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近几年克林霉素不良反应病历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及其用药安全性,以促进克林霉素的合理用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克林霉素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我院2002年11月~2004年5月间住院病人使用克林霉素出现不良反应的资料,对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前瞻性观察,并对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初步评价。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自2002年11月~2004年5月间住院手术病人2754例,剔除使用其他抗生素治疗者,共计1610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克拉霉素(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513)、阿奇霉素(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66,规格500 mg/5 ml)药物不良反应特点,总结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阿奇霉素3053例、克拉霉素2321例患者临床资料以及明确与所用药物有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阿奇霉素不良反应中男性5.59%、女性3.97%;≤12岁4.18%、12~60岁5.06%、>60岁5.00%、合计不良反应发生率4.81%高于克拉霉素男性3.04%、女性2.50%,≤12岁1.17%、12~60岁4.15%、>60岁2.45%、合计不良反应发生率2.76%;阿奇霉素与克拉霉素男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12岁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12~60岁,克拉霉素不良反应集中在胃肠系统57.81%、皮肤及其附件15.63%、中枢神经系统10.94%,阿奇霉素不良反应集中在胃肠系统76.87%、皮肤及其附件10.88%、肝胆系统6.12%,阿奇霉素不良反应胃肠系统比重高于克拉霉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且症状系统相对集中,克拉霉素不良反应较少,但涉及症状系统较多,两种抗生素需停药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角度。 相似文献
4.
克拉霉素 ,又称甲红霉素 ,为 1 4员环 6 0 甲基衍生物 ,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目前广泛用于临床 ,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现总结如下。1 剥脱性皮炎患者 ,女 ,2 5岁 ,因感冒发热给予口服克拉霉素胶囊 0 .2 5g(1粒 ) ,qd ,第一次用药后全身逐渐出现麻疹样皮疹 ,第 2次用药后皮疹迅速融合成片 ,口腔周围及枕部红色皮疹合并有水肿。第 3天皮疹持续发展 ,出现剥脱性皮炎 ,颈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湿润靡烂 ,口唇及口腔内大疱。经对症治疗 ,5d后全身泛发丘疹及红肿逐渐减轻 ,呈大片脱屑变为糠状鳞屑反复剥脱。 8d皮疹基本痊愈[1 ] 。2 … 相似文献
5.
6.
克拉霉素的不良反应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克拉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临床上用于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呼吸道系统、皮肤软组织感染。随着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随之增加。现将克拉霉素不良反应综述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光盘 )的文献检索 ,手工查阅原始文献 ,筛选出克拉霉素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报道及临床应用研究中不良反应资料较详实的文献 ,剔除资料不全的报道。对所选克拉霉素不良反应归纳总结 ,按其临床表现分类。关键词 :克拉霉素。文献时间段 :1994~ 2 0 0 1年。1.2 文献类别和选择1.2 .1 类别药物不良… 相似文献
7.
陈靖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3):87-88
2006年震惊国人的欣弗事件让克林霉素处于风口浪尖,事实上,近年来克林霉素及其磷酸酯药物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取得不错的疗效和经济效益同时不良反应报道也在逐年增多,通过文献查阅,笔者将克林霉素及其磷酸酯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发生并报道过的不良反应归纳成文,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借鉴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8.
克拉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概述如下:
1过敏反应
刘军彩等报道,患男,53岁,因糜烂性胃炎给予克拉霉素缓释片0.5克口服,bid,服药后8小时患者出现双下肢内侧皮肤红肿,继而出现数个小米粒大小丘疹,奇痒,并出现咽喉部疼痛、吞咽困难,停药后予抗过敏治疗,1周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9.
10.
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克林霉素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金葡球菌等G 球菌和各种厌氧菌引起的感染[1,2].为了解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现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医药文献中有关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同时对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问题进行讨论,以便对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用规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归纳总结124例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用药后,不良反应多发生于胃肠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涉及不良反应较多的四类药物分别为左氧氟沙星(46.8%)、环丙沙星(28.2%)、加替沙星(18.5%),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结论为了有效减少和防止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临床用药中要根据规范要求用药,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保临床安全用药,减少不良反应、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对药物的不良反应(ADRs)发生的原因以及特殊人群合理用药进行了分析,并且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了解专业领域的知识,查阅文献,参与药物不良反应的收集和报告工作,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给医护人员提供正确用药信息。结果为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有效、合理,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结论现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与人们对药物安全的期望尚有相当的距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介绍我院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情况,由于院领导重视,并以多种方式培训,使广大医、护、药剂人员认识到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合理用药,提高用药水平,减轻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并进一步促进药师下临床与医护人员合作,对患者用药安全起到积极作用.最后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5.
Inocencia Martínez-Mir Mercedes García-López Vicente Palop José M. Ferrer Elena Rubio & Francisco J. Morales-Olivas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1999,47(6):681-688
AIMS: There are few publication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s) among paediatric patients, though ADR incidence is usually stated to be higher during the first year of life and in male patients. We have carried out a prospective study to assess the extent, pattern and profile risk for ADRs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between 1 and 24 months of age. METHODS: An intensive events monitoring scheme was used. A total of 512 successive admissions to two medical paediatric wards (47 beds) were analysed. The hospital records were screened daily during two periods (summer, 105 days and winter, 99 days), and adverse clinical events observed were recorded. RESULTS: A total of 282 events were detected; of these, 112 were considered to be manifestations of ADRs. The cumulative incidence was 16.6%, no differences being observed between periods. Although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patients under and over 12 months of age, risk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among girls compared with boys (RR=1.66, 95% CI 1.03-2.52). The gastro-intestinal system was most frequently affected. The therapeutic group most commonly implicated was anti-infective drugs and vaccines (41.5%). The ADRs were mild or moderate in over 90% of cases. A consistent relationship was noted between the number of drugs administered and the incidence of ADRs. CONCLUSIONS: Hospitalized patients exhibited an ADR risk profile that included female sex and the number of drugs administered. No particular age predisposition was observed. The most commonly prescribed drugs are those most often implicated in ADRs in paediatric patien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5月~2012年1月上报的59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总结。结果左氧氟沙星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过敏性休克10例,占16.95%;消化系统7例,占11.86%;神经系统8例,占13.56%;泌尿系统6例,占10.17%,皮肤及其附件18例,占30.51%;呼吸系统4例,占6.78%;其他6例,占10.17%。在所有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中,0~20岁3例,占5.08%,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21~60岁48例,占81.36%,其中男性16例,女性32例;60岁以上8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在所有患者中,使用口服8例,占13.56%;静脉输注49例,占83.05%;滴眼液2例,占3.39%。结论左氧氟沙星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可涉及全身各个器官与组织,并且以用药剂量较大且给药途径为静脉的中年女性多见,在使用时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全身情况,做到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抗肿瘤药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建议.方法 100例使用抗肿瘤药紫杉醇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紫杉醇持续治疗3个月,统计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抗肿瘤药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占比较高的4种类型分别为骨髓抑制(94.00%)、脱发(91.00%)、手足麻木(89.00%)、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3—2014年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患者9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中61~76岁组所占比例最高(P﹤0.05);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中头孢菌素类所占比例最高(P﹤0.05);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P﹤0.05)。结论抗生素所致不良反应种类较多,且发生率较高,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A study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to anti tuberculosis therapy in the medical outpatien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26 per cent. Side-effects to isoniazid and rifampicin were mainly hepatitis, nausea, vomiting. Ethambutol caused reversible optic neuritis in 7.9 per cent cases. Most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ccurred during the first 3 months of treatment.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所致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9月我院有关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案例22例,分析案例涉及患者的基础资料,疾病史,药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史情况以及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等。结果 22例阿托伐他汀药物不良反应案例中,年龄 60岁患者的发生率最高(72.72%);不良反应以肝功能异常最常见(95.45%),肌肉疼痛不良反应较少见(4.55%);所有患者在停药对症治疗后得以恢复,无死亡事件。结论在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时,应给予老年群体及存在合并症群体更多的关注,并尤其注意联合用药情况,关注药物的相互作用,尽最大可能降低阿托伐他汀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