例病理提示梭形细胞肿瘤及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间质瘤,位于胃底、胃窦及胃体;均为极低度、低度侵袭危险性,建议患者定期复查胃镜。 结论EFTR联合OTSC吻合系统治疗胃间质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因"12年前胸痛一次,反复胸闷10 d"入住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患者于12年前某日劳作时突发胸痛,位于胸骨后,性质不清,程度重,伴出汗,向左上肢放射,无黑矇、晕厥、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持续约1 h未缓解,于当地医院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给予药物治疗(具体不详),胸痛持续约5 h缓解,未行血运重建治疗。出院后未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但无胸痛症状发作。10余天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并介绍经皮心肺支持技术系统,并附1例成功治疗暴发性心肌炎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方法。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我院应用经皮心肺支持技术成功救治1例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的病例资料,并结合国外相关献,介绍应用指南,总结该项技术的使用方法。结果 整个系统建立过程在20min内顺利完成,持续经皮心肺支持92h58min。患在应用经皮心肺支持后病情逐渐平稳,脱机后血流动力学稳定,完全康复出院。结论经皮心肺支持技术不仅是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的有效治疗手段,而且可在许多心、肺急症中应用。该技术无需开胸,操作简单方便,在床旁15—20min即可建立,是目前最有前景和最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的急救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