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 (CIN) 和宫颈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调查 2002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宫颈门诊病人中组织病理学诊断为CIN和宫颈癌的病例资料, 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宫颈HPV感染是发生CIN及宫颈癌的最强危险因素 (0R=94 60), 其余依次为性伴的多性伴 (OR=9 .24)、5年内曾患STD病史 (OR=5 .10)、性伴数 (OR=2. 89);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宫颈HPV感染、性伴的多性伴及 5年内STD病史进入方程, 显示交互作用提高了患CIN及宫颈癌的危险性。结论: 深圳市女性CIN和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与宫颈HPV感染, 性伴的性行为因素以及各种下生殖道感染等因素相关。因此应加强对宫颈HPV感染的认识与管理,加强人群的卫生宣教, 预防性传播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妇女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研究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hybrid capture,HC-Ⅱ)实验对30~49岁的已婚妇女进行高危型HPV DNA检测,采用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病变(CIN)的关系。结果:调查人群高危型HPV DNA总检出率为18.7%,与正常组相比检出率随病变程度加重呈趋势性增高(χ2=444.04,P<0.001)。各年龄组宫颈HPV DNA的检出率几乎一样,无显著性差异(χ2=10.25,P>0.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CINⅡ)及癌症的发生高度相关(OR=121.1)。结论: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当地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防止HPV感染、对HPV感染的筛查和密切监测已感染高危型HPV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免疫失衡的影响,为术后HPV持续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20例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220例宫颈癌患者术后随访期间转阴180例,转阴率为81.82%,40例持续阳性,HPV持续阳性率为18.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家族病史、生殖道炎症、临床分期、术前HPV感染亚型、绝经情况、吸烟情况、术前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殖道炎症、术前HPV感染亚型、吸烟为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HPV持续阳性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低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生殖道炎症、术前HPV感染亚型、吸烟为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与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紊乱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免疫失衡的影响,为术后HPV持续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20例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220例宫颈癌患者术后随访期间转阴180例,转阴率为81.82%,40例持续阳性,HPV持续阳性率为18.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家族病史、生殖道炎症、临床分期、术前HPV感染亚型、绝经情况、吸烟情况、术前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殖道炎症、术前HPV感染亚型、吸烟为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HPV持续阳性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低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生殖道炎症、术前HPV感染亚型、吸烟为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与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紊乱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叶酸与宫颈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膳食叶酸、血清叶酸与宫颈癌的关系以及叶酸和人乳头瘤病毒(HPV)16在宫颈癌发生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11例经病理学确诊的宫颈鳞癌新发病例和111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年龄、籍贯、居住地匹配,在收集宫颈癌相关因素的同时,采用食物频数问卷(FFQ)调查膳食叶酸摄入情况,利用特异PCR检测HPV16 DNA,血清叶酸采用RIA定量测定。结果官颈癌组HPV16感染率(61.26%)显著高于对照组(28.83%),调整OR 值4.95(95%CI:2.49-9.83);病例组膳食叶酸摄入量(5.00μg/kcal±0.41 μg/kcal)和血清叶酸水平 (1.79 ng/ml±1.42 ng/ml)均低于对照组(5.14μg/kcal±0.35μg/kcal,2.59 ng/ml±2.8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特别是随着血清叶酸水平的降低,患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X2=17.37,P=0.000);血清叶酸水平较低同时伴有HPV16感染患宫颈癌的危险明显高于两者单独作用之和,交互作用检验有统计学意义(G=5.56,P=0.02)。结论叶酸缺乏可增加宫颈癌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月就诊的153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宫颈癌组(44例)、CIN组(54例)及宫颈炎组(55例),检测3组患者沙眼衣原体及HPV感染率。结果宫颈癌组和CIN组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率、HPV感染率、高危型HPV感染率、HPV混合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宫颈炎组(均P0. 05),宫颈癌组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率、HPV感染率、高危型HPV感染率、HPV混合沙眼衣原体感染率显著高于CIN组(P0. 05)。宫颈癌组和CIN组患者单纯HPV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宫颈炎组(均P0. 05),宫颈癌组患者单纯HPV感染率显著低于CIN组(P0. 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高危型感染和HPV混合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HPV高危型感染和HPV混合沙眼衣原体感染是宫颈病变的危险因素,治疗时应及早检测HPV感染类型,有效针对微生物混合感染进行治疗,尽可能控制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血清中微小RNA-3607-3p(miR-3607-3p)表达水平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2月本院行宫颈活检的7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宫颈炎患者18例(宫颈炎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患者31例(SIL组)和宫颈癌患者25例(宫颈癌组)。检测3组血清miR-3607-3p水平及宫颈脱落细胞中HPV-DNA、HPV E6/E7 mRNA表达,Spearman分析miR-3607-3p与HPV感染的相关性;多因素l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宫颈癌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血清中miR-3607-3p水平宫颈炎组(0.98±0.16)、SIL组(0.64±0.15)、宫颈癌组(0.34±0.13)依次降低,HPV阳性表达率、HPV E6/E7 mRNA高载量率依次升高(均P<0.05)。宫颈癌患者血清miR-3607-3p水平与HPV阳性表达、HPV E6/E7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41、-0.492,P=0.000),miR-3607-3p水平是宫颈癌发生的保护因素,HPV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对宫颈环氧合酶-2(Cyclooxgenase-2,COX-2)表达及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5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就诊的宫颈癌患者2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2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200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HPV感染对宫颈COX-2表达及血清PGE2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三组患者的HPV病毒载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56±0.59)Log值VS.(6.63±1.40)Log值VS.(10.44±2.53)Log值](P<0.001),宫颈癌组的HPV病毒载量高于CIN组,CIN组的病毒载量高于慢性宫颈炎组,三组患者的血清COX-2mRNA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15±0.79)Log值VS.(7.62±1.39)Log值VS.(10.45±1.05)Log值](P<0.001),宫颈癌组血清COX-2 mRNA含量高于CIN组,CIN组血清COX-2 mRNA含量高于慢性宫颈炎组。600例患者之中,HPV感染阳性435例,HPV感染阴性165例,HPV感染阳性患者的血清COX-2 mRNA含量和血清PGE2含量均高于HPV感染阴性患者(P<0.001),宫颈癌患者的血清PGE2含量和HPV病毒载量之间呈正相关(r=0.761,P<0.001),宫颈癌患者的血清PGE2含量和血清COX-2mRNA含量之间呈正相关(r=0.461,P<0.001)。结论对于HPV感染者使用HPV定量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COX-2、PGE2和HPV感染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对推测HPV感染的病程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但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还需要从患者的情况出发,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9.
徐婧  陶冶  张艳  韩美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17-4519
目的:探讨已婚妇女子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妇科常规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将3 600例已婚妇女分为有宫颈HPV感染380例和未有宫颈HPV感染3 220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年龄≥30岁、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孕次≥2次、性伴侣≥2个、受教育≥12年、使用避孕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30岁、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孕次≥2次、性伴侣≥2个、受教育≥12年与已婚妇女宫颈HPV感染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使用避孕套与已婚妇女宫颈HPV感染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受教育≥12年、性伴侣≥2个是已婚妇女宫颈HPV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使用避孕套是已婚妇女宫颈HPV感染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文化程度越高及性伴侣越多的已婚妇女,可以明显增加宫颈HPV感染的风险,而使用避孕套可以有效降低宫颈HPV感染的发生,因此对高危人群需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并定期进行宫颈疾病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宫颈癌术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免疫失衡的影响,为术后HPV持续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20例HPV感染的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220例宫颈癌患者术后随访期间转阴180例,转阴率为81.82%,40例持续阳性,HPV持续阳性率为18.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家族病史、生殖道炎症、临床分期、术前HPV感染亚型、绝经情况、吸烟情况、术前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殖道炎症、术前HPV感染亚型、吸烟为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HPV持续阳性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低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生殖道炎症、术前HPV感染亚型、吸烟为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宫颈癌术后HPV持续感染与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紊乱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生殖道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情况,探讨HPV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海南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2007年12月~2011年1月就诊2 869例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宫颈分泌物进行21种HPV基因型分析,并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PV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 869例妇女中,HPV阳性检出率为14.8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PV感染与初次性生活年龄过早、性伴侣数较多、性伴侣阴茎包皮过长、伴有生殖道其他感染有关。结论:初次性生活年龄过早、性伴侣数较多、性伴侣阴茎包皮过长、伴有生殖道其他感染是育龄妇女HPV感染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鄄对照研究的方法,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表明,女性、社会支持状况、照料人、合并疾病种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0分与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病关系较密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述因素是PSD患者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现状及感染相关因素,为预防和控制HPV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508例自愿接受宫颈HPV检查者为研究对象,取其宫颈脱落细胞标本,采用快速导流杂交技术HPVDNA检测法进行HPV基因型分型。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探讨HPV感染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初次性生活年龄、流产次数、性伴侣数、配偶伴侣数、吸烟史及避孕方式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结果本组508例受试者HPV总感染率为22.05%(112/508),其中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为18.90%(95/508),低危型HPV(LR-HPV)感染率为2.17%(11/508),中国人常见感染基因型为1.18%%(6/508)。508例受试者中,感染率最高的5种HPV基因型分别为HPV-16(7.68%)-52(4.72%),-58(3.74%),-18(3.15%),-31(2.36%)。影响HPV感染的相关因素为: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配偶性伴侣数、流产次数及吸烟史(χ2=105.539,5.092,37.158,5.076,13.824;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次性生活年龄(OR=13.036)、性伴侣数(OR=5.860)、配偶性伴侣数(OR=2.120)、吸烟史(OR=2.054)为影响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不良的生活习惯及性行为是女性HPV感染的高危因素,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及性行为是预防HPV感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职业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自然清除情况及其列线图预测模型, 并进行验证。 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某院进行职业体检且经检测确诊为高危型HPV感染并排除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有固定正式职业的女性进行研究。以7 ∶3比例将患者分为模型组和验证组, 模型组患者根据随访结果分为自然清除组与持续感染组, 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殖相关治疗、性伴侣相关情况及检查情况。以LASSO回归筛选职业女性高危型HPV感染自然清除的潜在因素后,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筛选出独立影响因素, 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以R语言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 结果 共纳入病例329例, 其中模型组230例, 验证组99例, 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230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中, 165例在随访结束转阴, 自然清除率为71.74%。LASSO回归基础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年龄、避孕方式、性伴侣数、性伴侣包皮过长、初始病毒载荷量、HPV感染类型及生殖道炎症均为职业女性高危型HPV感染自然清除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模型组职业女性高危型HPV感染自然清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4(95%CI: 0.776~0.893), 验证组AUC为0.817(95%CI: 0.755~0.879)。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与理想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准曲线结果显示模型组与验证组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基本拟合, 提示模型预测准确度较高。模型组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当该列线图模型预测职业女性高危型HPV感染自然清除的概率阈值为0.15~0.95时, 患者的净受益率>0。 结论 职业女性高危型HPV感染自然清除率较高, 主要受患者年龄、避孕方式、性伴侣数等因素影响, 本研究建立的列线图模型预测职业女性高危型HPV感染自然清除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与区分度。  相似文献   

15.
徐又先  濮德敏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7):2416-2418
目的:探讨人群宫颈糜烂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141例宫颈糜烂患者和137例宫颈光滑者对照进行年龄、生殖道病原微生物、婚育史、性行为等因素研究。结果: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引入回归方程的变量为年龄、首次性交年龄、分娩方式、产次、HPV感染,而首次发生性行为年龄、结婚和孕育年龄、孕产次等生殖因素,与宫颈糜烂发生的危险性呈剂量-反应关系。结论:年龄、首次发生性行为年龄小、HPV感染和孕产次是宫颈糜烂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李肖甫  李雁青  智艳芳  张琳琳  沈勇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655-1657,1667
目的探讨宫颈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09年9月~2011年3月间行高危型HPV(HR-HPV)筛查的门诊或病房患者阳性病例306例,27例HPV-DNA阴性作为对照组,用杂交捕获二代法(HC2)检测HPV-DNA,所有患者均填写HPV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调查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调查信息进行分析。结果经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第一次结婚年龄、被动吸烟、曾经怀孕、人工流产、使用避孕套、第一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与HPV感染存在相关性(P﹤0.05)。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人均收入,被动吸烟,使用避孕套,第一次性生活年龄有关(P﹤0.05)。结论被动吸烟、人工流产、性伴侣数多是HPV感染的危险因素(OR﹥1),受教育程度高、经济收入多、使用避孕套、第一次性生活年龄大是HPV感染的保护因素(OR﹤1)。因此应加强对HPV易感人群的卫生宣教与管理,从而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襄垣县妇女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7,自引:3,他引:74  
目的 了解我国宫颈癌高发区妇女生殖道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状况,研究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对山西省襄垣县1997名35-45岁巳婚妇女自己采集的阴道细胞和医生采集的宫颈细胞,检测13种高危型HPV脱氧核糖核酸(DNA)。采用多因素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关系。用卡帕(kappa)系数衡量两种标本HPV检测的符合度。结果 该人群的高危型HPV DNA总检出率为20.8%。HPV DNA检出率随病变程度加重呈趋势性增高(X^2=444.04,P=0.000)。两年龄组(35-39岁和40-45岁)妇女的宫颈HPV DNA检出率几乎一样(20.9%:20.6%,X^2=0.03,P=0.86)。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及癌症(≥CINⅡ)和低度病变(CIN I)的发生高度相关(OR=254.2和OR=26.4),归因危险非分比(ARP)分别为98.1和83.6%。自我取样HPV检测的灵敏度低于医生取样HPV检测(84%:98%,X^2=5.92,p=0.015),特异度差异无显著性(86%:85%,X^2=0.00,P=0.997),但两种标本HPV检测的符合度较好(kappa=0.74)。结论 女性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是当地宫颈癌CIN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防止HPV感染、对HPV感染的筛查和密切监测巳感染高危型HPV的对象。自我取样HPV检测是一种较实用的宫颈癌初筛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状态及其亚型分布,提出预防治疗疾病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600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PV亚型,分析不同宫颈病变患者的HPV感染情况.结果 HPV感染率为78.0%,其中宫颈炎/尖锐湿疣高危型及低危型HPV感染率为73.1%、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患者高危型及低危型HPV感染率为82.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患者高危型及低危型HPV感染率为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炎/宫颈尖锐湿疣、CIN和宫颈癌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危型(P<0.01);高危型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各种宫颈病变中单一型感染率明显高于多重型感染率(P<0.01);多重型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不同HPV亚型在各病变中分布不同.结论 HPV亚型检测可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及病情判断,对HPV阳性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的人群关键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跟踪监测,以阻断HPV的持续性感染.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