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地区孕妇孕期膳食摄入状况和膳食模式,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孕妇膳食营养状况提供原始资料。方法采用24 h回顾调查法结合称重法、记账法、收集被调查者连续7 d的膳食摄人情况;然后将调查内容输入由北京医网中心提供的孕期饮食营养分析与指导系统进行评价计算。结果 1.调查对象膳食结构以谷薯类为主,早、中、晚期杂粮各占谷薯类食物4.2%、9.5%、9.1%.奶类、水果类、蔬菜、豆类食物的日平均摄入量均高于全国水平,蛋类日平均摄入量低于全国水平,早、中、晚期肉类食物摄入量均低于全国水平[1],以早期更为明显。谷薯类、奶制品、肉类中中期与早晚期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相对偏低。油脂的摄入量过高,约为推荐摄入量的3倍。碘及叶酸缺乏较为严重,约90%以上的孕妇未及推荐摄入量。中晚期钙、铁、锌、维生素A摄人量未达到AI或者RNI者,所占比例较大。3.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及一日三餐能量分配不合理。结论 1应增加伊犁地区城市孕妇在中晚期海产品、水果、瘦肉、豆类的摄入量,提高优质蛋白质、钙、铁、锌、维生素A的含量,适当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166名孕中期妇女进行膳食调查、营养教育和体检,并设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出生情况追踪观察。膳食调查结果表明,经教育和指导的孕妇膳食较均衡,符合营养要求,总热量平均为每日2621kcal,蛋白质达到RDA中应占热量比的94%,碳水化合物达到87%;脂类在总热量中较高;摄入的钙及抗坏血酸较外省市报道的高得多。而铁则较低。该组的低体重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本组结果表明新生儿体重与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无相关(P>0.05)。孕妇孕期体重增加平均是14.0.7±6.02kg,高于正常平均值,可能与孕妇摄入脂类物质较多、总热量较高有关。本文讨论了孕妇营养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在围产期保健和优生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菲  张磊  赵娜 《医学信息》2020,(2):132-135
目的 调查天津某高校大学生每日膳食营养素的摄入情况,并提出健康饮食建议。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3月在天津某高校就读的143名大学生,采用3d 24h膳食回顾法分析大学生冬春两季营养状况和膳食摄入情况,比较冬春季不同性别每日营养素达标率、膳食来源摄入量及三大产能营养素摄入量供能比例。结果 冬季男生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达标率高于女生,Fe的摄入达标率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女生Fe的摄入达标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不同性别在冬春两季中能量、蛋白质、VA、VB1、VB2、VC、Ca、Mg摄入量均未达到标准供给量。冬季膳食来源实际摄入量达标膳食有畜禽肉类、大豆及坚果;春季膳食来源实际摄入量达标膳食仅有谷类薯类及杂豆,其中冬春两季鱼虾类摄入量达标率最低,分别为5.22%和13.91%。男生冬季蛋白质供能比稍低于推荐值,不同性别其他产能营养素供能比均在推荐范围内。结论 天津某高校大学生存在多种营养素摄入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仅供热比符合推荐标准。建议学校食堂改善膳食结构,提供符合膳食标准的多样化食谱,对大学生开展健康饮食的教育宣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健康孕妇新生儿体重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13年3-8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检查并决定在本院分娩的早孕妇女480例,排除个别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共376例进入研究,追踪调查至孕妇分娩。详细记录孕妇年龄、孕前体质量、身高、分娩孕周、分娩前体质量、孕期体质量增长、新生儿体质量,并检测妊娠32~34周孕妇血脂及血糖水平,分析各因素与新生儿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孕期体质量增长、甘油三酯水平与新生儿体质量呈正相关(r=0.213,P〈0.01;r=0.244,P〈0.001)。甘油三酯与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质量增长呈正相关(r=0.172,P〈0.05;r=0.178,P〈0.01)。巨大儿组孕妇甘油三酯水平为(3.82±1.47)mmol/L,正常儿组孕妇为(3.21±1.26)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组孕妇空腹血糖水平为(4.45±0.063)mmol/L,正常儿组孕妇血糖水平为(4.17±0.50)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妇血脂、血糖水平及孕期增重显著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孕期应该平衡膳食、合理增重,并进行血脂、血糖监测,对控制新生儿的体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孕期妇女膳食营养状况及体成分测定分析,为孕期妇女饮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定期来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产检孕期妇女,收集近一周平均膳食摄入情况及体成分指标。结果 共收集1752名孕妇,孕早、中、晚期分别有200人、994人、558人。孕前体质量、当前体质量及体质量增加量在孕早、中、晚期均存在差异;孕早期对蔬菜、水果、鱼禽肉蛋、大豆/坚果类摄入缺乏;孕中期所有的膳食摄入均缺乏;孕晚期对蔬菜和鱼禽肉蛋的摄入较缺乏。孕早期各类营养素摄入不足;孕中期对Ca、Mg的摄入基本达标,孕晚期仅Ca摄入量充足。基础代谢率、总体水、细胞内水分、细胞外水分、体脂百分比、体脂、去脂体质量、肌肉量及蛋白质含量在孕早、中、晚期均有统计学差异;体成分指标与不同孕期体质量增加量存在相关性。结论 不同孕期妇女的膳食摄入及营养素摄入情况均不同,仍有相当数量的孕妇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不达标;体成分与孕期体质量增加量存在相关性,可合理使用体成分分析结果进行个体化指导孕妇科学合理饮食,有效控制孕妇的孕期增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对糖耐量异常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测量385例足月单胎初产妇孕前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计算孕前体重指教,并随访糖耐量异常、巨大儿和低体重儿的发生情况。结果(1)孕前肥胖的孕妇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高于孕前消瘦和理想体重的孕妇(P〈0.05),而后两组间无差别(P〉0.05)。发生巨大儿和低体重儿的几率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无论孕前体重指数如何,当孕期体重增加≥18kg时糖耐量异常和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而当孕期体重增加〈9kg时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增重是孕期发生糖耐量异常的重要影响因素,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妇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相关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围产期及临床特点,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11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含12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一般情况、产科及母孕期情况、新生儿临床特点.结果胎龄小于32w者占79%,小于胎龄儿占17.3%,41%为多胎;32%有胎膜早破史,18%母亲有妊高征;36%有窒息复苏史;产科异常是胎儿早产的主要原因.呼吸暂停、低体温、高胆红素血症及低血糖是常见的并发症;多胎、围产期异常及小于胎龄儿是极低出生体重儿主要死亡原因,生于院内或转运者死亡率明显低于院外出生者(P<0.01).结论加强对高危孕妇及新生儿的监护,普及新生儿窒息复苏知识,将有助于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加量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参加孕前检查且分娩单胎活产儿的1522例孕产妇,其中新生儿窒息182例(11.96%),按孕前体重指数分为偏瘦组(BMI<18.5)、正常组(18.5≤BMI<24.0)、超重组(24.0≤BMI<28.0)、肥胖组(BMI≥28),按孕期体重增加分为<0.3 kg/周组、0.3~0.5kg/周组、>0.5 kg/周组,回顾性分析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孕期体重增加的关系。结果:偏瘦组(BMI<18.5)、正常组(18.5≤BMI<24.0)、超重组(24.0≤BMI<28.0)、肥胖组(BMI≥28)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是10.60%、11.30%、16.10%、26.83%,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孕期增加体重<0.3 kg/周组、0.3~0.5 kg/周组、>0.5 kg/周组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7.81%、11.41%、10.36%,随着孕期增重的增加,新生儿窒息率随之下降。结论: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孕期体重增加是新生儿窒息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临床上应对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量进行监测,充分评估新生儿发生窒息的危险性,并及早行干预措施,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孕妇孕期体重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并为改善孕妇孕期的营养状况提出科学合理的方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的1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按其孕期体质指数分成A、B、C三组,小于20kg/m2为A组,A组孕妇为低体重组,小于23kg/m2大于20kg/m2为B组,B组孕妇为理想体重组,大于24kg/m2为C组,C组孕妇为超重组,检查并计算各组孕妇在怀孕期间增重范围。结果经计算发现,A组孕妇增重范围为(16.4±4.0)kg,B组组孕妇增重范围为(15.9±4.5)kg,C组孕妇增重范围为(13.4±4.2)kg。A、B两组孕妇在孕期体重增长幅度大于C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孕妇体重在中期比晚期要增加的更多。结论体质指数小于24kg/m2的孕妇与体质指数大于24kg/m2的孕妇相比,其在孕期体重增长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10.
作者等与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合作,对全国8个地区的3782名孕妇,乳母进行了膳食调查,及锌、铜营养状况评价。调查结果表明,8地区的孕妇、乳母都普遍存在锌摄入量严重不足,其60~70%人锌的日摄入量仅为RDA的1/3~2/3(6.3~13mg)。(正常孕妇日摄入锌量为20mg)。从本文的调查结果可见,孕妇血清锌呈进行性下降,而羊水锌浓度,产期比孕中期增高3倍,说明了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大量锌。本次调查血清铜/锌比值随孕期逐渐增高(孕妇组为1.12±0.61,产妇组为2.61±0.02)。新生儿出生体重与产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中铜/锌比值皆高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本文调查了56例妊高征孕妇、108例正常孕妇的膳食摄入水平及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维生素A、E和全血TPP%和AC值的含量。其结果为妊高征孕妇与正常孕妇比较,总热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妊高征患者均较低,除碳水化物外,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也低于正常孕妇,(P<0.05)。血清甘油三酯,葡萄糖则高于正常孕妇(P<0.05)。血清维生素E低于正常孕如(P<0.05)。 文中讨论了有关营养与妊高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孕前妇女及孕期妇女风疹易感水平和近期感染状况,为预防先天风疹感染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生物蛋白芯片技术对2986例孕前妇女及863例孕期妇女(包括725例正常妊娠和138例异常妊娠)进行风疹特异性抗体IgM、IgG检测。结果80.27%的孕前妇女具有免疫力,4.99%孕前妇女为风疹近期感染,14.03%妇女对风疹易感。89.00%的孕期妇女具有免疫力,1.96%孕期妇女为风疹近期感染,7.76%妇女对风疹易感。孕前妇女及孕期妇女的风疹近期感染率和易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4.797、23.846,P〈0.001);不良妊娠与正常妊娠之间风疹近期感染率和易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30.635、4.174,P〈0.05);市区与农村的孕前妇女及孕期妇女在风疹近期感染率和易感率比较无明显不同;孕前妇女及孕期妇女风疹近期感染月份分布均以5月最高。结论本地区孕前妇女风疹感染率高;风疹感染与不良妊娠密切相关:市区与农村妇女的风疹易感水平和近期感染状况相当。对孕前妇女及孕期妇女同时检测风疹特异性抗体IgM、IgG可以正确判定妇女的免疫状况,有效预防、主动发现并合理处理孕妇感染,从而降低风疹感染率提高优生优育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Ⅱ(IGF—Ⅰ、Ⅱ)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正常晚期孕妇(对照组)32例,轻度子痫前期孕妇2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20例(研究组),分别于分娩前抽取孕妇静脉血,分娩时留取新生儿脐静脉血和羊水,同时记录新生儿出生体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及羊水中IGF—Ⅰ、Ⅱ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子痫前期孕妇血及羊水中IGF—Ⅰ、Ⅱ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2)新生儿脐血中IGF—Ⅰ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呈正相关,IGF—Ⅱ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3)正常对照组32例均为正常出生体重新生儿,子痫前期孕妇中胎儿生长受限(FGR)总发病率为27.5%,其中轻、重度子痫前期孕妇,FGR发病率分别为5%和5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痫前期状态下IGF—Ⅰ、Ⅱ水平变化与FGR密切相关,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中FGR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正常孕妇妊娠晚期和妊高征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KX-21型血液细胞分析仪分别对正常孕妇(118例)、妊高征患者(59例)及对照组(正常婚检妇女59例)的血液标本进行血小板(PLT)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测定。结果妊高征组和正常孕妇组的MPV、PDW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妊高征组MPV、PDW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P〈0.05);妊高征组的PL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高征患者由于血小板消耗和破坏增加,导致血小板减少,MPV、PDW明显增高,因此,检测血小板参数对预测妊高征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孕妇妊娠期生理发生变化,导致体成分改变,体重增长.临床表明肥胖孕妇比一般孕妇产科并发症明显增多,且多数是由于营养过剩所造成.本文在体成分分析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代谢分析和工程控制理论,利用营养对体成分的凋节作用,提出了以孕妇体成分为控制目标,建立一个基于营养个体化定量的系统,通过测量人体代谢物消耗率和能量转换率可以确定出孕妇各种营养成分的日需要量,最终给出适当的、最为有效的营养干预方法,对孕妇体成分进行控制,使孕妇的体成分保持在理想状态,以减少畸形儿、巨大胎儿的产生,降低孕产妇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孕妇妊娠晚期血清P、HPL对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将受试者分成两大组,研究组(先兆早产)、对照组(正常孕妇),先兆早产组经过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或者发生难免早产的患者,对这两组孕妇根据不同的孕周分别再分成三组,分别检测其血清中P,HPL的值,分别计算其平均水平,每两组相同孕周的孕妇进行比较。结果孕妇血清中P、HPL随孕周增加其值也在相应的上升,但研究组早产组中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检测孕妇妊娠晚期血清中P、HPL值可以预测早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餐后血糖临界孕妇进行临床干预并探讨其母婴结局。方法在我院产科门诊产检的孕妇,于孕24-28周直接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排除GDM及IGT的病例,其余的孕妇中OGTT2h的血糖值在6.7-7.8mmol/L之间的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150例),进行糖尿病规范管理,进行相关宣教及饮食运动治疗;对照组(146例),不做特殊处理。每次产检复查餐后2h血糖,共复查3次,观察血糖变化。比较两组孕妇的母儿预后。结果研究组OGTT2h的血糖平均值7.20±0.32mmol/L,对照组7.16±0.36mmol/L,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三次复查餐后2h血糖,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孕妇的顺产率、产钳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新生儿平均血糖、巨大儿比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餐后血糖临界孕妇经过临床干预后母婴结局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8.
During the period from October 1, 1999 till February 29, 2000, 500 pregnant women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overnutrition, i.e. weight gain. Th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Osijek University Hospital for pregnant women from east Slavonia, Baranya and west Srijem, where large quantities of dietary fats and carbohydrates are used. The mean weight gain during pregnancy was assessed. The mean weight of male infants in primiparae was 3.22 g, i.e. 8% higher than the mean value for the same population in Zagreb. The rate of EPH gestoses in patients with weight gain over 12 kg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4.0%) than in those with weight gain less than 12 kg (1.8%). In pregnant patients with weight gain > 12 kg,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9.2%) than in those with weight gain < 12 kg (4.4% o). Perinatal mortal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10.0%) in pregnancies with weight gain > 12 kg than in those with weight gain < 12 kg (2.0% o). It is concluded that dependence on overeating in pregnancy may result in higher rates of EPH gestosis, cesarean section and perinatal mortality.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胎盘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例分娩正常出生体重儿组(AGA组)、28例高出生体重儿组(LGA组)及28例低出生体重儿组(SGA组)胎盘组织中GLP-1的表达水平。结果①LGA组胎盘组织中GLP-1的表达水平低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A组胎盘组织中GLP-1的表达水平高于A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胎盘组织中GLP-1的表达水平与胎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454,P<0.05)。结论胎盘组织中GLP-1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在胎儿出生体重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