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8例(30眼)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采用避开滤过泡的角巩膜缘3mm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视力、并发症、眼压和滤过泡的改变。结果术后29眼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视力≥0.5者70%。术后随访6~18月,眼压和滤过泡无改变。30眼均植入人工晶状体,术中1眼后囊膜破裂,术后角膜内皮水肿5眼,大部分在1周内消退。结论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采用角膜缘3mm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效果好,并发症少,不影响眼压,手术安全可靠,既可提高视力,又可保持原有的抗青光眼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2.
黄永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6,28(4):300-301
目的 探讨抗青光眼术后晶状体超声乳化摘出和人口晶状体植入术的技巧并评价其疗效。方法 对25例(28眼)青光眼术后发生白内障者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或合并小梁切除术。手术切口根据结膜滤过泡及眼压的情况选择巩膜隧道及透明角膜缘2种,随访3~12月。结果 术后视力明显提高,67.86%术后矫正视力达0.3~0.8,所有患者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青光跟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同时强调保护角膜内皮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 2 4例 (2 4只眼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后随访 1~ 6月 ,观察视力、滤过泡、眼压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2 4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滤过泡无瘢痕化。术后平均眼压为 (14.3± 3.1) mm Hg。无后囊膜破裂。角膜水肿 15例 (6 2 .5 %) ,经过药物治疗后 ,均恢复透明。前房渗出 13例 (5 4%) ,经过药物治疗后 ,2~ 6天均完全吸收。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术后并发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不会损伤滤过泡 ,能够维持正常眼压 ,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患者施行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吸出和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32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吸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其中术后视力达0.3~0.4占59%,0.5以上占25%。术后97%眼压维持正常。术后并发症包括角膜内皮水肿、前段葡萄膜反应、前房出血、后囊膜混浊。结论: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手术安全有效,提高视力同时保护了原有滤过泡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切口选择和临床效果。方法:32例(41只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患者,采用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和避开滤过泡的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24只眼,硬性人工晶状体17只眼。结果:全部白内障术后病例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力≥0.5者达75.6%。采用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和巩膜隧道切口术后患者的眼压和滤过泡改变无差异性,术后随访平均5个月,平均眼压较术前增加1.59mmHg(1mmHg=0.133kPa),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采用透明角膜和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提高视力,同时可保持原有的滤过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眼压变化。方法 39例39眼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在超声乳化的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后平均随访19.7月(3~18月)。结果 82.0%患者术后矫正视力达0.1以上,100%术后眼压维持正常。结论 术后避开滤过泡选择偏颞侧(鼻侧)角膜,行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状体植入术。术后反应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眼压稳定。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后房人工晶状体植人手术的技巧和有效性,评价其疗效.方法对23例23眼小梁切除术后(1~84月)白内障施行手术,术后随访1~6月,平均4月.结果术后1月查视力,23眼中20眼(87%)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视力≥0.3者占57%,眼压12.23mmHg±3.63 mmHg(1 mmHg=0.133 Kpa).结论选择好适应证,熟练掌握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施行手术并发症少,能够更有效地提高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小瞳孔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变化。方法26例(28只眼)青光眼术后小瞳孔白内障患者,采用颞侧反眉状巩膜隧道切口或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1~6月,平均3月。结果术后随访所有患者视力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提高,92.8%患者术后矫正视力达0.1以上,所有患者术后眼压维持正常。结论术中避开滤过泡选择颞侧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提高患者视力,保持滤过泡功能,不影响眼压的控制,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的发展极为迅速 ,此类白内障手术由于受滤过泡、小瞳孔、浅前房的限制 ,使手术难度加大。我院自 1997年 8月~ 2 0 0 0年 5月对 72例 76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常规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并植入5 .5 mm直径人工晶状体 ,取得满意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 1997年 8月~ 2 0 0 0年 5月已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作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72例 76眼。其中男 32眼 ,女 44眼 ,年龄 42~ 87岁。1.2 术前情况 光定位及辨色力均正常 ,视力眼前手动~0 .2 ,晶状体核硬度 ~ 级 ,其中 级核 2 4… 相似文献
10.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软性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132例148眼,行鼻上或颞上象限角膜遂道切口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39mo,观察术后视力、眼压及并发症。结果:患者132例148眼术后视力恢复较满意,术后1wk矫正视力<0.05者8眼(5.4%),0.05~0.3者26眼(17.6%),~0.6者72眼(48.6%),~1.0者40眼(27.0%),>1.0者2眼(1.4%)。手术后眼压稳定,平均眼压15.23±3.42mmHg(1mmHg=0.133kPa)。手术并发症为早期角膜水肿及虹膜反应,均较轻,2~5d内消退。结论:经小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并发性白内障,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散光小,并发症少,眼压控制好,在对青光眼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复杂情况方面似有优越之处。 相似文献
11.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适应症、时机、手术方法和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2月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44例,其中预防性虹膜周边切除术8例,滤过性手术36例。对39例术前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或仅局部药物能控制正常的病例做上方透明角膜内切口或颞侧角膜缘巩膜隧道切口,避开功能滤过区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3例术前眼压须全身药物才能控制的病人,控制眼压后避开原手术区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随访半年。结果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0.5以上33例,视觉电生理检查视功能损害与术前有明显差别,眼压均在正常范围。结论超声乳化手术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前眼压控制在40mmHg(1mmHg=0.133kPa)以下,房角无广泛粘连的白内障继发青光眼27例(29眼),并观察疗效。结果 手术均取得成功,术后矫正视力,3例(3眼)因视神经及黄斑病变≤0.2,另24例(26眼)术后4周矫正视力≥0.8,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轻,术后眼压控制良好,除1例需再行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治疗早期白内障继发青光眼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但应严格选择病例。 相似文献
13.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6例(82眼)不同类型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上方隧道巩膜瓣切口行三联于术,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 术后眼压范围为9.2~22.5mmHg,其中≤16mmHg者67眼(74.4%);矫正视力范围为0.02~0.8,其中≥0.5者45眼(54.9%);53眼(64.6%)均形成弥漫扁平的滤过泡。结论 三联术具有恢复良好视力、有效降低眼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超声乳化在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41眼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采用颞侧透明角膜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并发症、眼压和滤过泡的改变。结果:白内障术后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随访1~2a,眼压、滤过泡无明显改变。结论:颞侧透明角膜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伴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4-04/2015-10我院收治的73例80眼闭角型青光眼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眼均行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角分级和并发症,分析该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视力:术后1wk,1、2、6mo,1a平均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术后1wk,1、2、6mo,1a平均眼压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深度:术后1wk,1、2、6mo,1a前房深度平均值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角分级:术后1wk,1、2、6mo,1a分级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伴青光眼安全有效,可增加前房深度,改善前房角开放程度,并能提高视力和降低眼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同轴微小切口与标准切口超声乳化吸出术(phacoemulsification,Phaco)在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滤过术后白内障摘出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连续收集抗PACG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46例(46眼),其中研究组行同轴微小切口(2.2mm透明角膜切口)Phaco26例(26眼),对照1组行标准切口(3.0mm透明角膜切口)Phaco20例(20眼),另设对照2组为单纯老年性白内障行2.2mm同轴微小切口Phaco50例(50眼)。所有病例均采用扭动模式行超声乳化术,记录术前白内障核分级,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中央前房深度(central 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晶状体厚度(lens thickness,L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ndothelial cell count,ECC)、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及术中累积消散能量(cumulative dissipated energy,CDE)和灌注液消耗量(estimated fluids used,EFU),同时记录术后1d、7d、30d的BCVA、IOP、角膜水肿程度及术后30d的ECC值等。结果各组白内障均以3级核为主,术眼生物学参数分析显示,研究组的ACD值与AL值均小于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研究组的LT值则略高于对照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研究组术中CED及EFU均低于对照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BCVA分析,术后1d≥0.5的眼数,研究组占38.5%,高于对照1组的2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对术后角膜水肿程度分析发现,术后1d,研究组以1级水肿为主,对照1组则以2级水肿为主,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术后30d,各组ECC值均显著低于术前,研究组与对照1组分别较术前减少38.9%和52.5%,对照2组减少9.8%,其中研究组与对照1组的术前、术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同轴微小切口超声乳化术前房稳定性好,可以显著减少超声能量,缩短超声乳化时间,减少术中灌注液的用量,降低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促进视力的迅速恢复,适用于青光眼滤过术后的白内障摘出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对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无并发症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0例50眼,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3mo,记录并比较术前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各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术前及术后3mo的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及前房角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术后3 mo的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76, P=0.001);术后3 mo 的眼压为15.63±3.11mmHg,较术前(45.12±5.30mmHg)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P=0.000);术后3mo的前房深度为3.57±0.02mm,较术前(1.43±0.25mm)明显加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6,P=0.001);术前、术后前房角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32,P=0.000;Z=-2.432,P=0.016;Z=-4.379,P=0.000;Z=-4.538, P=0.000)。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伴有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够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6 5例 6 5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 ,采用超声乳化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 :30眼经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术并植入折叠型硅胶人工晶状体 ,另 35眼经巩膜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术 ,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人工晶状体 ,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视力变化。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术后 3月眼压 11.4 4~ 19.5 0mmHg( 1kPa =7.5mmHg) ,平均 ( 14 .2 1± 2 .13)mmHg ;术中并发症 :前房出血 ;术后并发症 :早期角膜水肿 ,前房炎性反应 ,晚期后发性白内障。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改良小梁切除术术后患者视力恢复快 ,眼压控制良好 ,手术并发症轻微 ,是一种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宇冉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9(8):584-586
目的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选择。方法38例(40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根据眼压是否易被控制及C值等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施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5例(27眼);白内障青光眼联合手术10例(10眼);分期手术(先行青光眼手术,再行白内障手术)3例(3眼)。术后随访1~12月。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单纯白内障组中,24眼眼压控制正常,3眼需在药物治疗下控制正常。10眼联合手术和3眼分次手术眼压均控制正常。角膜水肿5眼,其中单纯白内障组者3眼(11.11%),联合手术组者2眼(20.00%)。术后前房纤维素性渗出2眼均为联合手术组者。结论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根据各项检查结果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才能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侯俊红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9,31(7):540-542
目的观察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对28例(32眼)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实施透明角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32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30眼眼压控制在21mmHg以内。全部患者前房深度均明显增加。结论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对于绝大多数合并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是有效的,与滤过性手术相比,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