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23例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治疗Barrett食管的安全性及其近期疗效.方法:选择经胃镜和病理学证实的Barrett食管患者共23例,在胃镜下用氩气刀对Barrett食管进行APC治疗,术后给予促进胃肠动力和抑制胃酸,防止胃 - 食管反流等治疗.分别于术后半个月、半年、1年进行复查,观察治疗后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APC治疗,无出血、穿孔和黏膜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其中20例首次治疗即全部清除病灶,另外3例经2次治疗,病灶亦完全消除.1年复查无复发,无治疗后瘢痕狭窄和吞咽困难,治疗近期总有效率100%.结论:经APC治疗Barrett食管,方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姚勇  徐建玉  龙晓奇 《西南军医》2010,12(6):1057-1058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抑酸治疗对Barrett食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选择2008年5月~2009年6月经胃镜检查、病理证实的21例BE患者进行60w APC治疗,术后予以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治疗,并对其疗效、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 21例患者经过23次APC治疗BE完全消除,19例于治疗后12月均无复发,2例于治疗后1年在原患处出现柱状上皮化生粘膜岛,1年根除率为90.5%,术后5例出现剑下或胸骨后隐痛等较轻副作用.结论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抑酸治疗Barrett食管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探讨光动力学疗法(PDT)治疗Barrett食管的有效性。对比各种类型光敏剂治疗Barrett食管的优点和不足,比较PDT与其他内镜下治疗Barrett食管的疗效及其并发症。PDT疗法Barrett食管具有损伤小,造成穿孔等并发症的机会较小,且对于一些边界不清或者多病灶的病变可减少治疗遗漏等特点,但可造成食管狭窄且某些光敏剂需要长达一个月的避光期造成患者治疗期间不方便。PDT是一种可重复性,侵袭性小,特异性强而疗效可靠的一种治疗Barratt食管的方法,不仅对不典型增生而且对早期癌都有疗效,与其他内镜下治疗联合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Barrett食管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的主要病因是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disease,GERD),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密切相关〔1〕。近年来,Barrett食管及其相关食管腺癌的发生率增长很快,在西方国家尤其明显,在有反流症状的患者中Barrett食管的发生率可达15%〔2〕。每年大约有1%的Barrett食管患者发展为食管腺癌〔3〕,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Barrett食管以及治疗早期食管腺癌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介绍Barrett食管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组织学特点、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的监测及其Barrett食管临…  相似文献   

5.
Barrett食管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端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取代。无论化生的是胃上皮、小肠上皮,还是大肠上皮,都可定义为Barrett食管。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在欧美国家白种人中更为常见〔1〕。Barrett食管可分为长段和短段Barrett食管,柱状上皮化生>3 cm称为长段型Barrett食管,<3 cm称短段型Barrett食管。Barrett食管的病因主要是胃食管反流(GERD),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密切相关〔2〕。本文主要介绍Barrett食管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1 Barrett食管的诊断从理论上讲,Barrett食管的诊断应当是相当简单…  相似文献   

6.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磷状上皮被有肠化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又名柱状上皮细胞食管。Barrett食管是一种癌前病变状态,其发生食管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30~50倍,发生率为每年1/150。此类患者一般需终身内镜监测以早期检出食管腺癌,提高存活率。现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抑酸药物治疗和外科食管切除术,但前者只能控制反流症状,不会减少发生癌变的危险性,后者有一定的手术致死率、手术并发症及手术禁忌证。我科自2002~2004年于内镜下经射频治疗Barrett食管73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徐梅  张艳琳  刘俐 《西南军医》2008,10(5):90-90
总结36例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的护理经验,提出APC是有效治疗食管黏膜不典型增生的新方法,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病情观察、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饮食指导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16例经内窥镜及病理证实为Barrett食管的钡餐检查表现,初步探讨Barrett食管及其并发症放射学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Barrett食管的内窥镜和气钡检查的记录及表现,着重探讨气钡检查的X线表现。结果:食管内窥镜和组织学检查全部病例均有炎症改变,其他可见胃食管反流、食管溃疡和食管腺癌。放射学钡餐检查结果:Barrett食管炎4例,Barrett食管溃疡7例,Barrett食管癌5例。结论:Barrett食管及其并发症至今无明确放射学征象,改进对“Z”线的检查技术和方法,有可能提高其发现率。钡餐发现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同时并发食管炎、食管溃疡及食管癌者均应考虑到本症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陈曦  张正 《西南国防医药》2003,13(4):443-444
碱反流,亦称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nodeno gastroesophageal reflux,DGER),指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在某些生理情况下偶有发生,对机体无损害;消化道手术或某些疾病导致胃肠结构异常或动力紊乱,DGER发生频率增高,持续时间延长。与Barnett食管、食管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Barrett食管是一种癌前病变。由内镜证实的Barrett食管,食管癌的发生率为0.8%/年,是正常人群的30倍-50倍。伴有肠化的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发生的重要因素。DGER是引起Barrett食管的原因之一,胃大部切除后的患者,食管癌多发生于食管下段1/3,多发生在Barrett食管的基础上,多为腺癌。美国  相似文献   

10.
舒娟 《武警医学》2016,(4):407-410
Barrett食管是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或不伴肠上皮化生[1].在欧美国家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Barrett食管是食管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对Barrett食管及其早期病变的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是降低食管腺癌发病率的有效措施.目前,诊断Barrett食管的主要方法是白光内镜检查结合组织病理学活检,但内镜检查时容易漏诊,且随机活检会漏掉大约50%的病变组织[2-4].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而分子影像学是一种新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1.
顾勇  杨晓燕  杨艳 《武警医学》2008,19(11):1016-1017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鳞柱状上皮移行至胃食管连接部近端且伴有肠腺化生的疾病。BE是一种癌前病变,与食管腺癌关系密切。国外研究报道,癌变率每年约为1/104人,较一般人群高出30—125倍,80%的食管腺癌产生于BE,而40%的胃食管交界处腺癌与BE有关。近年来,BE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西方国家食管腺癌发病率大幅度增高的直接原因。笔者收集2004年2月-2007年2月资料较为完整的36例,就其病因、诊断、治疗及进展等方面作一分析,旨在提高BE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2.
Barrett′s食管通常被认为是由于返流性食管炎引起的具有恶变趋势的食管粘膜的柱状上皮化生。如果在钡餐检查时见到近食管胃交界处的食管狭窄、深的穿透性溃疡、或粘膜表面呈网状改变,可作出Barrett′s食管的特异性诊断。不幸的是这些改变在绝大多数病人中看不到,而大  相似文献   

13.
Barrett 食管     
英国的病理学家Barrett 氏于1950年详细地论述了食管下端的慢性溃疡与食管炎的病理,提出了这种溃疡发生于先天性短食管所致突入到纵隔腔内的胃粘膜上的观点。1957年Barrett 氏进一步明确了这种食管下端粘膜为柱状上皮,它可能是食管粘膜上皮胚胎发育异常的结果。虽然Barrett 氏的观点不完全正确,但由于是他最先注意到这种病的病理特征,并发表了详细的研究论  相似文献   

14.
田华  周民霞  贾玲璞 《西南军医》2007,9(5):143-143
Barrett食管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特殊的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此病最严重的有10%的病人可以癌变,通常认为是癌前病变,所以有症状要早期进行检查治疗。Barrett食管多是由长期反流性食管炎造成的,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之一。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至少有10%发生Barrett食管,发病率约为18/10万,发病年龄为40~60岁。  相似文献   

15.
作者于1980~1984年对27例患有返流性食管炎症状的硬皮病人进行了内窥镜检查。其中10例(37%)活检证实为Barrett食管,在他们中2例有食管腺癌。27例病人中16例做了食管造影单盲试验(有2例采用双盲对照试验),由于患者食管极度狭窄,邻近粘膜可见网状型,仅1例诊断为高危的Barrett食管,活检证实有Barrett粘膜。8例病人诊断为中危Barrett食管,其中6例有返流性食管炎和或远端狭窄,2例有息肉样管腔内包块。这6例食管炎和/或狭窄的病人中3例有Barrett食管。这2例有包块的病人,Barrett粘膜内均有腺癌生长。7例无食管炎或狭窄的病人诊断为低危  相似文献   

16.
氩离子凝固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在消化系统疾病内镜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采用内镜下APC术治疗562例患者(胃肠道息肉393例,疣状胃炎122例,Barret食管5例,消化道出血42例),以观察其对不同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350例直径小于5mm的消化道息肉经APC治疗后3个月内复查内镜病变全部消除,治愈率为100%;直径大于5mm广基或亚蒂、细蒂息肉43例,38例于治疗后3个月内复查内镜均无残存病变,黏膜修复好,另5例黑斑息肉综合征经治疗后内镜下表现明显好转;42例消化道出血中41例APC治疗后均未再出血;122例疣状胃炎患者治疗后1个月复查胃镜,116例内镜表现完全恢复正常,治愈率可达95.08%。联合高剂量质子泵抑剂(PPI)治疗5例Barret食管患者,6个月后内镜及病理检查示3例恢复为鳞状上皮,12个月后复查未见复发。结论APC可广泛用于消化道息肉、消化道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出血、Barret食管、疣状胃炎等疾病的内镜介入治疗,尤其对广基(直径小于5mm)扁平息肉、疣状胃炎治愈率高、疗效显著,且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食管气管、食管纵隔瘘是食管癌晚期尤其放疗后患者直接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食管瘘很难自行闭合。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恢复慢,临床难易采用,金属带膜支架置人治疗食管、气管瘘具有操作简单、痛苦小、封闭瘘口效果确实等优点。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覆膜金属支架治疗食管、气管瘘45例,为满足患者的营养提供了快捷有效的一种方法,明显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Barrett食管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飞行员Barrett食管二例(钟学军,吴桂云,闵秀梅)22(4):306背痛歼击机飞行员非特异性慢性腰背痛患者腰部竖脊肌表面肌电特征(卫杰,赵平,范宇,等)22(3):198-202鼻测量.声学鼻腔通气功能检查在模拟招飞体检中的应用研究(钱进,刘亮,姜丹泉,等)22(1):18-21,封三  相似文献   

19.
郑轶  殷彩桥 《西南军医》2017,(6):536-538
Barrett食管(BE)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一旦发展为食管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小于20%,给患者造成了比较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BE提出已有60余年,但对其认识并不全面.因此,提高对BE认识,以早期诊断BE,对降低食管腺癌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BE定义、内镜下的诊断进展作简要综述,以便临床医师更好的把握该疾病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20.
在Barrett食管检出幽门弯曲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Warthin-Starry银染色和阿的平荧光染色法,对13例Barrett食管标本进行检查,有3例检出幽门弯曲菌。13例非Barrett食管无一例检出。同时对23例病人的食管粘膜做了幽门弯曲菌培养,无一例生长。证实幽门弯曲菌对胃的柱状上皮和粘液有亲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