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普通肝素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冠状动脉造影即刻梗死相关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本院收治的STEMI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在急诊科即刻静脉注射普通肝素4000U;对照组患者在置入鞘管后,静脉注射普通肝素4000U。观察2组患者造影即刻梗死相关动脉血流情况、手术操作时间、肌钙蛋白T峰值、术后2周LVEF。结果观察组在术前活化凝血时间、TIMI 2~3级比例及2周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TIMI 0级、球囊预扩张次数、血管开通时间、总介入时间及肌钙蛋白T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慢血流发生率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5.8%vs 14.3%,P0.05)。早期应用肝素与造影即刻梗死相关动脉血流呈正相关(B=12.797,95%CI:1.920~85.295,P=0.008)。结论早期静脉注射肝素可提高STE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再通率,缩短介入手术时间,改善患者心功能,是救治STEMI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发病12 h急诊PCI的STEMI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早期组(冠状动脉造影前1~3 h应用替罗非班)和即刻组(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应用替罗非班),每组120例。观察2组PCI前后TIMI血流分级和梗死区心肌灌注(TMP)分级,PCI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情况。结果与即刻组比较,早期组PCI前TIMI 3级血流和TMP 3级比例明显升高(30.8% vs 10.8%,33.3% vs 12.5%,P0.05);早期组PCI后TMP 3级明显升高(77.5% vs 51.7%,P0.05)。早期组发生MACE 3例,即刻组4例(2.5% vs 3.3%,P0.05)。结论对STEMI急诊PCI的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及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术前静脉注射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急诊PCI的60例急性STEMI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术前静脉注射替罗非班(观察组,30例)和术前不用替罗非班(对照组,30例)两组。分析两组患者术前的基本情况,术前、术后梗死相关血管的前向血流、ST段回落、血清心肌标志物及出血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间基础临床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梗死相关动脉前向血流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MI 0-1级13 vs 15,TIMI 2级12 vs 11,TIMI 3级5 vs 4,P>0.05),但术后即刻前向血流,观察组好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IMI 0-1级0 vs 2,TIMI 2级2 vs 8,TIMI 3级28 vs 20,P<0.05)。两组ST段回落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32%±18.36%) vs (71.18±19.22%),P>0.05]。观察组术后6h血清心肌标志物值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118.4±55.8) vs (178.8±63.2)U/L, P<0.05;心肌钙蛋白T(cTnT):(2.18±0.69) vs (3.21±0.46)ng/L,P<0.05]。术后出血并发症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 6.67%,P>0.05)。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STEMI时,在术前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术后患者的心肌灌注,且不增加出血风险,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自发再通(spontaneous recanalization,SR)的预测因素。方法 选择符合条件的STEMI患者共28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SR组(TIMI血流2~3级)和非SR组(TIMI血流0~1级),观察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等,应用Logisi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发生SR的预测指标。结果 与非SR组相比较,SR组中梗死前心绞痛检出率更高(41.7% vs 18.7%,P<0.05),单核细胞计数、随机血糖、入院即刻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值、脂蛋白(α)Lp(α)更低[(0.56±0.15 vs 0.74±0.14)×109,(7.45±1.88 vs 9.92±2.01)mmol/L,(68.08±22.24 vs 79.20±26.09)U/L,(143.06±60.57 vs 192.03±65.87)nmol/L,P<0.05],两组其余各项指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前心绞痛、单核细胞计数、Lp(α)与STEMI患者发生SR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梗死前心绞痛、单核细胞计数、Lp(α)可以作为STEMI患者发生SR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对发病12~24 h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12~24 h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系统随机法分为对照组132例和观察组132例。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观察组术前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后TIMI血流分级、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PCI前TIMI血流3级、2级、1级、0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TIMI血流3级率高于对照组,TIMI血流2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发心梗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发病12~24 h急性心梗患者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TIMI血流,降低MACE发生率,出血发生率并未增加。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替奈普酶溶栓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研究观察替奈普酶(TNK-tPA)对中国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在北京市的宣武医院、同仁医院、人民医院、友谊医院和安贞医院,入组急性STEMI发病6h患者,随机给予TNK-tPA或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给药后90 min行冠状动脉造影.主要疗效指标为溶栓治疗90min时,梗死相关动脉TIMI 3级血流的患者百分数.其他指标包括90 min梗死相关动脉TIMI 2/3级血流率、30 d的病死率、中重度出血及脑出血发生率.共110例STEMI患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TNK-tPA组58例,rt-PA组52例.结果 两组患者溶栓后90 min冠状动脉造影TIMI 3级血流率分别为68.4%(39/57)和66.7%(34/51,P=1.00);TIMI 2/3级血流分别为89.5%(51/57)和80.4%(41/51,P=0.278);30 d的病死率分别为13.8%(8/58)和9.6%(5/52,P=0.565);中重度出血及脑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8.6%(5/58)和5.8%(3/52,P=0.72)及3.5%(2/58)和1.9%(1/52,P=1.00).结论 TNK-tPA溶栓治疗90 min TIMI 3级血流率、TIMI 2/3级血流率、30 d病死率、中重度出血发生率与rt-PA相似;TNK-tPA30 d病死率及脑出血发生率虽与rt-PA无统计学差异,但似乎较高,有关TNK-tPA在中国的临床使用,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时机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92例新发老年STEMI患者施行PCI治疗,根据发病距梗死相关血管(IRA)开通时间分为两组,12 h内为急诊PCI组(56例),12 h后为择期PCI组(36例).比较两组TIMI血流情况,术后Killip心功能分级及术前后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术前超声心动图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急诊PCI组TIMI 3级血流患者比例高于择期PCI组(P<0.05),两组术后1、3个月时左心功能均较术前改善(P<0.05),急诊PCI组术后1、3个月超声心动图指标明显优于择期PCI组(P<0.05).结论 急诊PCI及择期PCI均能改善老年STEMI患者左心功能,而急诊PCI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早期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IABP)对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大面积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STEMI患者100例,发病12-72h之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规范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规范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床旁应用IABP3-5d。两组均于10~14d后行冠脉造影及PCI术,评价梗死相关血管PCI术前及术后冠脉血流(TIMI)、术后4周心功能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PCI术前TIMI血流0及1级者少于对照组,TIMI3级者多于对照组,PCI术后4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择期行PCI的大面积STEMI患者早期应用IABP,能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减少术后4周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改善心功能,临床应用安全有效。IABP应用宁早勿晚。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研究冠脉内超声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影响以探讨经导管超声溶栓挽救成活心肌的意义.方法 入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前壁心肌梗死30例,下壁心肌梗死26例).分组:超声溶栓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流达TIMI3级为溶栓成功组(A组=20例);超声溶栓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流达不到TIMI3级而后行PTCA达TIMI3级为超声溶栓+PTCA组(B组=16例);单行PTCA后梗死相关血管血流达TIMI3级为PTCA成功组(C组=20例).结果 各组发病到来院时间、来院进手术室时间和进手术室到血管开通时间均无差异.A组和B组所有患者全部达临床再通和冠脉造影再通标准,冠脉造影再通标准与临床再通标准相关性好.C组中90%患者胸痛缓解50%以上,80%患者ST段下降50%以上,100%患者心肌酶峰提前.结论低频高能超声可有效地溶解梗死相关血管内的血栓,挽救成活心肌.但超声溶栓加PTCA可能有更高的血管开通率,可挽救更多的成活心肌.  相似文献   

10.
溶栓禁忌证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介入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能溶栓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直接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对 31例 70岁以上的患者 ,3例 6 0~ 6 9岁有溶栓禁忌证的老年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了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结果 有 34例梗死相关动脉 (IRA)心肌梗死溶栓试验 (TIMI)血流 0级 2 7例 ,1级 7例。 31例直接行PTCA成功 ,其中 4例患者直接PTCA后其残余狭窄 <10 %且无明显的内膜撕裂和夹层。 2 7例IRA具有支架置入的适应证 ,即刻造影IRATIMI血流达 3级。 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有 1例因IRA完全闭塞 ,PT CA未能成功。直接介入成功率 97%。 31例患者经过平均 (11.4± 3.7)个月随访 ,无再梗死及急诊再次血运重建 ,但 4例有心绞痛 ,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再次行PTCA成功。结论 对溶栓有禁忌证的老年AMI患者行直接介入治疗 ,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12.
13.
P. R. Lichtlen 《Herz》1998,23(1):1-3
Ohne Zusammenfassung  相似文献   

14.
15.
A technique for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 of gastroepiploic bypass is described using standard PTCA devices. Severe spasm of gastroepiploic bypass occurred. Modification of guide catheter position is suggested to avoid inducing gastroepiploic bypass spasm.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