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因果关系。方法:对237例患者行前路椎间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87例),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109例),椎间节段减压、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41例)。通过影像学检查,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13年,平均6.8年;发生相邻节段明显退变的120例(50.6%),头侧相邻节段退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尾侧邻近节段(P<0.05),其中27例(22.2%)需2次翻修手术。结论: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可导致颈椎相邻节段的退变。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脊柱融合手术的急剧增加和内固定器械的广泛应用,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依据临床症状判定其发生率约为5.2%~18.5%,其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是椎间盘退变。导致相邻节段退变的原因包括邻近节段关节突负荷增加、活动度增大和邻近间盘内压增高,而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脊柱内固定、融合节段、矢状面上的曲度、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及患者自身的特点。关于邻近节段退变的治疗,若融合术后患者的症状与邻近节段退变的病理相符时,外科干预强调充分减压和扩大融合节段,但是结果并不确切。 相似文献
3.
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颈椎前路融合术是否必然导致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方法]1986~1999年,共346例采用“环锯法前路扩大脊髓减压+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其中,1个间隙55例,2个间隙223例,3个间隙68例.分别评定融合节段头、尾侧相邻间隙及间隔间隙的影像学表现,对结果分组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术后随访13.5 (4.1 ~18)年,发生邻近节段明显退变的156例(45.1%),间隔节段明显退变的23例(6.6%).间隔节段退变明显少于邻近节段退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头侧邻近节段发生ASD 84例,单纯尾侧邻近节段发生ASD 27例,头、尾侧邻近节段均发生的45例.头侧邻近节段ASD发生率明显高于尾侧邻近节段,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融合间隙数不同分为单间隙组、2间隙组和3间隙组,单间隙术后ASD 25例(45.5%),其中8例(14.5%)需2次手术.2间隙术后ASD 101例(45.3%),其中37例(16.6%)需2次手术.3间隙术后ASD 30例(44.1%),其中12例(17.6%)需2次手术.各组间ASD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颈椎前路融合术加速了ASD的发生,并且多见于头侧相邻节段.单节段或多节段融合术后ASD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如何看待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11年Hibbs与Albee首次报道脊柱融合术后,融合技术已经成为脊柱外科广泛应用的技术,在脊柱退变性疾病、不稳以及脊柱畸形矫治等手术中,脊柱融合术是毫无争议的"金标准"。但许多学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靶向单通道髓核摘除术(targeted one-channel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TO-PTED)和腰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青年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9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4例青年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采用TO-PTED治疗(TO-PTED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3~34(31.20±1.67)岁;病程10~39(26.30±0.41)个月。34例采用TLIF治疗(TLIF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22~34(32.10±1.74)岁;病程11~40(27.10±0.3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X线透视次数;术前、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X线透视次数TO-PTED组分别为(76.30±5.08)min、(38.80±4.21)ml、(3.90±1.13)d、(8.80±2.53)次,TLIF组分别为(118.50±11.06)min、(162.71±19.31)ml、(7.30±1.42)d、(4.10±0.82)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24(18.00±5.63)个月,在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VAS和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TO-PTED组优于TLIF组。结论:TO-PTED和TLIF治疗青年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TO-PTED在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时间方面更有优势,但手术期间会增加患者接受术中辐射的次数 相似文献
6.
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后钢板固定位置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术后钢板固定位置对其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方法:对127例行颈椎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患者随访12~46个月,平均20.4±7.0个月,均获骨性融合。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钢板上端至头侧相邻椎间隙距离(plate-to-discdistance,PDD)和钢板下端至尾侧相邻椎间隙距离,PDD5mm为A组,PDD≥5mm为B组。观察末次随访时钢板相邻节段骨质增生情况,并按严重程度分为0级(无骨质增生)到2级(完全骨桥形成)。结果:头侧127例相邻节段中,65例(51.2%)出现骨质增生,其中9例(7.1%)有骨桥形成;20例患者尾侧椎间隙被肩部结构阻挡无法观察,其余107例尾侧相邻节段中,40例(37.4%)有骨质增生,其中6例(5.6%)有骨桥形成。头侧A组83例相邻节段中50例(60.2%)出现骨质增生,其中7例(8.4%)有骨桥形成;B组44例相邻节段中仅15例(34.1%)出现骨质增生,其中2例(4.6%)有骨桥形成,A组骨质增生发生率及骨桥形成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1)。尾侧A组66例相邻节段中30例(45.5%)出现骨质增生,其中5例(7.6%)有骨桥形成;B组41例相邻节段中仅10例(24.4%)出现骨质增生,其中1例(2.4%)有骨有桥形成,A组骨质增生发生率及骨桥形成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相邻节段退变是颈椎前路钢板固定融合术后常见并发症,钢板放置的位置不当可导致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升高。 相似文献
7.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病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相邻节段退行性病变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00年1月-2004年12月本科共收治33例患相邻节段病变病例,将33例病例分成3型,并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法:Ⅰ型(单纯椎间盘突出型)20例,行后路侧块螺钉内固定+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Ⅱ型(黄韧带钙化皱褶型)5例,行后路侧块螺钉内固定+椎板切除减压术;Ⅲ型(混合型)8例,行后路侧块螺钉内固定+椎板切除减压+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结果]随访6个月~3年,平均1.2年,33例相邻节段病变受压脊髓获得有效减压,内置物无松动断裂,原前路内固定物位置良好、牢固,无血管、神经、气管、食管损伤并发症,骨性融合好,神经功能有明显改善,JOA评分改善率77.8%。[结论]以后路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为主的3种手术方法是治疗3种类型的相邻节段病变简易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腰椎融合术后相邻节段退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影响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因腰椎管狭窄症行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患者109例,其中男39例,女70例,年龄24~79岁,平均54岁。门诊随访2~4年,平均3.4年。测量术前融合节段角度(fusion angle,FA)、融合节段头尾端相邻节段角度(proximal angle,PA;distal angle,DA)、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融合与非融合相邻节段移位距离(slip distance,SD)等参数。以术后2年时站立位X线片相邻节段滑移≥3mm定义为ASD,将患者分为退变组(A组)和非退变组(B组)。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密度、融合节段数等。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ASD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18例(16.5%),B组91例(83.5%)。发生ASD患者均为融合节段头端相邻节段退变。A组患者术前LL为29.8°±12.5°,B组为32.4°±11.2°;A组SS为31.5°±12.1°,B组为37.4°±13.4°;A组FA为18.3°±9.0°,B组为14.8°±10.5°; A组PA为6.8°±3.2°,B组为7.2°±5.2°;A组PI为42.3°±9.8°,B组为49.9°±9.8°;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密度、融合节段数及DA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与ASD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SS、LL、FA、PA与ASD发生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在腰椎融合术后影响ASD的诸多因素中,过小的PI值可能是导致ASD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应用于临床近百年,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被认为是治疗颈椎病的金标准。但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eg)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其发生机制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融合术导致邻近节段生物应力的改变与年龄相关的自然退变。融合术后发生ASDeg将严重影响手术的中远期疗效,部分患者甚至需要二次手术治疗。为了降低甚至避免ASDeg的发生,临床上出现许多新的技术,诸如保留运动节段的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新兴的细胞移植技术等,但临床疗效仍需要大量的研究进行证实。因此,发现融合术后发生ASDeg的危险因素对于临床开展融合手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于ASDeg危险因素的研究仍无统一认识,本文将从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发生ASDeg的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及相应应对措施作一综述,以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相邻节段退变情况。方法:截止到2010年10月在我院行单节段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随访20个月以上且资料完整、既往无颈椎手术史的患者80例,置换节段为C3/4 8例,C4/5 15例,C5/6 49例,C6/7 8例;41例为Bryan Disc置换术,39例为ProDisc-C置换术。对比术前和末次随访时X线片、MRI相邻节段退变情况。相邻节段退变定义为X线片上椎间隙高度丢失与术前相比大于10%,形成肉眼可见新生骨赘或原有骨赘增大,前纵韧带钙化;在MRI T2加权像上采用Miyazaki颈椎间盘退变分级方法观察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情况。结果:随访20~64个月,平均38个月。末次随访时X线片上160个相邻节段中,8个下相邻节段因肩部X线遮挡而显示不清,符合条件的152个相邻节段中21个(13.8%)出现退变,其中Bryan Disc置换术组退变发生率为10.0%,ProDisc-C置换术组退变发生率为18.1%;47例患者获得了MRI随访,94个相邻节段中14个(14.9%)椎间盘退变分级加重1级,其中Bryan Disc置换术组退变加重发生率为12.5%,ProDisc-C置换术组退变加重发生率为22.7%。未出现相邻节段疾病。结论: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平均38个月随访相邻节段退变表现加重者不足15%,不同类型的假体对相邻节段退变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的发生原因及治疗策略。方法 对2005年12月至2012年8月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并发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的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0例,女4例,初次手术年龄36~68岁,平均(52.0±11.0)岁。测量初次手术后颈椎整体曲度、手术节段局部曲度、钢板与上、下间隙的距离。二次手术时对节段数量≤2个且不伴严重后纵韧带或黄韧带骨化的9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对节段数量≥3个且不伴明显后凸畸形、排列不稳及严重黄韧带骨化的3例采用颈椎后路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对伴有明显后凸畸形、排列不稳且因技术原因无法行前路减压及合并严重黄韧带骨化的2例采用颈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融合术。结果 初次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的发生时间为(9.3±4.4)年,二次手术时患者年龄(61.3±12.4)岁。初次术后颈椎整体曲度与手术节段局部曲度分别为12.4°±10.8°、1.5°±6.8°;钢板与上、下间隙的距离分别为(0.9±1.8)mm、(3.8±3.2)mm。二次术后平均随访(30.4±17.8)个月,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学会颈椎病疗效评分改善率为73.9%±9.7%。结论钢 板与邻近间隙距离过小、手术节段局部曲度恢复不良可能是前路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二次手术方案的选择应根据病变累及节段、致压因素、颈椎曲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olis融合器在前路颈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邻椎病(ASD)中的应用,总结其在颈椎前路术后ASD翻修术中的临床疗效、优势及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使用Solis融合器行颈椎前路手术后需行翻修术的12例ASD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通过患者术前、术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吞咽困难情况等评估神经功能,结合手术前后X线片、CT及MRI影像学表现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114(61.8±29.3)个月。术后JOA评分、N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翻修术后均未出现吞咽困难等并发症,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均证实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Solis融合器应用在颈椎前路手术后ASD翻修术中安全有效,具有暴露范围小、手术时间短、对原手术节段无干扰、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进程和内固定技术的普遍开展,颈椎融合术,特别是前路融合手术的开展量逐年递增[1].伴随术后随访时间延长,颈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ASD)相关性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颈椎ASD是指颈椎融合术后,与干预节段直接相邻的上下节段发生椎间盘退行性变、骨赘形成、椎间关节增生、椎管狭窄、节段性不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31日~2011年1月31日在我科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共有23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26例,女109例,手术时年龄33~70岁,随访时间5~7年。在术前、术后1周以及末次随访时均行颈椎标准正侧位X线片及MRI检查,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随访时间、融合节段数等,通过X线片测量并计算术前颈椎管率、手术前后颈椎弧弦距、钢板边缘至手术节段椎体边缘的距离(plate to disc distance,PDD)等影像学指标。根据X线片上Kellgren退变分级法和MRI上Miyazaki椎间盘退变分级法,将患者分为无ASD组和影像学ASD组。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用Logistic回归分析ASD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末次随访时共有107例患者(45.53%)出现影像学ASD。影像学ASD组患者手术时年龄为39~70岁(53.47±6.33岁),术后弧弦距为0~10.30mm(5.58±2.34mm),上、下PPD均5mm 50例,上或下PPD5mm 43例,上、下PPD均≥5mm 14例;无ASD组患者年龄为33~61岁(47.56±5.39岁),术后弧弦距0.10~11.21mm(7.63±2.85mm),上、下PPD均5mm 39例,上或下PPD5mm 62例,上、下均≥5mm 27例,两组患者手术时年龄、术后弧弦距、PD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比、融合节段数、术前弧弦距、术前与术后弧弦距的差值以及术前颈椎管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年龄、PDD、术后弧弦距与ASD发生率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手术时年龄、术后颈椎弧弦距、PDD与颈椎融合术后影像学ASD显著性相关,手术时年龄越大、术后颈椎生理前凸恢复不佳以及PDD5mm更容易发生ASD。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邻近节段关节突关节退变对腰椎融合固定术后邻近节段疾病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接受L5S1腰椎后路椎间融合固定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的13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前L4,5关节突关节是否有退变(采用Weishaupt分级标准)分为退变组68例,无退变组70例。收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随访时间、术前L4,5椎间盘退变情况(采用Pfirrmann分级)等数据,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术后1、3个月的临床疗效,分析术后邻近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发生情况以及发生ASD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随访时间、术前L4,5椎间盘退变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6.
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998年3月至2002年5月33例行腰椎内固定融合术的病例进行随访研究,观察其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发生年龄、部位、影像学特点以及临床表现,对是否“悬浮固定”、内固定融合范围、不同邻近节段退变的风险进行对比。结果33例患者随访34~82个月,平均4年7个月。发现影像学上有退变表现10例(占30.3%),10例中有9例退变发生在头侧节段。发生邻近节段退变以60岁以上患者为主。是否进行“悬浮固定”对内固定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多节段融合术后较单节段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有增多的趋势。L2/L3作为邻近节段时退变风险较高,而L5/L1,作为邻近节段退变风险较低。结论头侧邻近节段较尾侧节段更容易发生退变。如果L2/L3可能作为邻近节段,术前有退变表现,术中需将其进行固定融合,而如果L5/S1在术前没有明显退变证据,则不需要将其进行固定融合。腰椎内固定融合时,尽量避免长节段固定融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