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arfan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中心 1995年 3月至 2 0 0 1年 9月收治的Marfan综合征患者 9例 15眼 ,其中男 7例 11眼 ,女 2例 4眼 ,年龄 6~ 40岁 ,平均 2 4岁。患眼中 13眼合并高度近视 ,2眼合并高度远视 ,2眼合并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1眼继发性青光眼。术前检查 ,5眼晶状体向下方移位 ,其余均向上方、鼻上或颞上移位。术前视力小于 0 0 5者 2眼 ,0 0 5~ 0 3者 12眼 ,0 5者 1眼。主要手术方法 ①用带有聚丙烯缝线长针自患眼 9点或 3点位睫状体扁平部刺入 ,经晶状体从对侧扁平部穿出 ,固定晶状体 ;脱位严重者采用双侧长针固定 ;②自患眼 11点左右角膜缘内作自闭…  相似文献   

2.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的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具有瞳孔不易散大 ,周边囊膜混浊 ,裂孔检出率低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发展迅速、严重 ,手术成功率较低的特点 [1 ]。我院近年来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疗效较为满意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对象 :选取 1999年 3月~ 2 0 0 3年 1月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4 2例 (42只眼 ) ,其中男 32例 ,女 10例 ;年龄 2 8~ 75岁 ,平均年龄 5 5 .2岁。术前视力 :0 .2者 2只眼 ,0 .1~ 0 .2者 4只眼 ,0 .0 5~ 0 .1者 11只眼 ,光感至指数者 2 5只眼。扩瞳后 ,瞳孔直径小于 4 mm者 7只眼 ,4~ 5…  相似文献   

3.
脉络膜缺损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眼底病 ,由眼泡胚裂闭合障碍所致。由于脉络膜缺损处视网膜发育不良呈变性萎缩状态 ,易出现视网膜裂孔或因玻璃体条索牵引而致视网膜脱离。以往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这类视网膜脱离成功率低 ,我们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这种复杂型视网膜脱离 9例 9只眼取得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 9例 9只眼 ,男 4例 ,女 5例 ;右眼 7只 ,左眼 2只。年龄 10~ 32岁 ,2 5岁以下者 8例 ,占 88.9%。病程 0 .5~ 3.0个月。术前患眼视力为光感~0 .15 ,视力在 0 .0 1以下 7只眼 ,占 77.8…  相似文献   

4.
玻璃体切割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的手术时机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Acute retinal necrosis,ARN)的有效性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对11例(11只眼)ARN患眼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其中7只眼伴严重玻璃体混浊,2只眼伴局限性视网膜脱离,2只眼视网膜全脱离、多发性裂孔。年龄12岁~55岁,平均34.2岁,手术眼距初发病时间20天至8个月,其中3个月以内者9例。术前视力:手动/10~30cm者2例,指数/20~30cm者2例,0.02~0.08者4例,0.1者3例。诊断明确后即予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及皮质类固醇治疗。然后对严重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炎性渗出范围超过赤道区到达后极部.周边部已发现干性裂孔或有广泛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病变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切除混浊之玻璃体,清除增殖及大部分渗出灶,作次全视网膜光凝。11例中8例辅助巩膜外环扎术,6例作晶体切除,10只眼一次性注入硅油填充,另1只眼作气液交换后12d发生视网膜、脉络膜广泛脱离,二次手术注入硅油。结果随访8个月至3年,平均19.3个月。11只眼中9只眼视网膜平伏,2只术前有视网膜脱离眼取硅油术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无光感。成功9只眼视力均保持FC/30cm以上的有用视力,其中4只眼视力0.1,3只眼视力0.2。视力≥0.1者占78%。结论对ARN病情发展严重者选择适当时机,即在视网膜脱离发生前,已有严重玻璃体混浊影响眼底观察和激光治疗、周边部已发现干性裂孔或有广泛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病变时应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有防止视网膜脱离发生或发展,保持较好有用视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采用现代玻璃体手术治疗儿童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已取得显著进展。自 1995年 6月至 1998年 6月 ,我院共收治14岁以下儿童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 15例 (15只眼 ) ,均在全麻下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15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7~ 14岁 (平均 11.6岁 ) ,其中 7~ 11岁者 7例 ,12~ 14岁者 8例 ;右眼 9例 ,左眼 6例 ;发病时间 13~ 6 0 d(平均 30 d) ;术前视力 :光感~眼前指数者 12只眼 ,0 .0 6者 2只眼 ,0 .2者 1只眼 ;屈光状态 :高度近视者 11例 ,其中屈光度大于 10 D以上者 8例 ,正…  相似文献   

6.
一、临床资料1.本组 6 5例 (6 5眼 ) ,男 35例 ,女 30例 ;右眼 34只 ,左眼 31只 ;年龄 6 0~ 81岁 ,平均年龄 6 3.71岁。病程 3天~ 5个月 ,平均 39.18天 ;不同程度的近视 5 8眼 (89.2 3% ) ;不同程度的玻璃体混浊、机化条索或出血 6 3眼 (96 .92 % )。脱离范围 1个象限 10眼 (15 .38% ) ;2个象限 2 8眼 (43.0 8% ) ;3个象限 16眼 (2 4.6 2 % ) ;全脱离 11眼 (16 .92 % ) ;裂孔位置分布颞上 >颞下 >鼻上 >鼻下 ,详细情况见表 1。表 1 裂孔的形态圆形马蹄形不规则黄斑孔未查到大裂孔多裂孔锯齿缘断离数目 2 0 1815 10 2 3 82% 3 0 .7 2 7.7 …  相似文献   

7.
胡丽兴  杜鹏程  马国敏  杜世佑 《眼科》2002,11(6):370-370
视网膜脱离是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近年来 ,视网膜脱离手术已有很大的进展 ,但巩膜手术仍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基本方法。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我院自 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 ,施行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 5 1例5 1只眼 ,现总结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996年 1月~ 2 0 0 1年 10月我院施行巩膜扣带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 5 1例 5 1只眼。男 32例 ,女 19例 ,年龄 2 0~6 8岁 ,近视眼 2 2只眼 ,高度近视 12只眼 ,上方裂孔 35只眼(6 8 6 3% ) ,马蹄形孔 2 5只眼 ,…  相似文献   

8.
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玻璃体手术并硅油注入后的复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2例52眼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筛选危险因素.结果(1)视网膜脱离复发时间为术后10天至12月,平均4.60个月±2.86个月.(2)视网膜脱离特点31眼(59.6%)以下方脱离为主,8眼(15.4%)全脱离,5眼(9.6%)颞侧脱离,5眼(9.6%)脱离局限于周边,上方脱离2眼(3.8%),后极部脱离1眼(1.9%).(3)裂孔部位及形态33眼(63.5%)有明确裂孔,原裂孔未闭或封闭不良9眼(27.3%).周边裂孔25眼(75.8%),后极部裂孔4眼(12.1%),黄斑裂孔2眼(6.1%),巨大裂孔 2眼(6.1%).(4)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29眼(55.8%)有明显PVR,4眼合并前部PVR,视网膜明显增厚僵硬者2眼.(5)其他黄斑下新生血管膜1眼,黄斑囊样水肿1眼,视网膜下重水1眼,硅油进入视网膜下4眼.(6)PVR分级(P=0.023)及既往手术次数(P=0.030)与硅油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相关,随PVR分级程度及手术次数的增多,相对危险度逐渐增大.结论硅油填充眼视网膜再脱离多数为孔源性,再脱离与术中没有充分松解对视网膜的牵引、未完全封闭裂孔或遗漏裂孔和再增殖有关,多以下方为主;术前危险因素有PVR分级程度及既往手术次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视网膜脱离高危眼变性和裂孔区光凝对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预防作用。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因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无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眼在我院眼科就诊的患者,若屈光间质透明可行眼底检查及治疗,则纳入本研究,对高危眼变性区或裂孔区进行激光光凝治疗。每6~12个月随访1次,每次详细记录视网膜病变情况。结果40例(63只眼)进行了预防性光凝,所有患眼均发生了玻璃体后脱离,其中完全性后脱离28例(39只眼)。31例(46只眼)进行了随访,其中27例(42只眼)痊愈,4例(4只眼)发生了视网膜脱离;最佳矫正视力( BCVA )<0.05者7只眼,0.05≤BCVA<0.3者13只眼,0.3≤BCVA<0.6者20只眼,0.6≤BCVA<0.8者4只眼,BCVA>0.8者2只眼。4例(4只眼)视网膜脱离是由于玻璃体后脱离进展和新的视网膜裂孔形成。结论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高危眼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但光凝区病变进展和玻璃体后脱离的发展是预防治疗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治疗的关键是封闭裂孔。国外曾有文献报道采用暂时性水囊外加压法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 ,2 ] ,我们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了 31例患者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992年 10月~ 1998年 10月治疗的单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31例 31只眼。男性 19例 ,女性 12例 ,年龄 2 0~ 82岁 ,平均年龄 5 2岁。右眼 18例 ,左眼 13例。术前视力 0 .3及其以下者19例 ,0 .4~ 0 .6者 6例 ,0 .7~ 0 .9者 4例 ,1.0以上者 2例。视网膜脱离范围 1个象限者 10例 ,2个象限者 16例 ,3个象限者3例 ,全脱离者 2例。黄斑部脱离或部分脱离者 16例…  相似文献   

11.
首选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回顾总结首选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简单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6例(26只眼)简单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裂孔均位于上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C1级或以下。均采用标准闭合式玻璃体切割术,巩膜外冷凝裂孔,眼内注入C3F8填充,均无外加压。随访2—16个月,平均9个月,记录视网膜复位情况、末次最佳矫正视力及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复位成功(复位率100%),末次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0.2~0.3者9只眼(34.6%),0.3~1.0者17只眼(65.4%),视网膜裂孔冷凝不足8只眼(30.8%),补充激光光凝,1只眼(3.8%)术后1个月出现后囊下型白内障,12只眼(46.2%)一过性高眼压,经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1周后眼压正常,未出现其它并发症。结论在经济条件允许时,对于上方裂孔的简单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可采用玻璃体切割术作为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2.
原发必视网膜脱离术前未查到裂孔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术前找不到裂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998年 7月~2 0 0 0年 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中 ,术前未找到明确裂孔的原因、处理及随访结果。结果  6 7只眼中 ,2 2只眼经努力术中查到裂孔 ,其中 2 1例视网膜完全复位 ,其手术解剖复位率为 95 .6 5 % ;6 7只眼术前术后视力比较有显著差异 (x2 =2 6 .0 9,P <0 .0 0 1) ,0 .12或以上者达 2 2只眼 (占 32 .84% ) ,手术解剖复位率达 88.0 6 % ;随访 3~ 9月 ,平均 6 .3月 ,5 7只眼视网膜完全复位 (占 85 .0 7% ) ,9只眼次全复位 ,1只眼失败 ,视力除未成功者外 ,其余均有所提高 ,与术前视力比较有显著差异 (x2 =2 0 .79,P <0 .0 0 1) ,达 0 .12以上者 2 5只眼 (占 37.31% ) ,0 .4以上者 5只眼。结论 术前详查裂孔 ,全面分析找不到裂孔的原因及术中进一步寻找裂孔是治疗此类患者的首要前提 ,掌握正确的手术方式则是成功的另一关键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回顾经Lasik连续治疗的 1 5 5 4眼(878例近视 )。患者平均年龄 3 3 0 9± 8 6岁(2 0~ 60岁 )。术前均行全面详细检查 ,排除曾行眼部手术、青光眼、角膜病和眼外伤的病例。术前平均屈光度为 -1 3 5 2± 3 3 8D (-8 0 0D~ -2 7 5 0D) ,最佳矫正视力≥ 0 1 ,眼前段正常。在Lasik治疗之前 ,对具有视网膜脱离倾向的 2 1 7眼先行氩激光光凝 ,其中 ,1 0 9眼有格子样变性 ,77眼有萎缩性裂孔 ,3 1眼有瓣撕裂。玻璃体后脱离有 42 3眼 (2 7 2 2 % )。术后平均随访 3 0 3 4± 1 0 2 7个月 (1 6~ 5 4个月 )。该组Lasik…  相似文献   

14.
氩激光治疗周边部视网膜裂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边部视网膜裂孔是引起视网膜脱离的常见原因,治疗上以及时封闭裂孔,预防视网膜脱离为原则.我院近三年来应用氩激光封闭周边部视网膜裂孔52例(52只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52例52只眼中,男性34例,女性18离.年龄17—70岁.周边部干性裂孔不伴有视网膜脱离29例(其中有9例在裂孔附近同时伴有视网膜变性者),周边裂孔伴有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者11例,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裂孔封闭不全者12例.裂孔位置均在赤道部以前,以顶上方为多,预下方次之。其形状多为马蹄形,圆形及卵圆形.破孔直径均小于1.SPD,其…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 1995年 4月~ 2 0 0 0年 5月间采用单纯巩膜环扎加压不放液术治疗视网膜脱离 39例 ,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共 39例 (39只眼 ) ,男 2 9例 ,女 10例 ;右眼 3例 ,左眼 16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6 5岁 ,平均 43岁。2 .视网膜脱离病史 :有外伤史者 4例 ,高度屈光不正者9例 ,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 2例。发病 1周以内 10只眼 ,1周~ 1个月 17只眼 ,1个~ 3个月 8只眼 ,3个月以上 4只眼。3.眼底情况 :视网膜球形脱离 6例 ,浅脱离 12例。脱离范围 1个象限 2 1例 ,2个象限 10例 ,3个象限 8例 ,累及黄斑区 12例。其中有明确裂孔 36…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97年以来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35例(35眼),右眼20例,左眼1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26-78岁。视网膜脱离范围,1个象眼10眼,2个象限13眼,3个象限10眼,全脱离2眼。单个裂孔17眼,2个裂孔16眼,3个以上裂孔2眼。手术效果:1次手术成功31眼,两次手术成功2眼,1眼视网膜部分复位,1眼失败。术前视力光感25眼,眼前数指8眼,1米数指2眼。术后视力眼前数指2眼,0.06者16眼,0.1者8眼,0.2者4眼,0.3者2眼,0.7者1眼。手术方法采用冷凝合并巩膜外硅胶海棉垫压术、冷凝合并巩膜缩短术、硅胶带环扎术、眼球内空气注入等。放出视网…  相似文献   

17.
儿童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儿童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0例11眼,年龄10~15(平均13.0)岁。男8例,女2例。除2例2眼1a前有拳击外伤史,余均无明显外伤史。术前视力光感~0.044眼,0.05~0.36眼,≥0.31眼,高度近视5例,正视眼和低度近视5例。裂孔形态:7眼为圆孔,1眼马蹄孔合并圆孔,1眼为视网膜巨大裂孔,2眼锯齿缘截离孔。除2例2眼有部分玻璃体后脱离外,其余都没有玻璃体后脱离。PVR分级A级4眼,B级4眼,C1级2眼,C2级1眼。其中10眼行巩膜外环扎外加压术,巨大裂孔眼行玻璃体手术硅油填充。结果:9眼1次获得视网膜复位,1眼因出现新裂孔导致视网膜复位小良,再次外加压注气封闭裂孔治愈。随诊3mo,全部病例视刚膜复位良好。视力提高,最好的1眼视力达0.5。硅油眼6mo后取出硅油,视网膜复位良好。结论:环扎加压术在儿童玻璃体后脱离极少的情况下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56例(56只眼)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27只眼),女29例(29只眼)。年龄7-77岁,平均47.5岁。病史2 d-6个月。所有视网膜脱离患者均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前视力:光感-指数者34只眼,0.02-<0.1者10只眼,0.1-<0.2者6只眼,0.2-<1.0者6只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分级:PVRB级37只眼,PVRC1-C3级16只眼,PVRD级3只眼。术前26只眼发现明确视网膜裂孔(其中黄斑裂孔或黄斑裂孔合并有周边孔的5只眼,其余21只眼)。33只眼后囊膜完整,23只眼后囊膜不完整或悬韧带离断(4只眼伴有人工晶状体偏移)。行巩膜外垫压(或联合环扎)9只眼,占16.1%。单纯玻璃体内注气1只眼,占1.8%。玻璃体切割手术46只眼,占82.1%,其中硅油填充38只眼(67.9%),长效气体C3 F8填充8只眼(14.3%)。玻璃体手术中5只眼术中人工晶状体取出。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最终矫正视力:光感-指数者25只眼,0.02-<0.1者16只眼,0.1-<0.2者8只眼,0.2-<1.0者7只眼。行巩膜外垫压(或联合环扎)的9只眼中8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再次行玻璃体手术并硅油填充后复位。单纯玻璃体内注气的1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玻璃体手术并硅油填充的38只眼中3只眼术后2周内硅油进入前房,行前房穿刺部分硅油取出后前房仍有硅油滴,3个月后硅油完全取出。最终12只眼取出硅油,其中11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硅油注入后视网膜仍复位不良硅油维持。26只未取出硅油者4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其余患者硅油未见明显乳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玻璃体手术并C3 F8填充的8只眼中,7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再次硅油填充复位。一次手术后50只眼(89.2%)视网膜复位良好(34只眼为硅油填充状态)。最终51只眼(91.1%)视网膜复位良好(24只眼为硅油填充状态)。结论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由于术前裂孔发现率较低,机化囊膜及人工晶状体的影响,手术方案选择受到一定限制,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个体化方案,选择巩膜外垫压(或环扎)或玻璃体手术可以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裂孔产生的相关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在我院采用环扎加压手术后不同时期产生黄斑裂孔患者23例23眼,对其术前PVD情况、裂孔大小位置、黄斑部情况、术中冷凝量、环扎带长度、放液及术后玻璃体与黄斑区视网膜粘连、PVR情况,与对照组42眼进行卡方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术前黄斑情况、上方大裂孔、PVD、术中冷凝量、环扎带长、术后黄斑区PVD及PVR情况均与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裂孔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而术中是否放液与术后黄斑孔的形成关系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60.87%患者视力≥0.1,发生MH后视力均<0.1,积极治疗后视力≥0.1者39.13%,与术后60.87%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视网膜脱离术后MH的形成与术前上方象限大裂孔、黄斑脱离囊变及PVD有关,与术中冷凝过量、环扎过紧,术后黄斑区PVD及PVR情况密切相关。术中应控制冷凝量、环扎松紧度,术后密切观察黄斑区、玻璃体及PVR的变化,一旦发生术后MH,应综合考虑患眼情况,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或激光等治疗,一般均能挽回一定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20.
高度近视30例52眼,双眼22例,单眼8例;患者平均年龄36.2岁(22~51岁)。术前术眼近视屈光度>12D,最佳矫正视力0.2或0.2以上,不能耐受戴角膜接触镜。既往无视网膜脱离、青光眼和眼部手术史。凡有视网膜格子样变性、视网膜裂孔者,术前用氩激光光凝。手术方式为经平坦部作3.2mm的切口用超声乳化行晶体摘除,然后扩大切口至6.5mm,植入人工晶体。术后4年随访。结果:28例(49只眼)随访4年,2例失访。4年中,有1眼发生视网膜脱离(占1.9%),患者为一30岁妇女,术前近视一20D,眼轴长31mm,术后18个月时发生视网膜脱离;经3次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