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脂质体透皮制剂对H-22肝瘤细胞实体瘤的作用及其对机体的毒副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包裹雷公藤甲素并制成凝胶透皮制剂;建立H-22荷瘤模型,观察几种雷公藤甲素制剂对H-22肝瘤细胞实体瘤的作用及其对机体几种组织器官的病理作用。结果几种雷公藤甲素制剂均具有促进H-22瘤体增长的作用;雷公藤甲素脂质体透皮制剂具有较高的全身生物活性,但与大剂量的口服给药相比,器官及生殖毒性大为降低。结论不能盲目的将雷公藤甲素制剂用于肿瘤的治疗;雷公藤甲素开发成脂质体透皮制剂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模型小鼠骨与关节破坏的影响.方法 Ⅱ型胶原尾根皮下2次免疫诱导DBA/1小鼠建立CIA模型,第1次免疫后14~42 d,各给药组分别灌服雷公藤甲素(8.18、16.36、32.72μg/kg)和甲氨蝶呤(0.1 mg/kg),定期观察临床症状和发病情况,42 d取材,观察组织病理学和放射学变化,并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对破骨细胞特异性染色后进行TRAP阳性细胞计数.结果 雷公藤甲素能显著降低CIA小鼠的临床积分和发病率,减轻关节滑膜、软骨和骨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及X光片的骨破坏程度,改善关节间隙,增加膝关节和腰椎骨密度,降低膝关节的骨髓腔和炎性肉芽组织中TRAP阳性细胞的数量.结论 雷公藤甲素对CIA小鼠的关节炎症和骨破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良后的Franz扩散池法,以小鼠腹部皮肤为模型进行体外透皮扩散,收集不同时间点的接收液,用HPLC测定其中阿魏酸的浓度、用LC-MS/MS测定雷公藤甲素的浓度,比较醇质体凝胶、普通凝胶、乳膏3种剂型的透皮速度、透皮量与皮肤储量的差别,以探索雷公藤甲素阿魏酸醇质体凝胶中阿魏酸、雷公藤甲素的体外透皮特性并与普通凝胶组和乳膏组比较。结果,雷公藤甲素阿魏酸醇质体凝胶、普通凝胶和乳膏中阿魏酸稳态透皮速率分别为5.268 5,8.990 9,12.042 0μg·cm~(-2)·h~(-1),皮肤滞留量分别(30.234 8±1.525 4),(20.402 6±0.402 6),(7.635 3±1.094 2)μg·cm~(-2);雷公藤甲素阿魏酸醇质体凝胶中雷公藤甲素的稳态透皮速率为67.238 0 ng·cm~(-2)·h~(-1)约为乳膏的1.24倍,普通凝胶的3.28倍,皮肤滞留量为(371.351 4±35.317 1)ng·cm~(-2)约为乳膏的3.35倍,普通凝胶的5.25倍。故雷公藤甲素阿魏酸醇质体凝胶透皮效果良好,有助于临床安全给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京尼平苷对雷公藤甲素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32只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雷公藤甲素组,每天灌胃雷公藤甲素400μg/kg;京尼平苷50mg/kg组:每天灌胃雷公藤甲素400ug/kg+京尼平苷50mg/kg;京尼平苷150mg/kg组:每天灌胃雷公藤甲素400ug/kg+京尼平苷150mg/kg。每天给药1次,连续28d后检测血清中ALT、AST、TBIL、ALP和LDH,测定肝组织中MDA、GST、GSH、SOD和UGT1含量。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与雷公藤甲素组相比,联合给予京尼平苷150mg/kg的小鼠ALT、AST、TBIL和ALP有显著的下降,联合给予京尼平苷50mg/kg对ALT、AST、TBIL和LDH的改变没有显著性影响。京尼平苷150mg/kg和50mg/kg剂量均能不同程度的升高肝组织中GST、GSH、SOD和UGT1含量,但不能改善肝组织中MDA的含量。病理检查结果也显示京尼平苷的联合给予改善了雷公藤甲素引起的病理改变。结论:京尼平苷150mg/kg和50mg/kg剂量均能保护雷公藤甲素引起的小鼠肝损伤,其中150mg/kg剂量的保护效果更佳,其保护机制有待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野漆树苷对雷公藤甲素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DMEM培养基培养人系L02肝细胞,加入40μg/ml雷公藤甲素孵育,制备肝细胞损伤模型,继续培养24h后,分别加入75、150、300μg/ml不同剂量的野漆树苷,以及150、300μg/ml不同剂量的阳性对照药谷胱甘肽,继续孵育24h后,采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小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每天给予不同剂量药物:野漆树苷高、中、低剂量组(140、70、35mg/kg),阳性对照组给予70mg/kg的甘利欣,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6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以0.625mg/kg剂量的雷公藤甲素灌胃1次,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18h后眼眶后静脉取血检测血清ALT和AST,测定肝组织匀浆中SOD、MDA、GSH-Px和GST的活性及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野漆树苷300、150、75μg/ml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雷公藤甲素损伤的人系L02肝细胞存活率。野漆树苷140、70、35mg/kg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雷公藤甲素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降低肝脏MDA含量,增强SOD、GSH-Px和GST活力,并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学损伤。结论:野漆树苷对雷公藤甲素诱导的肝损伤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量-效-毒角度观察并比较雷公藤多苷片和雷公藤片口服后对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的干预作用。将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片给药组(1倍等效剂量0. 009 g·kg-1,4倍等效剂量0. 036 g·kg-1,16倍等效剂量0. 144 g·kg-1)和雷公藤片给药组(1倍等效剂量0. 007 5 mg·kg-1,4倍等效剂量0. 030 mg·kg-1,16倍等效剂量0. 120 mg·kg-1)。首次免疫后当天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二次免疫后观察大鼠关节红肿和畸形症状,评价关节炎临床积分,分别在第21,42天取材并进行相关观察:HE和Masson染色法检查关节组织病理学变化; 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Ⅱ型胶原抗体Ig G的表达量;常规检测血液成分;血清酶学方法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红素(TBi L)、肌酐(CRE)和尿素(UREA)含量;光镜评估附睾中精子畸形率,HE染色法分析睾丸及卵巢组织的损伤程度。结果显示,雷公藤多苷片和雷公藤片高、中、低剂量均能不同程度改善CIA模型大鼠炎症关节的红、肿和畸形症状,降低临床积分,抑制关节滑膜炎症、血管翳、软骨侵蚀和骨破坏的病理变化,降低血清Ig G含量,且有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其中同倍剂量组相比,4倍雷公藤多苷片的效果明显优于雷公藤片(P0. 05),16倍更显著(P0. 01)。雷公藤多苷片和雷公藤片高剂量能明显升高CIA大鼠肝和脾脏的脏器系数(P0. 01)并降低RBC和HGB,严重者可致死亡,其中雷公藤多苷片比雷公藤片作用更显著(P0. 01); 2种制剂高、中、低剂量给药均未见大鼠胃黏膜损伤以及肝肾形态学变化,但4倍和16倍能明显升高血清ALT和GGT并降低CRE水平(P0. 05或P0. 01); 2种制剂均可不同程度造成CIA雄性大鼠精子畸形率并损伤睾丸曲细精管,其严重度随剂量和时间增加而增加,其中16倍雷公藤多苷片比同倍量雷公藤片作用更显著。雷公藤多苷片和雷公藤片口服均能有效延缓CIA大鼠发病并降低疾病严重度,但同时也能造成雄性生殖损伤,高剂量尚影响造血功能,极高剂量可致死,2种制剂均具有量-效-毒依赖关系,其中,雷公藤多苷片抗类风湿关节炎药效更好,高剂量毒性反应也更明显。相关结论为雷公藤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参考,也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去证实。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甲素配伍甘草酸对CIA大鼠血清TNF-α,IL-10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与甘草酸配伍对CIA模型大鼠关节肿胀和血清TNF-α,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使用Ⅱ型胶原诱导出成功的关节炎模型大鼠60只,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甲素组、甘草酸组、雷草1组、雷草2组和雷草3组,另设空白组.以关节炎指数和关节肿胀度作为疗效评判标准,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抗Ⅱ型胶原抗体,TNF-α和IL-10的水平.结果:经雷公藤甲素配伍甘草酸治疗后,模型大鼠的关节炎指数和关节肿胀度均显著下降(P<0.01),血清中抗Ⅱ型胶原抗体和TNF-α水平显著下降,而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结论:甘草酸配伍雷公藤甲素治疗CIA,可以在保持疗效的前提下减少雷公藤甲素的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桑桂通痹剂对胶原诱导关节炎(CIA)模型小鼠踝关节血管翳数目、关节炎指数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影响,探讨其作用靶点。方法将50只DBA/1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纽、模型组、桑桂通痹剂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甙片组,除正常组之外,其余各组使用II型胶原诱导小鼠造成CIA模型,桑桂通痹剂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甙片于造模后开始给药,共计28d。按评分法评价关节炎指数,病理观察小鼠踝关节血管翳数目,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MMP-3蛋白表达。结果桑桂通痹剂组可降低模型小鼠的关节炎指数;减少由滑膜细胞和毛细血管增生所形成的血管翳数目,VEGF、MMP-3表达也有所降低。结论桑桂通痹荆可能是通过抑制VEGF、MMP-3表达,减少模型小鼠的关节炎指数和血管翳数目,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雷公藤微乳凝胶的体外释药性能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扩散池法,分别以半透膜和小鼠皮肤为透过介质,考察雷公藤微乳凝胶的透皮性能和释药速率。结果:雷公藤微乳凝胶体外释药规律以一级模型拟合较好,透皮速率约为2.6μg·cm-2·h-1。结论:雷公藤微乳凝胶中雷公藤甲素的体外透皮速率小于体外释放速率,表明该制剂属于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10.
何良飞  陶玲  管咏梅  陈丽华  朱卫丰  金晨  吴璐 《中草药》2018,49(12):2817-2825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阿魏酸醇质体最佳制备工艺,并考察其制剂性能和体外透皮特性。方法 MTT法确定雷公藤甲素与阿魏酸的配伍比例。采用注入法制备雷公藤甲素阿魏酸醇质体,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优化处方,并对其粒径、包封率、电位、分析方法学及体外释放行为进行研究。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进行醇质体的体外透皮实验。结果雷公藤甲素与阿魏酸的配伍比例为1∶100。醇质体优化处方为乙醇体积分数为20%,磷脂质量分数为2.2%,超声时间为90 s,制备出的醇质体外观为澄清液体,微有蓝色乳光,平均粒径为(46.75±2.39)nm,Zeta电位为(-46.32±3.76)m V,包封率为(67.72±1.10)%。醇质体中阿魏酸、雷公藤甲素的体外透皮行为均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醇质体粒径小、分布均匀、稳定性良好,有良好透皮吸收特性,可为雷公藤有效成分的局部透皮制剂开发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铁皮石斛对运动疲劳小鼠能量代谢和CNTF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建立T淋巴细胞(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小鼠动物模型,观察壮尔颗粒对小鼠体内细胞因子平衡状态的影响。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玉屏风颗粒组,壮尔颗粒高、中、低剂量组,空白组和模型组ig给予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分别ig给予按玉屏风颗粒溶液(3.38 g·kg-1),壮尔颗粒高、中、低剂量组(4.04,2.02,1.01 g·kg-1)。给药10 d后,空白组经鼻滴入10 μL无菌生理盐水,其余各组经鼻滴入10 μL肺炎链球菌悬液(密度为1×105CFU/mL),制备小鼠T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动物模型。应用流式微球技术(CBA)分别测定小鼠血清和小鼠脾脏白介素(IL)-2等细胞因子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脾脏中IL-2和IL-4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和脾脏中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同时IL-4,IL-6,IL-10,IL-17A的水平有显著性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壮尔颗粒高、中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和脾脏中IL-2,TNF,IFN-γ水平(P<0.05),同时IL-4,IL-6,IL-10,IL-17A的水平均有显著性下降(P<0.05),并且小鼠脾脏IL-2表达上调和IL-4表达下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尔颗粒能够通过调节小鼠体内细胞因子的平衡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ntihyperglycemic activities of various fractions from theresidues of Blumea balsamifera(BB),and to properly utilize the waste resource.MethodsThe antihyperglycemic activities were evaluated by the suppression on serum glucose level in vivo andα-glucosidase inhibition assay in vitro.The high-,mid-,and low-dose(1,0.5,and 0.25 g/kg of the herb)fractions were ig given to mice for 8 d.The serum glucose was monitored at 1 and 12 h after feeding.Results The fasting and postprandial serum glucose levels of mice treated with high-dose petroleum ether fraction,ethyl acetate fraction,butyl alcohol fraction,methanol fraction,and water extract from BB were 4.45,4.39,4.43,4.15,3.74 mmol/L and 6.98,6.23,6.45,6.26,5.88 mmol/L,respectively,while those in vehicle control group were 5.63 and 7.50 mmol/L.There are four different inhibiting manners by the results ofα-glucosidase inhibition assay.Conclusion The residues of BB have anti-diabetes activities after steam distilla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乌蔹莓抗炎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2种急性炎症模型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研究乌蔹莓不同提取部位ig给药对急慢性炎症的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研究乌蔹莓不同提取部位ig给药的镇痛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乌蔹莓水部位和乌蔹莓水提液高、低剂量组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P0.05、0.01),明显抑制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P0.05、0.01),显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P0.01)。乌蔹莓石油醚部位和乌蔹莓水提液高、低剂量组给药后明显延长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与模型组和自身给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乌蔹莓石油醚部位和乌蔹莓水提液高、低剂量组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乌蔹莓抗炎作用部位主要为水部位,而镇痛作用部位主要为石油醚部位。  相似文献   

14.
朱春胜  张冰  林志健  白云飞 《中草药》2017,48(5):957-961
目的初步探讨菊苣降尿酸的有效成分,并对其降尿酸机制、安全性进行初探。方法迪法克鹌鹑50只(雄性),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模型组、苯溴马隆组(20 mg/kg)、混合物大剂量组(菊苣酸、绿原酸、秦皮甲素剂量均为150 mg/kg)、混合物小剂量组(菊苣酸、绿原酸、秦皮甲素剂量均为50 mg/kg),每组10只。除对照组喂鹌鹑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嘌呤饲料(普通饲料拌入酵母提取物15 g/kg)复制高尿酸血症模型。给药3周,动态观察鹌鹑血清尿酸(UA)水平、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肾功能指标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UA代谢相关酶黄嘌呤氧化酶(XOD)和腺苷脱氨酶(ADA)活性的变化。结果造模期间,与对照组相比,第7~21天模型组鹌鹑血清U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比相比,第7~21天混合物大、小剂量组鹌鹑血清UA水平显著降低(P0.05);混合物大、小剂量组鹌鹑血清的ALT、AST、Cr、BUN水平未显著升高(P0.05),且各给药组鹌鹑血清XOD、ADA活性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结论菊苣降尿酸活性成分可能为绿原酸、秦皮甲素、菊苣酸,安全性较好,其发挥药效的机制可能与抑制XOD、ADA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通膝散对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血尿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红霞  苏加向  蒋国强  陈晓平 《中草药》2013,44(12):1635-1637
目的 考察通膝散对急性高尿酸血症小鼠的降血尿酸作用.方法 实验分成模型组,别嘌呤醇(10 mg/kg)阳性对照组,通膝散高、中、低剂量(500、300、100 mg/kg)组.除模型组外,其他各组小鼠每天给予相应药物1次,连续给药3d,末次给药后2hip尿酸(450 mg/kg)建立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模型,80 min后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通膝散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小鼠血尿酸水平(P<0.01),别嘌呤醇也有显著作用(P<0.01),通膝散高剂量的作用强度与别嘌呤醇相当.结论 通膝散对小鼠急性血尿酸升高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蝎毒提取物抑制Lewis肺癌化疗期间再增殖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转移性Lewis肺癌在5-Fu化疗期间再增殖加速现象及蝎毒提取物(PESV)对再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尾iv Lewis肺癌细胞,从第7天开始,每隔7天ip 5-Fu 1次,建立Lewis肺癌化疗期间再增殖模型,以PESV干预,每隔7天处死6只动物,统计肺转移灶数目和肺质量,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ewis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tity,MVD)。结果模型组从第21天到第28天,大肿瘤转移灶数目平均增加2.5个,而从第14~21天仅平均增加0.8个;模型组肺质量增加在第21~28天显著大于第14~21天;模型组PCNA表达在第21天表达最低,在第28天最高,但第28天与第14天差异无显著性,PESV高、低剂量组在第28天表达水平皆低于模型组,以PESV高剂量组作用显著。模型组VEGF表达在第28天显著上调(与模型组第21天相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PESV高剂量组在第21、28天肿瘤组织VEGF表达下调,尤其是在第28天表达显著下调(P<0.01),而PESV低剂量组仅在第28天与模型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MVD计数显示,模型组在第21天最低,在第28天最高,但在第28天和第14天差异无显著性。而在PESV高剂量组,第14天高于第21天,第21天高于第28天,差异均有显著性。在PESV低剂量组,第14天高于第21天,但第21天与第28天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5-Fu对Lewis肺癌化疗期间存在再增殖加速现象,PESV可有效抑制此Lewis肺癌再增殖,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来抑制肿瘤细胞再增殖。  相似文献   

17.
荭草提取物抗炎镇痛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梁生林  梁琼  钟卫华  李庆耀  颜峰光  周细根 《中草药》2014,45(21):3131-3135
目的探讨荭草提取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蛋清致大鼠足跖肿胀2种急性炎症模型以及大鼠棉球肉芽肿慢性炎症模型,研究荭草水提物和醇提物ig给药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致痛,研究荭草水提物和醇提物ig给药的镇痛作用。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荭草水提物和醇提物高、低剂量(生药7.5、3.75 g/kg)组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1),明显抑制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P<0.05、0.01),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P<0.01)。荭草水提物和醇提物高、低剂量组给药后明显延长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荭草水提物和醇提物高、低剂量组明显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荭草水提物高、低剂量组给药后与相同剂量醇提物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0.01)。结论荭草提取物ig给药具有抗炎、镇痛作用,且水提物作用强于醇提物。  相似文献   

18.
徐标  曾昆  黄妍 《中草药》2015,46(8):1195-1199
目的 探讨麝香保心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90只雄性急性心肌梗死大鼠随机分为麝香保心丸高、低剂量(45.0、22.5 mg/kg)组及模型组,每组30只,每组大鼠再均分为第1、2周末2个亚组,每组15只.另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均分为第1、2周末2个亚组,每组10只.麝香保心丸组第1、2周末2个亚组分别于术后第2天起ig给药1、2周,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第1、2周末时以程序电刺激诱发各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后,假手术组取位于左心室游离壁心肌组织,心肌梗死各组取位于左心室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检测白细胞介素-18(IL-18)表达.结果 第1、2周末时模型组大鼠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中IL-18表达水平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均高于假手术组(P< 0.01).麝香保心丸低剂量组第2周末时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中IL-18表达水平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5),而第1周末时则无显著差异.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第1、2周末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中IL-18表达水平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01).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梗死边缘带心肌组织中IL-18表达水平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在第1周末(P< 0.01)、第2周末(P< 0.05)时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结论 麝香保心丸可通过抑制IL-18过度表达而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慢盆方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以金刚藤和阿司匹林作为阳性对照,采用小鼠二甲苯耳郭肿胀模型和大鼠鸡蛋清足跖肿胀模型,研究慢盆方抗炎作用;以金刚藤和布洛芬作为阳性对照,采用小鼠扭体试验和热板试验,研究慢盆方的镇痛作用。各个实验中动物均分为正常对照组(蒸馏水),模型对照组(蒸馏水),阳性对照组金刚藤,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或布洛芬),慢盆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取相应干预,观察慢盆方抗炎镇痛作用。结果慢盆方中、高剂量有明显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的作用(P0.05);慢盆方高、中、低剂量均表现出明显减轻大鼠鸡蛋清足跖肿胀度的作用(P0.05,P0.01),高剂量组效果最显著。同时,慢盆方高、中、低剂量均能显著减轻醋酸化学刺激引起的小鼠扭体疼痛反应(P0.05,P0.01),并提高热板试验中小鼠的痛阈值(P0.05,P0.01)。结论中药复方慢盆方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对于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陈菲  艾国  盛柳青  麻佳蕾  黄正明 《中草药》2015,46(9):1338-1342
目的研究九味肝泰胶囊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诱导大鼠NAFLD动物模型。设对照组,模型组,水飞蓟素阳性对照组(0.05 g/kg),九味肝泰胶囊高、中、低剂量(1.80、0.90、0.45g/kg)组。除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养外,其他各组以高脂饲料喂养,饲养10周。从第5周开始,4个给药组分别ig给予相应药物,共给药6周。观察和检测大鼠体质量、肝湿质量、肝脏指数和肝脏形态学变化;检测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游离脂肪酸(FFA)、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检测肝脏组织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九味肝泰胶囊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NAFLD大鼠血清中的FFA、AST、ALT水平(P0.05),升高HDL-C水平(P0.05);显著降低NAFLD大鼠肝脏组织中的TC、TG、MDA水平(P0.05),升高SOD的活性(P0.05);NAFLD大鼠的肝组织病理学形态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程度减轻。结论九味肝泰胶囊对NAFLD大鼠具有调节脂质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脂质在肝脏的沉积、减轻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