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F波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F波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作者医院的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有无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和体征分为临床DPN组(60例)和亚临床DPN组(40例),另选健康对照组50名。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各组F波最短潜伏期(Flmi)、F波潜伏期离散度(Fchd)、F比值(Fratio)、F波出现率(Fpresent)、F波波幅(Famp),并进行比较。结果 100例糖尿病患者中F波未引出2例(2%),F波Flmi延长33例(33%),临床DPN组Flmi异常率(41.7%)高于亚临床DPN组(20.0%)(P<0.05)。与对照组比较,临床DPN组和亚临床DPN组Fchd升高(P<0.05),Famp和Fpresent均降低(P<0.05)。临床DPN组与亚临床DPN组比较Fchd、Famp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临床DPN组Fpresent较亚临床DPN组低(P<0.05),3组间Fratio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波各参数总异常率与尺神经运动传导各参数总异常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F波多个参数的测定有助于DPN的早期诊断,并有助于揭示亚临床病灶。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疾病有多种临床表现形式,包括对称性感觉运动末梢性神经病、单发性或多发性神经病、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腰椎根性周围神经病和肢体近端运动性神经病。病理学研究证实,上述神经病变除了轴索缺失、血管病变和炎性细胞浸润以外,尚有相当一部分患者的神经病理检查表现为节段性脱髓鞘性改变。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也越来越多的支持免疫和炎症过程可能在部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病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82例糖尿病(DM)患者的肌电图,探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在有周围神经损害临床表现组(DM-I组)和无周围神经损害临床表现组(DM-Ⅱ组)的D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对82例DM患者,58例正常成人进行MCV测定。结果 两组患者所测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MCV与正常对照组的MCV比较有显著差异;DM病程>5年和<5年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1)MCV为早期诊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提供客观依据。(2)DM并发周围神经损害,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已有MCV改变。(3)MCV的测定表现为下肢较上肢减慢明显。(4)随DM的病程延长,MCV减慢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标准化F波潜伏期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收集神经传导检查正常的DPN患者48例,另选择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自愿者48名为对照组.采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检测两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神经及腓总神经F波最短潜伏期(FLmin)、F波平均潜伏期(FLmean)、F波潜伏最长...  相似文献   

5.
皮肤交感反应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目的 探讨皮肤交感反应 (SSR)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病变的关系 ,为糖尿病自主神经系统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对 80例糖尿病患者及 30名健康人四肢进行SSR测定 ,对两组SSR各波潜伏期及波幅的均值行t检验。结果 两组SSR的起始潜伏期、N波、P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0 1) ;N波波幅、P波波幅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健康对照组全部可引出SSR ,而糖尿病组仅 2例患者四肢可正常引出SSR ,78例 (97 5 % )患者至少有一肢SSR潜伏期异常。结论 SSR为糖尿病性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客观依据 ,可发现糖尿病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纤维的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6.
感觉神经定量检测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2013-05—2014-10住院的108例糖尿病患者,男70例,女38例;年龄18~83岁,平均54.96岁,进行感觉神经定量检测。结果感觉神经定量检测正常患者8例(7.4%),感觉神经定量检测异常,诊断为周围神经病患者100例(92.6%),在异常患者中,有无髓鞘神经纤维(C纤维)损伤81例(75%),早期神经损伤41例(40.0%)。结论感觉神经定量检测可以准确、客观地检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并可检测早期神经损伤,且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测,患者依从性强,很适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糖尿病(DM)是累及全身多系统和器官的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全世界有l亿多DM患者。“DM如果没有并发症,将不再是重大的健康问题”,这一观点已是不同学科医生的共识。DM神经病通常指伴有DM的各种周围神经病,其中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最常见,几乎占47%~91%,大多数报道在60%左右。近年来随着对DM并发症的重视和诊断技术的发展,人们除了对DM痛性神经病和自主神经病越来越重视以外,还提出了DM前或糖耐量异常周围神经病和胰岛素介导的周围神经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定量感觉检查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使用温度觉分析仪、振动觉分析仪及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对76例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温度觉、振动觉及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有症状组患者的温度觉、振动觉、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无症状组患者温度觉、振动觉异常率明显高于神经传导速度的异常率.结论定量感觉检查较常规神经导检测有高的诊断敏感性,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PN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200例DP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肌电诱发电位仪对患者的相关神经进行检测的结果。结果:在200例DPN患者中,神经电图总异常率高达71.5%。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其EM G异常率的发生逐渐增加。病程在1年以内的患者EM G异常率为40.8%,而病程在10年以上者异常率达到92.2%。病程在1年以内的患者H反射异常率为46.9%,而病程在10年以上者H反射异常率达到94%。其次是腓总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腓浅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异常率,分别是43.1%和58.8%,均超过40%。EM G结果提示:病程<1年组拇短展肌、肱二头肌、胫前肌、趾总伸肌EM G异常率均为0,病程≥10年组异常率分别为17.6%、9.8%、21.5%、31.4%,同样随病程延长而异常率增加。结论:EM G在诊断DPN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利于早期发现和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单纤维肌电图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单纤维肌电图(SFEMG)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Viking Ⅳ肌电图仪,测定3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指总伸肌的颤抖和纤维密度(FD),同时进行常规神经传导检测(NCS)并测量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结果 颤抖和FD具有相关性,且均与HbA1C呈正相关。18例NCS异常者,颤抖值均超过正常范围(11例伴阻滞),14例FD增加;18例NCS正常者,7例颤抖值增大(3例伴阻滞),5例FD增加。结论 颤抖和FD所反映的失神经-神经再支配与代谢状况相关联;SFEMG是DPN早期诊断的敏感手段,可发现糖尿病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交感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1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和203例糖尿病非DPN患者进行SSR检测,同时对102例健康人进行SSR检测。结果SSR起始潜伏期异常率高于波幅异常率,下肢的异常率高于上肢异常率。DPN患者中,174例(93.5%)SSR异常,其中32例未引出SSR,142例起始潜伏期延长,109例波幅下降。203例DM非DPN患者中,46例(22.7%)SSR起始潜伏期延长和/或波幅下降,其中19例有出汗异常,4例在检查后数月出现出汗异常。结论SSR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的敏感手段,可发现亚临床神经病,并与病情进展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进行基础治疗,即常规调整血糖,活血化瘀联合维生素B1、维生素B12,治疗组40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再加用甲钴胺.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为87.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进行痛觉传导通路研究,评估其小神经纤维功能。方法对56例有疼痛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感觉传导速度测定和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检测;同时进行健康对照组测试。结果糖尿病组感觉传导速度和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δ纤维和C纤维传导速度:糖尿病组分别为(8.6±1.7)m/s和(0.9±0.1)m/s,对照组分别(13.1±2.4)m/s和(1.7±0.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3,21.62,P均<0.05)。糖尿病组中,感觉传导速度异常率与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存在小神经纤维的传导异常,提示小神经纤维功能受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GM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将5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GM1治疗组和甲钴胺治疗组,两组均给予常规降糖、改善循环等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①GM1组治疗有效率高于甲钴胺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治疗后GM1组明显高于甲钴胺组(P<0.001)。结论 GM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良好前景,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对9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在控制血糖血脂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依帕司他联合应用甲钴胺,对照组单用甲钴胺,8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及神经传导速度(包括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明显优于对照组64.58%(P〈0.01);正中、腓总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SNCV)2组间和组内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DPN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传导功能,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患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不同时间点血清C肽(C-peptide,C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入选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存在DPN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66例和DPN组110例。采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P水平,比较两组间临床指标及CP水平,并分析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两组间单因素比较,DPN组病程、年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D-二聚体、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较SDM组高,DPN组体重指数(BMI)、空腹C肽(Fasting C-peptide,FCP)、胰岛素抵抗指数较SDM组水平低。(2)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间C肽无差异,尚未发现时间与组别间存在交互作用,不同时间点进一步做两两比较,各个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延长C肽逐渐上升,2 h达到高峰,3 h下降。(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年龄、BMI、Hb A1c、糖尿病肾脏病是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PN时FCP水平下降,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后的SDM与DPN两组间C肽无差异,病程、年龄、BMI、Hb A1c、糖尿病肾脏病是DP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ERK通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雪旺氏细胞凋亡以及Netrin-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建立动物和细胞模型分析ERK通路对雪旺氏细胞以及Netrin-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观察糖尿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组织中p-ERK的表达增加,ERK抑制剂PD98059抑制高糖诱导雪旺氏细胞中ERK的磷酸化,即ERK通路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的发生; 糖尿病模型小鼠坐骨神经组织中Netrin-1表达减少,ERK抑制剂PD98059增加高糖刺激中雪旺氏细胞中Netrin-1的表达,即ERK抑制剂通过增加Netrin-1的表达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PD98059可逆转高糖诱导雪旺氏细胞中Caspase-3的表达和细胞凋亡,即ERK抑制剂降低雪旺氏细胞凋亡,从而防止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的发展。结论 ERK抑制剂可抑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疾病雪旺氏细胞的凋亡以及增加Nertin-1的表达,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