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是中性粒细胞原代颗粒中的一种主要蛋白酶,参与支气管扩张复杂病理的发生、发展,具有调节炎症反应、控制感染、增加黏液分泌、降解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及损害免疫系统等多种生物学功能,与疾病预后有关,可作为临床治疗结果的预测因子和可能的治疗靶点。尚未有大量高级别临床研究证明内源性及外源性NE抑制剂对支气管扩张的疗效。中医药发挥其多靶点、多途径、精准施治等作用干预NE介导的支气管扩张,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减轻气道炎症反应等方面具有优势。该文综述NE在支气管扩张中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以及中医药干预NE介导的气道炎症的进展,期望为临床和科研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对于哮喘常规治疗方案反应不佳,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辅助性T淋巴细胞17(Th17)主要通过分泌白细胞介素17(IL-17)来发挥其生物学作用,可诱导气道中性粒细胞性炎症、杯状细胞增生、黏液高分泌、肌纤维母细胞分化和气道平滑肌增生肥大,在该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总结分析Th17/IL-17在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气道炎症、激素抵抗和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机制,以进一步认识Th17/IL-17在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以其为靶点治疗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的可行性及最新进展,以便系统深入地探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为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方向,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扩张症(BE)是一种慢性结构性肺部疾病,一般是在支气管发生阻塞导致气流受限的情况下,引起的微生物侵袭感染及大量炎症因子在气道聚集所造成的反复性的化脓性炎症及不可逆气道重塑.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是在中性粒细胞(HMN)中储存并释放的众多蛋白水解酶中水解功能最强、最重要的一种.作为主要的炎症效应因子,NE在B...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U0126对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介导气道黏膜高分泌的影响。方法利用原代培养的大鼠气道上皮细胞,分3组行条件孵育,分别为对照组、加精制猪胰中性粒细胞弹力酶(NE)孵育的处理组;同时加酶和分裂原激活的蛋白酶的激酶(MEK)特异性阻断剂U0126孵育的干预组。孵育24h后行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膜杂交技术,分别检测培养液的粘蛋白(MUC)含量及细胞MUC5AC转录水平的表达。结果U0126明显降低培养细胞分泌的MUC含量,并从转录水平降低MRU的合成。结论U0126可通过阻断培养的气道上皮细胞信号通路来抑制NE介导气道黏液高分泌。  相似文献   

5.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elastase,NE)是中性粒细胞释放的诸多蛋白酶中最重要的一种蛋白酶。NE与人类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如肺气肿、囊性肺纤维化(CF)、急性肺损伤(AL1)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慢性肠道疾病、心肌炎、关节炎等,尤其是NE在ALI/AR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此外,NE在机体免疫防御、炎症反应及其调控过程中也发挥作用。作者就NE目前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晓丽 《重庆医学》2016,(17):2411-2413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根据诱导痰炎症细胞的类型分为嗜酸粒细胞哮喘(eosinophilic asthma ,EA)、中性粒细胞哮喘(neutrophilic asthma ,NA )、寡细胞哮喘(pauci-granulocytic asthma ,PA )和混合细胞哮喘(eosinophilic and neutrophilic asthma ,MA)。既往认为,痰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 ,EOS)增多是哮喘气道炎症的特征之一,但近年发现部分患者未升高,且50%以上的哮喘存在以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 ,NEU )浸润为主的气道炎症,甚至在哮喘恶化和持续期,升高的也是 NEU [1-2]。近年发现,NEU 可能与重症哮喘及激素疗效差的哮喘等密切相关,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现将有关 NA 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黏液高分泌的潜在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ark JA  Adler KB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1):2890-2892
虽然黏液在黏膜屏障中起清除和辅助作用,但黏液高分泌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一个主要的病理生理学特点,持续的黏液高分泌导致气道阻塞,影响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对吸入细菌和颗粒的清除。尽管对黏液高分泌的机制还不甚清楚,但其仍是一个主要的治疗目标。研究表明,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是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有关的刺激物,在体外能刺激人气道上皮细胞分泌黏蛋白(黏液的糖蛋白组成部分)。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诱导的黏液高分泌相关的信号分子包括蛋白激酶C,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活化在中性粒细胞弹力酶(NE)引起气道粘蛋白(MUC)分泌增加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动物采用气管内一次性给予后每日雾化小剂量NE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模型;C组在每次NE前预先给予EGFR拮抗剂BIBX1522。上述处理2周后于第3周取实验动物肺组织,分别行阿尔辛蓝一过碘酸雪夫氏染色(AB-PAS)测定杯状细胞数目;免疫组化法检测气道MUC5AC和EGFR的表达。结果 B组大鼠气道杯状细胞数和MUC5AC、EGFR的表达强度与A组、C组比较均有显差异。结论 NE可通过气道上皮EGFR的活化使杯状细胞数目增加及MUC5AC过度生成,提示EGFR在气道粘液高分泌过程中具重要的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蝮蛇咬伤后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标志物嗜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以及细胞游离DNA(cell free DNA,cf-DNA)变化和与炎症标志物及组织损伤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收治的蝮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包括36例蝮蛇咬伤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嗜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细胞游离DNA(cell free DNA,cf-DNA)、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肌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partic transaminase,AST)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并利用Python软件编写代码绘制热力图、箱线图,分析中性粒细胞计数与NETs标志物、炎症标志物和组织损伤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蝮蛇咬伤后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NETs标志物NE、cf-DNA升高,CRP、SAA、NLR、AST升高,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蝮蛇咬伤后中性粒细胞数值与NE酶、cf-DNA血清含量呈正相关,而与炎标志物CRP和SAA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而CRP与SAA、CKMB与LDH强正相关,CK与NE、SAA与NE之间呈正相关,淋巴细胞数与NLR呈负相关。结论 蝮蛇咬伤可能引起NETs水平上升,促进炎症加重和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和结构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征为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可逆性气道阻塞和气道重塑。以往哮喘被认为主要由2型炎症因子驱动,Th2细胞分泌IL-4、IL-5和IL-13,引起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中性粒细胞与哮喘炎症过程也存在密切关系。哮喘患者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在趋化增加的同时凋亡下降,从而导致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中性粒细胞比嗜酸性粒细胞更早到达,通过产生弹性蛋白酶、髓过氧化物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等,参与哮喘的发生及发展过程。针对这些效应分子的拮抗剂如抗IL-8受体抗体、抗IL-17抗体,DNA酶显示出对中性粒细胞哮喘的治疗作用,但应用于临床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支持。本文主要就中性粒细胞在哮喘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咳嗽敏感性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咳嗽敏感性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咳嗽发生中的作用差异及机制。方法 68例CVA按辣椒素咳嗽阈值C5分为增高组(21例)和正常组(47例),另设正常对照组(26例)。比较三组间咳嗽症状积分、肺功能和诱导痰细胞学改变,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诱导痰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水平。结果咳嗽敏感性增高组CVA咳嗽程度重于正常组CVA(4.0±1.0 vs 3.1±0.9,P〈0.01)。CVA与健康志愿者间肺功能虽无差别,但诱导痰中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IL-8和NE也增高。其中咳嗽敏感性增高组CVA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正常组CVA(50.1±25.4)%vs(36.6±19.7)%,P〈0.05,伴有IL-8(360.4±181.2)pg/ml vs(228.0±107.9)pg/ml,P〈0.01和NE(94.1±16.9)ng/ml vs(67.6±12.9)ng/ml,P〈0.01,有关指标进一步升高。相关性分析示IL-8与中性粒细胞比例、NE均呈正相关(P〈0.01),NE与Log C5呈负相关(P〈0.05)。结论 CVA可分为咳嗽敏感性增高和正常两种亚型。中性粒细胞在气道浸润和活化程度不同可能是造成CVA咳嗽敏感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疾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  相似文献   

13.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能够分泌炎症因子引起炎症反应,介导周围组织破坏,诱导气道黏液高分泌,增加气道高反应性。成纤维细胞在长期慢性气道炎症刺激下导致管腔狭窄、气道高反应性。上皮细胞调节气道平滑肌张力,在损伤和炎症刺激时刺激炎症细胞内流以及分泌大量炎性和营养性介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快速分化修复损伤肺部细胞、改善哮喘气道炎症状态。miRNA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转运体调控及多种疾病的进展和转移。研究发现,外泌体与哮喘、癌症、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炎症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关。外泌体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唾液、血浆、乳汁、脑脊液、尿液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等体液中的纳米级囊泡,含多种蛋白质、DNA、mRNA、miRNA和脂质,外泌体具有诱导炎症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凋亡、调节机体免疫应答、运输核酸参与细胞间通讯等作用。不同细胞可分泌包含有特定内含物的外泌体,能够参与细胞间的物质传递和信号转导。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及其相关的miRNA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以上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外泌体miRNA在哮喘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哮喘的防治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普伐他汀钠对细菌脂多糖( LPS)诱导的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NE)释放及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瑞氏染色法鉴定中性粒细胞及胞内嗜天青颗粒,使用LPS刺激中性粒细胞脱颗粒,提取细胞上清液,应用比色法检测上清液中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以确定合适的刺激时间和浓度后,给予中性粒细胞LPS刺激同时予以普伐他汀钠处理,使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NE含量,比色法检测NE活性.结果 LPS刺激后中性粒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E的含量和活性均明显增高.普伐他汀钠处理后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E明显降低(P<0.05).结论 普伐他汀 钠能降低LPS刺激导致的中性粒细胞脱颗粒,降低NE释放量及其活性.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8、中性粒细胞与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多种细胞因子在气道炎症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白细胞介素 8(interleukin 8,IL 8)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可由多种气道细胞分泌 ,在机体内发挥着强大的生物学效应。一般认为 ,气道炎症参与的细胞主要是嗜酸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近年来的研究显示 ,中性粒细胞在哮喘发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1 IL 8[1~ 4 ]1 1 生物学特性1 987年 ,Yoshimura等首先发现IL 8,当时称为单核细胞衍生的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中性粒细胞激活肽、T细胞趋化因子等 ,1 98…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成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强烈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性肠炎(NE)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4至2013年接受化疗的1804例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记录患者血常规、凝血检测和血液生化检测结果,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病、既往化疗次数、既往化疗方案中是否使用阿糖胞苷、临床症状、肠壁厚度、中性粒细胞最低计数、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NE的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探讨NE起病诱因、临床特征、腹部B超特点、症状的预后意义及化疗药物对发病的影响等。结果1804例患者中226例(12.5%)化疗后合并NE,化疗后10~19d起病,中位起病时间为化疗后第14天。发生NE后26例患者死亡,病死率11.5%。化疗药物包括阿糖胞苷、临床症状≥4项、中性粒细胞缺乏持续超过7d以及B超下肠壁厚度≥10mm的患者病死率相对较高。结论NE是接受强烈化疗的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严重的并发症,发生NE后患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支气管上皮细胞(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BEAS-2B)与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NEU)联合培养时IL-6分泌的机制。方法免疫磁珠法提取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建立中性粒细胞与BEAS-2B细胞联合培养体系。应用Roche cobas e411检测上清液中IL-6浓度。结果BEAS-2B和中性粒细胞联合培养时,上清液IL-6浓度为(3691±482.3)pg/ml,与细胞单独培养[BEAS-2B(313.4±34.7)pg/ml;NEU(219.1±11.3)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BEAS-2B和中性粒细胞联合培养可激活BEAS-2B细胞内NF—kB及p38MAPK的信号通路;而加入NF—kB通路抑制剂MG-132,可有效抑制上清液中IL-6的分泌[(1075.3±83.9)pg/ml vs (3691±482.3)pg/ml,P〈0.01];p38MAPK通路抑制剂SB203580亦能抑制IL-6的分泌[(1532.8±176.1)pg/ml vs (3691±482.3)pg/ml,P〈0.01];且MG-132的抑制效果明显好于SB2035580[(1075.3±83.9)pg/ml vs (1532.8±176.1)pg/ml,P〈0.01];当联合使用两种抑制剂(MG-132和SB203580)时可进一步减少IL-6的分泌[(353.1±33.5)pg/ml vs (1075.3±83.9)pg/ml,P〈0.01;(353.1±33.5)pg/ml vs(1532.8±176.1)pg/ml,P〈0.01]。结论BEAS-2B细胞与NEU细胞接触后激活BEAS-2B细胞体内NF—kB及p38MAPK通路,进而调控IL-6的分泌。  相似文献   

18.
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小肠结肠炎(Neutropenic Ent-erocolitis,NE)乃一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它的特点是由严重骨髓抑制所致的小肠和结肠穿壁性炎症。近30年来,在各种不同的骨髓增生性疾病和恶性实体性肿瘤以及接受器官和骨髓移植的成人患者中,有关该病的报道在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温肺化痰方药对痰湿蕴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utrophil elastase,NE)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痰湿蕴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温肺化痰方药,对照组加用氨溴索针剂,10 d为1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E、EGFR水平。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NE和EGFR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清EGFR降低值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肺化痰方药可能通过调节NE、EGFR的表达,改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NE)体积(v)、CRP、IL-8等参数在急性细菌感染兔发热时相中的变化。方法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兔模型,利用Beckman Coulter LH75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VCS技术和白细胞显微镜计数检测急性细菌感染兔(n=5)及对照组(n=5)的耳缘静脉EDTA-K2全血,统计分析白细胞(WBC)总数、中性粒细胞体积(NEV)及NE的直径。结果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寒战期、高峰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热期CRP、IL-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退热期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CRP、IL-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感染早期(发热寒战期)兔耳缘静脉血WBC低、NE直径减小,因此WBC、中性粒细胞大小、CRP三者综合分析对急性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