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18例结直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手术处理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右半结肠梗阻38例,36例行一期切除吻合,2例行回肠造口术;其余80例低位梗阻患者中53例行一期切除吻合,10例行Mile’s术,8例行Hartmann术,9例行结肠造口术,术后低位梗阻一期切除吻合43例患者中4例出现吻合口瘘,10例Dixon+横结肠造口术者未出现吻合口瘘。死亡2例。结论一定条件下,一期切除吻合是治疗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可行、有效的方法。顺行结肠灌洗可提高一期根治切除率。直肠癌行Dixon+横结肠预防造口术是值得借鉴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一期切除吻合68例,行分期手术4例,行一期造瘘、二期肿瘤切除肠吻合2例,行姑息性造瘘9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出现,术后发生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4例,吻合口瘘1例,切口裂开1例,腹腔包裹性积液1例,经抗感染、加强引流、换药、穿刺引流等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在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行一期切除吻合安全可行,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同时积极防治吻合口瘘是提高一期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行前切除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月—2012年2月选择58例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按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前切除,采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对直肠肛侧残端进行切割、闭合,采用33 mm管型吻合器进行低位结肠-直肠吻合术。结果 58例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患者中没有发生切割和闭合不全的病例,无吻合口渗漏。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3.45%),经横结肠造口转流瘘愈合,3个月后造口还纳。无吻合口狭窄病例。结论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或超低位直肠癌行前切除术中切割完全、闭合可靠、操作方便,具有安全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化道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与有关问题以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52例直肠癌患者应用胃肠吻合器行保肛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保肛手术成功率为98.4%(248/252),吻合口瘘发生率为3.6%(9/252),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2.8%(7/252)。结论:在中、低位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低位或超低位吻合术中使用胃肠吻合器,吻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安全简便,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患者一期手术切除吻合后如何降低和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仍是外科医生最为关注的问题。我们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225例结直肠癌患者中的70例高危患者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治疗并与同期未行造口治疗的其他患者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直肠癌行全系膜切除及双吻合器手术切除后吻合口瘘的相关原因及预防、诊断、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9年6月252例(男159例,女93例)直肠癌患者,行直肠全系膜切除及双吻合器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及治疗情况。结果 该组病例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5.6%(14/252);确诊吻合口瘘发生时间为4~9 d,平均为6.8 d。其中8例高流量瘘采用早期横结肠造瘘与腹腔冲洗引流手术;6例低流量瘘采用非手术治疗,骶前双腔管冲洗与肛管固定引流术。2次治疗至出院时间为28~80 d,平均为48.6 d。术后吻合口瘘发生与患者的全身情况、吻合技术、吻合口位置,肿瘤Dukes分期、术前放化疗、是否行预防性造瘘等有相关性。结论术前充分的评估,术中细致的操作及选择性预防性造瘘的应用和围术期合理的处理是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关键;术后及时正确的判断,恰当的手术时机的把握,充分的引流、营养支持等综合性措施是治疗吻合口瘘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在不能术前行肠道准备的条件下,行急诊肿瘤切除一期肠吻合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43例患者中发生切口感染5例,切口裂开3例,吻合口瘘1例。全部病例未出现围术期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对老年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采取一期切除吻合术,只要选择病例合适,完善术中及围术期处理,手术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在急性左半结直肠恶性梗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左半结直肠恶性肿瘤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先行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减压后行肿瘤切除一期肠吻合,术后随访1月。结果 30例患者行肠梗阻导管置入,成功率96. 7%(29/30),临床症状缓解率100%(29/29),均未出现肠穿孔并发症,2例患者操作过程中肠道轻微出血,经抗凝药物治疗后好转。减压后行肿瘤切除一期肠吻合,术后1例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无吻合口瘘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急性左半结直肠恶性肠梗阻简单、安全、有效、经济,为肿瘤切除一期肠吻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巨结肠28例一期切除吻合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双吻合器用于先天性巨结肠一期切除吻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3年6月~2008年6月用双吻合器在28例先天性巨结肠实施一期根治性切除吻合治疗的情况.结果:2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吻合器所切下的结、直肠组织中,病理检查均找到神经节细胞.并发吻合口瘘2例,均采用非手术治愈;切口裂开1例,腹部感染2例,均治愈.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平均住院8 d,平均随访18个月;术后排便次数(2~3)次/d,腹胀消失,进食情况良好.结论:双吻合器用于先天性巨结肠一期根治切除吻合术,操作简单,术时短,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交流直肠癌前切除超低位吻合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防治经验,以更好防治吻合口瘘。方法:对已行的156例直肠癌超低位吻合术及出现吻合瘘12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12例吻合口瘘患者经保守治疗,10-30d后瘘口均愈合。结论:根据吻合口瘘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是预防吻合口瘘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结合吻合器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伟森  张志明 《武警医学》2006,17(12):938-939
目前,直肠全系膜切除和应用吻合器技术治疗直肠癌不但提高了中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而且降低局部复发率。但近几年众多学者报道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Carlson等研究提出传统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5%~8%,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可增到16%。还有学者报道单用吻合器与吻合器结合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分别为7.4%(5/68)和17.3%(8/52)。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我科258例直肠癌行直肠全系膜切除并应用吻合器术后发生吻合瘘的原因及防治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李秋波  黄睿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148-2149
目的:探讨大肠癌致肠梗阻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8-01~2008-10收治的大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行手术治疗。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横结肠切除吻合术60例,癌肿位于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者行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术15例,Hartm ann手术41例,癌肿位于直肠者行一期切除吻合术3例,近端造瘘二期根治术3例,肿瘤无法切除行乙状结肠双腔造瘘术2例。结论:大肠癌致肠梗阻的外科治疗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肛肠减压后腹腔镜手术与急诊全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病变疗效。方法:分析2005年8月~2012年12月治疗的21例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经肛肠减压后腹腔镜手术为甲组,急诊全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分为乙组,统计比较两组吻合口瘘、切口感染、液化、裂开、切口疝。术后疼痛评分、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腹腔感染等短期并发症,术后恢复快慢、总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等。结果:内镜下留置肛肠减压管减压后择期行腹腔镜手术与急诊全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相比,前者在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评分、切口愈合、术后恢复方面明显优于后组。结论:对于梗阻性左半结直肠癌患者,经肛肠减压管减压后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有利于缓解肠壁组织水肿,优于急诊就行全结肠灌洗一期吻合术。增加Ⅰ期切除吻合机会,降低短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周毅  刘晖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8):854-855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术中结肠灌洗,同时行预防性盲肠造瘘。结果 42例一期切除吻合术,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漏、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积极术前准备,术中充分结肠灌洗,实行预防性盲肠造瘘,正确术后处理,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肛门拖出式切除并双吻合器吻合在超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9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经验。结果本组病例利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技术,充分分离直肠并离断肿瘤近端后经肛门拖出,直线型闭合器切闭肿瘤远端,圆型吻合器行端端吻合,均成功保肛,术后病理检查残端无肿瘤遗留,发生吻合口漏1例(5.3%),切口感染1例(5.3%),无手术死亡。结论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经肛门拖出式切除并结合双吻合器技术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是安全可靠的,它可以大大提高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肛肠减压管在左半结肠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应用肛肠减压管在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急性梗阻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中仅3例发生切口感染,无手术死亡、腹腔感染及吻合口瘘。结论:在部分经选择的病例中开展一期切除吻合术时,应用肛肠减压管简便、易行,更安全。  相似文献   

17.
徐自强  章来长 《人民军医》2006,49(12):744-744
1病例报告 例1男性,32岁,因车祸造成结肠脾曲破裂,手术切除部分结肠行端端吻合。术后发生结肠吻合口腹壁瘘,行横结肠造瘘术,1年后行造瘘还纳术,2个月后再次出现粪瘘口,行部分结肠切除端端吻合术。2004年患者行走时摔伤左侧腰部,左侧腹壁原瘘口处再次出现少许粪便,肠镜证实为乙状结肠腹壁瘘,于2006年在我院手术探查发现结肠瘘口位于原吻合口近端5cm处,行结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腹壁瘘管清创术,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器械吻合术后早期胸内食管胃吻合口裂开的原因,探讨预防及诊治方法。方法对6例器械吻合术后早期胸内食管胃吻合口裂开患者再次行开胸手术。结果 5例吻合口裂开发生在2003年以前,2003年后1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4 h内发现,平均为术后18 h。其中5例发现吻合口裂开24 h内行手术治疗,1例于裂开后40 h行吻合口修补;5例术后痊愈出院,1例出现再次吻合口瘘死亡;手术成功率83.3%。结论早期胸内食管胃吻合口裂开与早期吻合器使用技术不熟练有密切关系;及时发现、迅速确诊、果断采取手术修补或重新吻合,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术中重视吻合口检查,可避免早期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安全性、可行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腹腔镜辅助下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左半结肠癌6例,横结肠癌3例,右半结肠癌6例,行I期结肠癌切除吻合术11例,Hartmann手术3例,单纯近端结肠造瘘2例。无死亡病例,吻合口瘘0例。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老年结直肠癌根治术在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充分的术前评估、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下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X线透视下经内镜引导置入暂时性金属内支架缓解结肠梗阻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3例结、直肠癌引起肠梗阻的患者,在X透视下经内镜引导在梗阻部位行暂时性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结果27例成功置入金属内支架后24~48h肠梗阻症状缓解,经肠道准备后均作了选择性Ⅰ期结肠癌切除吻合术。支架置入成功率81.8%。结论暂时性金属内支架可有效的缓解结、直肠癌引起的梗阻,在X透视下经内镜引导能提高支架置入成功率从而使梗阻患者的结肠癌能得到Ⅰ期切除结肠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