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新生儿疾病的筛查率,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标本质量,确保筛查准确率。方法:对出生72 h的新生儿应用无菌技术采集足跟末梢血,将血吸于干净标准滤纸上,采集34个直径〉8 mm的血斑,把滤纸血卡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通过实验查出危害严重的先天性代谢疾病,并对健康宣教、采血前的准备、足跟血采集技巧、护理注意事项、人员培训、制度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20032010年共取采血标本20 327例,不合格230例,采血标本合格率为98.8%。结论:认真进行采血前准备,正确进行血标本采集,严格做好各项细节化管理,才能确保疾病筛查质量,减轻新生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提高采集血标本正确率的价值。方法收取我院100例住院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12月直至2015年6月,并将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采集血标本,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将两组住院患者的采集血标本正确率、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住院患者采集血标本正确率96.00%高于对照组采集血标本正确率78.00%(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住院患者采集血标本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采集血标本正确率,还能减少护理纠纷事件,保障患者安全,避免危险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新生儿疾病的筛查率,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标本质量,确保筛查准确率.方法对出生72h的新生儿应用无菌技术采集足跟末梢血,将血吸于干净标准滤纸上,采集3~4个直径>8mm的血斑,把滤纸血卡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通过实验查出危害严重的先天性代谢疾病,并对健康宣教、采血前的准备、足跟血采集技巧、护理注意事项、制度规范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结论认真进行采血前准备,正确进行血标本采集,严格做好各项细节化管理,才能确保疾病筛查质量,减轻新生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标准作业程序在住院病人血液标本采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3月护士按照常规采血护理操作流程采集的血标本7210份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4-6月护士按照标准作业程序采集的血标本7421份作为观察组.比较应用前后血液标本不合格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采血SOP后,采血不合格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由71.7%提高到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作业程序在住院病人血标本采集中的运用,加强了护理操作过程的质控,降低了血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了抽血的安全性和效率,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正确采集血标本的临床体会李红张英(山东省枣庄市立医院枣庄市277102)关键词:血标本;采集;溶血采集血标本是临床上护理人员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操作时的技巧、所用的器皿及患者的体位等均可影响检验结果。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得到...  相似文献   

6.
闫焕玉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0):897-898
目的总结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的护理管理体会,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采血一次成功率及血标本合格率。方法分析我院新生儿科1 619例活产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结果 2008年—2010年共收取采血标本1 619例,一次性采血标本合格率为98%.结论加强宣传是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保障;做好血标本的正确采集,才能保证筛查的质量,对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金花  耿莉 《包头医学》2015,(4):235-236
目的:探讨心内科住院患者血标本采集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和方法.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心内科护理单元继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对住院患者血标本采集实施"三优"服务:采集前、采集中、采集后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有效提高标本质量.标本采集及时准确,无1例不合格标本,检验结果报告及时精准,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辅助保障.结论:标本采集"三优"服务,能有效保证标本质量,而标本质量与检验结果密切相关,标本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因此,护理人员掌握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和技能,将优质服务实施于标本采集中,保证标本采集正确、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8.
肾脏病患者血、尿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脏患者的病情往往根据其生化数值来判断,因此,正确地采集血标本对诊断及治疗起重要作用,我们在采集血标本时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1 血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1 血标本的采集时间是影响其结果的主要因素,如急性肾衰时监测血钾浓度能及时调节电解质紊乱情况,高血钾和低血钾是急性肾衰少尿期和多尿期严重突出的表现,将直接威胁着患者生命。血标本放置时间过长血浆中钾离子浓度随细胞的破坏而使血钾升高,有资料证明,贮存24h的血钾浓度为开始贮存时的4倍,以此来计算,每放置6h血钾增加1倍(每3h增加0.5倍),因此采取血钾标本最好是采血后立即送检,以…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培养标本分析前的质量保证工作,使护士能正确采集标本。方法选取新生儿及儿科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改进组各200例,找出对照组采集血标本的操作缺陷,在改进组中加以改进。结果对照组血标本采集由于护士不固定,质控意识差,责任不明确使分析前的质量保证工作流于形式;改进组采取定班或定人、先培训再上岗的方式,护士严格按照分析前的质量保证要求实施操作,使双套血培养采集率由15%上升至32%,血培养结果:对照组与改进组病原菌检出率、标本污染率分别是7.5%与13%(P<0.05)、13.5%与5.5%(P<0.01);2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视血培养标本分析前的质控管理,正确采集血标本是提高血培养病原菌检出率和降低污染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新生儿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筛查中血膜标本采集率、标本合格率。方法:加强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知识教育和疾病筛查重要性的宣传,提高血膜标本采集的技术水平。结果:家属对新生儿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筛查依从性提高,血膜标本采集率和标本合格率提高。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提高新生儿先天性代谢性疾病筛查中血膜标本采集率、标本合格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静脉采集血液标本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5月我院呼吸内科护理组对晨间静脉采集血液标本2663人次共计8530管血进行调查,统计护士静脉采集血液标本不合格情况,科室对静脉采集血液标本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制定出改进措施并实施;再对6月—10月共计3256人次13675管血进行调查分析,统计静脉采集血液标本不合格情况,对比对策实施前后的采集血液标本不合格率.结果 实施改进措施后,静脉采集血液不合格率从1.91%下降到0.74%.结论 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静脉采集血液标本质量管理中,制定标准化静脉采血流程、细致的工作措施,能有效降低静脉采血不合格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改良后的头皮针采集婴幼儿血标本以提高采血成功率。方法:将5号半头皮针在无菌条件下取除多余硅胶管长度保留其5~8cm,接5ml注射器经头皮静脉穿刺给224例婴幼儿采集血标本。结果:血标本采集率和家属满意率均显著提高。结论:此法进行婴幼儿血标本采集,方法简单易学,采血时间短,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均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生儿血标本污染率高的相关原因及护理。方法以2018年3月至2018年6月实施普通护理的新生儿120例为对照组,以2018年7月至2018年10月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新生儿120例为观察组,分析血标本采集过程中污染率高的相关原因及护理效果。结果相对比对照组,观察组血标本污染率明显降低,资料经过对比检验,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新生儿血标本未然率降低具有促进作用,有效提高血培养标本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应用真空采血系统采集血标本的护理问题。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检验的1000例血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血标本采集问题进行分析。结果采集阶段存在未向患者交代检验前注意事项、标本凝固或者溶血、采血量不符合要求等问题。结论采用真空采血系统对血标本进行采集,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护理问题,因此可以正确选择患者体位和采血部位,合理使用止血带,避免溶血或者凝固。  相似文献   

15.
血培养标本的送检质量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血培养标本送检质量对精准抗感染治疗及减少耐药菌的产生至关重要。目前血培养标本送检质量不高,迫切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来提高血培养标本送检质量。本文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的具体数据和具体措施为例,阐述六西格玛理论在血培养标本送检管理中应用的方法及意义,通过六西格玛理论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实施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规范临床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对血培养送检关键环节进行有效质量控制,能够提高血培养标本送检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门诊流感样标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因标本采集而影响标本质量及传染病的预防。方法采用各种培训方式及问卷考核,对象为门诊相关科室的分诊护士。结果护士采集标本的达标率、阳性率不断提高。结论通过加强对流感样标本采集的护理管理,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同时健全管理机制及提高了采集操作水平,这是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吴丽华 《中外医疗》2011,30(30):173-173
目的探讨956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956例行剖宫产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心理、术中观察、术后综合等护理措施。结果均母婴平安,无1例产后并发症发生,84%患者在产后2个月内有足够的母乳喂养婴儿。结论对产妇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化护理,保证母婴安全,提高母婴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齐秀琴 《包头医学》2016,40(3):162-163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采集血标本与股静脉采集血标本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儿科护理单元住院患儿200例,采用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股静脉采集血标本,实验组采用头皮静脉采集血标本,比较两组标本采集效果及患者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一次性穿刺采集成功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91%,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5%,明显高于对照组9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头皮静脉采血法优于股静脉采血法,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实验室先进技术和自动化仪器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检验分析结果的精确度。但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技术远远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特别是临床微生物学标本采取和处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分析如下。 1微生物标本采集不够规范:标本的采集主要由医护人员操作。由于实验室和临床科室的交流、沟通不够,医护人员对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要求和注意事项不甚了解,如无菌操作、盛放容器、采集时间、采集部位、采集的量等一系列问题,多数医院没有明确的文字规定。其结果可能导致标本不合格,使病原菌检测率低或检测的未必是致病菌,不仅不能提供病院信息,反而会误导临床医生。例如怀疑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通常采集的是清晨中段尿,要求患者采集前清洗尿道口,并取中段尿于无菌小瓶内。如果采集随机尿、不清洗尿道口或标本未放于无菌容器内等都可能导致标本不合格。再如败血症或或菌血症没有特异性临床诊断指标,必须依赖血培养。大部分患者血中细菌数很低,特别是在早期或使用抗生素治疗后,如何采集合格的血液标本对能否检出病原菌至关重要。如应严格掌握抽血时间,在高寒热战期,抗生素使用前或下次用药前;采血量要求至少10ml,且需双份标本;使用专门的血培养瓶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品管圈途径,成立QCC小组,采集临床护理组送检的血标本现况,进行调查分析,对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查找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并实施改善措施。结果:通过QCC活动,住院患者血标本的合格率由96.36%提高到98.98%,规范了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流程,并制定了护士采血手册,增强了护士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品管圈活动前后对每一位圈员的解决问题能力,责任感,沟通能力,积极性,手法运用,医患和谐程度,自信心等七方面无形指标。利用5.3.1评分方法进行评分,结果各项总分都比活动前明显量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临床护理组血标本准确率中效果显著,进一步规范了静脉血标本采集流程,完善静脉采血相关知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