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移生  彭易雨 《中国针灸》2006,26(11):784-784
1 一般资料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46例,均为我科门诊和住院患者,其中男20例,女26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5岁,平均44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5年,平均6个月.全部病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以排除颅内病变.  相似文献   

2.
姚子媛  胡卡明 《光明中医》2014,(6):1254-1255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客观证实其临床疗效的可靠性。方法对30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针刺治疗后分析疗效。结果30例患者,经30日治疗后,治愈9例,占30%;显效13例,占43.33%;有效5例,占16.67%;无效3例,占10%;总有效率为90%。结论熄风通络针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电针合腹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一般资料 原发性面肌痉挛(FS)82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符合原发性玮诊断标准。必要时CT检查排除颅内肿瘤、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等。将面肌痉挛强度按CohenAlberl标准分级。0级:无痉挛;1级:外部刺激引起轻度痉挛;2级:轻度痉挛,可见面部肌肉颤动;3级:中度痉挛,面肌痉挛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4级:重度痉挛,重度痉挛和功能障碍,影响工作和学习。复发标准:痉挛程度上升,大于或等于1级。将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男10例,女32例;平均年龄45岁;病程8天~6年。治疗组40例,男9例,女31例,平均年龄48岁,病程10天~7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位等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养血息风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养血息风针法治疗,对照组予卡马西平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综合疗效及面肌痉挛强度分级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 33%,优于对照组的70. 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面肌痉挛强度分级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养血息风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李培芳  杨强强  杨霞  王民集 《光明中医》2009,24(6):1087-1088
目的:比较毫针静留针法与毫针动留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6例面肌痉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采用毫针静留针法治疗,穴取:百会、四神聪、风池、地仓、颧(骨翏)、阿是穴(起搏点)、合谷、太冲;对照组50例采用毫针动留针法治疗,取穴与治疗组相同.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65.8%,有效率93.4%;对照组治愈率48%,有效率88%;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毫针静留针法是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且疗效优于毫针动留针法.  相似文献   

6.
面肌痉挛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以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抽搐为特征,常由下眼睑的眼轮匝肌轻微颤搐开始,渐渐向下半部面肌扩展,尤以口角抽搐较多,严重者整个面肌强烈痉挛.  相似文献   

7.
8.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和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9年9月30日埋针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相关文献,从治疗方法、选穴概况、分期辨证、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最终获得中文文献45篇.埋针法...  相似文献   

9.
<正>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王民集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从事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坚实的理论基础。临床上辨证准确,针灸处方,灵活实用,疗效卓著。"静针法"治疗面肌痉挛是王民集老师根据多年的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客观的证实其临床疗效的可靠性.方法:对25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针刺治疗后分析疗效.结果:25例患者,经21日治疗后,治愈8例,占32.0%;好转14例,占56.0%;无效3例,占12.0%;总有效率达88.0%.结论: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毛刺法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将 38 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19 例。治疗组采用毛刺法针刺痉挛剧烈的部位并配合辨证取穴(眼周痉挛者主要取攒竹、阳白、童子 、鱼腰、太阳;口角周围肌群痉挛者主要取地仓、颊车、承浆。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症状,加用辨证取穴,实证加风池、翳风、太冲三穴;虚证加血海、足三里、三阴交三穴),采用 1 寸毫针,针刺深度为0.8-1.0 寸,不施手法,留针30 min,每日1 次,12 d 为1 周期,观察临床疗效。对照组行 A 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4.2% ,治疗组有效率为94.7%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毛刺针法方法治疗面肌痉挛具有显著疗效,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巨刺针法结合头针治疗面肌痉挛3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继良 《中医杂志》2003,44(12):929-930
自1998年以来我院为探索非药物疗法治疗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根据人体经络上下贯通的循环走向和左右对称分布形式及古代巨刺针法的原理,采用巨刺针法结合头针治疗面肌痉挛,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者,男31例,女19例;年龄21~65岁,:平均39.5岁;病程1个月~18年,平均6.2年,左侧痉挛26例,右侧痉挛24例,其中额及眼轮匝肌痉挛21例,半侧面肌痉挛29例;9例伴有头痛,3例伴有患侧耳鸣,8例为面神经麻痹后遗症,全部病例均符合《实用神经病学》第2版面肌抽搐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外施针刺、内服中药治疗面肌痉挛76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性25例,女性51例;年龄20岁以下2例,20~30岁者18例,31~50岁者49例,51岁以上者7例;病于左侧面部35例,右侧面部28例,双侧面部13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15年。  相似文献   

14.
面肌痉挛是针灸临床常见病之一,也是临床各科包括针灸科、神经科都感到棘手的病证.我们曾采用过体针、高频电针、维生素B12穴位注射等法,但效果都不尽人意.近几年来,我们采用孙丽娟[1]老师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方法,收到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钱冰依  王全灵  胡春玲 《光明中医》2023,(21):4257-4260
面肌痉挛属于临床难治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近年来,中西医研究治疗面肌痉挛有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疗效不稳、易反复发作等问题。王全灵导师在总结前辈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祛风、化痰、通络与调节神经传导功能相结合的治疗原则,通过在耳屏前下颌骨下方0.5 cm处局部注射浓度约37.5%的酒精结合星状神经节埋线、火针刺激痉挛肌肉的方法治疗该病,并将该法取名为三联疗法。此文选取临床验案1则,旨在为临床治疗面肌痉挛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6.
面神经休克疗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原发性面肌痉挛也就是病因不明,其学说众多。而治疗方法虽多种多样,量均不够理想,笔者采用面神经休克疗法治疗面肌痉挛3例,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经络-穴区带疗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寻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4 7例病人随机分成经络—穴区带疗法 (CPRT)组 16例、常规针刺对照A组 15例和卡马西平片对照B组 16例 ,通过观测其肌肉痉挛波的振幅、频率等参数的变化 ,评价 3种疗法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 2对照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振幅和频率改变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治疗组优于 2对照组。 结论 :CPRT优于常规针刺疗法和卡马西平片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6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观察患者病症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改善,46例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痊愈14例,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8%,临床治疗效果好。结论采用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毫针浅刺挂针法治疗面肌痉挛6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从1998年采用毫针浅刺法治疗面肌痉挛6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中,男10例,女55例;年龄18~72岁;病程最短2d,最长12a。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此又称为半面痉挛,偶可见于两侧。开始多起于上、下眼睑,逐渐向面颊及整个半侧面部发展,可因疲劳、紧张、恼怒后加重,1·2治疗方法取穴:阿是穴,阳白、四白、太阳、迎香、地仓、丝竹空、承泣、牵正,均取患侧,根据痉挛部位,每次取7~15个。选30号1寸毫针,进针深度约为0·2寸左右,让针尖在皮肤的表面形成一个皮丘,然后让…  相似文献   

20.
面肌痉挛是面部神经被血管压迫导致的面部不由自主地抽搐类疾病。西医治疗此病多采用手术,但有一定风险,多数患者难以接受。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俞红五主任医师认为面肌痉挛的病位在手足阳明经筋,而以脉络空虚为本,核心病机以风为主。俞红五主任医师通过数十载临床经验,总结面肌痉挛患者用“循经感传针法”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循经感传针法”是指以“侧三里穴(健侧)、侧下三里穴(健侧)、翳风穴(患侧)、合谷穴(双侧)”选穴组方;针刺患侧合谷穴后,运用小幅度、高频率的上下震动手法,诱发循经感传,从而使气至病所,实现祛其外邪、补其内虚之目的。文章通过案例,介绍俞红五主任治疗面肌痉挛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