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为社会所关注,国内研究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报告也不少,但研究贫困生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不多。本研究试图探讨贫困大学生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自从“马家爵事件”后,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在贫困大学生群体中,高职高专的学生可以说是一个“三重弱势群体”:一是因为未能被本科院校录取,自认为他们进错了门,感觉低人一等,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产生怀疑和动摇,使得他们成为高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二是因为生活贫困使他们成为普通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三是从目前就业形势看,专科贫困生要比本科贫困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压力和社会地位低下的现实,使之成为贫困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3.
程坤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5):548-549,552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其中有170名贫困大学生,230名非贫困生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特质焦虑水平不显著,而状态焦虑水平贫困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t=2.386,P<0.05)。贫困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问题解决和退避两种应对方式对焦虑有较高的预测力。结论:贫困大学生的焦虑和应对方式有密切相关,所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建立积极的成熟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焦虑心情。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压力而产生的思想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了解贫困生的精神状态和思想状况,准确把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研究和探索贫困生思想教育对策,有针对性地做好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帮助贫困生克服各种心理问题,教育和引导他们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5.
关注高校贫困生问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之一 ,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和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在多年以前就对资助贫困生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自 1994年起 ,中央财政先后 9次拨款共 8.44 7亿元 ,专项用于资助中央部属高校贫困生 [1 ]。各省财政也根据实际情况对省属高校贫困生进行资助 ,各高校也想方设法保证贫困生不因家庭困难而辍学 ,使一批又一批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学业 ,走向社会 ,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保持了高校和社会的稳定。一、贫困生的概念和划分标准对于高校贫困大学生这一词语 …  相似文献   

6.
一部分贫困生在经济和就业双重压力下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为此,笔者对贫困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成因,为医高专做好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校贫困生已经成为一个为数不少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应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本文对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心理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旨在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推进素质教育进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大学生资助政策的改革和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贫困生作为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承受着经济压力的同时更容易出现"心理贫困"现象,越来越成为社会和高校普遍关注的焦点。以徐州医学院为例,作者探析了我国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原因,并指出引导高校贫困生走出"心理贫困"的对策是促进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高校贫困生群体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探讨了高校贫困生群体的产生背景、形成原因及其特点,并提出了有效的帮困对策,这对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保证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和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医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娟  王枫  陈端颖  雷尚兵  张仲华  况成云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7):2137-2137,2140
目的:探讨贫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采用SCI- 90对3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比非贫困大学生差,在抑郁、恐怖、人际敏感、精神病性、强迫等方面均显著差于与非贫困大学生.结论:医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全面做好贫困生各项心理工作,以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和社会转型,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日趋增大。从目前相关的文献资料看,研究者的眼光主要放在普通高等学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上,而对医学高职院校困难家庭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研究却很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列举了医学院校贫困生的衍生性就业困难和成长诉求表现,对贫困生成长动能偏弱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及其内在和谐的有机建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是我国高校改革后出现的特殊群体,随着高校的扩招,在校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贫困生比例也在不断加大,贫困生的思想政治问题日渐突显。正视贫困原因,找准问题的根源,采取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做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学校整个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对做好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意义也是重大的。1高校贫困生现象及成因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有力地推动了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由于近几年普通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也逐年增加,高校出现了一批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扶贫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因客观条件差而衍生出的一系列心理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医学院校,贫困生比例较其他高校更高,医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着其职业道德的养成。本文在具体分析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特点及产生原因的同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医学院校在校贫困大学生心理扶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如何对当前高校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有效管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对贫困生进行经济资助的同时,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值得分析和探究。文章从贫困生现状着手,通过分析此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探求对贫困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的正确教育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16.
据新华网2012年最新统计,全国举办医学门类专业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有280余所,高等职业院校350所,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已达到176万余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每年医学类毕业生在各高校毕业生就业排名趋势中呈现倒数现象,尤其是高职高专医学贫困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这种现象的发生既有自身原因也有社会原因。如何让医学高职高专院校贫困毕业生更好就业,服务于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是医学高职高专院校贫困生一大难题。1医学高职高专贫困生界定、评定的量化标准  相似文献   

17.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如何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已成为高校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高校毕业生在求职应聘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毕业生就业受到很大影响,其中学校学科专业的设置是否科学,专业培养方向是否宽泛也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对我院2006、2008和2011级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毕业生在求职应聘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后认为:要想为毕业  相似文献   

18.
葛媛媛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2):280-281,321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和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是目前国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毕业生自身因素、高校存在的问题和社会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指导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江苏某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对策探讨,有针对性地做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使用SCL-90对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的600名非贫困学生和500名学校认定的贫困生进行调查和对照分析。结果江苏某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全国大学生和本地区非贫困大学生低。贫困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偏执、精神病性8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其中得分较高的2个因子是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结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非贫困生,针对这一情况,学院应通过各种途径改变现状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的高校扩招,高校的教育已逐渐由“精英教育”步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的难题日益明显.基于就业视觉下的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对加强大学生就业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