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2006年4月24日至5月2日,奎文区某中学发生1起发热出疹性疾病暴发,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证实为1起风疹疫情暴发。1流行病学调查1·1基本情况该中学为市直重点中学,座落于中心市区繁华地段(奎文区广文街),与医学院、市人民医院隔墙相邻,校园占地70 667 m2,建筑总面积23 380m2。教学楼3栋,教室通风、采光均较好。该校共有初中、高中六个年级5 500人。其中,初中部36个班级2 730人,高中部37个班级2 770人;男生2 932人,女生2 568人;年龄12~20岁。4月24日7:00,高三(2)班学生王某(男,18岁)出现发热(38·5℃),自服退热药物(感冒胶囊… 相似文献
5.
杨秀兰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27(1):50-52
目的分析洪雅县某中学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流感暴发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洪雅县某中学流感暴发疫情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结果该校共发现流感病例151例,平均罹患率6.31%;其中高一年级发病75例,罹患率最高(11.19%),占总发病数的49.67%;住宿生发病126例,占总发病数的83.4%。病原学检测到此次流感暴发的毒株是甲型流感病毒,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例。结论该学校流感暴发疫情以住宿生为主,其中高一年级罹患率高于其他年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万源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控制类似事件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万源市首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病例的年龄、性别、发病前7 d暴露史、主要症状、病程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疫情发生在万源市第三中学,共发生145例流感样病例,罹患率2.6%;144例为在校学生,1例教师,最小年龄13岁,最大年龄38岁,男75例,女70例,男女之比为1.07∶1。其中,确诊病例19例,年龄14~20岁,男14例,女5例;疑似病例126例,男61例,女65例。初中发病14例,占发病人数的9.66%;高中发病131例,占发病人数的90.34%;住校生107人,占发病人数的73.79%;走读生发病38人,占发病人数的26.21%。从9月6日开始发病至12日达到高峰,17日结束。首批病例无明显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接触史,均无流感疫苗接种史。结论此次万源市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中学暴发,高中生发病数高于初中生,住校生发病高于走读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1起混合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暴发原因,为学校流感防控探讨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通过现场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调查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RT-PCR方法,采集病例咽拭子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全校累计发病133例,罹患率6.83%,其中学生132例、教师1例,疫情波及6个年级31个班级,病例主要集中在一年级,具有聚集性。采集10份现症患者的咽拭子,5份检出甲型H3N2流感病毒阳性,2份检出乙型Victoria流感病毒阳性。结论 这是1起由甲型H3N2和乙型Victoria流感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学校流感暴发疫情。学校未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病例未及时发现、隔离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是此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2005年3月14日起,大丰市某镇中心小学陆续出现不明原因发热病人,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进行了调查处理。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表明本次学生发生群体性发热为乙型流感暴发流行。现将调查和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2006年冬季在山西省运城市某中学发生了一起以发热为主的暴发疫情,经过对该起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病原学检验结果,证实该起疫情为甲3型流感暴发疫情,先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2009年4月15-29日,红安县二程镇桐柏中学陆续出现100余例流感样病例。4月27日20时05分接疫情报告后,红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根据现场流行病学、病原学和临床表现调查结果判断,这起疫情为一起B型流感局部暴发。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目的对一起学校甲型流感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控制,分析学校流感暴发流行的因素,对广州人口密集中心城区学校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用流感调查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咽漱液送广州市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及分型。结果全校共发病30人,罹患率4.0%,二年4班发病23人,班罹患率52.4%,采集的7份咽漱液标本中,5份流感H3阳性。结论此次为一起甲型流感暴发疫情。加强流感等学校传染病的疫情监测、报告、处理,完善传染病防控体系,落实学校卫生老师传染病管理职责,对学校流感暴发疫情的防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4-05-13/2004-05-24名山县某中学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的发热性疾病流行.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确认为1起A3型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暴发,现将调查处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四川省首起甲型H1N1流感学校暴发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处理类似疫情提供实践经验。[方法]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和病原学检查,对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结果]该校1201名学生及教职工中,出现发热及流感症状83人,确诊46例甲型H1N1流感。疾控中心介入后经1个甲型H1N1流感潜伏期(7d)内流行即终止,所有患病学生在14d内康复。[结论]积极主动的传染病监测预警系统和与社区协同的多部门联合卫生应急联动,为本次疫情的发现和快速成功处置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7.
1起学校细菌性痢疾暴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2~7日,山西省原平市新原乡某学校发生1起以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流行,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证实是1起由福氏志贺菌污染食物引起的痢疾暴发。1疫情经过2005年9月2日6:30,原平市新原乡某学校初三(2)班学生陈某(女,15岁)出现发热(38·5℃)、恶心、呕吐(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腹痛、腹泻(水样便,10余次/d)等症状,由当地村卫生所给以氟哌酸、藿香正气丸等抗菌、对症治疗。之后陆续有学生出现相似症状,至9月7日,共发病93例,罹患率为8·3%(93/1118)。2~7日分别发病2、22、48、13、7、1例。所有患…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月7日上午。随州市某小学发现了流感样疫情,接到卫生院疫情报告后,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处理小组迅速赶赴现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确定此次疫情由流感病毒A3“O”相毒株引起。 相似文献
19.
2005年11~12月,济南某短期培训学校某班出现13例发热、出疹病人,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证实为风疹暴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学校B型流感暴发调查的处置经验,为今后处理同类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内容包括学校概况、发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及控制措施。结果经过调查分析得出,本起疫情为B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学校内流感暴发疫情。通过积极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本次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早发现、早报告是控制此类疫情暴发的关健。对于呼吸道传染病,早隔离、早治疗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边调查、边积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是疫情处置中不可动摇的原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