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后色素沉着的成因。方法 应用超微结构细胞化学技术观察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后表皮—黑色素单位 (EpidermalMelaninUnit,EMU)的超微结构动态变化 ,并借助电子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技术 ,对黑色素细胞及角朊细胞内的黑色素小体形态学及分布形式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 48h内表皮黑色素单位处于崩解状态 ;术后 72h后 ,表皮黑色素细胞 (Mel anocyte ,MC)及角朊细胞 (Kerationcyte,KC)功能及协同作用逐渐恢复并超过术前水平 ;1个月后 ,KC内 ,尤其是棘层及颗粒层KC内出现大量、呈单个分布的MS。结论 EMU内KC MC协同功能增强及从基底层到颗粒层的KC内出现大量大体积、呈单个形式分布的MS ,是造成过度皮片色素沉着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
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后表上—黑色素单位超微结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后色素沉着的成因。方法:应用超微结构细胞化学技术观察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后表皮-黑色素单位(Epidermal Melanin Unit,EMU)的超微结构动态变化,并借助电子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技术,对黑色素细胞及色朊细胞内的黑色素小体形态学及分布形式进行分析。结果:术后48h内表皮黑色素单位处于崩解状态;术后72h后,表皮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MC)及角朊细胞(Kerationcyte,KC)功能及协同作用逐渐恢复并超过术前水平;1个月后,KC内,尤其是棘层及颗粒层KC内出现大量、呈单个分布的MS。结论:EMU内KC-MC协同功能增强及从基底层到颗粒层的KC内出现大量大体积、呈单个形式分布的MS,是造成过度皮片色素沉着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观察全厚皮片移植对过度色素沉着的影响,用豚鼠作实验对象,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及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豚鼠表皮内角朊细胞的密度、角朊细胞内黑色素颗粒的数量及分布形式的变化。结果表明,角朊细胞的组织学改变实际上是一个损伤后修复的过程;角朊细胞内黑色素含量增加及出现的多层次的“核上帽”状分布而形成的“多重帘幕”效应,是皮片过度色素化的直接原因;黑色素在角朊细胞内的降解障碍及角朊细胞更新周期延长可能是表皮内黑色素含量增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双氯灭痛对豚鼠皮肤前列腺素E2含量变化及自体全厚皮片表皮内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KC/MC)比值与色素沉着的影响。方法 借助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动态观察皮片内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的变化及双氯灭痛的影响;借助组织学及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皮片表皮内KC/MC比值变化。结果 在手术对照组,移植早期PGE2含量升高伴随着KC/MC比值的升高;而实验后期KC与MC的比值(KMR)减小。在双氯灭痛组,早期PGE不升反降,KMR减小;相应的实验后期KMR增大,皮片色泽较浅。结论 在移植早期应用双氯灭痛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对表皮黑色素单位的损伤,减弱其增殖反应,从而降低KMR,减轻皮片色素沉着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观察全厚皮片移植对过度素沉着的影响,用豚鼠作实验对象,采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及射射自显影技术,观察豚鼠表皮内角朊细胞的密度,角朊细胞内黑色素颗粒的数量及分布形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应用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方法对豚鼠自体皮肤移植后不同时期表皮内黑色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变化规律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自体皮皮肤移植后不同时期表皮内墨色素颗粒及黑色素细胞密度的变化,在色素沉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索bFGF对移植术后自体全厚皮片色素代谢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方法:在自体全厚皮片移植术中应用bFGF,于术后一月内,应用组化和电镜的方法,对皮片内黑色素代谢进行动态观察。结果:实验浓度的bFGF对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和形态无明显影响,但促进了角肮细胞的增值,使术后14天~28天皮片表皮层黑色素含量降低。结论:全厚皮片移植中应用bFGF在术后一定时期内有助于减轻皮片黑色素沉着。  相似文献   

8.
自体皮片移植后的色素沉着对整形手术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一直是整形外科颇感棘手的问题之一。回顾近些年有关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简称bFGF)的黑色素细胞生物学的有关进展,以及bFGF在创面修复等方面的作用,以期能够找出自体皮片移植中(bFGF)对黑色素细胞代谢的影响及影响机制,有助于研究和解决自体皮片移植后的色素沉着问题。1bFGF和黑色素细胞生物学黑色素细胞来源于胚胎时期的神经峙,是唯一能产生和分泌黑色素的高分化细胞,位于表皮的基底细胞层内,多突起,与周围的角脉细胞相联系。对黑…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黑皮素1受体(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及黑色素在不同类型自体移植皮片中的表达,并与自身正常皮肤作对照,初步认识MC-1R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的作用。方法取颈部自体皮片移植术后1年的皮片(包括全厚皮片、中厚皮片及刃厚皮片),以及原供区、受区周围皮肤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银染-丽春红法检测自体移植皮片与正常皮肤中MC-1R表达及黑色素含量。结果MC-1R的表达定位于表皮基底部黑色素细胞、角质形成细胞胞浆;在各类自体移植皮片中均呈阳性表达,皮片愈薄MC-1R表达愈明显;MC-1R在各类移植皮片中的表达与两类正常对照皮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类正常对照皮肤内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类型移植皮片表皮中黑色素含量较两种正常对照皮肤均明显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不同类型移植皮片表皮中黑色素含量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片愈薄,黑色素含量愈多;皮片中黑色素含量与MC-1R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自体移植皮片中黑色素含量与MC-1R表达量呈正相关,MC-1R在自体移植皮片中的高表达能使皮片中黑色素含量增加,在自体移植皮片过度色素沉着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体全厚皮片移植后黑色素细胞密度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组织化学及放射自显影技术,对豚鼠自体全厚皮片移植术后3个月内的不同阶段,皮片表皮内黑色素细胞密度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观察。实验表明:表皮颜色的变化与其表皮内黑色素细胞密度改变呈明显的同步关系,且表皮内黑色素细胞对H-TdR的摄取增加。黑色素细胞密度的增加可能在皮片过度色素沉着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Operations were performed on 48 patients with aneurysms of the thoracic aorta, one of them had a rupture of aneurysm of the noncoronary sinus followed by the formation of a fistula between the aorta and the right atrium. The fistula was ligated by an access through the right atrium with good nearest and long-term result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ͷ��������֮�Ҽ�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胰十二指肠切除(Whipple)术一直是治疗胰头导管腺癌的主要方法。但其手术切除率低,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且远期疗效又甚差。因此,多年来世界各国胰腺外科的同道们都在不断的探索和改进手术方法,以求提高胰头癌治疗的效果。因此,胰头癌的手术方法很多,名称亦多达十余种,如扩大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extended pancreatoduodenectomy)、改良的或合理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性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