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晓萍 《河北医学》2008,14(5):549-551
目的:通过检测产程处于潜伏期的孕妇宫缩时的脐动脉血流变化,了解宫缩对胎儿的影响,探讨脐血流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诊断技术,对89例处于潜伏期的孕妇分别进行宫缩期及间歇期脐动脉检测。结果:63例检测结果正常,26例异常(宫缩期S/D>2.6)。两组比较,除FVR以外,宫缩期及间歇期脐血流各项指标都有差异,且胎儿窘迫的发生也有差异。结论:超声多普勒脐血流产时检测,可以作为胎儿宫内窘迫的筛选实验。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4%、94.7%、87.5%、和93.1%。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7,(6):715-7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脐动脉频谱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值)对胎儿宫内窘迫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50例孕妇,其中73例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尿病组)和77例健康孕妇(对照组)。通过彩超确定38孕周时胎儿脐动脉频谱S/D值,并对比两组胎儿脐动脉频谱S/D的均值和变化情况及其对胎儿宫内窘迫的预测价值。结果:糖尿病组胎儿脐动脉频谱S/D值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同胎儿脐动脉频谱比值区间胎儿宫内窘迫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同脐动脉频谱比值区间胎儿宫内窘迫率均明显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脐动脉频谱S/D值和其胎儿宫内窘迫率均明显比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高,可以采用测定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脐动脉频谱S/D值,预测胎儿宫内窘迫。  相似文献   

3.
周抒  叶红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4):596-597
目的:探讨在产程活跃期联合应用胎心监护与脐动脉血流S/D检测能否提高胎儿窘迫的诊断水平,旨在及时准确地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方法:156例进入产程活跃期的产妇根据连续胎心电子监护(cardiotocography,CTG)的结果分为晚期减速组(Late deceleration,LD组)及胎心监护正常的对照组。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测定两组胎儿宫缩间歇期与宫缩时的脐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与舒张期血流速度之比(S/D),产后评定是否存在胎儿窘迫。结果:LD组宫缩间歇期、宫缩时脐动脉血流S/D值异常升高,且与胎儿窘迫有相关性;正常组S/D值与胎儿窘迫无相关性。两种方法联合应用预测胎儿窘迫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使用CTG或脐动脉血流S/D值对胎儿窘迫的诊断水平。结论:活跃期联合应用胎心监护与脐动脉血流S/D值检测可以弥补CTG假阳性率过高的不足,提高胎儿窘迫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当CTG正常及出现各种胎儿窘迫波形时脐动脉血流变化情况;分析各组中脐动脉最大最小血流速度之比(S/D )值与胎儿窘迫的关系;评价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对胎儿窘迫的诊断有何益处。方法选择足月临床孕妇300例,在产时行CTG ,其中胎心监护出现异常者,分为晚期减速组(1ate deceleration group ,LD组)35例及重度变异减速组(severe varia‐ble deceleration group ,SVD组)47例,对两组的孕妇分别行产时彩色多普勒脐动脉血流分析,测量其宫缩期及间歇期的最小血流速度(MIN)、最大血流速度(MAX)、S/D、阻力指数(最大最小速度差与最大速度之比,RI),产后观察有无胎儿窘迫,并比较单独使用CTG或S/D值及联合使用两种方法预测胎儿窘迫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正常组与SVD组、LD组(35例)两组分别比较M IN、S/D和RI之间均有差异;正常组与SVD组、LD组分别比较,SVD组与LD组两组比较,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宫缩间歇期脐动脉S/D值对胎儿窘迫的预测的特异性较高,而其敏感性较低,CTG联合S/D对胎儿窘迫的预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无明显提高;但CTG联合S/D可提高对胎儿窘迫的阳性预测值。结论单纯应用产时脐动脉S/D值筛查胎儿窘迫有较大缺陷,但CTG联合S/D可降低CTG的假阳性,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是胎儿窘迫诊断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97例胎儿脐带绕颈于产前进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CDFI)及脐动脉血流速度比值测定。结果发现CDFI的诊断率为94.8%。97例中合并胎儿宫内窘迫42例,S/D≥3.0者20例,死产2例,说明脐带绕颈是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潜在因素,测量S/D值可进一步了解血流受阻程度,对判断胎儿宫内窘迫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216例临床疑有胎儿宫内窘迫的病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探讨其发生率及预测围生儿预后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对笔者医院门诊及住院的临床上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症状的孕妇216例进行产前超声检查,观测脐动脉S/D值、RI值、胎儿有无脐绕颈、羊水混浊程度.结果 脐动脉S/D值≥3.0,RI≥0.6,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风险高.结论 CDFI检测胎儿脐动脉S/D值、RI值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指导分娩方式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胎儿血流动力学检测与胎儿窘迫的相关性.方法 对60例宫内窘迫胎儿脐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比值(S/D),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进行了测量,以同期相同孕周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结果 宫内窘迫胎儿大脑中动脉各项阻力指标均低于正常组,而脐动脉各项阻力指标均高于正常组.结论 通过对胎儿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胎儿宫内低氧状态,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脐血流频谱改变对胎儿心脑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01-2009-12间经超声检测脐血流频谱改变的76例孕妇,测量并观察脐动脉、脐静脉、大脑中动脉及胎心率,观察脐动脉及脐静脉血流频谱改变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关系。结果当脐动脉血流频谱形态表现为舒张期没有血流或出现反向血流时,脐静脉血流频谱异常明显增多;并且在该情况下,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增多。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脐血流频谱改变对胎儿宫内窘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足月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孕妇脐动脉血流速度波形和胎心率在加压试验前后的变化,及其与胎儿窘迫之间的关系。方法:2004年1月-2006年6月滨州市结核病防治院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33例孕足月头位妊娠脐带绕颈孕妇的脐动脉S/I、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胎心率(FHT)值在加压试验前后的变化。追踪受检测者在临产前或产程中有无发生胎儿窘迫。结果:脐带绕颈致胎儿窘迫组脐动脉S/I、RI、PI在加压试验后升高值明显高于未发生胎儿窘迫组,胎心异常变化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发生胎儿窘迫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以加压试验后脐动脉血流收缩期振幅与舒张期振幅比值(S/D)升高值〉0.5、RI升高值〉0.1、PI升高值〉0.2或S/I≥2.6、RI≥0.6、PI≥0.9为预测警戒值,其符合率72.7%~75.8%、特异性61.5%-69.2%、敏感性75.0%-85.0%、阳性预测值76.2%-78.9%、阴性预测值64.3%~72.7%。结论:检测脐带绕颈处胎儿脐动脉血流S/I、RI、PI及FHI值在加压试验前后的变化,可作为预测足月头位妊娠脐带绕颈致胎儿窘迫的一项较可靠指标,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患者子宫动脉及胎儿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降低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测120例正常晚期妊娠和120例HDCP患者胎儿脐动脉的收缩末期最大血流速度和舒张末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子宫动脉的S/D、PI、RI、血管直径(D),同时观察胎儿宫内发育情况如双顶径、股骨长度、胎儿体重,并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及胎儿窘迫、FGR、低体重儿的发生率。结果HDCP组脐动脉S/D、PI、RI值均高于对照组,HDCP组子宫动脉的S/D、PI、RI值也均高于对照组,血管内径则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将HDCP患者分为脐动脉S/D≥3和S/D〈3两组,比较其妊娠结局,前者Apgar评分〈7分、胎儿窘迫、FGR、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CP患者存在子宫-胎盘、胎盘-胎儿循环障碍,子宫动脉及脐动脉阻抗增高、血供不足,这些病理生理变化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彩色超声多普勒可以检测HDCP患者子宫动脉、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在预测HDCP病情发展程度和围生儿结局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胎心监测联合超声脐动脉血流监测对胎儿窘迫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新乐市医院行胎心监测及超声脐动脉血流监测并分娩的孕妇240例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经检测脐血p H值<7.0证实为胎儿窘迫者120例,非胎儿窘迫120例,入选孕妇分别行胎心监测及超声脐动脉血流监测检查;并采用平行(并联)试验对两种监测方法进行联合诊断结果判定,即胎心监测或超声脐动脉血流监测任意一项检测结果阳性,即诊断为阳性;最终将三种诊断结果与分娩后及脐带血pH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联合监测诊断胎儿窘迫灵敏度为77.50%,特异度为50.83%,假阳性率为22.50%,假阴性率为49.17%,Youden指数0.2833.联合监测诊断结果明显优于单独监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070,P=0.0006).结论 胎心监测联合超声脐动脉血流监测对胎儿窘迫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儿宫内窘迫脐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2~6月的确诊为胎儿窘迫的100例孕妇,进行超声产科检查,检测胎儿脐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结果:该100例孕妇中,有66例出现的新生儿窘迫,S/D值≥3.0,RI≥0.6是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高危因素。结论: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异常的胎儿易发生窘迫,脐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检测对诊断胎儿窘迫的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儿脐血流监测与胎心监护在预测胎儿脐带缠绕妊娠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孕晚期B超诊断为胎儿脐带绕颈的孕妇452例行胎心监护、脐血流S/D值测定,并记录分娩方式、产时羊水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胎监异常同时脐血流S/D比值〉3在羊水过少发生率、胎盘功能低下发生率、胎儿窘迫发生率、羊水污染发生率、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高于胎监及S/D比值正常的孕妇。结论对胎儿脐带缠绕孕妇联合应用胎心监护与脐血流测定,可减少新生儿窒息,改善围产儿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羊水过少胎儿脐动脉血流测定的临床价值及胎盘病理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 ,对 30例羊水过少孕妇 (羊水过少组 )及 30例正常孕妇 (对照组 )进行脐动脉血流S/D值 (收缩期峰值 /舒张期峰值 )测定 ,并对分娩后的胎盘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羊水过少组脐血流S/D值≥ 3者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胎盘合体滋养细胞结节及绒毛间质纤维化显著增加 ,血管合体膜显著减少 (P <0 0 1) ,不良围产儿结局发生率增高 (P <0 0 5 )。结论 :羊水过少时 ,胎盘发生明显病理变化 ,脐动脉血流S/D值测定 ,可作为了解羊水过少胎儿胎盘功能和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指标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分娩时脐动脉血气分析的意义。方法选取100例于2011年3~10月在大连市妇产医院住院的单胎足月自然分娩孕妇100例,对50例脐血流异常(S/D>2.5)足月胎儿分娩时行脐动脉血气分析,50例正常(S/D≤2.5)脐血流足月胎儿相同条件血气分析对照,两组均常规行产前胎儿电子监护,产后专人Apgar评分。结果两组中胎儿电子监护异常情况出现率无显著差异(P>0.05),血气分析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脐血流异常而Apgar评分正常的新生儿有窒息可能,应结合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来共同评价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胎心电子监护联合脐血流S/D值在预测胎儿窘迫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足月分娩孕妇,依据预测值的不同分为高危组(44例)、脐血流组(32例)和胎监异常组(44例)三组.破膜后记录羊水性状,并统计新生儿出生后的1min Apgar评分.结果 与脐血流组和胎监异常组相比,高危组具有较高的羊水Ⅲ粪染、新生儿窒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脐血流组和胎监异常组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胎心电子监护联合脐血流S/D值在预测胎儿窘迫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脐动脉血流S/D比值,探讨S/D比值增高的病因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157例脐动脉血流S/D比值增高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120例S/D比值正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S/D比值增高的病因并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① 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0例,脐带绕颈3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