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急性百草枯中毒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百草枯(Parquat,PQ,又名对草快,克芜踪,泊拉夸特,克灭踪)为有机杂环类接触性除草剂,因其良好的除草效果而被广泛使用。急性百草枯中毒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农药中毒。因其中毒致死量小,且常累及肺、肾、肝等全身多个器官,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可达85%~95%[1]。  相似文献   

2.
冷彦飞 《中外医疗》2012,31(25):18+20-18,20
目的分析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急救方法。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17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采用洗胃、导泻、利尿、血液灌流、吸氧、利尿、预防感染等治疗。结果经过治疗,Cr、WBC、SaO2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aO2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死亡71例,死亡原因主要为多功能脏器衰竭和呼吸衰竭,其余患者均于1个月内出院,但均有不同程度肺功能损害。结论临床抢救百草枯中毒患者时应强调早期彻底反复洗胃、导泻、血液灌流的序贯应用、抗氧化、免疫抑制、纠正内环境紊乱、营养支持等全方位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漯河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2005年7月—2011年7月救治百草枯中毒86例的临床疗效。方法①尽早催吐和彻底洗胃,以及导泻、清洁灌肠,减少百草枯的吸收。②早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应用,增强中毒者的应激性,减轻中毒反应。③保护各脏器功能,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④反复多次血液灌流,清除进入血液中的百草枯。结果救治百草枯中毒86例,中度52例,重度34例,治愈26例,治愈率30%,治愈者平均住院日20d。结论抢救中、重度百草枯中毒,催吐、洗胃和灌肠,早期大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保护多脏器功能,防止出现多脏器衰竭,反复多次血液灌流,清除进入血液中的百草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韩宏 《西部医学》2009,21(8):1368-1369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PQ)中毒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降低死亡率。方法对12例口服PQ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中2例存活,10例死亡,病死率为80.33%。结论急性PQ中毒病人的生存机会主要取决于服药量与就诊时间,及早洗胃、有效导泻、适时血液灌流、早期应用抗氧化损伤药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给予器官功能支持、控制感染等综合治疗措施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急性百草枯中毒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76例资料完整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毒后14d预后将患者分成存活组(n=38)和死亡组(n=38),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结果:死亡组的年龄、性别、中毒一洗胃时间间隔、中毒一血液灌流时间间隔、尿素氮(BuN)、pH、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死亡组的中毒剂量、外周血白细胞(WB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均P〈0.05),而动脉血氧分压(Pa02)、碳酸氢根(HCO。)均明显低于存活组(均P〈0.05)。存活组中毒后14d内肺CT平扫检查发现肺部异常影像改变15例,阳性率为39.5%;而死亡组中有23例,阳性率为60.5%出现肺部异常影像改变,明显多见于存活组(P〈0.05)。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后,中毒剂量、WBC计数、肝肾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肺部异常影像改变等均可作为评估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急性百草枯中毒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玉 《安徽医学》1999,20(1):54-55
  相似文献   

7.
赵晋荣 《医学综述》2009,15(24):F0002-F0002
目的回顾急性百草枯中毒救治成功与否的经验与教训。方法将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2006年2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43例按存活与否进行分组,对各项指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存活率18.60%,存活组平均服药量和平均就诊时间远低于死亡组,存活组无多脏器衰竭病例,死亡组有单纯呼吸衰竭17例、多脏器衰竭18例。结论百草枯中毒病死率高,生存与否主要取决于服药量和服药就诊时间差,中毒后应尽早洗胃,应用吸附剂,同时提倡药物综合治疗和血液灌流加透析。  相似文献   

8.
孙虹  赵红梅  朱莎  李庆红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2):2059-2060
目的分析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诊治经过及影响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百草枯中毒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7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存活,其中2例服药量20~25ml,行环磷酰胺-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在服毒剂量、入院时间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例次较多。行血液净化治疗9例,其中死亡6例,未行血液净化患者8例,死亡6例,二者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病死率高,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是服毒剂量和入院时间。中毒后应强调及时失活和吸附处理,血液净化治疗并不能降低病死率,环磷酰胺-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可能降低病死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百草枯为联吡啶类接触性除草剂,因其良好的除草效果而被广泛使用,但随之带来的误服及自杀性口服的极高死亡率又给医疗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人们尝试用各种方法治疗百草枯中毒,但至今尚无特效解毒剂.由于百草枯中毒致死剂量小,对全身各个器官均有极强的毒性,临床病程进展快,较大剂量中毒常由于肺、心、肾、肝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迅速死亡,而较小剂量的中毒往往引起迟发性肺纤维化,故临床上死亡率很高.为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就我院治疗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除草剂中毒在乡镇医院急诊科常见,而除草剂吡啶类百草枯毒性最大,病死率较高,应高度重视,现将急诊于我院中毒死亡1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救治及预后因素,加强对百草枯中毒早期综合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6年1月- 2009年12月4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中治愈或显效22例,死亡23例,随服毒剂量增加,死亡率明显增加,20ml以上组与10ml组及20ml组死亡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  相似文献   

12.
刘晓伟  刘盛业  刘志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1285-1286
目的探讨早期监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院急诊监护室(EICU)救治的149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观测病程早期动脉血PaCO2水平,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入选患者住院期间死亡106例,病死率71.1%。死亡组患者服毒剂量、服毒-洗胃时间、服毒-血液灌流时间较存活组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就诊时PaCO2和留观72 h内PaCO2最低水平较存活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留观72 h内PaCO2最低值较就诊时PaCO2降低≥10 mm Hg的有6例(14.0%),与死亡组(38例,3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就诊时PaCO2和留观72h内PaCO2最低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4和0.812(P<0.05)。结论 PaCO2可能是病程早期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47例,以住院期间死亡为观察终点,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两组患者分别于中毒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两组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死亡组中毒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死亡组中毒后第3天及第7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是判断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可靠指标,且C-反应蛋白浓度的敏感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陈桂喜 《医学综述》2013,19(11):2023-2025
百草枯属剧毒除草剂,对人畜有较强的毒性。20世纪50年代末,百草枯的除草作用被发现,1962年首次在市场上销售,每年均有很多人死于百草枯中毒。百草枯对全身各个器官均有极强的毒性,病程进展快,病死率很高,临床表现各异,最终患者多因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以及肺纤维化所致的低氧血症死亡。国内外学者至今仍未发现百草枯的特效解毒药物,该文就近年来百草枯中毒治疗的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值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入选2009年7月—2011年5月4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检测其入院时和入院后24 h的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肌酐值。30 d后统计45例中毒患者死亡和存活例数。分别计算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肌酐值异常作为判断中毒患者预后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45例百草枯中毒患者30 d后随访,死亡28例,生存17例,存活率为37.8%。死亡组入院后24 h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肌酐值较存活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肌酐值的检查结果作为对中毒的预后判断指标其敏感性均较低,分别为35.7%、32.1%和7.1%,入院后24 h的白细胞计数结果的敏感性也较低(67.8%),入院后24 h的总胆红素结果的敏感性虽高(96.4%),但特异性较低(70.5%),入院后24 h血肌酐值和百草枯中毒的预后有较好的依从性,其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88.2%,阳性预测值为93.3%,阴性预测值为100.0%。结论入院后24 h的血清肌酐值是判断百草枯中毒预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6.
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草枯是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除草剂,有较强的毒性。因百草枯中毒发病初期症状不典型,无特效解毒剂及后期不可逆转的肺纤维化已使其成为目前致死性最高的农药中毒。目前研究认为中毒损伤机制主要是通过其强氧化作用,使机体内还原酶及脂质的氧化,直接或间接损伤DNA,使细胞坏死或凋亡。提高救治成功的关键是加强基层医护人员对该病的认知水平,在服毒后第一时间及时行失活与吸附处置;进行强化血液灌流,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和抗自由基、炎性介质药物。  相似文献   

17.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草枯属于剧毒类除草剂,中毒后主要导致肺、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其中以肺组织损伤为主。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早期中毒患者多死于多脏器损害,后期多死于肺纤维化。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给予早期清除毒物、血液灌流、血液透析和保护重要脏器等治疗。由于百草枯中毒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寻求其发病机制和有效的药物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张兴国  谷燕  刘尊齐  王海石  周志俊 《河北医学》2010,16(11):1319-1321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101例,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以住院期间死亡为观察终点,两组患者分别于中毒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两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死亡组于中毒后第1天外周血WBC计数明显高于存活组(P〈0.001);死亡组于中毒后第1天、第7天血清CRP浓度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和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是判断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可靠指标,且C反应蛋白浓度更敏感。  相似文献   

19.
9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特征,提高对百草枯中毒的认识和抢救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3例患者中治愈42例,死亡51例。不同程度中毒患者服毒量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程度中毒患者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发生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百草枯中毒可致多器官功能损害,预后差,中毒后对组织、器官产生的毒性反应出现较晚,早期综合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