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合治疗3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它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炎症病变,而且是涉及多个脏器的全身性疾病。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在标准规范的诊断治疗下死亡率由原来的50%~80%降至20.8%~36%左右[1]。我科2005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诊断明确的SAP患者32  相似文献   

2.
<正>胰腺是人类体内重要的消化器官。胰腺发生的病因有哪些呢?西方国家以大量饮酒为多见,我们国家以胆道疾病为常见病因,胆石症、胆道感染、胆道蛔虫造成胆汁逆流到胰管、诱发急性胰腺炎,又称胆源性胰腺炎。此外,酗酒和暴饮暴食会导致胰腺胰液分泌增加、排出受阻,使胰管内压增加,引起急性胰腺炎。其次,与人们日常饮食习惯息息相关的一个病因就是高甘油三  相似文献   

3.
杨绪兰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0):1117-1118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的常见急症,近年来其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该病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而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因此,饮食护理成为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着其治疗效果,这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尤为重要[1].本研究分析探讨了132例急性胰腺炎的阶段性饮食护理管理情况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胰腺假性囊肿(PPs)是最常见的胰腺囊性损害,占胰腺囊肿的40%~50%。约75%的PPs患者由急性胰腺炎所致,约10%~20%患者发生在胰腺外伤后,其他可由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引起,或原因不明[1]。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结合血尿淀粉酶水平测定、超声、X线钡剂检查及CT、MRI、ERCP等检查,PPs诊断  相似文献   

5.
CT螺旋扫描检出重症胰腺炎合并感染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胰腺内或胰腺周围积液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并发症。胰腺炎有无继发感染决定着不同的治疗方案 ,但其鉴别较为困难。根据常规CT表现难以区分胰腺炎积液有无感染[1] 。本研究总结了我院用高分辨力CT螺旋扫描检出急性重症胰腺炎继发感染的初步结果。1 材料和方法对 1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行CT螺旋检查 ,其中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34~ 76岁 ,平均 5 0岁。临床怀疑均继发感染。 10例中胆源性胰腺炎 7例 ,酒精性胰腺炎 2例 ,病因不明 1例。CT螺旋扫描诊断后即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积液。 10例中 2例第一次CT和穿刺结果证实无继发感…  相似文献   

6.
普雪琼  张静  樊晋 《西南军医》2007,9(3):125-125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来势凶猛、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的疾病,病死率高达30%-50%。目前,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加术后腹腔冲洗,手术方式为胰腺切开引流术。白2003年3月至今,我科采用非手术方法,以善得定治疗为主,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6例,疗效满意。现将我们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65例胰腺炎的螺旋CT诊断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胰腺炎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临床确诊的胰腺炎的CT表现。结果:急性水肿性胰腺炎52例,重症胰腺炎9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中48例表现为胰腺饱满、水肿,36例胰腺周围脂肪层模糊。重症胰腺炎中9例胰腺弥漫性肿大,胰腺周围不同程度液体聚集,可见胰腺实质内程度不一的坏死,1例并发脓肿。结论:胰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对其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腹腔灌洗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4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腹腔灌洗引流,观察临床疗效。结果34例无并发症痊愈出院,治愈率达79.1%;5例出现胰腺假性囊肿,占总患者的12%,2例因腹腔感染形成胰腺脓肿,占4.7%;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占4.7%。总治愈率95.3%,病死率4.7%。结论 腹腔灌洗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临床常见急腹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病死率也较高[1]。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病程延长,很容易发展至重症胰腺炎,甚至出现胰腺坏死、脓肿、假性囊肿等并发症,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及手术明确诊断的56例急性胰腺炎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3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3例;CT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增大,胰周脂肪间隙模糊、胰周渗液、肾筋膜增厚。胰腺内低密度灶20例,假性囊肿形成6例,胆道结石28例。53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和1例坏死型胰腺炎保守治疗痊愈,2例坏死型胰腺炎手术治疗痊愈。25例合并胆道结石者行腹腔镜手术。结论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是最有效的方法,而且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急性胰腺炎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及临床策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以急性腹痛并伴有血清淀粉酶显著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胰腺急性炎症反应,约80%的患者病程呈现自限性,15%~20%的患者可能进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病死率高达30%左右.多年来,胰腺学家和病理学家们孜孜不倦地探求AP的发病机制,期望从中寻求治疗和改善AP预后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轻症预后较好,重症病情复杂,总体死亡率达5%[1]。胰腺炎的发生主要是各种病因导致的胰腺腺泡细胞内的蛋白酶激活及产生许多炎症刺激因子。这些腺泡细胞内的一系列变化(形成含有一定消化酶含量和溶酶体水解酶大液泡,最后发生坏死)与腺泡细胞的形态改变有关,这些改变已经在由蛙皮素诱导的胰腺炎动物模型上被观察到,同样这些变化也发生于人体的胰腺炎。受损的胰腺细胞释放的趋化因子能引起炎性细胞的  相似文献   

13.
重症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衍 《西南军医》2010,12(1):163-165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分泌的胰酶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在胰管或腺泡内被提前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的化学性炎症,是常见急腹症之一。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起病急骤,发展迅猛,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短时间内导致多系统、多脏器功能障碍,病死率高达20%-3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CT扫描图像分析急性胰腺炎的远期后遗症。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85例患者,患者在CT图像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在急性发作至少1个月后接受了1次或多次随访CT扫描,我们把所有随访CT扫描的结果制成表格,包括初次急性胰腺炎发作的时间间隔。结果 16.5%的患者有残存的炎症改变,距离急性胰腺炎初次发作的中位数间隔时间是78天。27.1%的患者有残存的积液,且持续存在的中位数时间是132天。4例患者有残存的实质样炎性包块,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肿瘤。其它远期后遗症包括胰腺导管扩张、胰腺萎缩、新发或增强的胰腺钙化、胆道扩张也做出分析。图片分析显示了这些残存改变和远期并发症。结论识别急性胰腺炎的残存改变,其中一些是长期存在的,对于正确解读胰腺CT来说十分重要。这些残存改变与急性胰腺炎或胰腺/胰周肿瘤很相像,可能会引起误诊,尤其是在没有之前CT图像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5.
周毅  刘晖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7):768-770
目的探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早期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1999年3月~2007年5月我院共收治胆源性急性胰腺炎(BAP)37例,对不同原因所致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非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31例,发病后2w内经过非手术治疗病情稳定后行择期手术28例(单纯胆囊切除11例,胆囊切除加胆道镜探查17例),2例放弃手术,1例死亡。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6例均给予重症监护、体液复苏至36~72h后行急诊手术(胆囊切除+胆道镜探查+胰周引流),术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BAP早期(2w内),一般均可保守治疗,待胰腺急性炎症、水肿消退,病情稳定后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分析海上作业人员胰腺蛔虫病的临床表现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 5 6例在海上作业时发生的胰腺蛔虫病的临床资料。结果  5 6例胰腺蛔虫病中 ,并发轻型急性胰腺炎 43例 (占 76 .8% ) ,重症急性胰腺炎 6例 (占 1 0 .7% )。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早期诊断的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对可疑患者 ,应作相应特殊检查 ,确诊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胆管引流或支架置入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胆管引流术或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相关胆管感染及其防治。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181例,其中肝胆管癌81例,胰腺壶腹肿瘤42例,胃肠肿瘤肝门淋巴结转移瘤58例。全部病例根据病情分别给以保肝、支持、抗炎治疗,并根据胆管梗阻情况分别施行胆管引流术或胆管支架置入术。记录、分析围手术期相关感染的发生及治疗。结果全部病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或胆管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并发症以胆道感染为主。术前合并胆系感染者62例(34.3%),术后感染控制50例,未能控制12例。术后新发胆系感染18例(15.1%),感染控制13例,未能控制5例,合并肺部感染4例,因重度感染导致死亡17例(9.4%)。胆汁培养显示革兰阴性肠杆菌及其内毒素血症是导致重度胆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术后合并急性胰腺炎者65例(35.9%),主要为轻型,无重症坏死型胰腺炎发生,及时抗胰腺炎治疗,均预后良好。胆漏肝内胆汁性脓肿1例(0.55%),经穿刺引流脓肿冲洗抗感染治疗治愈。结论胆系感染是胆管梗阻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经皮肝穿胆汁引流围手术期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有效的控制感染是降低病死率延长生存期的关键。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较高,应高度重视,及时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轻型急性胰腺炎胰腺在MRI上主要表现为小叶间隔增厚和胰周信号异常;重症急性胰腺炎常伴有出血、坏死和胰周不同程度的积液。MRI在显示出血、胰管的完整性以及揭示急性胰腺炎的病因方面有独特的价值,MRSI是评价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可靠方式。  相似文献   

19.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以发病急、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为主要特征,其早期死亡多与器官功能衰竭有关,而后期则多死于胰腺及胰周坏死感染,我中心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42例SAP继发胰腺及胰周坏死感染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胆道镜下行胰腺及胰周坏死感染组织清创,取得满意效果,本研究对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田军 《西南国防医药》2004,14(6):647-648
近年急性胰腺炎发病有上升趋势,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并发感染对治疗和预后有很大影响。随着危重病救治技术的提高,早期SAP的发病率已经有所降低,后期并发感染成为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重症急性胰腺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下降,而手术后创伤大,其中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