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型脊柱固定器械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自1989年以来,临床应用一种新型脊柱固定器械,共68例,其中52例为胸腰椎骨折,16例为椎体滑脱。经临床观察和随访,治疗效果满意。这种新型固定器械,既可行胸腰椎骨折的固定,也可行椎体滑脱的复位。根据临床需要,该器械可行压缩、撑开、成角和中立位固定。作者强调,脊柱损伤只要有手术指征,手术时机甚为重要,应早期或立即手术,有利于脊柱骨折和椎管前方骨块的复位,早期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经皮椎弓根植骨联合脊柱外固定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胸腰椎骨折的传统手术治疗主要是前路、前外侧入路、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手术创伤大、出血多、跨节段融合、脊柱活动度丢失。为减少创伤、保留脊柱活动度,我院研制了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和新型脊柱外固定器,自2005年2月至2007年6月应用经皮椎弓根植骨器械联合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实现了微创非融合性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胸腰椎骨折前路内固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胸腰椎骨折是常见而较为严重的创伤,前路手术可直视下保证椎管得到彻底减压,同时前柱承载着脊柱主要的载荷分布,而前路手术能实现前柱的骨性融合并重建脊柱前柱的高度,故前路手术仍是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重要方法。随着脊柱钉棒系统的应用,临床上大多采用后路开放手术治疗,但前路内固定因具有独到的优势,单纯后路并非能取代。本文综述总结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手术适应证选择、前路内固定器械、植骨方法及技术要点,以期为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提供更佳确切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2):1113-1116
近年来,脊柱损伤特别是胸腰椎损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尤其是严重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治疗较为棘手。随着影像技术、内固定器械的发展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挽救神经功能和恢复脊柱稳定性与运动功能同时,胸腰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的治疗出现了许多新理论和新技术。本文就胸腰椎骨折伴脊髓神经损伤的手术指征及时机、手术方案的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胸腰椎骨折是骨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其治疗在过去50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与影像诊断技术对脊柱解剖结构的认识、对脊柱生物力学的研究以及脊柱内固定器械的不断改进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的胸腰椎骨折如何选择最理想的治疗方案还有争议。本文就胸腰椎骨折的有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将胸腰椎骨折分型及开放性手术治疗的相关内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AF系统经椎弓根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骨折以胸腰椎骨折最为常见。地下坑道作业者胸腰椎骨折发病率较高,是煤矿井下常见损伤,且常合并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其治疗目的是:直接或间接的椎管减压,恢复和维持脊柱的稳定性,利于早期活动和神经康复治疗。目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较多,内固定新技术及新型内固定器械不断问世,我科自从1999年6月引进AF(Atlas fixation;AF)系统[1],手术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1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初步总结有关临床资料并对复位、固定、植骨等问题进行讨论。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性9列,女…  相似文献   

7.
新型脊柱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脊柱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技术探讨张功林葛宝丰荆浩张军华王世勇陈新曾述强王清1989年以来,作者针对脊柱椎弓根固定器械的缺点,设计一种新型脊柱固定器械,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器械结构1.1器械结构该器械结构简单,由主杆...  相似文献   

8.
胸腰椎骨折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工业及交通业的发展,胸腰椎骨折发病率逐渐上升,成为骨科常见的损伤之一。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入、固定融合技术与理论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治疗的进步,同时,手术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大量生物力学和临床研究表明,内固定器械与融合技术的应用使脊柱立即获得稳定并促进了脊柱的融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胸腰椎性骨折的外科治疗及其进展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分析胸腰椎骨折短节段内固定术后继发后凸畸形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4年至2018年胸腰椎骨折行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术后继发后凸畸形39例。结果胸腰椎骨折术后脊柱后凸原因较多,早期主要在于手术操作有欠缺;1年内发生后凸畸形,多为固定节段短或螺钉短,不能有效支撑固定;未佩戴外固定支具或支具不牢靠且活动量大;患者骨质疏松;取出内固定后发生脊柱后凸主要在于稳定性差的骨折减压固定未给予充分植骨融合;椎间盘严重损伤,取出后再次塌陷。结论从当前病例总结,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在于胸腰椎骨折的正确诊断、合适手术方式和有效的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10.
胸腰椎骨折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脊柱胸腰段骨折约占脊柱骨折的1/2,由于其解剖的特殊性,容易由传导暴力造成损伤,引起脊柱不稳、椎管狭窄、脊髓损伤等。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学、生物力学的发展以及各种各样新型内固定器械和方式的涌现,越来越多的胸腰椎骨折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经椎弓根伤椎撬拨复位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椎弓根伤椎终板撬拨复位器、去螺纹器及椎体内植骨器在治疗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应用。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收集32例胸腰椎骨折,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5~65岁,平均39.4岁。采用自行设计的经椎弓根终板撬拨复位器、去螺纹器及椎体植骨器行椎体终板复位及椎体内植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全部病例要求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及内固定取出后3个月行伤椎X线片及CT检查,然后测量伤椎矢状面、额状面后突角度及伤椎高度。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4~21个月,平均16个月。随访内容包括后突角度和椎体高度的丢失、骨折愈合情况和内固定植入情况。32例均未出现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椎体内植骨融合良好。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及内固定取出后3个月的统计结果显示伤椎椎体高度保持良好,未出现复位后高度、角度丢失和后期塌陷。结论:采用经椎弓根伤椎终板撬拨复位、去螺纹器及椎体植骨器行椎体终板复位及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能取得满意疗效,而且创伤小,椎体内植骨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恢复椎体高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预防术后晚期椎体高度及角度的丢失,避免了前路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以来应用椎弓根螺钉的治疗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全部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体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平均20个月(6~60个月),其中18例脊髓不全损伤患者Frankel分级提高l~3级(平均2级)。A级10例有2例恢复到B级,1例恢复到C级,其余患者部分术后感觉平面下降或下肢感觉部分恢复,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术后遗留轻度腰背痛3例,1例螺钉松动,无一例发生感染。随访病例均行X线片检查,后凸角由术前平均25°(11°~35°)矫正到术后10°(0°~15°),椎体前缘高度矢状径指数术前30°(15°~55°),恢复到术后85°(72°~100°)。结论后路椎管减压,椎体植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在解除神经及硬膜囊压迫的同时扩大了椎管,杜绝了继发性椎管狭窄,增加了脊柱稳定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前入路减压Z-Plate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前入路减压Z-Plate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1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施行前入路减压、植骨、 Z-Plate钢板内固定.结果 19例随访9~35个月,X线片显示椎体生理弧度恢复良好,植骨融合牢固,无断钉松动等并发症,术后A级1例神经功能无恢复,其余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Z-Plate内固定系统用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胸腰椎骨折四种不同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测试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对4种椎弓根内固定器进行评价和比较,以提高脊柱内固定复位内固定效果,使其更符合脊柱生物力学原理,为临床服务。方法:采用新鲜脊柱标本8具,造成胸腰段不稳定骨折,采用4种不同内固定器加以固定,测定它们的生物力学性能,对照比较。结果:胸腰椎骨折采用MRF脊柱内固定,在脊柱强度、刚度和稳定方面比其他3种内固定器械来得强,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MRF脊柱内固定器作脊柱固定,既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又具有更强的整复固定性能,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前路减压和应用Z-Plate钢板内固定及钛网支撑植骨的优点。方法 对48例陈旧性胸腰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均行前路椎管减压、钛网支撑植骨及Z-Plate钢板内固定。平均随访时间16.5个月,术后椎体间均获骨性融合,95.8%患者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平均改善1.1级,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方法可充分利用切除的肋骨和减压碎骨块进行植骨,避免取自体髂骨,纠正脊柱后凸,提高椎体问融合率,以重新获得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AF内固定与术中脊髓造影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在AF内固定术中结合脊髓造影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临床意义。方法  32例胸腰段骨折脱位伴不同程度神经损伤患者均行开放复位AF内固定手术治疗 ,术中暂不行椎管直接减压。AF复位内固定后 ,用Omnipaque造影剂 ,由手术切口行术中脊髓造影 ,注入造影剂前 ,回抽脑脊液 ,检查是否为血性 ,如为血性 ,不行此检查 ,造影后 ,C形臂X线机动态观察椎管通畅情况 ,了解减压复位情况 ,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结果  32例患者中 ,除 2例为血性脑脊液未行此检查外 ,30例均行此检查 ,2 0例显示椎管通畅 ,骨折脱位得到解剖复位。生理曲线得到恢复 ,造影剂通畅无受压。未行椎管直接减压 ,占6 6 6 %。 6例显示椎管不畅 ,压迫来自前方。 4例行后路椎弓根侧前方减压 ,2例行骨块轻敲复位。 4例显示椎管不畅系后方压迫造成 ,行椎板减压。平均随访 36个月 ,所有病例均得到解剖复位 ,无复位丢失 ,不全瘫患者术后功能提高 1级或 1级以上者占 73 3%。结论 不是所有胸腰段骨折脱位患者都必须行切除椎管结构进行直接减压 ,复位固定本身即是椎管减压 ,术中脊髓造影简单、安全 ,直观。可术中监护复位减压情况 ,及时弥补不足 ,对进一步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通用脊柱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应用通用脊柱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系统治疗的110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患者进行随访,平均时间为14月。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脱位椎体全部复位,随诊时的X线片显示椎弓根钉固定牢固,无松动。并发症6例,术中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2.7%;术后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2.7%。术后神经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通用脊柱椎弓根钉棒矫形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疗效确切,是一种简捷,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短节段C—D装置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2月~1996年1月间,作者利用短节段Cotrel-Dubouset装置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15例,骨折脱位复位达73.3%,12例伴有神经损伤者神经功能平均恢复1.25级(Frankel分级)。作者认为C-D装置具有纵向撑开,横向固定、抗旋转、固定牢靠、手术操作简单、损伤脊髓的机会少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的装置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后人路对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撑开复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部分病例增加椎管减斥、经机弓根植骨。比较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复位愈合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2例脊髓神经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分法:A级3例,B级1例,C级1例,D级5例,E级2例。结论对不稳定胸腰椎骨折采川经后路行撑开复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