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早产儿甲状腺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与胎龄、疾病的关系及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早产儿的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早产儿120例和正常足月儿30例,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生后第7天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对早产儿的高胆红素血症持续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日龄、每日大便次数、生后4周血红蛋白值等进行比较.[结果]①单纯早产儿甲状腺激素水平较足月儿降低,且胎龄越小,T4及FT4越低;T3及FT3低于足月儿,但与胎龄关系不明显;TSH差异无显著性;②患病早产儿甲状腺功能较单纯早产儿TSH、T3降低,FT4升高,FT3、T4差异无显著性;③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持续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日龄、每日大便次数、生后4周血红蛋白值与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早产儿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早产儿生后存在甲状腺功能低下,与胎龄、是否有并发症有关.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早产儿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探讨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将近5年出生的1324例早产儿中HMD的发病率按不同胎龄、出生体重、胎龄与出生体重的关系及HMD高危因素的关系进行回归性分析。结果:①HMD74例,患病率为5.59%;②宫内缺氧缺血是HMD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HMD的发病与胎龄、出生体重及缺氧缺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危重症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防治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新生儿26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260例作为对照组,于出生后第3天检测两组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包括: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四碘甲状腺氨酸(FT_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 T3)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同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将观察组新生儿根据甲状腺功能分为异常组和正常组,采用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出生后第3天观察组血清TT3、TT4、FT_3和FT_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rT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观察组甲状腺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中,185例甲状腺功能异常,占71.2%,其中甲状腺功能低下92例(49.7%),高促甲状腺素血症25例(13.5%),低甲状腺素血症62例(33.5%),新生儿甲亢6例(3.2%)。经单因素卡方检验,异常组出生时胎龄<35周、母亲有甲状腺疾病史或孕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比例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胎龄<35周、母亲有甲状腺疾病史及孕期甲状腺功能异常均为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危重症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比例较高,给予针对性治疗后可恢复正常,早产和母亲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为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恩泽医院收治的15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早产儿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分为甲状腺功能低下组52例(观察组)和非甲状腺功能低下组98例(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红细胞增多症和喂养困难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排便节律正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胆红素血症和腹胀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阳性率高于无感染、NRDS、HIE早产儿(P0.05),极低出生体质量和胎龄32周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低下阳性率高于非极低出生体质量和胎龄≥32周早产儿(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极低出生体质量和胎龄32周是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高,甲状腺功能低下,早产儿出现红细胞增多症、喂养困难、排便不规律较多见,极低出生体质量和胎龄32周是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湖州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5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早产儿是否发生早产儿暂时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分为甲状腺功能低下组(52例)和非甲状腺功能低下组(98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甲状腺功能低下组红细胞增多症和喂养困难的发生率高于非甲状腺功能低下组(P0.05),甲状腺功能低下组排便规律的发生率低于非甲状腺功能低下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阳性率高于无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产儿(P0.05),极低出生体质量和胎龄32周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低下阳性率高于非极低出生体质量和胎龄≥32周早产儿(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极低出生体质量和胎龄32周是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低下发生率高,甲状腺功能低下出现早产儿红细胞增多症、喂养困难、排便不规律较多见,极低出生体质量和胎龄32周是早产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吕雯  俞叶华 《健康研究》2024,(1):100-103
目的 探究早产儿出生后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为早产儿低血糖的预防和管理提供资料。方法 回顾536例胎龄<37周的早产儿临床资料,统计发生低血糖(血糖低于2.2 mol/L)的病例数,比较低血糖组和正常组的临床资料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产儿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 536例早产儿发生低血糖82例,发生率为15.3%。低血糖组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重低于正常组,小于胎龄儿(SGA)、剖宫产、出生体温<36.5℃、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的比例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GA(OR=1.401)、妊娠期糖尿病(OR=2.746)、妊娠期高血压(OR=1.525)、出生低体温(OR=2.110)为早产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阴道分娩(OR=0.596)为早产儿低血糖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 SGA、出生低体温、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可增加早产儿低血糖的发生风险,阴道分娩能够降低早产儿低血糖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产儿游离甲状腺素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14例早产儿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水平,选择60例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结果 早产儿组FT3低于足月儿组,两组FT4、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例孕周<34周患儿FT3明显低于69例孕周≥34周患儿.不同孕周组的早产儿FT4和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低FT3发生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产儿出生后易发生低T3综合征,且与胎龄密切相关.早期测定早产儿的FT3,对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和提高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蔡丽杰  张军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2):1666-1667
目的:分析早产的危险因素,同时研究其与早产儿肺透明膜病(RD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将本院近4年出生的1 420例早产儿早产的危险因素分类排序,将1 420例早产儿中肺透明膜病的发病率按不同的胎龄、出生体重、胎龄与体重的关系及早产危险因素分类排序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32 022例活产婴儿中,早产发生率为4.43%,与早产有关的因素依次为多胎妊娠、胎膜早破、妊高征、胎盘异常、子宫因素、胎儿宫内窘迫等。②RDS88例,患病率为6.19%。③宫内缺氧缺血是RDS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早产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缺氧缺血与早产儿RDS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情况,分析BPD发病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BPD提供依据。方法 纳入2015年1月-2018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出生的1 42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BPD分为BPD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BPD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1 426例早产儿中,BPD患儿88例(6.17%),其中轻度23例(26.14%)、中度49例(55.68%)、重度16例(18.18%);单因素分析显示,产妇年龄、妊娠高血压、长期二手烟接触、过度劳累、宫内感染、羊膜炎及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1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肺出血、颅内出血、视网膜病变、贫血、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用氧时间、最高给氧浓度>40%均与早产儿BPD发病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宫内感染(OR=3.300,95%CI:1.367~7.967)及新生儿胎龄<28周(OR=4.162,95%CI:2.379~7.281)、出生体重<1 500 g(OR=4.591,95%CI: 2.926~7.202)、肺出血(OR=2.654,95%CI: 1.329~5.300)、贫血(OR=5.836,95%CI: 2.129~15.993)、机械通气(OR=4.033,95%CI: 1.953~8.175)是早产儿BPD发病危险因素(P<0.05)。结论 早产儿BPD发病与产妇宫内感染、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及有无肺出血、贫血、机械通气有关,临床应根据产妇、新生儿情况制定相关防治措施,以减少BPD发生,改善早产儿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早产儿暂时性低甲状腺素血症(transient hypothyroxinemia of prematurity,THP)生后发病情况,对其早期生活质量进行量化观察。【方法】 对胎龄≤32 周或出生体重≤1 500 g的早产儿生后筛查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对新生儿发病情况、早期生活质量及体重增长进行量化观察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 【结果】 THP组与对照组新生儿期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但THP组规则自行排便日龄、高胆红素血症持续日龄、热量达100 Cal/(kg·d)日龄、恢复出生体重日龄及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延迟,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THP与新生儿围生期疾病无关,但降低了早产儿早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家庭干预对早产儿神经心理发育的效果,并探索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为早产儿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786名早产儿进行家庭干预并随访,矫正胎龄6月龄时应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BSID-I)对早产儿智力发育和运动发育进行评估,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计算干预效果,并根据早产儿的不同特征分层,计算每层中干预作用的大小。结果 家庭干预能降低早产儿智力发育异常的风险(OR=0.31,95%CI:0.11~0.84),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对于男性早产儿、晚期早产儿、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母亲年龄<30岁、父亲或母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上的早产儿效果显著(P<0.05)。家庭干预能降低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运动发育运动发育异常的风险(OR=0.24,95%CI:0.07~0.90)。结论 家庭干预能促进早产儿的智力发育和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运动发育。早产儿的自身因素和家庭因素都能影响干预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早产儿出院时宫外生长发育迟缓(EUGR)的发生率,探讨影响EUGR发生率的相关因素。方法: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2003年1月~2008年3月出生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生长发育迟缓定义为生长指标≤生长曲线的第10百分位。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发生EUGR的危险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象共803例早产儿,其中极低出生体重儿占7.72%,发生体重EUGR者为56.45%,发生头围EUGR者为38.71%。IUGR与EUGR发生率以体重评价分别为17.06%和32.25%,以头围评价分别为12.58%和17.43%。Logistic回归中,出生胎龄、出生体重、生后体重下降时间是发生体重EUGR和严重体重EUGR的危险因素;出生头围和静脉用氨基酸最大量是发生头围EUGR的危险因素,出生头围和出生时是否为头围IUGR是发生严重头围EUGR的危险因素。结论:该院早产儿EUGR的发生率高于国外资料,但与国内资料相比较低。出生胎龄和出生头围越小、出生体重越低,EUGR发生率越高。应尽早给予早产儿足量热卡和高氨基酸静脉营养,从而缩短患儿的体重下降时间,保证生长需要,减少EUG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年5月~2009年7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胎龄<37周的早产儿应用RetcamⅡ进行眼底照相检查,根据1984年国际ROP会议制定的分类标准进行诊断和分析。结果:515例早产儿中患不同程度ROP者87例,ROP发生率16.89%;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ROP发生率越高。对可能影响ROP发生率的9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贫血、低血糖血症、吸氧、肺炎、输血与ROP发生率密切相关,性别、新生儿酸中毒与ROP发生率无相关性;进一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体重与ROP发生率最相关,是ROP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具有新生儿贫血、低血糖血症、肺炎、吸氧史及输血史的早产儿ROP发生率越高,其中低出生体重是ROP的最高危因素,对具有以上危险因素的早产儿应早进行眼底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预防ROP致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广东省云浮市2015-2019年出生的新生儿在不同孕周、胎数和性别出生体重的情况,了解低出生体重儿(LBW1)的发生率及其变化趋势,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以减少LBWI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调查云浮市2015-2019年66家助产机构住院分娩的180 378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早产儿和出生低体重儿罹患慢性肾脏疾病(CKD)的风险因素。方法 2005年1月-2019年1月收集三亚市3个重点医院的出生低体重儿以及早产儿病例,对所有可追溯的儿童进行为期18个月随访,观察CKD的检出率,分析出生后临床资料、入组后实验室检查资料以及随访资料结果,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观察早产及出生低体重儿发生CKD的风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观察各风险因素对评估CKD的效能。结果 最终纳入1 269例受试者,其中确诊CKD 39例,检出率为3.0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周≥29.37周、内生肌酐清除率(Ccr)≤36.53 ml(min·1.73 m2)、血清白蛋白≥39.43 g/L和运动行为指数≥10.17是早产儿以及出生低体重儿罹患CKD的保护因素(β=-0.290、-0.117、-0.038、-0.559,P<0.05);血肌酐(Scr)≥47.58 μmol/L、舒张压≥85.69 mmHG、尿白蛋白≥12.16 mg/L、空腹血糖≥5.61 mmol/L是早产儿以及出生低体重儿罹患CKD的危险因素(β=0.047、0.069、0.315、1.510,P<0.05)。ROC分析显示,Ccr、血清白蛋白、舒张压、血肌酐、尿白蛋白、空腹血糖以及运动行为指数在预测早产儿以及出生低体重儿罹患CKD中均具有一定价值(P<0.05),且Ccr和Scr预测效能更佳(AUC分别为0.794和0.738)。结论 Scr、舒张压、尿白蛋白、空腹血糖过高是早产儿以及出生低体重儿发生CKD的危险因素,而高运动指数、高血清白蛋白、高孕周有利于降低早产儿和出生低体重儿CKD的发生,且Ccr和Scr具备评判早产儿以及出生低体重儿CKD发生的效能,但应重视和鉴别假阳性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早产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的高危因素,探讨有利于ICH防治的策略。方法:选择横沥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57例早产儿ICH作为研究组,同期79例非ICH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对19个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儿ICH发病率为41.9%。单因素分析发现胎龄、出生体重、妊高征、窒息、产伤、滞产、脐带绕颈、宫内窘迫、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机械通气、吸入高浓度氧、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与早产儿ICH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胎龄、出生体重、窒息、宫内窘迫、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机械通气、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为早产儿ICH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ICH的高危因素众多,其发病机制复杂,是外部医疗环境与患者本身内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能是控制早产儿ICH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早产儿追赶性生长的影响因素,为早产儿追赶性生长细分干预阶段和制定个性化随访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总结回顾2010年10月-2016年9月入住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治疗出院后,定期随访至校正年龄满1周岁的247例早产儿病例追赶性生长的情况,分析早产儿校正1周岁时未达追赶性生长的风险因素。结果 247例早产儿校正1周岁以前达到追赶性生长共206例(8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院时体重宫外生长受限(EUGR)是早产儿校正1周岁时仍未达到追赶性生长的最大独立危险因素(OR=4.586,95%CI:1.712~12.288,P=0.002),而存在高危营养风险(OR=4.815,95%CI:1.860~12.467,P<0.001)、母亲妊娠期合并高血压疾病(OR=2.861,95%CI:1.384~5.914,P=0.005)是早产儿出院时体重EUGR的危险因素,较高出生体重(OR=0.151,95%CI=0.065~0.348,P<0.001)出院时体重EUGR的保护因素。胎龄<32周,出生体重越小,达到追赶性生长越晚。出生胎龄越小,头围达到追赶性生长越晚。结论 加强早产儿院内管理,尤其是早期积极、合理的营养支持策略,减少EUGR发生,并坚持出院定期随访指导可能有助于降低早产儿追赶性生长不达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2008年高龄产妇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深圳市高龄产妇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为妇幼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深圳市妇幼信息系统2008年深圳市161362例产妇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产妇基本状况及妊娠结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产妇高龄与早产及低出生体重的关系,分析软件使用SPSS15.0。结果:深圳高龄产妇的比例逐年上升;单因素分析表明,随产妇年龄的增加,初产妇比例下降,孕前超重、肥胖比例增加,剖宫产比例增加;40岁以上产妇分娩婴儿的平均出生体重显著低于30~34岁以及35~39岁产妇,平均孕周显著低于其他年龄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小于胎龄儿比例、围产儿死亡率在产妇各年龄段分布呈中间低两头高态势,极早早产儿、极低低出生体重儿比例均以40岁以上产妇比例最高,出生缺陷率随产妇年龄增加而增加。多因素分析显示,控制产妇户籍类型、产次、体质指数、小孩性别后,与20~29岁组相比,35~39岁组和≥40岁组产妇低出生体重儿和早产儿的危险性增加。结论:深圳市大样本研究表明产妇高龄与不良的妊娠结局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患儿母亲孕产期因素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发病情况的相关性,以期为ROP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眼科门诊完成RetCam 3眼底检查的早产儿,记录早产儿眼底检查结果,同时收集早产儿胎龄、出生体重及其母亲孕期资料(孕期年龄、胎次、妊娠期相关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956例早产儿中筛查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54例,检出率为18.10%。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有胎龄<28周(OR=21.649,95%CI:18.485~24.327)、低出生体重(<1 000 g)(OR=13.013,95%CI:10.861~16.233)、母亲孕期胎儿窘迫(OR=2.328,95%CI:1.269~3.156)、患有妊娠期高血压(OR=2.121,95%CI:1.072~3.571)、妊娠期糖尿病(OR=1.995,95%CI:1.008~2.929)。而孕期年龄、胎次及孕妇有无贫血与ROP的发生与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的出生胎龄<28周、低出生体重(<1 000 g)、母亲孕期胎儿窘迫、患有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卢红艳  常明  吴丽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9):4547-4549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后早产儿脑损伤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0月在医院产科出生且生后即转入新生儿科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后早产儿及母亲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早产儿生后有无脑损伤分为脑损伤组与无脑损伤组。对患儿胎龄、出生体质量、性别、母亲有无绒毛膜羊膜炎、羊水指数、母亲产前应用激素、破膜时间、分娩方式、胎儿宫内窘迫、窒息复苏10个项目进行分析。结果:137例早产儿符合研究标准,未足月胎膜早破后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24.8%。早产儿脑损伤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按OR值排序,依次为胎龄、出生体重、窒息复苏及母亲绒毛膜羊膜炎。破膜时间长短与脑损伤无关。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后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胎龄越小、体重越低脑损伤发生率越高,母亲绒毛膜羊膜炎及患儿生后有窒息复苏史也为早产儿脑损伤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