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时肝功能及心肌酶学的变化。方法:观察组139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足月婴儿,对照组55例同期非高胆红素血症婴儿,对其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AST、LDH、CK、α-HBD、CK-MB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婴儿高胆血症对心脏具有损伤作用,临床上在积极控制高胆血症,防止核黄疸发生的同时,应积极监测患儿心肌酶,并加强对心肌的营养及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检测,了解厦门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G6PD缺乏症发病情况,为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该院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392例为研究对象,同时进行G6PD基因检测。研究组G6PD基因突变68例;对照组无G6PD基因突变324例。结果厦门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G6PD基因突变发生率17.35%,且多发生在男性。G6PD缺乏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高于无G6PD缺乏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6PD缺乏症新生儿黄疸出现时间与生理性黄疸重叠,易延误其就诊,而导致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结论G6PD缺乏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开展新生儿G6PD检测对G6PD缺乏患儿进行早发现和早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崔雪芳  李锡福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2937-2938
目的:探讨存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和新生儿溶血病(HDN)双重病因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按检验操作规程对足月健康新生儿脐血进行G6PD和HDN血型血清学检验,对存在G6PD缺乏和HDN病因的新生儿调查其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果:①G6PD缺乏组、HDN病因组、G6PD缺乏与HDN双重病因组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新生儿(P<0.01);②存在G6PD缺乏和HDN双重病因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极显著高于G6PD缺乏组和HDN病因组的患儿(P<0.01)。结论:存在G6PD缺乏和HDN双重病因的患儿红细胞溶血破坏的几率增高,其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4.
娄建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5):2108-2109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发病时间的关系。方法:对近年来本院产科分娩的新生儿脐血进行G6PD定量测定,对G6PD活性缺乏的患儿,按性别和缺乏程度分组调查其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发病时间。结果:①G6PD缺乏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新生儿。②在G6PD缺乏的患儿中,男性G6PD缺乏程度极显著低于女性(P<0.01);男性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极显著高于女性(P<0.01);G6PD缺乏程度不同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有显著差别(P<0.05)。③G6PD缺乏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时间主要在出生后的1周内。结论:G6PD缺乏是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之一。在G6PD缺乏的患儿中,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具有男性多于女性、G6PD缺乏程度越重发病率越高、发病的高峰时间在出生后的2~4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程度与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对近5年来产科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儿脐血进行G6PD定量测定,对G6PD活性缺乏的患儿,按酶活性缺乏程度分组调查其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①G6PD活性缺乏的患儿与对照组比较,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和血清胆红素测定水平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患儿组中,G6PD活性缺乏程度不同的3组患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6PD活性缺乏程度与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曾春霞 《药物与人》2014,(2S):14-15
目的:探讨检测脐带血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活性对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紫外速率定量法,对高胆红素血症组174例新生儿G6PD活性进行定量测定,并与非高胆红素血症组166例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新生儿C-6PD阳性率为12.07%,非高胆红素血症组新生儿G6PD阳性率为0%,两组G6PD阳性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红素血症组新生儿G6PD活性显著低于非高胆红素血症组,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胆红素组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G6PD活性呈负性显著相关(P〈0.05)。结论:G6PD活性可作为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指标,对G6PD缺乏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及时干预,可有效控制G6PD缺乏引起的新生儿溶血及核黄疸病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心肌组织的影响.方法 选择38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观察组,根据胆红素测定值又分为高胆Ⅰ组(205.2~256.5umol/L),高胆Ⅱ组(256.5~307.8umol/L),高胆Ⅲ组(>307.8umol/L).对照组为我院爱婴病房同期出生的37例健康新生儿,包括生理性黄疸新生儿28例及无黄疸新生儿9例.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心肌受损的相关指标变化及与胆红素水平的关系.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AST、LDH、HBDH、CK水平均高于新生儿、小儿临床标准,而CK-MB水平与临床正常标准相符,CK-MB/CK比值<6%.血清HBDH、CK-MB及CK-MB/CK比值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2不同程度高胆组血清心肌酶谱及CTnI值变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心脏彩超各项指标及心电图均未显示明显异常改变.结论 1.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心肌没有明显损害.2.新生儿早期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及病理特点,心肌酶谱-AST、CK、LDH、HBDH及cTnI值可能会暂时升高,提示临床医生对早期新生儿诊断心肌损伤仅依靠心肌酶谱、cTnI值增高是不够的,一定要根据新生儿临床表现及心脏彩超、心电图改变并结合新生儿日龄去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心肌酶谱及肌钙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胆红素血症患儿60例,同时选择20例同期出生的足月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为对照组,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心肌酶谱(CK、CK-MB),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心肌酶谱(CK、CK-MB),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肌钙蛋白(cTnI)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新生儿心肌的损害性改变,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越高损害越明显,而且与早产因素相关。检测心肌酶谱(CK、CK-MB)及肌钙蛋白(cTnI)能作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测定,筛选G6PD缺乏患儿,分析其临床特点,了解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及男、女比例情况,早期发现G6PD患儿,提前进行干预降低病死率。方法改良G6PD测定试剂盒,通过计算G6PD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hosphaogluconate dehydrogenase,6PGD)活性比值方法,判定G6PD活性是否缺乏,并分析血清胆红素,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结果收集到1 79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其中男性患儿1 111例,女性患儿681例,G6PD/6PGD比值结果1.0有24例,占总检测人数的1.34%,其中23例为男性患儿,女性患儿1例,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平均值(434.3±177.6)μmol/L,非结合胆红素(unconjugated bilirubin,UCB)为(411.5±163.9)μmol/L,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为(3.51±0.88)×1012/L,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为(121±27)g/L。TB与G6PD/6PGD、RBC、Hb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316、-0.307、-0.317,P均0.05)。结论 G6PD缺乏症在武汉市虽然发生率低,但G6PD缺乏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进程快而且严重,G6PD活性、Hb水平、红细胞计数不能反映黄疸的严重程度。对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应常规进行G6PD活性检查,并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肌酸激酶同工酶变化与感染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感染状况。方法选择正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及病理性黄疸新生儿各40例,抽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CK-MB值,并对3组患儿的感染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正常组CK-MB水平(8.3±1.5)IU/L,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的CK-MB水平分别为(35.8±9.5)IU/L和(65.2±10.4)IU/L,正常组与生理性及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的CK-MB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的CK-MB水平较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也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性黄疸患儿>2种感染率为20.0%,病理性黄疸新生儿>2种感染和重症感染的比率分别为42.5%、25.0%,均较正常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性黄疸组患儿相比,病理性黄疸组患儿>2种感染和重症感染的比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在病理性高胆红素血症时存在对心肌的损伤,且感染率明显增大,因此,对黄疸新生儿进行心肌酶谱和感染情况的检查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G6PD缺乏新生儿的血胆红素动态变化特点,指导其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微量胆红素法对出生的44例G6PD缺乏新生儿进行出生24 h内~144 h血胆红素监测并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G6PD缺乏患儿出生~24 h、~48 h、~72 h、~96 h、~120 h、~144 h的血胆红素分别为(94.73±31.43)μmol/L、(171.36±44.08)μmol/L、(222.53±50.35)μmol/L、(222.8±46.79)μmol/L、(206.43±52.98)μmol/L、(186.38±52.98)μmol/L,与正常足月新生儿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6PD缺乏患儿24 h内~144 h血胆红素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的生理性黄疸,动态监测新生儿血胆红素可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由于G6PD缺乏导致的高胆红素血症,以防止高胆红素血症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氩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法及速率法对7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和40名健康儿童血清AST、LDH、CK、CK-MB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支气管肺炎患儿组血清AST、LDH、CK、CK-MB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检测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AST、LDH、CK、CK-MB活性对其心肌损害及病情变化的检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心脏功能的损害。方法将2013年6月-2015年6月肇庆市广宁人民医院8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生理性黄疸组和病理性黄疸组,每组各40例。同时选取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新生儿的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 Tn I),同时对比研究三组新生儿的心电图差异,随访1年。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新生儿相比,生理性黄疸组和病理性黄疸组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c Tn I、CK-MB、CK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病理性黄疸组患儿比生理性黄疸组升高也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组患儿的超声心电图和心电图指标如射血分数、E/A值、二尖瓣和三尖瓣返流速等均符合国内健康新生儿标准。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新生儿心脏功能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在临床实际诊疗过程中需结合心肌酶谱值、心脏彩超以及心电图的改变等手段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广西环江地区新生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突变类型,以及G6PD缺乏与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基因编码区第1外显子区G71R错义突变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治疗的15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采用酶活性测定法检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G6PD酶活性,将其分为G6PD缺乏组(n=40)与对照组(n=110),对新生儿血标本进行全基因组DNA提纯后,将UGT1A1基因编码区第1外显子区进行PCR扩增、凝胶电泳、基因测序,对G6PD缺乏组采用PCR-限制性酶切分析(PCR/REA)明确G6PD基因突变类型,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G6PD缺乏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0,P<0.05)。G6PD基因突变类型分别为G1388A(17例)、G1376T(11例)、A95G(5例)、C1024T(4例),有3例未定型。G6PD基因不同突变类型间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新生儿患有高胆红素血症对于心肌酶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对心肌造成损害。方法对来该院接受治疗的61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进行检查,分别检查患儿的静脉血胆红素的总量(TBIL)和心肌酶活性。其中心肌酶活性的检测包括检测AST(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LDH(乳酸脱氢酶)、CK(磷酸肌酸激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的同工酶)以及α-HBDH(α-羟丁酸脱氢酶)。由此得到医治前的数据。再经过一阶段时间的医治,检查静脉血胆红素的总量和心肌酶活性,得到医治后的数据,将两组数据整理出来与正常数据做对比,得出结论[1]。结果医治前患儿的各项数据均高于正常数据,医治后患儿的数据仍然高于正常数据,但较医治前患儿的数据有所下降。结论新生儿患有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酶的活性有一定的影响,会使心肌酶出现升高的现象,但不一定会对患儿的心肌细胞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6.
脐血G6PD活性检测对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新生儿脐血 G6 PD活性检测 ,了解本地区 G6 PD缺乏发生率 ,探讨对检出阳性的新生儿早期干预的价值。方法 :新生儿出生时常规检测脐血 G6 PD活性 ,对检出阳性的新生儿早期干预。结果 :检测新生儿脐血80 31例 ,检出 G6 PD缺乏 6 5 0例 ,发生率 8.1% ;G6 PD缺乏患儿中出现新生儿黄疸 4 94例 ,占 76 % ;出现高胆红素血症 2 2 3例 ,发生率 34.3% ,无核黄疸发生。结论 :在 G6 PD缺乏高发地区常规检测脐血 G6 PD活性 ,对 G6 PD缺乏新生儿出现的黄疸进行早期干预 ,能有效减轻 G6 PD缺乏新生儿溶血的程度和避免发生核黄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新生儿患有高胆红素血症对于心肌酶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对心肌造成损害。方法对来该院接受治疗的61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进行检查,分别检查患儿的静脉血胆红素的总量(TBIL)和心肌酶活性。其中心肌酶活性的检测包括检测AST(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LDH(乳酸脱氢酶)、CK(磷酸肌酸激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的同工酶)以及α-HBDH(α-羟丁酸脱氢酶)。由此得到医治前的数据。再经过一阶段时间的医治,检查静脉血胆红素的总量和心肌酶活性,得到医治后的数据,将两组数据整理出来与正常数据做对比,得出结论[1]。结果医治前患儿的各项数据均高于正常数据,医治后患儿的数据仍然高于正常数据,但较医治前患儿的数据有所下降。结论新生儿患有高胆红素血症对心肌酶的活性有一定的影响,会使心肌酶出现升高的现象,但不一定会对患儿的心肌细胞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感染肺炎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对象,其中轻症患儿50例(轻症组),重症患儿40例(重症组),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象,检测并比较各组CD3~+、CD4~+、CD8~+、CD4~+/CD8~+比值以及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重症组与轻症组的CD3~+、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而CD8~+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的CD3~+、CD4~+、CD4~+/CD8~+均低于轻症组,而CD8~+明显高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与轻症组的CK、CK-MB、AST、LD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的CK、CK-MB、AST、LDH均高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免疫功能相对低下,血清心肌酶水平异常升高,特别是重症患儿的免疫与心肌损伤更严重,监测新生儿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及心肌酶谱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徐萍 《中国卫生产业》2011,(12):121-121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酶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法及速率法对7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和40名健康儿童血清AST、LDH、CK、CK--MB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支气管肺炎患儿组血清AST,LDH、CK、CK-MB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支气管肺炎惠儿血清AST、LDH,CK、CK-MB活性对其心肌损害及病情变化的检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双歧三联活菌散与蓝光照射三联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及对患儿心肌、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杭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照射疗法和双歧三联活菌散口服,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口服,疗程均为5 d。比较两组患儿病情康复情况,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儿经皮黄疸指数(TCB)、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和乳酸脱氢酶(LDH)]、神经功能损害指标[总胆红素(TBIL)与白蛋白(ALB)比值(B/A)、β-淀粉样蛋白(A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评价胆红素致神经功能障碍(BIND)评分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光疗时间、黄疸消退时间、胎便排空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TCB、血清TBIL、DBIL、CK、CK-MB、α-HBDH、LDH、Aβ、NSE水平和B/A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BIND评分低于对照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双歧三联活菌散及蓝光照射三联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确切,可促进黄疸消退,并可保护患儿的心肌功能及神经功能,有利于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